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還記得今年年初肖戰粉絲和AO3平臺之間鬧出的摩擦嗎?這幾天,王一博的粉絲們也幹出了一件「入侵豆瓣」的大事。
為了給愛豆維護數據,為其出演的作品打高分,粉絲們入駐豆瓣,用寫評論、打分的方式養號,本來這在任何一個平臺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但這次粉絲們卻跑到了與愛豆不相干的圖書出版板塊,集體對某一部圖書作品打分。此事一出,迅速迎來相關行業的人士一頓怒斥,認為這是在踐踏寫作者的心血,是「踩在別人的肩膀上,去給自家偶像戴皇冠。」
雖然目前王一博官方表示強烈反對刷分的做法,但既有事實會對粉絲的偶像造成怎樣的負面影響?近年來,飯圈文化入侵網際網路多個領域,對於這種現象如何評價?
圖書剛上架就備受「好評」
11月23日,一位圖書編輯發文稱,其編輯的第一部新書《記憶記憶》剛剛上架就遭到粉絲惡意灌水。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1月11日,這本書在電商平臺上開始發貨,11月20日,在豆瓣評分裡看到,新書發售不到10天,就被200多個人看過了,而且評分為9.1分。
要知道《記憶記憶》不是通常的快餐文學,而是翻譯過來的俄國長篇小說,截至12月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發稿時,《記憶記憶》在豆瓣已經被標註422人讀過,141人在讀,還有1.4萬人想讀。9.1分是什麼概念?俄國文學大師高爾基的《在人間》豆瓣評分為7.9分,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麼辦》豆瓣評分為7.7分,託斯諾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的豆瓣評分為9.1分,勉強與《記憶記憶》打個平手。
下面的評論都是複製了相同一段文字的清一色的複讀機,另外還發現,他們入駐豆瓣的時間不長,在點評《記憶記憶》的同時也給王一博所有的影視歌作品打了高分,有些粉絲還在微博上炫耀在豆瓣刷分的事實。
另外,日前重新出版的圖書《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出品方也透露,「突然湧入大量0粉小號的注水短評」。
在該編輯發布的《王一博的粉圈,請你們離我的書遠一點》一文中表示,「作為讀者,希望看到的是他人的感想和有啟發的書評。至少是作者、譯者和編輯心血的結晶,這還不算其他的版權籤約和印製流程等所涉及的同事們的付出,你們踐踏別人的心血,跑到別人的空間裡亂鬧一通,不由分說踩在別人的肩膀上,去給自家偶像戴皇冠——未免太沒皮沒臉了吧!」
給王一博刷分為何要殃及圖書?
豆瓣評分的機制是相當嚴格的,由於防注水規則的存在,如果是網友剛註冊的新號瘋狂打分的話,就會判斷為水軍,打的分也無效。王一博的粉絲如果想給偶像打高分,就必須把自己手裡的帳號培養起來,通過給別的作品打分來獲得活躍度的方式便成了最便捷的手段。此時,《記憶記憶》剛好出現在新書推薦中,也成為王一博粉絲的刷分大本營。
據業內人士人分析,2020年末以及2021年,王一博的《風起洛陽》《有翡》和《冰雨火》三部影視劇都將與觀眾見面,豆瓣作為重要的影視口碑平臺,粉絲不可能坐視不管,一時間,王一博的飯圈發起了「多申小號,每日打榜」「今天豆瓣養號了嗎」「各位小摩託,我們一起衝啊」等活動。「豆瓣養號」操作便是其中核心一環:通過每日在豆瓣活動,給各種電影書籍打分等,把號「養起來」,之後好為明星的電影刷分,而不至於被判定成小號。
日前,豆瓣官方回應,近日接到投訴,部分圖書的評分評論出現異常情況。經查,與某些帳號試圖「養號」的行為有關。收到投訴後,豆瓣方面加大了人工審核力度,並結合技術手段,陸續對這些異常用戶進行了處理。垃圾數據被清除的同時,這部分用戶也會被永久標記,未來的評分評論將視作無效內容處理。「這項工作將作為豆瓣反水軍機制的一部分持續推進。『養號』不僅刷不動分,其行為本身亦嚴重違反豆瓣社區的指導原則,與豆瓣社群共同理念背道而馳。我們將嚴厲打擊任何『養號』及組織行為,一經發現,違規帳號將受到處罰。」豆瓣方面表示。
很快,王一博的粉絲官方帳號也發布回應譴責了養號行為,聲明稱「豆瓣書影音作為網友交流討論的社區版塊,供大家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和觀點,承載著大家對書影音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良好和諧的社區氛圍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強烈反對養號刷分、評論注水等擾亂平臺社區生態和秩序的行為。」
被飯圈入侵,豆瓣不是先例
「飯圈」本來是指粉絲圈的詞彙,本來是一個中性詞彙,這幾年來變得越來越含貶義,歸結下來,還是某些粉絲的作法讓大眾覺得不招待見,而且這種做法對明星本人來說並不是好事。
2020年2月底,肖戰粉絲和同人文社區AO3的戰火讓肖戰至今不能順利復出,這還不算,飯圈還入侵了教育界,今年報導了多起教師公開組織學生為偶像應援的事件。
這還不算完,今年4月,B站舉行了「心動挑戰混剪大賽」,與肖戰相關的話題迅速霸榜,但具體質量不敢恭維,被用戶質疑存在粉絲刷票的行為,有網友感慨,「飯圈在攻陷Lofter、晉江之後,又入侵二次元社區,原住民的利益受損,社區生態也被飯圈控評、刷票等行為破壞,演變成又一個微博。」
就連印象中傳統的相聲也遭到了飯圈的侵蝕,據報導,郭麒麟的搭檔閻鶴祥近日抨擊相聲行業飯圈化傾向嚴重,以前相聲觀眾以中年男性為主,如今出現了大批「德雲女孩」,同時也將飯圈文化帶入到相聲藝術中,她們在超話打榜、攝影修圖、應援周邊,在演出現場見機捧哏,主動搭茬兒,她們為演員取愛稱——嶽雲鵬是「小嶽嶽」,郭麒麟是「少班主」「大小姐」,張雲雷是「辮兒哥哥」,閻鶴祥是「壯壯」……
有德雲社的男粉絲在社交媒體上訴苦,「德雲社不是沒有男粉絲,而是男粉絲都搶不到票。」
大老爺們為主的相聲園子裡,出現了數量龐大的「德雲女孩」。她們對演員連同相聲投以巨大的熱情。「絕不認輸」的德雲女孩將飯圈規則帶入這門傳統藝術中。她們搶票——有德雲社的男粉絲在社交媒體上訴苦:「不是沒有男粉絲,是男粉絲都搶不到票。」
閻鶴祥坦言此這種現象很糾結,一方面不希望聽相聲的都是小姑娘,另一方面他就覺得,人家選擇相聲,就已經是對這門傳統手藝的恩典了,「紀梵希306、迪奧999,粗管、細管、薄塗、厚塗,我都懂,什麼叫小羊皮、什麼叫小牛皮,這我都懂。」閻鶴祥表示,粉絲也很感動,「鱷魚、河馬都分不清的直男閻老師,竟然準確地說出了口紅色號。」
「飯圈入侵」會殺死偶像嗎?
由於有肖戰的前車之鑑,有很多王一博的粉絲對這次入侵豆瓣表示擔憂,資深媒體人張女士是王一博的忠實粉絲,她表示十分厭惡這種粉絲文化,她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飯圈裡,除了愛心粉,還有那種裝成愛心粉,實際上卻不幹好事的所謂粉絲,「目的就是明知此事會給王一博帶來負面影響,卻故意引導無腦粉絲把負面效應放大,以此給偶像帶來負面影響。這種行為無聊至極。」
談到這種行為對王一博本人的影響,有業內人士分析,可能會在短期內影響王一博的路人緣和商務合作,但王一博方及時回應,意欲正面引導,比當時肖戰方面的不作為積極有效得多,「最應該反思的是這種飯圈文化應該加以正向控制引導,以及如何有效控制粉絲刷榜行為?這種行為背後的獲益者才是最應該被重點整治監管的。」
也有人認為,飯圈文化之所以流行,平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粉絲是按照平臺的既定規則進行刷榜等行為,「在資本的驅動下,各個平臺的KOL和營銷推送數據流量都有很大的需求,平臺需要這種熱度流量來體現平臺的價值,粉絲利用平臺規矩辦事,平臺也應肩負起一定責任,對追星、刷榜行為進行正確引導。」
今年暑期,國家網信辦就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其中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另外,重點整治明星話題、熱門帖文的互動評論環節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等行為。嚴格清查處置「飯圈」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等違法違規帳號。深入清理宣揚攀比炫富、奢靡享樂等不良價值觀的信息。
肖戰已經遭到粉絲反噬,希望「殺死王一博,但與王一博無關」的現象不再發生。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