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院變天國會動蕩,新年第一周美國上演史無前例的一天

2021-01-13 澎湃新聞

本該是走程序清點選舉人票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不僅是遭遇了共和黨參眾議員聯名上書抗議,同時還被萬千響應領袖川普號召來華府「勤王」最終衝進國會山的抗議者徹底打亂,兩院領袖和國會議員紛紛出逃避難。

截止到美國時間1月6日晚上六點左右,姍姍來遲的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執法人員才幫助早就人力不支的國會警察恢復了國會大廈的秩序,暫時還不知道何時能重新開始清點選舉人票的程序。(八點重新開始)

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大批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來到國會進行抗議,其中有人衝進國會內部,使得國會確認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程序暫停。

在國會山大戲頻繁上演的同時,民主黨憑藉著昨日在喬治亞雙份參院選舉的出色發揮拿走了該州全部兩個參院席位,一舉奪回了參院的多數黨地位。這一變局使得華盛頓未來兩年之內都會處於民主黨全面執政的局勢,保證了拜登不會一上任就處於跛腳的尷尬狀態。

然而,這一重磅新聞,相比於華府正在上演的「全員武鬥」,似乎根本就不算啥。川普選舉後兩個月一直炒作的選舉舞弊陰謀論,終於在他的盟友和支持者的幫助下釀成了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天。

清點選舉人票

一月六日,按照憲法第十二修正案和1887年選舉計票法,本該是召開由參院議長/副總統主持清點各州選舉人票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往年清點選舉人票只是走個過程,無聊到幾乎沒有多少人去關注,能打開CSPAN看這個的,基本都是政治發燒友。但是到了2020年大選周期,出於川普的各類騷操作和在憲政邊緣的不斷試探,對美國大選感興趣的吃瓜群眾人均成為了憲法學專家。1月6日這個總統大選程序中的最後一環,自然就變成了不少人口中的重要日子,也是川普及其支持者在輸掉大選,多次起訴選舉舞弊無果之後最後可以努力的翻盤點。

顯然,川普本人和他的支持者是這麼認為的。在1月6日之前,川普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過去四年作為他忠實副手的副總統彭斯,應當在主持會議時勇於「勤王」,主動拒絕他認為有爭議州派出的民主黨選舉人,推翻選舉結果。然而,即便是彭斯忠心耿耿,他也被自己的領導夾在了一個擠其尷尬的位置。

一方面,希望有一日接過共和黨大旗的彭斯,無法開罪於對共和黨基本盤有絕對控制權的川普,這促使了他一直在態度上和公開場合和川普保持一致。但另一方面,深知川普早已敗選,現在一切不過是痴心妄想垂死掙扎的彭斯,又無法真的替川普出頭,推翻民選結果毀掉自己的名聲。

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副總統彭斯主持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聯席會議。

更何況,彭斯作為參院議長在這一過程中所有的權力和操作空間,根本不是川普和其盟友所想像的那種,其實和奧斯卡上宣讀獎項歸屬的主持人一樣都是扮演花瓶角色,並沒有多大的自主權。

按照美國憲法和選舉法規定,1月6日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在總統大選中所扮演的角色,僅僅只是清點開封由各州選舉人團寄來的選舉人票。選舉的程序早已結束,國會所扮演的角色,僅是認證各州發來的選舉人票是否真實可靠、填寫正確,而並非考量辯論早已結束的選舉結果。

而作為會議主持的副總統彭斯,理論上能做的只是引導四位兩院行政委員會的兩黨負責人按字母順序清點50個州和DC的選舉人票,同時對兩黨議員提出的異議進行甄別。每當異議有參眾兩院各一位成員聯署時,兩院會暫時中止聯席會議,分別就這項異議進行最多兩個小時的辯論,然後各自進行投票。也就是說,在民主黨控制眾院的情況下,根本不存在推翻選舉結果的可能。

鬧劇的醞釀

但是,憲法程序上的結構性障礙,顯然無法阻止川普和其黨羽動腦筋。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裡,川普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向彭斯施壓,並威脅他如果不替自己出頭便是「背叛」。另一方面,在川普的鼓舞之下,多達120位共和黨眾議員和12位共和黨參議員響應了領袖號召,準備在1月6日向6個拜登贏的搖擺州選舉人票提出異議。

過去的大選中,也不是沒有過反對黨議員提出異議,中斷選舉人票清點程序的案例。千禧年的布希戈爾大選爭議不斷,導致了民主黨多位眾議員試圖在清點弗羅裡達選舉人票時提出抗議,卻缺乏響應的民主黨參議員無法達成必要條件,被當時主持會議的戈爾駁回。

2004年小布希連任,清點選舉人票時民主黨加州參議員鮑克斯和她幾位眾院同僚一起質疑了俄亥俄州的選舉結果,目的是為了凸顯大選中存在的「壓制選民「現象。參眾兩院經過短暫的辯論之後迅速駁回了鮑克斯的動議。

所以,共和黨一大票國會議員所要做的事情,並非沒有先例,只是從來沒有這麼聲勢浩大的議員團隊「揭竿而起「,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川普對共和黨基本盤的掌控力。這些議員深知異議舉動不可能成功,這一切作為明顯只是為了向領袖表忠心,為自己謀得政治利益積攢政治資本。可見,即便是在輸掉了總統大選之後,川普的餘威在共和黨中依然強盛,未必會比他在位時減弱多少。

然而,被擠到牆角的彭斯,實在是想不出兩全的脫身之術。今日之前一度傳出了彭斯想效仿68年拒絕出席主持會議的副總統漢弗萊先例,把主持的工作轉嫁給參院臨時議長(President Pro Tempore),來避免開罪川普。只是,認為逃避是最大程度背叛的川普,並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親自發表聲明敦促彭斯「出手「。

於是,忠義難以兩全的彭斯只能披掛上陣,但登臺之前發表了聲明拒絕川普讓他「主動操作「的舉動。這一切,發生在川普接見成百上千響應他號召前來DC的「川粉團隊」的同一天。果不其然,過去幾個月的醞釀,最終促成了抗議者衝擊國會引發騷亂的鬧劇。

失控的局勢

按照之前的劇本,在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清點到第三個州亞利桑那時,由德州參議員克魯茲牽頭的共和黨議員提出異議,兩院各自開啟了相關的兩小時辯論。

就在兩黨議員開啟一如既往的嘴舌之爭時,局勢發生了變化。原先在國會山大廈外部抗議的川普支持者,開始突破了國會警察所設的警戒線,入侵了國會大廈。

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大批川普支持者來到國會進行抗議。

事情的經過目前還沒有特別準確的復盤,但可以肯定的是,川普的支持者用了各類手段(包括爬牆在內),最終闖入了國會山內部,導致了在國會山的兩黨議員被迫就地避難。副總統和眾院議長等憲法官員則被特勤局迅速送入了安全地帶,國會的辯論也被迫中斷。

自從1812年戰爭之後,國會山就再也沒出現過被佔領的情況。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再次出現國會受到衝擊被迫休會的情況,竟然是被本國公民組成的「抗議組織「一手導演的。混亂的局面,不僅導致了槍擊事件的發生,令1人死亡,同時還破天荒的讓警察在國會山內部使用了催淚瓦斯來試圖恢復秩序。

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大批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來到國會進行抗議,其中有人衝進國會內部,使得國會確認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程序暫停,國會議員從眾議院撤離。

由於國會警察人手不足以驅逐抗議者/佔領群眾,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執法機構的介入就十分必要了。然而,是這一期大亂「禍首」的川普,絲毫沒有做出反應的意思,只是在推特上譴責了暴力,並繼續鼓吹選舉舞弊的陰謀論。

最後,據報導稱,是副總統彭斯的命令讓DC的國民警衛隊出動,加上維吉尼亞和馬裡蘭兩州的國民警衛隊協助才在六點鐘左右驅逐了抗議者,平息了「暴亂」。

警察在國會山內部使用了催淚瓦斯

而作為全國領袖的川普,他的沉默和推特引發了國會共和黨的巨大反彈。就連原先和他高度一致的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Bryant Cotton),都敦促他接受選舉結果。不少原來準備參與異議的參議員,也不再堅持原來的立場,準備翻篇。等待他們的,估計會是川普的怒火和來自川普忠臣的初選挑戰。

憤怒的民主黨人,甚至提出了二度彈劾川普的想法,即便成功的可能性極低。至於消失的川普,他因為繼續在推特上火上澆油,破天荒的被推特公司封號了12個小時。

川普推特帳號被封12小時。

目前,局勢仍一片混亂,沒有人能預料接下來會是什麼樣,而川普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後續操作,也沒人能知道。只是,竟然能在美國見到這樣的事兒,確實讓人瞠目結舌。

喬治亞撬動參院

另一方面,喬治亞州昨日參院的結果在華府一地雞毛的同時正式出爐。民主黨兩位候選人奧索夫和瓦諾克最終雙雙擊敗了共和黨對手,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為民主黨奪回了參議院的控制權。

這一結果出人意料,考慮到喬治亞州近二十年的政治歷史和民主黨在喬治亞州第二輪選舉中的連敗紀錄(不是沒贏過,但就贏過一次),沒有多少人真的認為民主黨能憑藉這喬治亞州的兩席奪回參院的控制權。但在川普時代的變局推動之下,總是能出現化腐朽為神奇的事情。

民主黨候選人奧索夫和瓦諾克雙雙擊敗了共和黨對手

前瞻的文章中已經系統性闡述了民主黨為何長期在喬治亞州第二輪選舉面臨困境,在非裔選民往往投票率下滑的情況下,共和黨在第二輪選舉中總是十拿九穩。沒想到的是,在11月選舉後,重要性暴漲的喬治亞州雙份選舉,帶來的是極高的投票率。

現在不完整的數據顯示第二輪選舉總票數接近450萬,達到了11月大選90%的水平,甚至超過了2016年大選的總票數。非裔選民同樣也沒有遵循往常的慣例,反而傾巢出動,幫助民主黨兩位參院候選人抹平了在11月和共和黨參院候選人差距,反敗為勝。

喬治亞州第二輪選舉票數統計

就地區投票數據來看,共和黨的失敗,核心原因在於共和黨核心選民的投票率比民主黨核心選民的投票率下滑幅度要嚴重許多。特別是在共和黨佔壓倒性優勢的喬治亞北部,許多共和黨郡縣只有11月選舉85%左右的投票率,低於全州的平均水平,更比不上超過平均水平的亞特拉大城區。

造成這一滑鐵盧的原因,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種是大部分國會共和黨人的共識——川普過去兩個月對喬治亞州選舉過程的不斷攻擊削弱了共和黨選民對選舉程序的信心,導致了他們無法獲得核心選民的鼎力支持。與此同時,川普的出格舉動促使了民主黨選民在贏得大選之後依然繃緊了神經,動員能力絲毫沒有減弱。此消彼長,進而導致了共和黨兵敗喬治亞。

這一說法自然有其道理,但未必就是正確答案。事實上,如果從整個第二輪選舉的高投票率來看,共和黨並非是動員能力出了巨大問題,只是個別環節不敵民主黨而已。或許,如同中期選舉一樣,許多大選中支持了共和黨的選民,只在川普出現在選票上時前來助威,並不會專程去支持共和黨其他候選人。而這種解釋,未必沒有道理。

從長遠角度來看,前者其實對共和黨比較有利,而後者可能會給未來中期選舉和後川普時代的共和黨選情造成負面影響。當前選民重組的一個潛在後果,就是民主黨丟失勞工階級換來的城郊選民,過去是投票率較高的一個族群。這種較為穩定的投票群體,如果持續反對共和黨,那麼作為在野黨的共和黨也未必能在中期選舉中處於必勝的狀態。

政黨重組,顯然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人之功

回到喬治亞州的具體情況上,兩位民主黨候選人中瓦諾克比奧蘇夫的表現要高出一環,符合了選前的預期。這主要反應的,是他們兩位共和黨對手質量的差別。相對缺乏爭議的普渡和並非真實現任議員且醜聞纏身的洛夫勒一比,更能被城郊選民接受,客觀上造成了奧索夫的選情結果更接近。

與此同時,瓦諾克作為黑人的種族優勢,使得他在拉動農村黑人帶選民時有先天優勢。奧索夫和瓦諾克兩者合流選舉的策略和他們多次到訪農村黑人帶郡縣的競選策略,讓他們在這些郡縣拿到了比拜登還要高的票數。在選情焦灼的情況下,控制差距非常重要。奧索夫和瓦諾克依然在大部分農村地區敗北,但他們相對的進步足以保證二者獲取勝利創造歷史。

取得了兩年任期的瓦諾克,是歷史上第一位來自於深南州的黑人民主黨參議員,而年僅33歲的奧索夫,則是自拜登以來最年輕的民主黨參議員。命運之輪的轉動,讓川普時代的第一個「輸家」奧索夫,親手為川普時代的選舉畫上了句號。不得不讓人感嘆,這就是命啊。

參院換手意義重大

不管怎麼說,喬治亞州的選舉結果徹底改變了下屆國會的權力格局。民主黨憑藉著這兩場勝利拿到了半數參院席位,憑藉著下任副總統為賀錦麗的先天優勢,拿回了參院的控制權。

儘管大部分自由派和進步派憧憬的議題,在民主黨僅以微弱優勢控制兩院的情況基本沒有實現的機會,但全面執政的意義絕不是空談。議會政治中,議程控制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哪怕是席位優勢再微弱,多數黨就是多數黨,掌控著委員會和投票章程的核心權力。

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意味著拜登絕大多數內閣候選人都不會遭遇多大的挑戰,有利於迅速完成權力的交接。同時,麥康奈爾不再是多數黨領袖,則給予了民主黨安插自由派法官的機會。

2020年12月20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在國會大廈。

一個直接的例子,就是拜登在今天早晨選擇了DC上訴法院法官加蘭德而不是一路領跑的前阿拉巴馬參議員瓊斯出任司法部長,就是為了一箭雙鵰,既任命一位缺乏政治色彩的司法部長來重塑司法部的獨立性,同時又空出了一個寶貴的聯邦法官席位可以交棒給年輕的自由派法律人才。

民主黨控制國會兩院的局面,也允許民主黨在一些可能有廣泛支持的議題上採取主動權。前兩天卡殼的2千刀救濟金法案,就被參院民主黨人列為第一件要辦的大事。過去幾年空喊了半天的大規模基建計劃,也可以被提上日程。

最重要的是,未來兩年中,民主黨還可以通過每財年一次的預算協調程序(Budget Reconciliation)來繞開參院冗長議事阻撓,兩次通過本黨所提倡的議題。這一走後門的方法雖然限制多多,但也是兩次通過重大法案的機會。在美國當前高度分裂,選舉周期間鐘擺效應嚴重的今天,這兩次機會或許是民主黨推動己方議程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了。

總而言之,未來兩年的主旋律,又將回歸府院一致對抗反對黨阻撓的老套路。對於民主黨來說,中期選舉的常態說明他們大概只有兩年的作為時間,而暫時失勢的共和黨則會積蓄力量準備兩年後捲土重來。籠罩著這一切的,則是最大未知數:前總統川普,會怎麼樣度過他的後總統生涯呢?

結論

今日華府的暴亂局面可謂是百年一遇的奇觀,不由得讓人把美國和其他香蕉共和國做起了比較。遲遲不肯出門平息局勢的川普,不僅遭遇了社交媒體的禁言,同時還面臨他成為共和黨領袖以來最大的黨內「逆流」。就連往常十分老實的川普內閣,現在也出現了閣員討論第二十五修正案的傳言。

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川普出席其支持者遊行,並在白宮前向示威群眾講話。

未來兩周內,川普又將何去何從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嵐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1第一彈:總統赦免「總統」|明眼觀韓
    2021年新年伊始,繼不得不交班的美國總統川普聲稱自己擁有可以赦免自己的「絕對權力」後,在總統儼然已成高危職業的韓國,「總統赦免總統」這個話題再一次被提起。 話音未落,「赦免前總統」就宛如投向韓國政壇的新年第一枚炸彈,引起執政黨、在野黨以及眾多國民的強烈反應。反對此提議者普遍認為,李、樸二人尚未認罪,急於提出特赦實為荒唐之舉,而目前看來,只有樸槿惠的鐵桿支持者等極右保守勢力公開力挺。其實這並非近年來韓國部分政客頭一回為特赦李、樸造勢,為什麼會釀成如此軒然大波呢?
  • 史無前例!美國議員遇到聯邦調查局搜查,美國民主黨要大清洗嗎?
    美國發生的國會和衝擊事件給人們以心理巨大的衝擊,對於美國以外的人們,也許只是美國的形象變了,對於美國人也許就是另一回事了,在事後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美國的認知不得不產生了動搖。亂了現在人們可以發現,在事件之後,美國似乎又開始了一股大清洗之風啊。對這件事件的處理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 史無前例!美國多州大量候鳥遷徙途中離奇死亡,至今原因未明
    美國新墨西哥州生物學家發現近期州內大量候鳥離奇死亡,遷徙途中突然從空中墜落,至今原因未明。除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德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等地也出現候鳥大量死亡現象。實驗室分析可能需要數周才能出結果。初步屍檢顯示,許多鳥類屍體內脂肪儲備幾乎耗盡。多名當地居民和生物學家先前發現,不少候鳥死前行為異常。例如,它們不像以往那樣在灌木叢或樹林中覓食,而是到地面上覓食、追捕蟲子。其中多數反應遲鈍,被汽車撞到。在飛彈靶場,通常機敏的燕子甚至待在地上,人來也不驚。生物學家猜測,候鳥行為異常,可能存在多種原因。
  • 非洲草原上演的「天國之渡」,動物用生命來完成的大遷徙
    每年六月至九月,許多遊客會從世界各地趕往非洲的馬賽馬拉,等待親眼目睹「人生必須見證的50個景觀」之一——天國之渡。那裡是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的第一觀景點,《動物世界》的很多經典鏡頭都拍攝於此。
  • 非洲草原上演的「天國之渡」,動物用生命來完成的大遷徙
    每年六月至九月,許多遊客會從世界各地趕往非洲的馬賽馬拉,等待親眼目睹「人生必須見證的50個景觀」之一——天國之渡。那裡是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的第一觀景點,《動物世界》的很多經典鏡頭都拍攝於此。所謂「天國之渡」,是指由150餘萬隻
  • 上海新年音樂會 獻給二零一九的「第一首歌」
    從2010年新年音樂會穆蒂演繹義大利隨想開始,歷經馬舒爾執棒貝多芬、普雷特涅夫展示俄羅斯情懷、吉爾伯特再現美國爵士風情、艾森巴赫描繪雪國風光、雅爾維帶來北歐音畫,到近年加蒂的歌劇盛宴、梵志登的中西合璧、霍內克的維也納榮光,這些精心策劃的曲目安排,盡顯上海新年音樂會的多元化和國際範兒,在全球眾多新年音樂會中獨樹一幟,成為極具辨識度的上海文化品牌代表。
  • 美國軟肋暴露了?核武庫遭史無前例「入侵」,幕後黑手並非俄羅斯
    當然美國的實力也確實不可小覷,光是手裡的11艘核動力航母就足以威震八方,況且美國手裡還有著與俄羅斯數量基本相當的核武器。而美國憑藉著自己的優勢到處惹是生非,令多國產生不滿。    不過美國就真的沒有軟肋嗎?答案並非如此,在現如今信息需求為主的時代下,各國都將國家的網絡安全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然美國也不例外。
  • 美國遭遇史無前例「入侵」?事態陡然升級!
    有美政府知情人士表示,美國遭遇網絡攻擊事件,嚴重程度史無前例。直到現在,本屆美國政府安全部門和拜登都小心謹慎,不敢斷言「黑客是誰」,不過部分美媒和政客早就鎖定了莫斯科。美高度機密信息被竊取,事態愈發嚴峻隨著調查的深入,美網絡安全部門發現事態愈發嚴峻,加之美國最重要的國家安全機構之一CISA(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都發布「嚴厲警告」了,他們不得不打起十萬分精神去應對。而在13日,聯邦機構網絡遭到攻擊,美媒對此進行跟蹤報導,發現政府機構、國防承包商乃至其他行業的高度機密信息都被「外國勢力」竊取了。
  • 搶佔國會山的荒誕劇之後,下一集的美國還可能變恐怖片
    《琅琊榜》在譽王兵敗後又拍了十集,而現實生活裡這部驚心動魄的實景美劇接下來會上演什麼樣的內容呢?我只能說,我能猜到的一個情節想想都叫人不寒而慄。這段極可能發生的劇情,對於即將上任的總統拜登應該也是個惡夢。
  • 史無前例的一幕!50萬美國人深夜街頭哀嚎,川普真面目被看穿
    提出群體免疫的英國,其國內多數人群被感染,醫院也隨之爆滿,而政府為了緩解多數醫院的物資分配緊缺問題,開始提出使用醫療物資的條件,很多ICU的病人們都會因為治癒較小被取消救治;其次是美國,因其總統在此前的流感言論,人們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交叉感染,最終成為現在的全球確診人數第一;而菲律賓的強制隔離,雖然遭到了不少西方國家的詬病,認為其是在侵犯民眾自由權,但是也正是該總統的強勢隔離,相比較英美等國,菲律賓的確診人數十分的少
  • 北京上演光學奇觀後,瑞典出現帶光環「三個太陽」,是新年祥瑞?
    正當人們的內心還沒有平靜下來,北京西城區宣武門又上演了「三個太陽」奇觀,一個大太陽,兩個小太陽,雖然專家解釋是一種光學現象,但不少人相信這是新年祥瑞徵兆,而就在前兩天,瑞典天空也出現了「三個太陽」,與北京上演的不太一樣
  • 天災人禍,美國真是個多事之秋
    編輯:曾印作為世界頭號大國,美國這些年來一直都被稱之為「人類文明燈塔」,不過這座「燈塔」今年卻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挑戰,這裡的挑戰既包括人力難以預測的天災,同時也包括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人禍。天災2020年的頭號天災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了。
  • 請收好這份「新年音樂會」指南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文浩) 2019年「餘額」已不足,從本周開始,廣州演出市場已進入「新年音樂會時段」,幾乎每天都將有來自各地的樂團、不同類型的音樂會上演。對很多人來說,聽一場新年音樂會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而選擇合適的演出也常常讓人犯難。
  • 天國的階梯
    2003年的時候,看《天國的階梯》,哭得吧啦吧啦的,那時還幼稚,不太懂啥是愛情,總覺得愛情都是要扎心的痛楚,才有機會擁有。而片中甚而覺得只有在天國才擁有純潔的愛情,那通往天國的階梯入口,卻難以尋找。情感的天階,也許只有情場高手才可捉摸一二。
  • 北美觀察丨醫院如戰場,冷凍屍體成常態,仍擋不住美國8000萬人假日...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新年假期期間,多地都出現了民眾違反抗疫規則的活動,佛羅裡達州各個景點充斥著沒有佩戴口罩的遊客;紐約州警方則不得不在新年夜緊急叫停了多個數百人參與的跨年派對;而洛杉磯警方也在當地驅散了千人參加的新年聚會。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新冠疫情顧問席琳·岡德博士此前就表示,由於公眾在假期大肆出行和聚會,美國將從1月開始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疫情。
  • 《國·風》新年民族音樂會上演,「千指大人...
    唯美的《卷珠簾》、高亢的《滄海一聲笑》、恢宏的《加勒比海盜》,1月1日晚,這些風格各異的曲目在京演·民族文化宮大劇院奏響,北京民族樂團用令人意想不到的國樂演奏,上演一場《國·風》新年民族音樂會。這幾年間,民樂跨界成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
  • 新年「親子音樂會」在滬上演 帶孩子感受古典音樂魅力-莫扎特,曲目...
    莫扎特與動物王國2015新年特別版-中國星寶貝新年親子音樂會現場。  東方網記者曹磊1月2日攝影報導:新年演唱會是元旦文化市場的一大亮點,帶孩子聽音樂會也成為近年來年輕父母的時髦安排。元旦假期,莫扎特與動物王國2015新年特別版-中國星寶貝新年親子音樂會在上海ET聚場上演,吸引800多個家庭到場。  音樂會為孩子們精心挑選編排了全新曲目,包括約翰施特勞斯、莫扎特和聖桑的經典作品、迪士尼動畫主題曲和特別的動物主題交響曲等等。
  • 用色彩開啟未來紀元 富美家廣州設計周上演世界奇幻色彩大片
    用色彩開啟未來紀元 富美家廣州設計周上演世界奇幻色彩大片時間:2020-11-30 17:4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用色彩開啟未來紀元,富美家廣州設計周上演世界奇幻色彩大片 作為中國設計界的年末大秀,2020廣州設計周以 快樂PLAY為主題,行業設計產業人聚集,再一次點亮設計的舞臺。
  • 日本執政聯盟贏得參院選舉 修憲派席位未達修憲門檻
    【修憲勢力席次未達到修憲門檻】  日本參院選舉結果顯示,各黨派所獲議席數為:自民黨57、公明黨14、立憲民主黨17、日本維新會10、共產黨7、國民民主黨6、令和新選組2、社會民主黨1、其他10。  安倍強調:「今後將通過國會的憲法審查會討論,獲得三分之二多數(勢力)。」  執政黨在參議院選舉獲勝,意味著從理論上而言,安倍可以完成自己的第三屆首相任期,一直到2021年。今年11月,安倍將成為日本在任時間最久的政府首相,超過1901至1913連任三屆的前首相桂太郎。
  • 下周重磅日程:又一場關鍵投票,美國會不會飛出黑天鵝
    根據選舉流程,1月6日,美國國會將正式清點並確認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結果。按照美國憲法,如果參眾兩院任何一位議員(對大選結果)提出否決挑戰,將引發兩院辯論和投票表決。在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已經有多人確認將提出挑戰。如果挑戰成功,被挑戰州的選舉人團票將會作廢,在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未獲得270張選舉人團票的前提下,可能根據第十二修正案進行臨時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