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新來的小貓介紹給家裡的大貓?
(一)
如果家裡已經養了一隻貓,在帶新成員回家時,原住民是否會接受新成員?慢慢讓彼此熟悉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新成員是一隻小貓時,是否意味著接受過程會更容易些?的確,貓越小越不容易被當作威脅,因此調整期會縮短。
但即使你做的每件事看上去都是正確的,問題肯定還是會出現。家長應預先學習如何把小貓介紹給家裡的大貓,以及如何解決潛在的問題。
無關乎貓的年齡,你總會出於各種原因去收留它。很多時候,貓只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進入你的生活,成為幸福的家庭一份子。
另一種情況是,你事先就打算養一隻貓。你可能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空間、時間、預算來照顧它,給它一個溫暖的家,享受彼此的親密關係。
如果家裡已有了一隻貓,再把一隻新的貓帶回家可能會使情況變複雜,你得考慮原住貓的意見。
有些貓天生友好,喜歡身邊有個伴,當主人不在的時候,還可以和夥伴一起高興的玩耍。
不過,有些貓會把整個家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地,完全無法適應新來的小貓。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把新的貓帶回家。
如果你已決定再收養一隻貓,你需要降低期望---家裡的貓可能永遠不會習慣新成員的出現,它們不會成為朋友,沒有暴力的共存已是最好的結果。
怎樣的新成員對家裡的原住貓更合適?
所以,如果你想為自己的貓找個伴,該如何選擇呢? 選擇一隻小貓而非成年貓,將是最好的選擇,原因如下:
對於家裡的貓來說,任何新來的貓最初都會被視為一種威脅。而新來的貓年齡越小,看上去就越沒有威脅性。儘管如此,如果原住貓最初的反應仍然是恐懼,不要驚訝,那是很自然的。因為小貓看起來很小,但從氣味上分辨,仍然是個「陌生的」入侵者。
如果你要帶回家的是只剛出生的乳貓,對於家裡的貓來說,新生貓又聾又瞎,幾乎不能動彈,沒有任何威脅。一旦家裡的成年貓知道家中有一隻小貓,它可能會因感覺不到威脅而靠近小貓,出於健康原因,你應該讓彼此保持距離。
當然,收養一隻剛出生的乳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生貓是需要高度維護、且極其脆弱的生物,沒有撫養經驗是應付不了的。記住-太早和母貓分開,幼貓的生命會有危險!小貓離開母貓時至少應有3-4個月大。
相互接觸熟悉的流程
相互接觸熟悉的過程取決於小貓的年齡,根據貓的行為變化,我們分為四個年齡階段:
新生兒至1月齡
1-2月齡
2-4月齡
4月齡到1歲
1歲以上的貓視為成年貓。注意,年齡分組是人為劃分的,你應評估自己的小貓最適合哪一個階段的描述,而不用局限於貓的生物年齡。
剛出生至1月齡
在生命的最初幾周,小貓又聾又瞎,行動能力有限,是被動、脆弱的生物。
如果你收養的是一隻失去母親,剛出生三到四周的幼貓,由於新生貓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會有生病的危險。
即使家裡的大貓是健康的,也可能攜帶細菌或病毒,這些微生物對成年貓發育完善的免疫系統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但對小貓卻有可能是致命的。切記在觸摸小貓之前要徹底洗手,以免間接傳播。
一隻健康、活潑的小貓可能在3-4周大的時候就做好了去新家的準備。而對於體弱的小貓,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最好找獸醫做個全面的體檢。
1-2月齡
在這個年齡階段,小貓會逐漸獨立,可以用視覺和聽覺探索周遭的世界,幾周後,它會變得越發敏捷、活躍。
這個年齡階段非常適合讓它與大貓見面,但你必須仔細觀察,如果家裡的成年貓表現出攻擊性,為了保護小貓,應暫緩彼此的接觸。
許多主人僅僅只是簡單地把幼貓帶到大貓的領地。大多數情況下,大貓不會發起攻擊。恐懼和猶豫是成年貓的自然反應,但面對這樣一隻小貓,成年貓不太可能進入攻擊模式。
觀察第一次會面的情況,但不要給大貓增加額外的壓力,即使大貓表現出恐懼或攻擊的跡象,也儘量用平和的語氣說話。大聲斥責只會讓其聯想到小貓負面和可怕的感覺。
如果運氣好的話,一些大貓會激起父性或母性行為,把小貓當做自己的孩子照顧。其他的貓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只要它們不攻擊小貓就已經夠好了。
2-4月齡
在這個年齡階段,小貓體型相對較大,但通常比成年貓小。這個年齡組的小貓非常活躍,像一個小能量球,能以自己純粹的熱情和好動威懾成年貓。
如果你把小貓和大貓直接放在一起,就會看到彼此恐懼的現象。小貓開始意識到同類的威脅,特別是那些比自己塊頭大的傢伙。
小貓越大,適應過程就越長。因此讓它們慢慢接觸是最安全的。首先,得讓新來的小貓在單獨的房間裡呆幾天適應新環境。
4月齡至1歲
小貓此時身材較大,對原住貓的威脅可能和成年貓一樣。
先把兩隻貓分開。小貓和大貓之間最大的區別是體內的能量水平,年長的貓很可能會被狂躁的年輕貓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