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禦屏障,日常也容易被各種細菌和疾病侵襲。有些人或許會發現自己身上長出了一些小肉疙瘩,不痛不癢但卻又搞不清是什麼回事。如果這些小肉疙瘩表現為絲狀、柔軟的單個小突起,還會越長越多,則很可能是長了絲狀疣。
這種絲狀疣一般長得非常的小,摸起來很粗糙,在皮膚上分布比較廣,不疼也不癢,很難手動去除,必需去醫院去除。但是,其治療過程很簡單,一般就是靠雷射燒,一個接一個,也不打麻藥。麻煩的是傷口比較多,而且治療後還得吃藥,不然可能會復發,很是麻煩。
「絲狀疣主要是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多數通過接觸傳染,兒童、老人等抵抗力較低的人更容易被傳染。雖然它和尖銳溼疣一樣都是由HPV引起的皮膚傳染疾病,但兩者HPV的型別不一樣,因此絲狀疣和尖銳溼疣沒有必然關係,也不會引起性病甚至愛滋病。只有個別愛滋病患者,他由於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絲狀疣生長數量遠超於正常人的情況。」
這種情況叫做皮贅,又名軟纖維瘤、纖維上皮性息肉或軟瘊,是一種有蒂的稀疏纖維性良性腫瘤。本病病因尚未明確。國外有人認為是腸息肉的一種皮膚標誌。國內有人對大量病例的調查研究發現,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皮贅出現率明顯高於正常甘油三酯者。認為皮贅可能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種皮膚標誌。
從外觀來看,皮贅和絲狀疣很相似。但絲狀疣往往多個發生,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看到棘細胞的灶狀空泡樣變性,如果臨床難以區分可以做相應檢查。是皮贅的話可以不用理會,皮贅不會發生病變,如果嫌不美觀,也可以做雷射切除處理。而絲狀疣則應該積極進行治療,避免傳染。
現在科技變得越來越進步了,可以通過雷射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徹底的去除扁平疣病毒,因為扁平疣的病毒主要是存在表皮下面,通過雷射只能把表皮顆粒去除,並不能清除表皮下面的病毒,需要多次的進行雷射反反覆覆治療。
若是身上只有三兩個這種小柔疙瘩的話,可以選擇藥物治療,注射卡菌多糖核酸。若是太多,建議大家可以通過雷射、等離子電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