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是國家衛生城市覆審的重中之重,設置毒餌站是防治病媒生物的有力手段。現在,身邊隨處可見的毒餌站是如何布設的?毒餌站又將起到什麼作用?經過了聊城建成區對病媒生物(蟑螂、鼠、蚊蠅)集中消殺工作,城區蟑螂鼠蚊蠅數量又有了什麼樣的變化?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探訪
小區、市場、背街小巷
各角落都布設毒餌站
8月22日,記者隨東昌府區衛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員走訪了城區內部分老舊小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及五小門店,通過實際走訪檢查毒餌站的設置,蟑螂、蚊蠅、老鼠消殺情況。
位於育新街附近的宜家小區是一個建成有20年的老舊小區,記者看到,小區靠近牆腳的位置都設置了毒餌站,並設有顯眼的標示。區衛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員認真檢查了每個毒餌站,確保裡面有毒餌。
在柳園北區,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發現一個毒餌站內已經沒有毒餌,隨即用鑷子放上6個毒餌。該工作人員介紹,靠近牆腳位置的毒餌站主要是為老鼠設置的,老鼠喜歡沿著牆腳跑。裡面的毒餌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毒的玉米粒,還有一種是膠餌,膠餌具有很好的防水性,不怕被水浸泡。同時,該工作人員強調,毒餌站內放的並不是毒性較大的毒鼠強,放置的這兩類毒餌毒性相對較弱,老鼠食用後不會立即死亡,而是會在2-3天內死亡。所以在毒餌站內並不會看到被毒死的老鼠。
隨後,記者跟隨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來到美食街,美食街上以小餐館居多,也是蟑螂的重要滋生地。據了解,在此之前,在區衛生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街道、社區等已經在各個門店內按規定布好了滅蟑螂的膠餌。而此次,工作人員主要檢查膠餌布置情況及膠餌起到的作用。「今天這次走訪,店裡蟑螂普遍比前幾次少了,大多都已經死了,說明之前布置的膠餌起到了作用。」工作人員說。
在龍山農貿市場裡,記者看到,根據規定,所有的糧油店店內角落處都放置了粘鼠板,在門口位置放置了擋鼠板防止老鼠外竄。
布點
全區共設
四萬八千餘個毒餌站
病媒生物防制是國家衛生城市覆審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此之前,聊城建成區各個小區、街道、市場等並沒有設置毒餌站,很多市民也並不知道毒餌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在迎接衛生城覆審過程中,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對轄區內蚊蠅、鼠、蟑螂等進行了全面摸查,科學規劃毒餌站的布局,再到指導生物病媒集中消殺,在這個過程中普及了市民的健康教育知識。
美食街一家餐飲店老闆告訴記者:「平時挺注意店裡的衛生的,也沒看到過蟑螂,感覺不可能有蟑螂。通過集中消殺,還真看到了死蟑螂。」該老闆介紹,他開始對蟑螂的習性、繁殖一無所知,剛開始他對滅蟑螂一事兒還很不理解,但區衛生防疫站、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進店介紹,讓他逐漸了解滅蟑螂的重要性。
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介紹,病媒生物消殺過程中,有很多市民、基層工作人員不知道毒餌站該放在什麼位置,裡面的毒餌該如何投放,甚至有不少將毒餌放在醒目位置。「毒餌的設置也符合老鼠、蟑螂的生活習性,這些病媒生物有的喜歡隱蔽、溫暖、潮溼的地方,毒餌就應該設置在這些地方。」工作人員說,比如滅老鼠的毒餌站要每隔20-30米設一個,滅蟑螂的膠餌2米以上和5釐米以下不布放,因為2米以上蟑螂少見,5釐米以下膠餌易被人破壞,在地面以上5-10釐米牆面水平,每50—100釐米布1顆米粒大小的膠餌。
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此過程中,區衛生防疫站承擔著病媒生物防制技術指導職能,目前,全區已經規範化設置毒餌站四萬八千餘個。
提醒
蟑螂死後應及時焚燒
露天水易孳生蚊子
8月23日記者隨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來到美食街附近一家餐飲店。記者看到,在該餐飲店大廳裡有幾隻死了的蟑螂。店老闆介紹,這是當天早上剛發現的被毒死的蟑螂,還沒來得及扔出去。「死了的蟑螂不能隨便亂扔,扔出去照樣會繁殖,一定得焚燒了。」區衛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叮囑店老闆。
據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介紹,蟑螂繁殖能力特別強,正所謂是「打不死的小強」。通過膠餌毒死的只是蟑螂的本體,每隻蟑螂體內攜帶30-40個卵,這些卵可以繼續繁殖。對於被膠餌毒死的死蟑螂,一旦進店的顧客踩到很容易將卵帶到家中,這些卵會迅速繁殖出蟑螂,蟑螂可以順著下水管道上下竄,擴大繁殖規模,用不了多長時間,整個小區都會有蟑螂出沒。據了解,蟑螂喜好夜間活動,白天不易被發現,一般來說,一旦發現蟑螂就表明該區域蟑螂的密度已經很高了。
目前,對付死蟑螂的辦法只有兩種,一種是焚燒,一種是深埋,因此,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發現死蟑螂一定要及時焚燒。
柳園小區北區是我市一個老舊小區,該小區內不少業主為了養花種菜喜歡將水放在露天處曬,時間一長變成了受汙染水體,而這些水體便成了蚊子的孳生地。在小區內,記者看到,一塊菜地旁放著一口小缸,缸內存著水,仔細一看水裡有不少遊動的小蟲。「這就是蚊子的幼蟲孑孓。露天水多了,小區的蚊子就會增加。」該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業主實在有必要在外放置水,應用蓋子蓋住,以減少蚊子的孳生。
監測
蟑螂鼠蚊蠅病媒生物
數量急劇減少
據悉,為紮實做好城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覆審,市覆審指揮部決定對城區進行病媒生物(蟑螂、鼠、蚊蠅)集中消殺工作。蟑螂集中消殺時間為8月11日;滅鼠集中投餌時間為8月14~15日;蚊蠅集中消殺時間為8月18~19日。經過集中消殺,病媒生物的數量有何變化?集中消殺效果如何?記者了解到,目前聊城建成區已經進入對生物病媒數量監測階段。
東昌府區衛生防疫站病媒生物防治科科長胡斌擔負著轄區病媒生物數量監測工作,他向記者介紹了監測的整個過程。胡斌介紹,他們在40個五小門店、2個市場、2家醫院及超市內共布設120餘張誘蟑紙;在交運大市場、城中村等區域布設120餘個老鼠夾子;在垃圾中轉站、醫院、工地、單位、小區等區域設置6個蚊蠅監測點,布設捕蠅籠及誘蚊燈。
由於此類病媒生物喜好夜間活動,胡斌和同事們前一天下午6點左右開始布設監測工具,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第二天一大早6點便要將布設的工具回收,清點捕獲的蟑螂老鼠蚊蠅的數量,並進行數據分析。「現在具體的監測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從情況來看,蟑螂鼠蚊蠅的數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減少。」胡斌說。
對於蟑螂數量的減少,美食街附近一家餐飲店老闆有切身體會。記者了解到,在集中消殺之前,區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在店內通過誘蟑紙摸查蟑螂數量,一共捉住幾十隻蟑螂,經過幾輪的消殺,店內蟑螂少了很多,基本上難發現活的蟑螂了。
(記者 張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