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克隆一匹已經死了四十年的普氏野馬!下一步準備克隆長毛...

2021-01-10 前瞻網

2020年8月6日,一隻名叫庫爾特(Kurt )的小馬出生了,它是世界上第一隻成功的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或普氏野馬)克隆馬,普熱瓦爾斯基馬是一種產於中亞大草原的瀕危野馬,這隻克隆馬的出生象徵著它的同類重新燃起了生存的希望。

更令人興奮的是,庫爾特是從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中克隆出來的,這恢復了被認為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消失的遺傳多樣性。

聖地牙哥環球動物園的首席生命科學官、動物學家鮑勃·威斯(Bob Wiese)說:「這隻小馬有望成為它這個物種中基因最重要的個體之一。我們希望它能為普熱瓦爾斯基馬種群帶來基因多樣性,這對這個種群的未來很重要。」

普氏野馬(Equus ferus przewalskii)正處於滅絕的邊緣。由於狩獵、人類進入其領地、與牲畜的競爭以及嚴冬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草原上的野生普氏野馬數量急劇減少,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普氏野馬是在1969年。

幸運的是,動物園裡還有一些普氏野馬,但數量不是很多。此前,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圈養繁殖計劃,計劃包括有12匹馬——其中11匹普氏野馬是在1899年到1902年之間在野外捕獲的,還有一匹是在1947年捕獲的。多虧了這個繁殖計劃,現在大約普氏野馬有2000隻。

這個計劃令人印象深刻,但野馬數量的增長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這12個祖先個體代表了所謂的種群瓶頸——也就是一個物種數量嚴重減少,物種數量嚴重減少之後,種群可以恢復,但這也可能是結束的開始。

其中一個原因是較低的遺傳多樣性。由於變異較少,一個群體適應潛在壓力源或環境變化的能力就較差。

此外,種群數量少還會使遺傳漂變——種群中遺傳元素的隨機波動——更加明顯。這意味著種群中某些特徵更有可能會消失,從而進一步減少多樣性。

最重要的是,基因相似的小種群近親繁殖的機率更高,這可能會導致近親繁殖衰退,造成不必要的特性在種群中傳播,再次降低物種長期生存的可能性。

雖然圈養繁殖計劃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普熱瓦爾斯基馬卻遇到了更多的問題。有些人把這種馬與家馬雜交,那些後代是有爭議性的,而將「純」普氏野馬分裂成一個亞種群還會加劇遺傳漂變。

一匹名叫庫波羅維奇(Kuporovic)的普熱瓦爾斯基馬生於1975年,卒於1998年,對圈養繁殖譜系的分析顯示,庫波羅維奇的基因組具有來自兩匹野生普熱瓦爾斯基馬的獨特血統。

這意味著它提供的基因變異比它的任何親戚都要多,所以在1980年,科學家們採集了一個樣本,並將其保存在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冷凍動物園裡。

當然,庫波羅維奇當時也確實以自然的方式孕育出了後代,但是在庫波羅維奇去世20多年後出生的庫爾特,將庫波羅維奇的遺傳物質再次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聖地牙哥動物園與復興和恢復(Revive & Restore)野生動物保護組織,以及寵物克隆公司ViaGen Equine進行了合作,利用庫波羅維奇的遺傳物質創造了一個胚胎。

這個胚胎由一匹家馬(馬科)代孕,並在正常妊娠後健康出生,它以冰凍動物園創始人Kurt Benirschke的名字命名。

ViaGen Equine的首席科學官肖恩·沃克(Shawn Walker)說:「這匹普氏小馬駒出生時完全健康,生育能力也很正常。當它的領地受到挑戰時,它就會用頭撞擊侵犯者和踢腳,還會要代孕媽媽給它餵奶。」

庫爾特不僅代表著它自己物種的希望,也代表著世界上其他瀕危物種的希望——因為它證明了保存下來的遺傳物質具有長期生存的能力。

此前,牛這個物種曾經試過從13年前冷凍的遺傳材料中克隆出來,而瀕危的黑足雪貂則是用冷凍了20年的精子培育出來。

復興和恢復(Revive & Restore)野生動物保護組織也在努力增加黑足雪貂的數量,同時他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克隆長毛象。誠然,40年和4000年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但這一小步會讓你覺得這個大目標更容易實現一點。

與此同時,庫爾特的出生也是絕對值得慶祝的。

復興和恢復(Revive & Restore)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在其普熱瓦爾斯基馬項目頁面上寫道:「在這匹小馬駒斷奶後,它將與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的其他普氏野馬一起生活。在5到10年內,庫爾特將會成長為世界上第一匹克隆普熱瓦爾斯基公馬,到時候我們希望它能成功交配,從而為它的物種遺傳多樣性和保護創新的未來做出貢獻。」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alert.com/rare-endangered-adorable-baby-horse-is-the-first-clone-of-his-kind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成功克隆一匹已經死了四十年的普氏野馬!下一步準備克隆長毛象?
    2020年8月6日,一隻名叫庫爾特(Kurt )的小馬出生了,它是世界上第一隻成功的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或普氏野馬普氏野馬(Equus ferus przewalskii)正處於滅絕的邊緣。由於狩獵、人類進入其領地、與牲畜的競爭以及嚴冬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草原上的野生普氏野馬數量急劇減少,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普氏野馬是在1969年。幸運的是,動物園裡還有一些普氏野馬,但數量不是很多。
  • 科學家成功克隆一匹已故四十年的普氏野馬!下一步克隆長毛象?
    ,它是世界上第一隻成功的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或普氏野馬)克隆馬,普熱瓦爾斯基馬是一種產於中亞大草原的瀕危野馬,這隻克隆馬的出生象徵著它的同類重新燃起了生存的希望。普氏野馬(Equus ferus przewalskii)正處於滅絕的邊緣。由於狩獵、人類進入其領地、與牲畜的競爭以及嚴冬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草原上的野生普氏野馬數量急劇減少,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普氏野馬是在1969年。
  • 美國克隆一匹普氏野馬,中國作為原產地,將會獲益?
    1996年,英國克隆了一頭綿羊,取名多莉,由此開始了人類克隆生物的先河。幾個月前,在美國的聖地牙哥動物園全球遺傳學研究中心,一匹名叫庫爾特(Kurt)的小馬誕生了。庫爾特的外形與普通的家馬不一樣,它更像一頭驢,正因為如此,它才是正宗的普氏野馬。庫爾特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克隆的,它是有史以來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這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瀕危生物普氏野馬,但這可能是痛苦的開始
    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普氏野馬是全球瀕危生物,它原產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普氏野馬演化史長達五六千萬年
  • 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瀕危生物普氏野馬,但這可能是痛苦的開始
    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普氏野馬是全球瀕危生物,它原產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普氏野馬演化史長達五六千萬年,比大 熊貓、鴨嘴獸等「活化石」更具動物 演化研究價值。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
    8月6日,一隻名叫科特(Kurt)的小馬出生了,它是世界上第一匹成功的普氏野馬(Przewalski)克隆馬,普氏野馬是一種產於中亞大草原的瀕危野馬,這隻克隆馬的出生象徵著它的同類重新燃起了生存的希望。
  • 聖地牙哥動物園成功克隆瀕危野馬品種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網頁截圖這匹被命名為庫爾特的克隆小馬看起來和其他的小馬沒有什麼兩樣。但是這匹兩個月大的馬是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原產於中亞,現已在野外滅絕,目前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僅存約2000匹。
  • 我們用40年前被冰凍的遺傳物質克隆出瀕臨滅絕的普氏野馬
    2020年8月6日,一匹名叫Kurt的小馬為瀕危和滅絕物種帶來了生命與希望。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被成功克隆的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一種原產於中亞草原的瀕危野生馬。讓人更加激動的是,克隆他的材料來自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這意味著我們擁有了復原幾十年前就已失去的遺傳多樣性的能力。San Diego Zoo Global首席生命科學官、動物學家Bob Wiese說:「這批小馬預計是該物種中遺傳歷史上最重要的個體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種因素,如狩獵,人類遷入、與牲畜競爭以及嚴峻的冬季,野馬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網友:恐龍呢
    據《太陽報》報導,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專家稱Kurt的出生令人興奮,這恢復了幾十年前喪失的遺傳多樣性。據悉,普氏野馬瀕臨滅絕,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普氏野馬是在1969年。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網友:恐龍呢
    據《太陽報》報導,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專家稱Kurt的出生令人興奮,這恢復了幾十年前喪失的遺傳多樣性。
  • 276次實驗失敗後成功克隆多利羊,堪稱克隆史上一個裡程碑!
    多利羊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成功的動物,是用已經分化成熟的體細胞克隆出的一隻羊,也是克隆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但這個成果也是來之不易的。276次實驗失敗後成功克隆多利羊,堪稱克隆史上一個裡程碑!對於克隆技術,我們可能了解並不多。
  • 276次實驗失敗後成功克隆多利羊,堪稱克隆史上一個裡程碑
    多利羊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成功的動物,是用已經分化成熟的體細胞克隆出的一隻羊,也是克隆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但這個成果也是來之不易的。276次實驗失敗後成功克隆多利羊,堪稱克隆史上一個裡程碑!不久之後,多利羊成為世界著名的綿羊,它渾身潔白,身上的羊毛細長彎曲,7個月大已經有了成年羊的輪廓。1997年多利羊首次公開亮相,震撼了全世界,多利的誕生也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當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
  • 大美新疆之旅(二)——驚遇普氏野馬
    攝影:登圍牆 據報導,2007年8至10月間,先後有5匹野馬命喪216國道的車輪下!據1985年的統計,現在僅存於德、英、美等世界各國動物園和私家養殖場的大約1000匹野馬,都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從我國準噶爾盆地和蒙古西南邊境捕捉過去的「普氏野馬」的後裔。「普氏野馬」系草原野馬的代表種。它體高102—135釐米,頭粗大,鼻端廣,兩頰和下頜骨下有刺狀長毛,鬃毛稀疏,鬣毛短硬直立,微垂於側方。尾似驢尾。毛短而粗剛。頸短,軀體寬大。胸腹部充實。
  • 讓野馬野去吧——新疆普氏野馬艱難野放之路
    1966年,人們最後一次在野生環境中看到「普氏野馬」,這個從遠古一直延續下來的種群由於人為因素在野外絕跡了。1985年,中國從國外引進 11匹圈養的野馬,開始了艱難的野放計劃。  最好的一匹母馬死於難產  由於新疆野馬中心的整個馬群都是上世紀從國外引進的18匹野馬的後裔,近親交配的陰影一直籠罩在野馬群頭上。這使野馬群身高變矮、奔跑乏力、耐力變差。而且如果親緣關係太近,還會導致基因鏈崩毀,物種滅絕。  2000年的春天,野馬繁殖中心最好的一匹盛年母馬準噶爾1號死於難產,專家認定這是野馬過於肥胖所致。
  • 普氏野馬可能已經滅絕,科學家們卻不願相信,仍在追尋它的足記
    現在很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很多動物已經滅絕了,很多稀奇的的動物也是越來越少,動物的死亡途徑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環境的影響,食物鏈之間的食與被食,還有人類的捕殺,沒有一點節制,對動物的傷害也比較大。大家平常可以經常看到跟馬很像的動物,馬在平常看到的比較少,但是也有的,平常的馬的種類也挺多的,可是有些就不這樣了,普氏野馬很聰明也是個非常不錯的物種,但是現在好像已經瀕臨滅絕,但是我們的科學家還是不放棄,仍在苦苦的追尋著足記,不久前有網友說在山上曾經看到了,普氏野馬的蹤跡,科學家立即前往追查。
  • 韓國「造假」科學家黃禹錫成功異種克隆8隻郊狼
    新華網首爾10月17日電 因學術造假而聲名掃地的韓國科學家黃禹錫的研究團隊不久前利用狗的卵子,成功異種克隆了8隻郊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