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懷孕和養貓狗成了不可兼得的事情。
經常聽到「懷孕了就別養貓狗了,小心弓形蟲感染。
民間一直流傳著「貓狗是動物,身上會攜帶細菌會使孕婦感染弓形蟲造成孩子畸形或流產」的說法,那弓形蟲真如傳說中的那樣可怕嗎?關於養貓狗到底會不會危害孕婦?
什麼是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弓漿蟲病,是由剛地弓形蟲寄生於多種動物的有核細胞內引起的種人獸共患原蟲病。該病可以感染人和幾乎所有的恆溫脊椎動物。
據統計顯示,2009年全世界有1/3的人口感染弓形蟲病,2005年公布的我國人口弓形蟲的平均感染率為7.88%。但不必過於恐慌,因為人和動物在弓形蟲感染治癒後可以獲得終生免疫力,再次感染時弓形蟲會被免疫系統及時清除。弓形蟲是如何感染人類的?
首先,從生長發育來講,主要經過終末宿主階段和中間宿主兩個階段,
在終末宿主階段,貓科動物作為弓形蟲的主要傳染源。弓形蟲在貓科動物體內進行繁殖,產生大量未孢子化的卵囊,隨糞便排出,在適宜條件下,可在自然界中孵化為孢子化的卵囊,保存較長時間。
在中間宿主階段,主要包括人、貓、狗、豬、牛、羊、雞等。這些孢子化的卵囊,感染弓形蟲的中間宿主,弓形蟲進入腸道後,就不斷地發育、繁殖侵入腸黏膜隨血液或淋巴擴散至全身,還可以寄生在腦、心、肺、淋巴結等任何有核細胞的地方,繼續長大、繁殖,進而在中間宿主體內發育為包囊。
人和動物之河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1) 消化道傳播:攝入生肉或者不熟的食品,是人畜的一種主要傳染源。
(2) 接觸傳播:與弓形蟲感染的貓密切接觸而傳播;
(3) 人和人之河則是通過先天性母嬰垂直傳播,即胎盤傳播。
(4) 另外,輸血和器官移植也可能發生傳播。
懷孕時真不能貓貓狗狗?答案是:可以,但並不是所有人!
因為狗是弓形蟲的中間宿主,不能排出具有傳染性的包囊,所以不需過度擔心。未感染的或者很早之前感染過的貓貓,在懷孕期間也可以養,但一定要圈養,餵食寵物食糧或熟食,避免貓外出覓食或尋偶。
孕婦感染弓形蟲的概率和其他人是一樣的,而且感染後也不一定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如果女性在懷孕較早之前曾經感染過弓形蟲,體內便會形成免疫力,反而會保護胎兒不受感染;如果在備孕時或者懷孕期間第一次感染弓形蟲,可能會對胎兒造成較大危害,建議暫時不要養貓為宜。
孕婦弓形蟲感染導致哪些後果?
孕婦弓形蟲感染主要是經過先天性母嬰垂直傳先天性弓形蟲病是指弓形蟲通過胎盤屏障或羊水進入胎兒胃腸道進行感染,胎兒發育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死亡。感染弓形蟲後大多數人並不表現明顯症狀,但小孩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引起病情惡化,孕婦感染後可能會導致早產、流產、胎兒發育畸形。因此,建議在備孕時進行血清學TORCH檢測如何預防與形蟲感染?
家養動物定期去正規機構體檢、驅蟲,不給貓餵食生肉。注意個人防護,平時外出或接觸生肉後,特別是在處理貓糞便後要徹底洗手。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菜板注意生熟分開,不食用未熟的動物肉,不飲用未消毒的乳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