普羅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喚醒,一種關愛,一種期待,一種發現。喚醒孩子內心潛在的能力,關愛他們的精神需求,期待他們與日俱增的變化,發現他們不斷地成長,普羅教育就是培養大寫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經教育而更加情韻悠長,光明磊落……
河南省普羅基礎教育暑期教師提升研修班(第一期)
2020年8月,由河南省普羅基礎教育研究院主辦的河南省普羅基礎教育暑期教師提升研修班(第一期)圓滿結束。一次關於教育發展、師德提升、學生培養的饕餮盛宴,以高質量、多維度的全新視角,讓全體普羅教育人更加明白一位好老師應有的責任與素養,培養終身學習的教育思維。
普羅基礎教育研究院隸屬於普羅中國集團,由中國教育協會副會長朱丹和若干教育領域工作多年、有著一定教育影響力的教育專家組成。既涉及兒童成長教育、教師團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修,也從父母學校、父母教材的角度,對家長提出了要求。致力於為河南乃至全國的教育,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河南省普羅基礎教育研究院成立
全國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教育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劉雲杉、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蔣承、華東師範大學教科院博士/教授劉良華、鄭州大學心理學繫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鄭州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副所長葛操等8名國內教育專家為本次研修班帶來分享,與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河南省普羅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朱丹領銜的400餘位普羅教育人就多元化教育發展、教師綜合素養等內容探討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河南省普羅基礎教育暑期教師提升研修班開幕
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喚醒」。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教育。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在這個基礎上,給予適合他成長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成長。 面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相互矛盾,教育總想把烏龜訓練的和兔子一樣快,從而忽略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人的全面發展。蔣承與劉雲杉兩位教授,不管是從市場社會對教育產生的影響,還是從中外名家講述如何立德樹人,都在論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人。教育應指導社會,而非追逐社會,告別鸚鵡學舌的滑稽,呆頭鵝的傲慢,從勞動之善到創造之人,從教育工作者到匠人,這個過程需要每一位老師要動心、動情、更有愛!
北京大學|蔣承教授
北京大學|劉雲杉教授
教育的發展,教師是關鍵,普羅教育一直致力於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側重於知識的傳授;育,側重於健全人格的培養。教的極致是不教,是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的求知慾,輔助他們探究事物的本質,養成探究本質的習性。育的極致是不育,是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輔助他們成為鮮活的自己。 在教和育的過程中,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最終實現自主學習,一名好老師究竟需要怎樣能力,如何上好一節好課?不管是從朱丹院長帶來的《教師的三種能力》、盧臻老師《課程標準的解讀與實施》,還是吳紅霞老師《班主任教育思維與管理策略》,都在說明教師應聚焦教學本身,立足學生發展的整理規劃,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形成教育思維。
普羅基礎教育研究院|朱丹院長
鄭州教研室|盧臻老師
河南省優秀班主任|吳紅霞老師
一個全新的時代,教師面對的學生不再是一個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啟的大門。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未知世界,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求知的渴望、自我實現的設想、社會交往的需求、兩性關係的迷罔、五花八門的矛盾、突如其來的異想天開……好的教育除了注重孩子學習方式外,更應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沒有良好的性格,正確的世界觀,最後培養出的人才也是畸形的。葛操教授與張天軍教授從兒童心理問題、特點出發,鮮明的案例讓大家重新思考教師、父母角色的定位與演繹。教師的工作藝術,不是找尋一種工作口訣,不是找一本魔術書,而是找到內心那一顆愛心、一顆童心,是把心中那雜亂無章的角落清理出來存放真誠,用共情與尊重懂孩子,更愛孩子。
鄭州大學|葛操教授
鄭州幼師|張天軍教授
當沒有老師或父母作導向時,孩子容易在寬闊無比的森林裡迷失。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想讓孩子更好地發現: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發生情緒了該怎麼辦?如何自處?學習能力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學習能力的培養最能體現孩子的主體作用,從而引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未知的發生。孩子學習能力的養成除了老師正確的引導之外,更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態度有很大關係。劉良華教授與孟憲明會長通過兒童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於知識、情感、意志三者的相互推動,在除了學校教育引導外,父母的角色演變與態度同樣至關重要,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怎麼發現自己、發現世界,有獨特的思考、獨立的人格。
華東師範大學|劉良華教授
當代著名作家|孟憲明先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經歷實踐,所有的「認知」只會流於表面。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將遇到的問題交於專家答疑解惑。在虛心請教中找到久困於心的豁然開朗,在未來工作中養成不斷學習的素養,所學終為所用。
小組問題討論,專家答疑解惑長教育是一場長跑,它滋養於時間的潛移默化裡,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終身學習是一輩子要養成的習慣,在歲月更迭的沉澱中,愈發醇厚與悠長。正如普羅中國總經理張晉曦女士在學習寄語中所言:任何優勢都是暫時的,唯有不斷學習。普羅教育如此,普羅人更應如此,時刻保持求知渴望中的孜孜不倦,在不斷學習與累積中用心執著。
大合影|專家寄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老師的職業精神。正如朱丹院長所言,學無止境,是普羅教育人對自我提升與教育的赤忱。
普羅基礎教育暑期教師提升研修班(第一期)結束後,普羅教育特邀紅鶴溝通創始人/董事長李雪凇先生為所有老師分享:《從學渣到終身學習者》-兩個孩子的爸爸對於教育領域的觀察與洞見。
從一個不愛學習的「壞小孩」,成為中國傑出策劃人,從李雪凇先生身上,發生質變的唯一秘訣就是學習。保持對知識的渴望,養成終身學習的素養,不斷學習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行駛的思想之舟,它小心翼翼地把優秀給養運送給一代又一代。終身學習,不僅僅是董事長,更是每一位老師,每一個父母都應練習的必修課!
紅鶴溝通創始人|李雪凇
關於教育的創新思考、教師技能提升、學術交流等普羅教育始終不遺餘力,今後,普羅教育關於高質量、多維度的教育培訓將趨於常態化,這是普羅中國對教育高度的重視和更長情的助力。因為,你的追求與智慧,關乎普羅教育的榮耀。你的擔當與落實,關乎普羅教育前行的每一步。普羅教育將一如既往,以更多的專業力量、更海納百川的交流、更有內容沉澱的踐行,給未來教育、給每個家庭,更多美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