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歷史原型探秘:天蓬元帥真實身份究竟是誰?

2020-12-05 騰訊網

文:白玉基(作者原創授權)

小說《西遊記》所呈現的宏觀場景是「天界」、「冥界」和「人間」,如此宏大的場面中,頻繁出場的角色一般都是天帝、天神、佛道尊者,由此不難想像唐僧在取經路上遇到的小角色所影射(映射)的不會是現實中的普通人物。那麼角色豬八戒又意指何人呢?

先說豬八戒,根據《西遊記》中的描述,豬八戒原先是天宮的天蓬元帥,因觸犯天條貶到人間錯投了豬胎。我們姑且相信角色豬八戒影射的是兩個朝代中的不同歷史人物,根據《西遊記》作者對角色「天蓬元帥」、「豬八戒」的刻畫過程中表現出的態度可以斷定,這兩個角色映射到現實中應該是兩個反面人物。因為作者對豬八戒的態度與孫悟空不同,對孫悟空是極力讚美而對豬八戒是極力醜化,且譏諷與醜化的手段極其辛辣。除了醜化他的相貌,在《西遊記》作者筆下的豬八戒其品質極其惡劣,懶惰、貪財、好色、自私;說慌話、吹牛皮、背信棄義、挑撥離間、臨陣逃脫……,凡是人類所有的缺點,他幾乎全佔了。由此足以瞥見「豬八戒」這個角色所影射的生活原型和《西遊記》作者似乎有難以調和的矛盾和刻骨的仇恨。

為了讀懂《西遊記》,研究其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於對《西遊記》作者是誰的問題,學界有激烈的爭議,到目前為止只能肯定是明朝時期的文人。「吳承恩是作者」,這種說法是在民國時期盛行起來的,有不少學者強烈質疑其可信度。根據學者們的考證現存最早的三種《西遊記》,都是「華陽洞天主人校」本,即明萬曆二十年金陵唐氏世德堂本,萬曆三十一年閩書林楊閩齋本,不詳年代的《唐僧西遊記》本。也就是說《西遊記》是一本沒有署名的小說。今人推斷是吳承恩,其中的一條依據是小說中充斥淮安口語(此外,青海省學者則發現《西遊記》中的大量方言是典型的青海漢語方言;筆者發現《西遊記》中出現的難以識別的詞彙大多是青海土族方言)。

其實,「唐僧取經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到了宋代已有「猴行者」文學角色模型,之後也陸續搬上了舞臺雜劇。但從各種劇本內容看,百回版《西遊記》的文學藝術水平已經登上了巔峰,且分析整篇的思想套路及隱藏其中的各項謎底可以發現,百回版《西遊記》似一人所為,不像是多人在不同朝代進行編排的結果。

明朝文人所塑造的「豬八戒」形象,若要影射一些反面的歷史人物,讓讀者在歷史長河去打撈的話,具備像豬八戒一樣攜帶斑斑劣跡的歷史人物?很多!但能與豬八戒對上號的、筆者能找到的對象還只有唐朝的叛將安祿山之類和明朝皇帝朱元璋。

安祿山、朱元璋屬不同朝代的歷史人物,任何文學作品中也不會將這兩個人物放在一起編造故事,但《西遊記》中可以,《西遊記》故事突破了「三界」時空的限制。豬八戒是天蓬元帥下凡,投胎時不慎投錯了豬胎。在這裡,豬八戒和天蓬元帥是同一個靈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的生命個體。用崑崙文化系統(神魔理論)來理解這很正常;要是用現代唯物論思想解讀,這一切都是《西遊記》作者所編造出來的、子虛烏有的神魔故事。但作者在編造的過程中,他一邊要講真實的歷史(取經故事),一邊又要對一些歷史故事和人物進行道德審判,引用《西遊記》作者的話就是:「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也就是用文學手段將真實的歷史事件與個人主觀臆想、並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夢幻般的寓言故事相結合,給讀者呈現出一場氣勢恢宏的、不受時間和空間所限的社會歷史場景,並藉此抒發作者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下面就豬八戒的特徵與唐朝叛將安祿山、明朝皇帝朱元璋之間進行比對。

一、天蓬元帥探秘

在華夏文化系統中,「天」指中原中央王朝;在唐朝時期北方各少數民族尊稱李世民皇帝為「天可汗」,《西遊記》中也對皇帝李世民的功績大加褒獎,甚至追加了二十年的壽命。詞彙「天蓬元帥」是《西遊記》作者的杜撰,有給「天」搭個「蓬」的寓意,也可理解為這位元帥的職責是保護「天庭」的。用現代的話語「天蓬元帥」就是負責國家安全的元帥。《西遊記》中要拿一位古代的「國防部長」開涮,這位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人間錯投了豬胎。當然,筆者有必要對「天神變豬」事件再次費點筆墨進行解讀,因為小說《西遊記》本身具有的曠世文學藝術魅力,使得很多讀者將《西遊記》當成了嚴肅的、真實的取經歷史經典看待,筆者將《西遊記》中的文學藝術形象與現實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行比對時,許多讀者不願意從虛幻的故事中解脫,情願沉迷其中。將一位犯了錯的元帥變成「豬」,且讓「豬」跟隨唐僧取經?這完全是《西遊記》作者的想像,這是作者對幾位古代歷史人物的一種辛辣的貶損。但在作者的思想中這位隨唐僧取經的「豬」一定是在影射現實中對佛教的傳播曾做出過重大貢獻的身居高位的人,不是天神,更不是豬。

月宮嫦娥?這也是古代文人編纂的神話故事,但在《西遊記》中拿「嫦娥」說事,將她鎖在「廣寒宮」中。這「廣寒宮」本身映射的就是帝王設置的的冷宮,也可以是古代文人們精神層面上的「冷宮」。顯然,這位名叫「嫦娥」的美女也只能映射到現實生活中的女性歷史人物,她可以代表一些類似唐貴妃楊玉環之類的、在民間具有良好口碑但沒能善終的女性歷史人物們的靈魂。

如果嫦娥果真能映射到楊貴妃的話,天蓬元帥的原型一定是那位胡將——安祿山。

唐朝皇宮內外文武奇才濟濟,反面人物、風流人物更容易出現在文學作品之中。歷數唐朝反面人物,最具有影響力的就是那位手握重兵,把守天關,集節度使為一身的安祿山了。此人肥頭大耳,極度貪婪好色。在野史中,與曾拜為義母的貴妃娘娘之間曝出了很多醜聞。

像安祿山一類的、曾反叛過唐朝的人物,如果出現在中原文人們的作品之中,他們的靈魂肯定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表現在《西遊記》中就是被玉帝貶到人間做豬。

品讀《西遊記》時,還需注意一種現象:同一個「天神」或靈魂可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以「肉身」的形式出現在民間。也就是說,按照《西遊記》中表現出的時空觀,不同朝代的、不同經歷的歷史人物們可以同時出現在一段故事情節當;我們可以理解為《西遊記》講述的是一群歷史名人們的靈魂,披著各色人物或動物皮囊在讀者們的精神舞臺上演戲。

因此,《西遊記》中各角色映射的社會原型也不是單一的。書中角色可以是歷史人物的集合體,比如「玉帝」代表的是正統帝王體系、二郎真君代表地方政權等。

豬八戒的前世也可以是象安祿山一類的反叛人物,比如:安祿山、史思明、朱泚等人。豬八戒從天宮被貶人間為豬,其豬窩在福陵山,福陵山就在鳳翔府附近。唐朝時在今天的寶雞地區設節度使,叛將朱泚曾任鳳翔節度使。在《西遊記》第五十四回中,唐僧給女國國王介紹豬八戒的祖籍道:「我的二徒弟是西牛賀洲烏斯莊人士」。這個「烏斯莊」在哪裡?在古代青海省西部叫「烏斯莊」(少數民族詞彙注重音節即可),西遊作者虛構這些地名東拉西扯地安在豬八戒身上,其用意就是在暗示豬八戒影射的歷史人物的身份。祖籍在「烏斯莊」意思是豬八戒的前世影射的人是「胡人」;豬窩在「福陵山」,暗示其官職為「節度使」。在《舊唐書》中,也將這一類型的反叛人物歸為一處:「天地否閉,反逆亂常。祿山犯闕,朱泚稱皇。賊巢陵突,群豎披攘。徵其所以,存乎慢藏!」這些人皆是大唐的死敵。《西遊記》作者將安祿山、朱泚這樣一類人的品行集於一個角色之上,用來襯託唐僧、孫悟空等正面形象,能很好地突出作品主題,也能迎合讀者的揚善懲惡、弘揚正義等情結。但作者仍然給了這些反叛人物的靈魂最終的出路,很多妖魔鬼怪也沒有直接剷除而且最終有了好的歸宿,這樣處理也恰好符合佛教的教義。「取經」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教化人民「向善」。但《西遊記》作者將《舊唐書》中所記載的「賊巢」(即黃巢)卻是極力美化。在孫悟空收服豬八戒之後,立即偶遇烏巢禪師。在古代「烏金」或「金烏」是太陽的別名,傳說中后羿射落的太陽變作烏金。在《西遊記》中「烏金」指敗死的皇帝。「烏巢禪師」是《西遊記》中虛構出來的人物,現實中沒有任何有關「烏巢禪師」的記載。這裡的「烏」就是金烏,「巢」指黃巢起義中的黃巢。烏巢禪師的原型就是「黃巢」。在《西遊記》中烏巢禪師與豬八戒很熟,但與孫悟空不相識,這是作者在暗示安祿山與黃巢身處同一國家,而與孫悟空卻不是同一民族。歷史上,黃巢是農民起義軍首領,自立為帝,曾留下良好口碑。

《西遊記》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中有一首描寫豬八戒生平的詩:

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無休歇。不曾養性與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閒裡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勸我回心莫墮凡,傷生造下無邊孽。有朝大限命終時,八難三途悔不喋。聽言意轉要修行,聞語心回求妙訣。有緣立地拜為師,指示天關並地闕。得傳九轉大還丹,工夫晝夜無時輟。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湧泉穴。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嬰兒奼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離龍坎虎用調和,靈龜吸盡金烏血。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功圓行滿卻飛升,天仙對對來迎接。朗然足下彩雲生,身輕體健朝金闕。玉皇設宴會群仙,各分品級排班列。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只因王母會蟠桃,開宴瑤池邀眾客。那時酒醉意昏沉,東倒西歪亂撒潑。逞雄撞入廣寒宮,風流仙子來相接。見他容貌挾人魂,舊日凡心難得滅。全無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悅。色膽如天叫似雷,險些震倒天關闕。糾察靈官奏玉皇,那日吾當命運拙。廣寒圍困不通風,進退無門難得脫。卻被諸神拿住我,酒在心頭還不怯。押赴靈霄見玉皇,依律問成該處決。多虧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親言說。改刑重責二千錘,肉綻皮開骨將折。放生遭貶出天關,福陵山下圖家業。我因有罪錯投胎,俗名喚做豬剛鬣。

其中的如下詩句很像是在映射安祿山和楊貴妃之間的野史:

離龍坎虎用調和,靈龜吸盡金烏血。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功圓行滿卻飛升,天仙對對來迎接。朗然足下彩雲生,身輕體健朝金闕。

三花聚頂就是「絞刑」,帶套繩索的節點處就是三根繩子, 「三花」就是要命的繩套。

在天宮也有冷宮,就是「廣寒宮」。楊家有女初長成,此女本是平常女,嫁於帝王做娼娥(別誤會,這裡的「娼娥」是歌女),功圓行滿成「嫦娥」。常抱玉兔於腰間,包攬禍水於一身。玉兔映射貴妃腰間「玉環」,楊家女子,生來玉帶纏腰,故取名「楊玉環」。在中國神話中,嫦娥本是后羿的妻子,因獨吞不老仙丹後獨自飛升月宮。很少有人去探討「后羿」映射何人,其實「后羿」是「後裔」的諧音。后羿射日,曾射下九個太陽,中國文化中「太陽」代表的就是帝王,被射死的太陽變成了「烏金」。中國的隋唐時期,就是生產神話故事的鼎盛時期,「嫦娥」仙子的原型,在筆者看來映射的是美女藝術家楊貴妃,因為在那個時期只有楊貴妃才是後世老百姓心中的「女神」。給「嫦娥」仙子找一個現實中的生活原型,也只有楊玉環才能匹配。如果楊貴妃是「嫦娥」,那麼「后羿」就是李隆基了。李隆基也的確是正統帝王后裔,只因「安史之亂」在精神層面未能善終。但他也在自隋朝起九個帝王之後創立了「開元盛世」,這與后羿射落「九個太陽」的傳說相吻合。嫦娥偷食「不老仙丹」,何為「不老仙丹」?現實中人們會將不老仙丹理解為能夠長生的藥物,其實在神話中,「不老仙丹」隱喻的是能夠讓一個民族持續繁衍、人丁興旺的方法,也就是與男女性事有關的一些活動。很多道士為帝王們煉製「長生不老」藥,這種藥就是為年老皇帝特製的壯陽藥丸。正真所謂「長生不老」的藥是後人的傳說,古代的皇帝是不是很昏庸?不見得!嫦娥偷食「不老藥」隱射的就是在野史中盛傳的安祿山與楊貴妃之間的風流韻事。詞彙「偷食」也是楊貴妃在精神層面背叛皇帝的具體表現。(嫦娥奔月是神話故事,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最早是在《山海經》中所載,但《山海經》中並無記載。嫦娥故事既然出現在《西遊記》中,角色嫦娥完全可以映射現實中的任何美色女人)

順便說一下,月宮中還有一個人物名叫「吳剛」。神話人物,原本就是文人們的虛構,為什麼對「月宮」中的一名男子要取名吳剛呢?合理解釋就是他影射當年馬嵬坡前逼死貴妃的唐朝武士。安史之亂導致大唐江山將傾,高到皇上,低到士兵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幫爺們把事情沒辦好,責任推給一介女子,縱然三尺白綾(就是三花)加於項上,能否保江山於不朽?女皇武則天說得好,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唐朝武士在馬嵬坡前帶領將士逼宮,看似剛性霍霍,實則有勇無謀,在危急關頭亂上加亂,不聽指揮「勇」不對敵,在後世文人筆下亦無勇可言。作者起名作「吳剛」有沒有取其諧音「無鋼」?,意為鋼水沒用到刀刃上,有鋼也同無鋼。這等武士,其靈魂也只配在冷宮中劈柴貨。

二、豬八戒轉世之後可能的歷史形象

在編造神話的文人們的精神世界中,類似安祿山之類的唐朝叛將其靈魂還能在「天宮」安身嗎?被貶下界是必然的,但貶到豬窩?這肯定是明人所為。

自公元1350年「白蓮教」組建「紅巾軍」起義之初,起義領袖在黃河邊事先掩埋「獨眼石人」,讓蒙古人脅迫下的、修築黃河堤壩的民眾挖出這尊石像,這一「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促使一股推翻元朝蒙古人統治的起義在黃河邊爆發了。這次戰爭的性質由推翻蒙古人的統治直到後期起義軍之間的相互攻伐,以郭子興、朱元璋為主導的戰爭歷時二十二年。在當時的士人階層中,朱元璋做皇帝非士人所願。明朝建立後,民間散布著種種帶有侮辱性的言語、舞臺雜劇中也出現了取經人「豬」形象,這一切都是文人們針對文盲皇帝朱元璋的。其最終也導致慘烈的「文字獄」事件,大批量的文人被屠殺和發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不曾署名的小說《西遊記》,其中的取經人「豬八戒」形象的創設並非單純用來是取悅廣大讀者的。如果讓後世讀者來猜度明朝文人們的心境,讓他們創作一部不用署名的小說,在小說中可以盡情詆毀、諷刺、侮辱他們最為害怕的、也最為仇恨的皇帝……。實際上百回本《西遊記》就是在公元1555年左右開始起筆的,書中的取經人「豬八戒」形象倒很像是作者精心設置的用來鞭撻當朝始祖的角色人物。

三、「豬八戒」形象與明太祖高皇帝比較

角色名:豬八戒,法名:豬悟能。

豬八戒與朱元璋皇帝的小名「朱重八」,其諧音有兩個字相同;豬悟能,似乎在調侃:「無能之輩」,在文人眼裡作為一國之君卻未能邁進儒家門檻,說無能也說得過去。

婚姻和出身:在《西遊記》中描述道:觀音按下雲頭,前來問道:「你是那裡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那怪道:「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一靈真性,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裡,變得這般模樣。是我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在此處佔了山場,吃人度日。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撥救拔救。」塔薩道:「此山叫做甚麼山?」怪物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雲棧洞。洞裡原有個卵二姐。他見我有些武藝,把我做個家長,又喚做『倒查門』。不上一年,他死了,將一洞的家當盡歸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沒有個贍身的勾當.

通過以上對話也可以管窺到,豬八戒本人不承認自己是「豬」,說他是「豬」的人,實際就是《西遊記》作者本人,是他借角色觀音之口說他是「豬」的。在變成「豬」之前,他曾是「天蓬元帥」下凡,其靈魂在天宮中具有一席之地。能佔據天宮地位的靈魂,影射的人物肯定是人間的王者。

在中原王朝的帝王系列中尋找,面相醜陋不堪、婚姻關係又是屬於「倒插門」的實屬不多見。再從「是我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在此處佔了山場」,等綜合分析,豬八戒影射的生活原型與朱元璋皇帝極其相似。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曾淪為乞丐,當過和尚,因家中排行老八取名為朱重八,後被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收到門下,並許配義女馬秀英為妻,改名朱元璋。說他是上門女婿並不為過。郭子興收留朱元璋也與他奇特的長相很有關係。《明史.太祖本紀》描述朱元璋的長相時說他「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史料載:郭子興,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術遊定遠,言禍福輒中。」富人有瞽女無所歸,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饒。生三子,子興其仲出。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長,任俠,喜賓客。會元政亂,子興散家資,椎牛釃酒,與壯士結納。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數千人,襲據濠州。太祖往從之。門者疑其諜,執以告子興。子興奇太祖狀貌,解縛與語,收帳下。為十夫長,數從戰有功。子興喜,其次妻小張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異人也。」乃妻以所撫馬公女,是為孝慈高皇后。八戒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高老莊」,高老莊在哪裡?「高」者,至高無上也,「老」者至尊也,「高老莊」非民居之莊,這裡的「莊」只能是明朝皇宮孝慈高皇后所在地。

郭子興一干人馬,也可以說是大明王朝的「母本」,隨著「紅巾軍」起義軍的不斷壯大,最後坐擁大明江山的人物不是郭家之人,而是朱元璋。這與豬八戒所交代的:「是我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在此處佔了山場」,不是如出一轍麼。

四、九齒釘鈀的奧秘

豬八戒手中的鈀子是農具,但它是九齒,古代帝王被尊稱為「九五之尊」,可見這鈀子並非一般農民的器具。《西遊記》中有交代:豬八戒被貶下界後被一村女卵二姐(在青海,「卵二姐」這種稱呼是蔑稱)招贅,即喚做「倒查門」,那女子死後佔了她的家產,這鈀子自然是農女所使的農具。

如果容筆者猜測,此鈀子原屬明皇后馬秀英所有。

馬秀英(1332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靈璧縣人。她之所以被稱為「馬大腳」,是因為在以三寸金蓮為美、為貴,婦女皆纏足的元代,馬秀英堅不裹腳,因此被人稱之為「馬大腳」。馬秀英十二歲時為其父好友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收養,二十一歲時養父郭子興把她許配給朱元璋,與其共同渡過十五年患難與共的徵戰生涯。「鈀子」也是紅巾軍起義軍手中的得力武器,因為紅巾軍起義是在修築黃河時聚眾爆發的。

佛有好生之德,作者將明太祖的靈魂塑造成豬八戒,讓他跟隨唐僧取經,此舉正是佛對凡塵所犯深重罪孽者的救贖,這也符合明朝皇帝弘揚佛法的歷史之真實。

唐僧是唐朝人,朱元璋是明朝人,《西遊記》作者讓他們結伴「取經」?因為《西遊記》是小說,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的,其中所講的故事從不受常人時空觀的限制。品讀這部曠世傑作時,讀者們也將自己的視野拉長到幾千年華夏文明史當中、站在華夏文化的制高點上去審視和思考吧……

相關焦點

  • 終於知道豬八戒為什麼當上天蓬元帥了?你看看他腰間掛的啥
    終於知道豬八戒為什麼當上天蓬元帥了?你看看他腰間掛的啥《西遊記》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謂是家喻戶曉。其中的故事如大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即使是小孩子也能說出當中的三分情節。不過小編想說的是《西遊記》裡的其他人物的故事也很值得我們去挖掘,富有慈悲憐憫之心的師傅唐三藏,默默背負行李的沙悟淨,還有充滿靈性的白龍馬,但是二師弟豬八戒除了憨厚,好像沒有其他性格閃光點,甚至還好吃懶做,見色忘義。那麼這樣的一個看似毫無作用的人,當初是怎麼能成為唐三藏的徒弟,與其他兩人一起留在取經的隊伍中的呢?這還得從豬八戒的身份開始說起。
  • 豬八戒取經路上唯一一次施展絕技,終於明白為啥他能當天蓬元帥!
    但是僅僅除掉了蟒蛇精,取經隊伍並沒有獲得完全勝利,因為擋在他們面前的可是比蟒蛇精還要難過的稀柿衕……本期楊角風談西遊:豬八戒取經路上唯一一次施展絕技,終於明白為啥他能當天蓬元帥!……玉皇設宴會群仙,各分品級排列班,敕封元帥管天河……」也就是說,豬八戒從小就是一個愚笨懶散的人,不過這個傻小子運氣實在的爆棚,遇到了真仙,還賜給他一顆九轉大還丹,結果吃了以後,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最後被舉薦到玉帝面前,跟著眾仙一起排名次,最後排到了天蓬元帥的位置,掌管八萬水軍。
  • 豬剛鬣,豬悟能,豬八戒,天蓬元帥,馬廣泰,全是他!
    電視劇《西遊記》中,若論哪個人的名字最多,非豬八戒莫屬,他到底有多少個名字呢,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先說眾所周知的幾個:豬八戒是唐僧起的小名,豬悟能是觀音起的法號,天蓬元帥是原來的官職,淨壇使者是如來佛封的,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還有兩個名字你知道嗎?
  • 《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這部動漫,福迪的真實身份到底是?
    《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這個作品是在2007年12月份上映的,以西遊記中豬八戒為主角而製作的一個作品,而這個作品的出現和童年中一部經典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也有一些關係。在《西遊記》以來幾百年時間,豬八戒幾乎是一直作為配角而存在,而《春光燦爛豬八戒》的出現讓豬八戒這個角色也是鹹魚翻身當上主角,火極一時,於是後繼出現了《福星高照豬八戒》《喜氣洋洋豬八戒》等相關電視劇,同樣收穫了大量好評。
  • 天蓬元帥豬八戒,真的打不過黃袍怪麼?他打的什麼算盤
    關於豬八戒的戰鬥力,一直被西遊迷們所議論。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天上的天蓬元帥,老豬要是沒有兩把刷子,玉帝肯定不會讓他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的。那麼為什麼老豬在取經的路上給人的印象就是總是愛偷懶?如果說有孫悟空在前面扛事兒的話,那麼孫悟空不在了,老豬是不是會洗心革面,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了?
  • 孫悟空和豬八戒,表面上能看出是豬和猴,那沙僧是什麼呢?
    豬八戒天生就是豬妖這孫悟空是天生地長的靈猴,說他屬於動物沒毛病,也很少有人對他是人還是動物產生爭議。豬八戒就不一樣了,因為有一部分人覺得,豬八戒屬於人類,他是天蓬元帥下凡,只是投錯了豬胎而已,所以就把他算成了人。其實豬八戒在天上當天蓬元帥的時候,就是一個豬妖,並且是一個道行很高的妖怪。
  • 嫦娥不過是舞女領班,而天蓬元帥掌管十萬天兵,怎麼就配不上她呢?
    而作為后羿妻子的嫦娥同時身為帝嚳的女兒,這在天庭裡的級別可是老高了,如果豬八戒調戲了她,那麼對他的處理一定是從嚴從重從快,絕不是一擼到底,打發他下凡投胎這麼簡單了。這也足以說明,豬八戒調戲的並不是這個鼎鼎大名的嫦娥。西遊記的宇宙中月宮裡嫦娥成群。那麼既然不是這個大名鼎鼎的嫦娥,豬八戒調戲的那個美女到底是什麼身份呢?
  • 為何豬八戒調侃嫦娥就被貶下凡間,你看看嫦娥的父親與師傅是誰!
    沒錯,就是好吃懶做的豬八戒。豬八戒曾經也是神仙,還是玉帝麾下的大將,但因為犯錯被玉帝貶下了凡間,而這個錯還是因嫦娥仙子而起。但嫦娥只是個小小的仙子,又怎能與元帥相比,玉皇大帝怎會如此震怒把天蓬元帥貶下凡間?原來,一切只是因為嫦娥的父親和師父,難怪豬八戒被貶下了凡間。豬八戒在當天蓬元帥的時候是何等的威風,統領天河十萬兵馬,但這樣的威風很快便沒有了。
  • 豬八戒的老丈人為何死活看不上他,真不是因為他長得醜
    《西遊記》大家都看過了,豬八戒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帥,這個天蓬元帥可了不得,是北極四聖之首,真實實力比孫悟空只強不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天佑神君是天蓬的副手,排名北極四聖的第二位,他跟天蓬經常在一起,比如如來降服猴子後,玉帝留他吃飯,就是讓這倆人去的,而天佑神君手下副手王靈官憑一己之力就能把猴子擋在通明殿之中
  • 天蓬元帥掌管8萬水兵,為什麼配不上一個嫦娥?
    86版《西遊記》中截圖,天蓬與嫦娥多虧太白金星求情,天蓬元帥才免於死罪,被打了二千錘,貶下凡間。小時候看沒想那麼多,今天仔細想來,總覺得哪裡不對,天蓬元帥好歹是個元帥,酒後調戲婦女,雖然失德,但罪不至死。
  • 孫悟空都敬畏的真武大帝,豬八戒卻不怕,看當年的北極四聖是誰?
    他們來到高老莊,遇到了當年在天庭曾掌管十萬天兵天將的天蓬元帥。 天蓬元帥因為酒後調戲嫦娥,被糾察靈官發現,後玉皇大帝將他貶下凡間,投胎為豬。 豬八戒在福陵山雲棧洞強行霸佔娶高太公的女兒高翠蘭為妻,孫悟空為了替高太公除去一害,化成高翠蘭的樣子。並嚇唬豬八戒高太公準備請道士前來降妖除魔。
  • 豬八戒俗名為啥叫做豬剛鬣?這個名字是誰給他起的?
    話說孫悟空在高老莊擒拿豬八戒,豬八戒吹了半天牛逼後自報家門:我因有罪錯投胎,俗名喚做豬剛鬣。這是豬八戒第一次自稱俗名,也是最後一次。之後豬八戒參加取經隊伍,唐僧喊他八戒,悟空喊他呆子,沙僧喊他二師兄,曾經的神仙同事喊他天蓬元帥,凡人喊他妖怪。沒人喊過他豬剛鬣這個名字。
  • 豬八戒被貶下凡,為何要咬死老母豬,你看他是在學誰?
    (蝸牛看西遊第4931期)文/蝸牛豬八戒本是天界的天蓬元帥,奈何他一時糊塗,跑去月宮裡面調戲了嫦娥,觸怒了玉帝,隨後,玉帝將其打了2000錘,丟到了凡間,然後,身在凡間的八戒一口咬死了老母豬,二師兄為何要咬死自己的「母親」呢?其實他只是在有樣學樣。
  • 以豬八戒為原型 《福星高照朱小八》啟動全國超前點映
    以豬八戒為原型 《福星高照朱小八》啟動全國超前點映金羊網  作者:李麗  2019-08-23 金羊網記者 李麗天蓬元帥朱小八厭倦天天吃仙丹,嚮往人間美食,卻因貪吃搞砸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和天狗降落人間福星鎮……以豬八戒為原型的合家歡動畫電影《福星高照朱小八》,將於9月13日正式登陸院線。
  • 嫦娥不過是個舞女領班,天蓬元帥手掌十萬天兵,為何配不上她?
    每一個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豬八戒在酒宴上看中了領舞的宮女嫦娥,因調戲嫦娥而觸犯天條,被打下凡間錯投豬胎,而後被觀世音菩薩點化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然而,很多人產生了疑惑:彼時豬八戒還是掌管天庭十萬水軍的大元帥,為何嫦娥會如此抗拒,以至天蓬得以如此下場?
  • 從豬八戒投胎轉世後咬死「母親和兄弟姐妹」,看人性的另一面
    而其中的豬八戒,更是以大咧可愛,憨厚老實,好吃懶做,滑稽可笑常常讓人忍俊不住。大家都知道豬八戒是神話傳說中的天蓬大元帥下凡,但是,不少人還是沒聽說過,在他投胎轉世出生之後,就急著把自己的「母親和同胞兄弟姐妹」們都給咬死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豈不是太殘忍了嗎?其實,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人性的另一面。從《西遊記》中,我們是可以大概了解到,關於當年豬八戒是怎樣進入天庭的神話傳說的。
  • 天蓬元帥真香預定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無畏戰士,豬八戒。豬八戒這個英雄是徒弟四人組中的老二,前身是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帥,因犯天條,被貶下凡,卻投錯豬胎化成如今這幅模樣。而今空降峽谷,怎麼能辱沒當年天蓬的大名?豬八戒這個英雄的強度還是很高的,作為坦克血量厚,作為戰士傷害不俗,就消耗戰而言,目前還沒有人比得上八戒,這源於其血量損耗不會瞬間清空,而是以殘血狀態暫存,之後不管是攻擊小兵還是英雄,這些殘血的血量都會慢慢恢復。而且,該英雄深得著名主播張大仙喜愛,並且好好研究了一番打法和出裝。張大仙直言,這名英雄出門不該買鞋,而是要直接做紅蓮鬥篷。
  • 這兩句詩是誰寫的?讓豬八戒成了情聖
    天蓬元帥找嫦娥這一部《西遊記》裡面,孫悟空受封齊天大聖之後,因為是閒職,於是,月老便跟孫悟空說了天蓬元帥的故事。原來,天蓬元帥愛慕嫦娥仙子,某次借酒調戲,驚動了玉皇大帝,且因此事還捅破了嫦娥仙子與吳剛的戀情。這麼一來就發現三個犯了天條的神仙,玉帝大怒,判嫦娥仙子與吳剛到廣寒宮受罰,判天蓬元帥受千世情劫。
  • 怪不得豬八戒出生後,連忙咬死了豬媽和小豬仔,晚一步就出事
    比如他的師父是誰?他又是怎麼當上天蓬元帥的?他的本體是不是豬妖?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推敲。天蓬元帥之所以叫做豬八戒,還都是因為他貪圖美色,褻瀆了嫦娥仙子。被玉帝敲打了兩千錘,貶下了凡間,誤投了畜生道。
  • 豬八戒因調戲一宮娥被貶下凡?原來是因為嫦娥的師傅和父親!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一直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形象,為什麼取名為八戒,就是希望他能夠斷了五葷三厭。八戒之中,有一個最重要的一條誡令就是要「不淫慾」。畢竟這個好色的缺點從他作為天蓬元帥的時候就跟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