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協秘書長既是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成員,又是政協機關黨組和秘書長團隊的「領頭」;既當「參謀長」參與政協決策,又做「操盤手」負責具體落實,是政協機關的一個「忙人」。當上政協秘書長不容易,是黨和人民的信任,當好政協秘書長同樣不容易,需要準確把握職責,練就履職真功夫,主動作為,勤勉盡責,勇於擔當,真正履行好秘書長之職。
功夫一:堅持原則不動搖——把準方向
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方方面面的關係,政協秘書長在處理事務、協調關係時,應堅持原則,時刻有桿秤,稱出輕和重。一是政為首。政協秘書長參與政協黨組、主席會議決策,更肩負著牽頭抓落實的重要責任。必須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首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地方黨委的決策部署和政協黨組、主席會議的工作安排,不講價錢、不找藉口,有條件要迅速有力抓落實,沒條件也要努力創造條件,沒人找人、沒錢籌錢、沒時間擠時間,千方百計抓好落實。秘書長是決策參與者,但不是最後決策者,是執行者,又是報告人,要明確職責定位,執行好請示報告制度,把握好「報」與「辦」的關係,重大事項先報後辦,職內事項先辦後報,重要情況及時報告,日常工作定期報告,繁雜瑣事多辦少報(或不報)。二是事為重。一事當前,堅持從事情本身的合法性、合理性出發,不論人的親疏,不分事的繁簡,不講錢的多少,不開口子、不搞變通,按原則辦、按規矩辦,一切以事業為重。三是委員為本。政協組織是由各界別委員組成的,反過來說,無委員則無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由於政協工作的特點,秘書長有時是直接為委員服務,大多數時間是通過為主席會議、各專門委員會和機關幹部職工服務從而間接為委員服務,在協調各項工作時,必須把服務委員履職作為優先考量,工作安排、工作重點、工作資源優先保障委員履職。
功夫二:勤學善思強本領——以一當十
以學明志、以學立身、以學增智、以學廣才,練就「以一當十」的真本領。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這個重點,把準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方向正確明了,就能不走或少走彎路,就不用浪費時間去糾錯糾偏。二是加強業務學習。政協的性質定位、職能作用與其他機構不同,有自身的專業要求。政協秘書長如果不懂政協業務,「外行領導內行」,是幹不出什麼工作成效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凝聚共識等履職工作專業性都很強,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必須建立在把握政協工作規律、掌握政協履職業務的基礎之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協委員要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作為秘書長,既要帶頭做到,還要做得更好,主動學習業務,深入鑽研業務,努力成為政協工作的行家裡手。三是加強科技知識學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推動力。政協秘書長應主動加強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科技知識的學習,主動擁抱網際網路、運用網際網路。秘書長大量工作是辦文、辦會、辦事,要努力做到文在「雲」上辦、會在「雲」上開、事在「雲」上辦,既方便快捷又精準高效。
功夫三:心無旁騖抓協商——聚焦主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這就要求政協秘書長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協商上,放在搭建協商平臺上。一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抓工作必須善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攥指成拳、聚焦重點,方能有所作為。職責要求的工作要積極作為,這是最重要的。但現實中,地方政協特別是市縣政協,人手不夠,工作很多,而有的秘書長忙著做當地一些臨時專項工作,往往丟了主責主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政協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主要應以政協履職的方式進行,而不是熱衷於爭當什麼工程項目指揮長等。還有的秘書長忙著做一些政協委員應該做的工作,不僅建議案、調研報告、協商報告由機關「包辦」,甚至委員大會發言、專題協商發言也由機關「代勞」,委員只是「跑個過場」。政協履職委員是主體,委員要講實話、建真言、獻良策,就必須自己「動腦」「動手」。把委員應該做的工作做了,把服務變成了包辦,這些文稿不少要秘書長審核把關,實際上是為了自己不應為之事。二是知其能與不能。有的政協秘書長在黨政領導崗位工作多年,到政協來,往往習慣於用過去的行政思維開展工作,對「說了算」比較在意。比如,協商會議總希望黨政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協商意見總希望部門不折不扣完全落實,否則就「有意見」,認為政協「沒地位」。工作做得很累,越做越沒有成就感。政協秘書長必須準確把握政協性質定位,及時轉變觀念、轉換思維,在組織協商時不求「說了算」,而求「說得對」、「說得好」。做政協工作靠的是政治影響力,而不是強制約束力。意見建議能得到採納落實固然值得欣喜,一時不能採納落實,但通過協商發揚了民主、凝聚了共識、增進了團結也是成績、也是貢獻。
功夫四:處理好「三個關係」——提質增效
提質增效是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要求,政協秘書長必須把履職質與效作為重要考量,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係。履職活動安排總體上應堅持「數量適度、質量為要」,主要活動數量應與政協委員的協商議政能力、政協機關的組織保障能力相匹配,推動政協工作從「做了什麼」、「做了多少」向「做得怎麼樣」、「做出了什麼效果」轉變。不片面追求數量上的多而全,沒必要去忙華而不實的工作。二是處理好務虛與務實的關係。政協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議政建言,看似務虛,但政協的工作對象,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建設,都是實實在在的。政協工作要在務虛與務實中找到結合點。務虛,主要是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上謀全局、謀思路、謀長遠,服務黨政科學決策。務實,主要是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助推黨政有效施策。務虛必須以務實為目的,否則就會異化為形式主義,如果忙於搞形式主義,這樣的忙毫無意義,是必須堅決克服的。三要處理好增內力和借外力的關係。增內力,就要加強政協委員和政協幹部兩支隊伍能力建設,加強政協系統內部聯動,把各級政協的優勢發揮出來,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借外力,就要善於藉助各種資源、各方力量推動工作,互通有無、有效銜接。比如,民主監督上,可借其他監督形式之力,探索「政協監督+黨內監督」「政協監督+輿論監督」等,增強監督實效。履職方式上,可借現代信息技術之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協」「區塊鏈+政協」,為政協工作賦能,這對政協履職能力提升、質量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功夫五:千斤擔子眾人挑——團結協作
個人能力再強,力量也是有限的。演好機關大合唱,團隊作用十分重要。一是用好「左膀右臂」。用好「左膀右臂」,就能有「三頭六臂」。政協秘書長班子是一個團隊,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應善於「彈鋼琴」,充分發揚民主,調動班子成員積極性,在分管領域盡職盡責,讓班子成員人人成為「秘書長」。二是做到職責明確。一些政協機關協調會很多,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職責不清。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確,讓秘書長從無休止、無效率的「扯皮」事務中脫身。三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度是現代治理和管理的基本特徵,也是協調工作、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如果事無巨細,都要由秘書長審批,只會讓秘書長成為不停旋轉的「陀螺」,不僅會忙得天昏地暗、精疲力盡,而且效率低下。要把制度制定好,使機關工作在制度的軌道上運轉,只有重大事項才需由集體研究決定,讓秘書長從繁雜的瑣碎事務中脫身出來。
(作者系湖南省政協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