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線飛狐(黑線飛狐):
一線飛狐是原產於東南亞湄公河流域,體態細長,成魚最長可達15cm,適宜水溫在24~26℃,喜弱酸性軟水,一線飛狐在食性上屬於素食性魚,喜歡藻類植物,所以在魚界被譽為「食藻魚之王」,但同時它也並不挑食,一般熱帶魚飼料都可以餵食,所以當魚缸有過多藻類的時候,應該減少餵食,促使一線飛狐主動去「工作」,達到除藻的目的。
2、小精靈魚:
小精靈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體形細小,成魚體長在4-6cm之間,適宜水溫為22~30℃,喜弱酸性軟水,小精靈魚在食性上主要以藻類為食,喜歡吃苔藻,是魚缸中的「勞動模範」,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小精靈魚一般是不吃人工飼料,基本上只吃魚缸內的藻類,當魚缸中缺乏藻類時,極易死亡;所以在飼養時魚缸中最好有種植一些水草,並魚缸中要有一定的燈照時間,以保證有一定的藻類供小精靈魚食用。
3、鼠魚:
鼠魚是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鼠魚嘴巴旁邊長著兩撮小「鬍鬚」,酷似水中遊動的小老鼠,因而得名「鼠魚,適宜水溫在22~26℃,喜弱酸性軟水,鼠魚在食性上屬於雜食性魚,對於食物沒有挑剔,因為有掃底沙的習性,所以一般被作為清除魚缸殘餘飼料、清潔水底雜物的"清道夫"。
4、瑪麗魚:
瑪麗魚是分布於中美洲的墨西哥和美國,適宜水溫在22~28℃,喜含鹽分的鹼性硬水,瑪麗魚在食性上屬於雜食性魚,一般熱帶魚飼料都可以餵食,同時也喜歡吸食水面油膜和刮食缸壁藻類,故有水族箱「清潔工」的美稱。
5、爬巖鰍(琵琶鰍、吸鰍):
爬巖鰍主要分布於分布於國內南方地區,體形酷似琵琶,所以也叫琵琶鰍,適宜水溫在18~28℃,爬巖鰍在食性上屬於素食性魚,在自然環境爬巖鰍會吸附在巖石上,刮取固著藻類為食,所以魚缸中,爬巖鰍會吸附在缸壁上刮食藻類,起到清潔缸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