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新春將近,四川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的璀璨即將綻放。1月14日,中華彩燈大世界的「光影造夢師」李兵為主題燈組《十大流派》揭秘,講述了燈組背後的故事。
在李兵看來,這是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全國十大流派彩燈藝術。屆時,遊客們進入中華彩燈大世界以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主題燈組《十大流派》,就能看到包括北京花燈、秦淮燈彩、蘇州燈彩、上海燈彩、硤石燈彩、自貢彩燈、仙居燈彩、泉州花燈、臺灣花燈和佛山彩燈在內的全國彩燈流派的集中展示,每個流派的彩燈各具特色,正宗還原了中國各流派彩燈的藝術魅力。
《十大流派》燈組在設計製作上,首創室外中華彩燈原作博物館。燈組的集中呈現有別於以往喜慶、熱鬧的廟會式展陳方式,而是選擇在開放的時間和空間裡構築室外彩燈非遺藝術空間,首創一個有格調、有品位的彩燈原作經典殿堂。走進燈籠長廊,就能讓遊客一下領略到自貢燈會的「萬家燈火」,喜迎新春的到來。
與此同時,該燈組還將重磅呈現「天下第一彩燈聯」。據悉,現存天下第一長聯為雲南昆明滇池大觀樓長聯,為清朝孫髯翁所作,共一百八十個字。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集彩燈為題的「天下第一春聯」,旨在延伸回味空間,營造文化熱門話題,屆時將申報金氏世界紀錄。
知識延伸:中國十大流派彩燈
北京花燈起源於清朝末年,曾作為皇宮彩燈的宮廷燈彩藝術,逐步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北京民間燈彩。製作技藝主要是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剪紙、字畫的凝聚,成為既延續傳統工藝又具有濃鬱文化積澱的綜合性造型藝術。
秦淮燈彩是南京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也是秦淮燈會中最重要的組成要素和色彩符號,明代伊始就有「秦淮燈火(彩)甲天下」之美譽,影響至今。
蘇州燈彩的工藝精巧,畫面豐富多彩,繪有山水人物、飛禽走獸、花草魚蟲,不僅光華燦爛,且製作巧妙。
上海近代燈彩繼承了古代燈彩的優秀技藝,不僅燈彩的材質不斷更新,有麻、紗、絲綢、玻璃等,且品種更為豐富,有撐棚燈、走馬燈、宮燈、立體動物燈四大類。
硤石燈彩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寧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硤石燈會作為民間地方風俗,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形成,燈會包括「演燈」、「順燈」、「鬥燈」等,被譽為「江南第一燈會」。
自貢彩燈,歷史悠久,自唐宋便有新年燃燈的習俗。千百年來,在廣布年節燈會的神州大地上,自貢燈會脫穎而出,薈萃了中國燈文化的風採,贏得"天下第一燈"的美譽。
仙居燈彩融繪畫、刺繡、建築藝術於一體,造型別致,空間感強,立面變化豐富,結構細膩生動,是傳統女紅技藝的傑作。
泉州花燈是福建著名的特色傳統工藝品,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泉州花燈製作工藝分為彩扎燈、刻紙燈、針刺無骨燈。泉州花燈起於唐代,盛於宋、元,延續至今,在全國範圍內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藝術特色,是南方花燈的代表。
臺灣現代花燈的創作難度很高,融入的技術較複雜,取材也較寬廣活潑,融入結構學、力學、電學、美學、材料學等專門學科及創意,是目前所有藝術創作中難度較高的一種。
佛山彩燈在廣東佛山民間稱為燈色,是中國傳統彩燈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中國南方彩燈的代表。具有中國南方彩燈精巧秀麗的特色,扎制工藝水平在國內領先,以品種豐富、款式新穎、裝飾獨特、工藝精緻、富麗堂皇而深受群眾喜愛。
(效果圖據自貢華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