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敲門聲聲急 竟是斑頭鵂鶹「來訪」

2021-01-16 人民日報

斑頭鵂鶹。

5月24日晚上10點,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湖南省隆回縣桃洪鎮石門便民服務中心文亭村9村範友華從睡夢中驚醒,範友華一骨碌從床上去開門。

打開門一看,範友華有點「懵」,只見一隻愣頭愣腦、酷似貓頭鷹的小鳥正在用嘴啄門。這鳥一見範友華開門,萌萌地看著他,仿佛在說:「你怎麼睡得這麼早,又睡得這麼死?我敲了這麼久的門才開門。」

隨後,範友華打電話向縣野生動物保護站報告,縣野生動物保護站連夜派野生動物專家趕往他家。

經專家鑑定,這隻鳥是斑頭鵂鶹幼鳥。斑頭鵂鶹為小型鴞類,體長20-26cm,是鵂鶹中個體最大者,面盤不明顯,無耳羽簇;主要棲息於從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m左右的中山地帶的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大多在白天活動和覓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捕捉小鳥和大型昆蟲,主要以各種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鼠類、小鳥、蚯蚓、蛙和蜥蜴等動物。其繁殖期在3-6月間。

斑頭鵂鶹已列入國家林業部、農業部1989年1月14日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保護動物,並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隻幼鳥只有一個多月大,還不會飛。經檢查,這隻斑頭鵂鶹幼鳥雖沒有受傷,考慮其目前還不能飛翔,縣林業局決定送往省野生動物中心進行救護。

(來源:紅網)

相關焦點

  • 我遇見的大眼萌鴞——斑頭鵂鶹
    第一次遇見斑頭鵂鶹無心插柳柳成蔭。2016年冬季,原本是協助朋友在漢江邊開展水鳥普查,卻沒想到在江邊的楊樹林裡第一次邂逅大眼萌鴞,正是它——斑頭鵂鶹。單單是拍下兩張不太理想的照片,它就飛走了,不過這也足以讓我開心好幾天了!
  • 「貓頭鷹」誤闖市區 真身竟是斑頭鵂鶹
    據專業人士介紹,這隻「貓頭鷹」學名叫做斑頭鵂(xiū)鶹(liú),屬於常見小型猛禽,主要以鳥類和小型脊柱動物為食,分布較為廣泛。經過救助站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目前這隻斑頭鵂鶹的精神狀態良好,已經能夠正常進食。
  • 受傷斑頭鵂鶹光顧小區 警民攜手救護
    受傷的斑頭鵂鶹 記者張志傑 通訊員丁鵬 攝5日25日上午10時許,啞柏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在啞柏新區金寶融城小區內發現一隻疑似受傷的「貓頭鷹」。值班民警迅速趕赴現場,發現一隻幼小的「貓頭鷹」伏在地上,體質十分虛弱,不能展翅飛翔。
  • 九江: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回歸大自然
    經有關專家鑑定,這隻長著大眼睛的「貓頭鷹」,實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經過一天的悉心照料,11月16日上午,工作人員把這隻斑頭鵂鶹放歸野外這是桃紅嶺保護區今年救護的第三隻斑頭鵂鶹。桃紅嶺保護區通過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活動以來,轄區群眾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意識明顯提高。今年以來,桃紅嶺保護區接到社區居民反饋救助野生動物線索10餘條。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受困 警民聯合救助
    5月25日,周至縣公安局啞柏派出所民警聯合愛心群眾,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xiū liú)。經現場工作人員鑑別,該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民警遂將這隻斑頭鵂鶹移交樓觀臺珍稀野生動物搶救中心進行救治,等待完全恢復後放歸大自然。昨日周至公安溫馨提示,保護野生動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 500平方米內設了5張網 斑頭鵂鶹被困捕鳥網
    被救的斑頭鵂鶹。  廈門網訊 (文/圖 廈門日報 記者 陸曉鳳) 春天是鳥類繁衍後代的季節,準備飛回北方的冬候鳥以及廈門本地留鳥近來活動頻繁。鳥類活躍,捕鳥者也蠢蠢欲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驚險「觸網」,被困其中。隨後,眾多愛鳥人士展開了一場拆網救鳥行動。  斑頭鵂鶹被困捕鳥網  前日下午,廈門觀鳥會資深會員黃先生正在植物園觀鳥。一聲清脆的鳥叫聲,吸引了他的注意。尋聲踏入叢林中,驚喜變成了驚嚇。只見一隻斑頭鵂鶹被捕鳥網困住,它微微扇動翅膀,筋疲力盡,奄奄一息,「呆萌」地看著他。
  • 廈門:有人設下5張鳥網 斑頭鵂鶹被困捕鳥網
    被救的斑頭鵂鶹。春天是鳥類繁衍後代的季節,準備飛回北方的冬候鳥以及廈門本地留鳥近來活動頻繁。鳥類活躍,捕鳥者也蠢蠢欲動。昨日,廈門觀鳥會資深會員發現,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幸福園附近,有人設下5張鳥網捕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驚險「觸網」,被困其中。
  • 5隻斑頭鵂鶹幼鳥秦嶺放飛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過二十多天的救助,其中5隻斑頭鵂鶹(xiūliú)已能自由飛行、獨立捕食。6月12日下午,在秦嶺腳下,它們被放飛回歸大自然。  救助:把小白鼠拍暈,讓它們自己捕食  5月19日上午,西安市高陵區的一座供電鐵塔被拆除,鐵塔被吊車放倒後,市民發現一大一小兩個鳥巢,一共有10隻幼鳥,經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副會長杜靖華確認,小窩裡的5隻幼鳥為紅隼,大窩裡的5隻為斑頭鵂鶹,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隨後這些鳥被帶回救助點撫養,等待它們長大後重回自然。
  • 熱心市民攜手林業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
    經工作人員檢查,這是一隻斑頭鵂鶹,屬於貓頭鷹的一種,俗稱小貓頭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工作人員感謝雷阿姨熱心舉動並叮囑野生動物不可以隨意飼養,發現野生動物受傷時應該第一時間聯繫林業部門專業人員。隨後,在確定這隻斑頭鵂鶹身體無異常,精神狀態良好情況下,工作人員前往白雲山森林公園,將其進行放飛。
  • 不,救的是斑頭鵂鶹(xiū...
    圖:斑頭鵂鶹(xiūliú)(資料圖片) 7月7日下午,記者從駐馬店市林業局獲悉:該市泌陽縣一開挖掘機的,在工地上救了一隻小鳥,經專家鑑定,它是一隻給貓頭鷹「長相」很相近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
  • 三明深山驚現「大眼萌貨」,原是瀕危物種斑頭鵂鶹
    經專家辨認, 這隻小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斑頭鵂鶹,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國寶」。 據現場拍攝照片的羅春首告訴記者,這隻斑頭鵂鶹約有成人兩個拳頭般大小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隼 斑頭鵂鶹 警民救助回歸家園
    華陰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 今天一早,華陰市森林公安派出所救助了一隻外形呆萌的小鳥,別看外形不大,人家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名叫斑頭鵂鶹(xiū liú),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 保護動物斑頭鵂鶹誤闖小區,市民投餵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保護動物斑頭鵂鶹誤闖小區
  • 當斑頭鵂鶹「誤闖」南陽南召縣市區之後……
    (稿源出處:南召公安)近日,南陽南召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民警和熱心群眾成功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xiū liú),目前這只可愛的小生命已經接受了專業救治,身體完全恢復後將放歸大自然。8月9日傍晚,南召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群眾求助,在城關鎮濱河路北段金河灣小區對面草地上,有一隻眼睛很大、類似貓頭鷹的鳥疑似受傷飛不起來了。
  • 來自閩清國家自然保護區斑頭鵂鶹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斑頭鵂鶹 [xiū li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我」介紹我是屬於鴞[xiāo]形目、鴟[chī]鴞科、鵂鶹屬的鳥類,我們鴞形目家族的鳥類統稱貓頭鷹,鵂鶹屬為貓頭鷹中體型最小的一類,俗稱「小貓頭鷹」。我是鵂鶹屬中個頭最大的,面盤不明顯,沒有耳羽簇。
  • 來自閩清國家自然保護區斑頭鵂鶹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斑頭鵂鶹 [xiū li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我」介紹我是屬於鴞[xiāo]形目、鴟[chī]鴞科、鵂鶹屬的鳥類,我們鴞形目家族的鳥類統稱貓頭鷹,鵂鶹屬為貓頭鷹中體型最小的一類,俗稱「小貓頭鷹」。我是鵂鶹屬中個頭最大的,面盤不明顯,沒有耳羽簇。
  • 鵂鶹怎麼讀?
    這兩隻寶寶是斑頭鵂鶹(難字讀半邊,讀休留就對了🤗)        斑頭鵂鶹(學名:Glaucidium cuculoides),是鴟鴞科(也就是貓頭鷹)、鵂鶹屬的鳥類。斑頭鵂鶹為小型鴞類,體長20-26釐米,是鵂鶹中個體最大者,面盤不明顯,無耳羽簇。體羽褐色,頭和上下體羽均具細的白色橫斑;腹白色,下腹和肛周具寬闊的褐色縱紋,喉具一顯著的白色斑。
  • 大眼萌貨原是「國保」斑頭鵂鶹
    經過專家鑑別,這類小貓頭鷹,叫做斑頭鵂鶹(xiūlī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當天上午,根據事先約好的時間,記者趕到南京市小西湖小學,看到一隻蜷縮著身體的小「貓頭鷹」,每當有人靠近就會做出防禦姿勢。經觀察發現,它只有成年人一個手掌大,大大的眼睛,腦袋上有些淺黃色的斑點,身披褐色間有花紋的羽毛。只要周圍一有動作,它就立即瞪圓眼睛,溜溜地看,表情呆萌可愛。
  • 「北漂」怪鳥誤入大學獲救 斑頭鵂鶹在京首次被發現(圖)
    經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確認,這是只斑頭鵂鶹(xiuliu),在京首次發現。信報記者 李靜/攝  昨天,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到北京理工大學校醫院一名醫生打來的電話,稱一隻小貓頭鷹飛到醫院的急診室。猛禽中心的工作人員馬上趕到醫院,發現這隻貓頭鷹長相非常奇怪,和常見的貓頭鷹不太一樣,叫聲也非常獨特,發出快速的顫音。小傢伙除了左腳有些跛,並無明顯外傷。
  • 斑頭鵂鶹幼崽無法飛翔,九江市民熱心救治!
    經檢查,這隻名叫斑頭鵂鶹的貓頭鷹幼崽無外傷,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於太小飛不起來,加上受到驚嚇長時間未進食,身體狀態欠佳,不停叫喚。協會工作人員給它餵水和食物精心照料。安定下來後大家發現,它模樣越來越呆萌,待它長大些再放回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