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發小,她的媽媽特別厲害。
本職工作是會計,但很會養花種菜。
小時候去她家玩,就記得她家從電視櫃到陽臺再到牆邊上,都擺滿了君子蘭。有的只是苗,有的已經長大開花。
發小告訴我,她家的君子蘭有差不多40盆的樣子,都是她媽準備拿出去賣錢的。
哦?養君子蘭還能賣錢?
我那時候小,還不懂事。就覺得她媽真厲害,白天上班不說,還能養花做生意。
但這都是差不多30年前的事情。
10年前,發小回老家辦婚禮,慶祝之後我們一批人去了她媽家玩。
那時候他們家已經搬了新房子,住在頂樓。最頂層天台那一片被她家人用圍欄遮了起來。
上頂樓,就記得把我驚呆了。
剛一出門口就有一座小小的房間,裡面放了張單人床、一個小電視、大約還有一臺洗衣機以及接水管。房間外面的地方堆滿了各種蔬菜茄子、西紅柿、辣椒、豆角….裝在各種大小花盆和泡沫箱子,還有些不知名的器具。各種叫不上名的花和蔬菜們面對面立著,君子蘭也在那裡,但比當年的少多了。
房子旁邊靠近天台中心處有個葡萄架,葡萄秧已經慢慢開始爬藤了。
葡萄藤的旁邊專門圍了一個小池塘,裡面有活水循環。中間立著半人高的的假山,裡面有水,還有一隻烏龜和幾條紅魚。
在靠近圍欄最邊的位置,居然還有一顆桃樹!
桃樹高不過1米7的樣子,身上掛滿了桃子!
那些桃子小小的,不到一個拳頭大,半綠半紅的很是可人。
我不由得靜態,好美的小生態!
這樣一個陽臺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啊!
記得那天,發小告訴我。除了在天台上搭建的陽光房以及假山是找人弄的。其他全是她媽一點一點自己搞的。
桃樹上的也是她媽自己製作的肥料,沒有加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
桃子可甜了!
於是那一天,我們都伸手摘了她家的桃子吃….
那一刻,除了甜,還有滿心的羨慕。
我很喜歡豐收的感覺。不管是種花或者種菜,給家裡搞一個小生態,一直是我憧憬的事。
幾張藤椅,幾杯茶,面對著滿園綠色,嗑著瓜子聊著天…就那樣坐在夕陽下欣賞美景,享受時光流淌是多麼愜意和奢侈的事。
做夢可以。但對於養花,除了養綠蘿以外我幾乎一無所知,種菜更是沒有經驗。
曾經有段日子,我住在南方。空曠的陽臺讓我有機會體驗了一次自己構建小生態的過程。
那時,我每天興致勃勃的在網上挑選花盆和種子。包括菜籽和花籽。
我甚至在網上買了6大袋土,老闆親自開了小貨車來送…進門的時候還問:你買那麼多土幹嘛?
有種有肥,我就開始撒籽了。最開始的時候,我沒有種花。而是撒了最簡單的香菜籽、豆苗籽、油菜籽;甚至在上面蒙上一層扎了孔的保鮮膜保持溼度。那時候,我每天都期盼著自己種下去的種子能很快發芽,我能嘗到自己親手種的成果。
但是,幾個月的努力,我的那些個菜苗看著都是營養不良的樣子。香菜還沒長到半個手機那麼長久得摘下來吃了…豆苗也是一個比一個細…
種菜計劃暫時泡湯了,種花計劃也遲遲不能開啟。
看著別人的花園,我好羨慕。
知道我對弄花草感興趣,朋友送了我本書說:「你還是系統學一下吧。別整天看網上那些零散的攻略了。」於是,這本名為《我的小陽臺四季有花》就成了我的種植寶典。
我心想,種菜不行那先學種花吧。
這一看書我才發現,原來我自己之前買的是營養土!營養土不能單獨拿來種東西,要混合才行。。。額,怪不得我看網上評論說用什麼椰磚,我也跟不知道那是啥。還想著反正我有土就行了,而且我的還是營養土,把種子撒進去,肯定不缺營養。
哎呦我的天,原來搞了半天連最重要的都沒弄對!
出了大錯,促使我靜下來認真閱讀這本書。
讀了書,我才知道,別看路邊花草繁茂,但自己在家養花可是門學問。
養花之前,先要了解你的種植環境。
先要確定是在封閉式陽臺還是露臺或天台,甚至庭院種植,然後再去選擇對應的植物。
我之前就只顧著那種花好看,來選種了。其實這樣大錯特錯。
因為每一種植區域都是獨一無二的,朝向、光照和通風條件各不相同。所以,先花時間了解種植環境和土壤,有助於挑選適宜生長的植物,花費最少的精力而保持繁茂的生長狀態。
種植土壤
我以前一直以為去外面樹根附近挖些土就可以開工了,但經過觀察我發現花店裡專業花盆中的土看起來都和平時的不太一樣。裡面有很多白色的小顆粒。問過店家,店家就說那個是營養物質。想再多問又不好意思了。
但這次有了書,我終於可以把以前的遺留問題搞清楚。
原來,外面挖的那個被稱作「園土」。就是馬路邊、菜園子裡的土。
這種土團粒結構好,適合種月季、石榴等對土壤條件要求較小的花草。
但是,園土表面容易板結,透氣、透水性差,肥力也差,不宜單獨使用。
聯想到什麼了嗎?我們經常看到外面那種硬邦邦土塊,就屬於這一類。這種不適合單獨用,撒了種子也不好發芽。
而之前我說的花店裡通常用的,都是泥炭土。泥炭土也是草炭土。它的特點是:地質鬆軟、易散易碎。大多呈現棕色或黑色,微酸性。它的有機質含量在30%以上,此外還有大量的腐殖酸、胺基酸和氮、磷、鉀等微量元素。
其次,作者還講了腐葉土、粗河沙、針葉土、山泥、珍珠巖、水苔、椰糠。
椰糠這個我要說一下,一開始我瞎琢磨買土的時候,不知道椰糠是什麼。就看網上都是賣這個的。因為不懂,又見椰糠使用起來需要泡發,覺得那個不是土,所以就自己買了營養土。
看了書我才知道,人家椰糠是一種天然材料。是用椰殼加工後處理製成的。
保水、透氣性都十分優秀,很適合栽種植物。
作者說:盆栽養花,椰糠、泥炭土、珍珠巖等,還有赤玉土、鹿沼土等基質,都可以混合使用。沒有嚴格配圖比例,只要疏鬆透氣的就是好土。
很多朋友可能會說家裡很多年前有個花盆,裡面有很多土,拿來直接用可以不?關於這個使用舊「土」,還有個講究。
1、 給舊土補充營養
舊土因為已經種過花,所以在用的時候需要先翻盆,把土壤裡的植物纖維、雜草、死去的根系去掉。然後適當添加一下基質,比如腐葉土、有機肥、顆粒土等。
2、 給舊土進行消毒
舊土裡面存有很多細菌、蟲卵,如果想重新使用,就要先消毒。
可以把土攤開,加一些多菌靈,在太陽下暴曬兩三天,紫外線有很好的殺菌、殺死蟲卵的作用。
種植工具
——種植三件套
種花最常見的工具是土鏟、尖鏟、三齒釘耙。也就是某寶經常見的三件套。兩把花鏟用於栽花、上盆鏟土、換盆修根、以及移苗、起苗和挖坑;釘耙也稱「小撓子」,為盆栽花卉鬆土時使用。
——噴壺
噴壺有好幾種形式的。出霧氣的,或者氣壓噴灑式的。我自己之前買的是氣壓噴灑式的,就容易把小苗打傷,無奈又自己找了小噴壺,交替用。
其實活頭噴壺也不錯,安上噴頭噴水和澆灌小苗,卸下噴頭,可用於大盆花卉的澆水。地載的,要用噴灌系統。
——園藝剪刀
園藝剪刀一般有帶彈簧的修枝剪或普通剪刀,用來給花卉修剪整形。
——嫁接刀
這個比較專業了,我自己沒有配置。作者說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用消毒後的刀片代替。
——育苗盆
育苗盆一定要有!我一開始不懂直接往花盆裡撒種,後來發現能出芽率很低。後來也沒有買專業盆,而是自己找了些小盒子或者有分隔的塑料盒代替的。如果想玩專業一點,用育苗盆也是極好的。
——毛筆或小刷子
用於在草本花卉開花時授粉。這種適合封閉式陽臺。我曾經在露天陽臺上種過黃瓜,後來也學著分辨雌雄花然後自己授粉了。授粉的時候就找了娃畫畫的最小號刷子。
——園藝手套、口罩
這個我從來沒有嘗試過。但作者說是種植時穿戴的,乾淨衛生。一般會在拌土或打藥時戴3M口罩。
——家庭園藝操作地墊
聚乙烯材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E材料製作。可摺疊清晰,適合平鋪在桌面或地面使用,保持陽臺乾淨整潔。
準備好了這些家當,當然還有漂亮的花盆,新手們就可以開始學著種花了!夢想有小花園的朋友們,有沒有想要用美麗的植物裝扮自己的小家呢?
等我下次再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