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山,這幾年都一直養小烏龜。本來是愛好,慢慢地就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漸漸地養殖起烏龜,說起養烏龜就有很多方式方法。
龜類養殖發展到今天,養殖模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庭院養殖、龜鱉魚混養、稻、藕田養龜等模式均見報導。目前,龜類動物養殖的常見模式,包括樓頂養殖、陽臺養殖、外塘生態養殖等模式。在實際生產運用中,各種養殖模式均有優缺點和利弊,因此,選擇養殖模式應該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
庭院養龜,是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的小塊零星雜地建造龜池;也可利用原有小水池、廢棄水坑、水溝等改造後養龜。庭院龜池建造,通常需要有水源、電、陽光排水等,通過精心管理龜池,可以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益。庭院養殖適宜小規模投資,飼養各種生態類型的龜鱉動物。
庭院小規模生態養龜池,最小可為2平方米,最大可達1000平方米。面積大小無固定模式,水池形狀可根據實際地形靈活變化。水池總深0.8~1.3米,池底設計成四周高、中間略低或向一方傾斜。池底靠牆壁附近設立排水口,排水口上插入小於排水口一號的水管,水管上需留溢水孔,水管頂部並用金屬網攔住,以防下大雨漲水時龜、魚蝦等逃走。
有些排水的下水管道埋設於池子底部,通向池外排水溝,出口處安裝閥門,平時閥門關閉,需排汙打開閥門。池內保持水深0.3~0.8米,池四周用磚砌成,池內壁用水泥抹平或貼瓷磚。池北邊建產卵場,產卵場面積佔全池5%~10%,產卵場內填入30釐米厚的沙;如場地較小,可把產卵場架空於水池上。產卵場與池水之間要架設斜坡斜坡側面可用瓷磚豎立做遮擋,防止龜掉入水中嗆水。產卵場和水域的斜坡,可兼作曬背臺和食臺。龜池周圍和附近應栽種一些果樹、觀葉植物和花草等增加龜池的美觀效果。
由於庭院養龜是小規模養龜,水體面積小,水質易汙染和老化,換水頻率高,一方面增加勞動力,另一方面容易影響龜的活動。因此,庭院養龜的水體管理非常重要,主要是做好水質管理。在水池中建立自繁食物生態鏈解決水質問題。池水上層放養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草、水花生和金錢草等,當水花生、水葫蘆生長茂密時,應用竹竿攔住;水中的植物既美化環境,也能淨化水質,改善水體,還可為龜提供遮陽躲避場所;中層放人魚蝦,下層放入鰍、蜆、螺、蚌等,以解決龜的部分或大部分鮮活天然餌料,同時也能改善水質,使水質保持清新。
此外,水池中的水生動物自身繁殖,給龜提供了追捕覓食的機會,龜吃活食可增強體質。庭院養龜的水生態環境,使原來夏季需1~3天換水1次,可延長到15-30天換水或換部分水,如管理得當,可以延長更長時間。日常管理包括水位和水色。夏季和冬季水深,春秋季水淺些;保持水色淡綠色,水色過濃可排除池水下邊汙物和換出部分池水,加注清新水。日常管理要跟上日程。
日常管理包括放養、投餵和巡池,這些是日常管理的基本工作,也是日常管理的關鍵,直接關係到龜的健康和生長狀況。
1-放養投放於池內的龜種類以自己喜好和市場為先,適應當地氣候也是選擇種類的條件之一。通常每平方米放養3~5隻龜,具體視龜體大小而定,原則上讓龜有活動空間並不太擠即可。
2-投餵在春秋季節,每天投餵1次,可投入黃粉蟲、泥鰍、蠶蛹或人工餌料。有時應視龜的每天吃食量,隔幾天適當補充水生生物。投餵時間可早或晚,但應相對固定,便於觀察龜的健康狀況;冬季,水溫降低至22℃左右,龜沒有完全冬眠,有進食慾望,但不能投喂,一旦投喂,水溫降低,龜易染病。龜冬眠後停止投喂。冬天過後,龜池裡的龜會逐漸從冬眠中甦醒,是否投餵關鍵要觀察龜的覓食情況。如果龜池中的龜超過一半有爬行覓食的現象,就可以投餵;如果沒有這種現象,就不投喂。
3-巡池每天早晚巡池,查看龜、水、排水口和產卵場,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撈除浮在水面的殘腐植物莖葉,並及時添換鮮活植物及水生動物或人工餌料,防止龜吃不飽;每月消毒,可按每立方米水體用2~3克漂白粉或頻其他消毒藥物潑灑於池水中,以防止病菌侵入
陽臺、樓頂養龜,是利用陽臺微小的場地,樓頂有限的空間,合理設計布局而建的養龜池。在陽臺樓頂、養龜,具有比室內、室外無與倫比的優勢。首先,陽臺、樓頂養龜省略了租賃場地、僱傭人員等煩瑣;其次,陽臺、樓頂養龜的工作時間自由,可白天工作,晚上養龜,娛樂和休閒一舉兩得。此外,陽臺和樓頂的獨特位置,不僅可提高安全防護,還具有冬暖夏涼的房屋節能效果。當養的龜繁殖或長大,龜的價值得到了提升,可謂,養龜修身養性投資兩不誤,是集玩賞、投資、養生於一體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城市的上班族等人群加入養龜,也適宜各類人群加入。
陽臺養龜,可以直接用水泥、磚、瓷磚建池。近年來,PVC板的大量運用,龜池可直接用PVC板或瓷磚直接建造,以減輕陽臺的重量,也可以靈活拆卸,而且工序簡單,成本低廉。此外,也可將不鏽鋼、鐵皮、PVC板等材料製作好的容器直接放在陽臺。如飼養多種龜,可用支架支撐箱體,成立體養龜布局。
龜池面積和形狀:陽臺面積通常在8~6平方米,龜池通常呈長方形和正方形,也可依據陽臺的形狀因地制宜建造龜池。長方形通常為長3~4米、寬1~2米,池高30~45釐米。龜池處於封閉空間,有日曬,無雨淋環境,是半仿生態模式。龜池建造在陽臺一角,依牆或依圍欄建造,池的大小根據陽臺大小因地制宜,形狀呈長方形,也可依陽臺形狀建成不規則形狀。龜池可以多種多樣,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建造龜池,龜池內部的布局主要包括活動區域和產卵區域。活動區域是龜活動、遊動、爬動的場所,活動區域朝陽,使龜能享受陽光沐浴;活動區域底面略傾斜於排水口,便於排水;活動區域的管埋設排水管,排水口用8釐米或更大的PVC管。排水口小,排水緩慢,不利於衝洗;排水口管要放正,避免歪斜。
產卵場是龜產卵的場所,產卵場設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立體產卵場,用PVC管作支撐,將產卵場懸於活動區域之上,產卵場下方是半封閉的活動區域。另一種是產卵場與活動區域在同一平面上,直接與活動區域連接,產卵場與活動區域以20°~30°的斜坡連接,斜坡靠近池壁。兩種產卵場各有自身優勢,立體產卵場利用空間,擴大了活動區域範圍,也給龜提供了一個躲避的場所;平面產卵場雖然活動活動區域小,但方便龜攀爬,與自然環境更接近。具體選擇哪一種產卵場,可依照實際情況而定。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就要結束了,如果喜歡養小動物的,也可以跟小編評論區說說,那我們明天再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石頭哥說美食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