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2020-08-01 青墨斷箋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魚兒離不開水,這是每個人對魚的認知,我們都知道魚是靠鰓呼吸的,而只有在水裡它才能活。不過這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乾旱缺水的沙漠中,竟然還有一種魚生存著。

這種魚就叫做沙漠魚,是生存在沙漠裡,依靠沙漠中極少的水源生存的。我們都知道,沙漠中是乾旱炎熱的,水源也是很稀少的,但這種殘酷惡劣的環境並沒有打敗它,不過據目前的調查來看,這種沙漠魚開始瀕臨滅絕了。

特殊環境中的特殊魚類

目前發現,沙漠魚生存在北美洲海拔最低、最乾燥、最熱的沼澤地「死亡谷」中,就跟它的名字一樣,「死亡谷」是一個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方,那裡不僅天氣環境惡劣,有水源的地方也很少。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沙漠魚的體型、大腦和行為都很靈活,個頭也很小,沙漠魚種群的棲息地都是在死亡谷的一個小水池裡。經過科學家對沙漠魚的研究和長時間的考察發現,這種沙漠魚有著很強的表型可塑性,這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物種進化而形成的。

表型可塑性是說,它們是可以根據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為了適應變化發生的表型特徵的改變,就像是我們平時能夠見到的例如蜜蜂或者蜥蜴、變色龍等一些脊椎動物。

這種沙漠魚為了適應沙漠中缺水、高溫的環境,逐漸進化成只有數釐米的小魚,這也是為了保存體內的水分,同時可以減少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攝取。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在北美洲的死亡谷東部的魔鬼洞中,這裡的環境按照常理來說,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的,因為這裡的溼度很低,溫度很高,空氣溫度平均達到了60℃,而水溫也有30℃左右,水中的氧氣含量也極低,如果是普通的魚類,在這裡根本是無法生存的。

而經過對它們形成條件以及生存時間的研究發現,這個洞的深度只有130米左右,但是已經形成了五十萬年之久,而這種魚已經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生活了五萬多年。當人們發現這種沙漠魚的存在時,對此也表示了驚訝,大自然也是這樣的神奇。

沙漠魚的來歷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這種體型嬌小的沙漠魚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五萬多年,那麼它是怎麼來到這裡,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呢?對此生物學家和科學家也有幾種推測,一是因為地球地殼的運動,可能幾萬年前這裡還是山河湖泊,經過地殼的運動,大陸板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沙漠。

而原本在這片湖泊中生活的魚類意外活了下來,然後根據環境的變化為了生存,「物競天擇」,為了生存縮小自己的體型,一代代的進化成為了適應這裡環境生存的現在這種沙漠魚。

二是說在五萬年前可能因為發生了地震,魔鬼洞的頂部發生了塌陷。在其中生活的沙漠魚和水池暴露在沙漠中,然後逐漸通過進化形成了現在的沙漠魚。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還有一種說法是經過科學家研究推測,發現沙漠魚之前並不是生存在沙漠中的,但是在大約六萬年之前,沙漠魚的祖先被小鳥叼著經過這裡的時候,不小心將沙漠魚的祖先掉在了洞穴裡,又或者是將沙漠魚的魚卵通過某種方式帶到了這個洞穴中。

為了生存下去,沙漠魚只能憑藉著驚人的毅力,不斷地適應這裡的環境,改變自己的生理機能,在這裡生存了下來,並且開始繁衍生息。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原因,歷經了哪一種磨難,沙漠魚在這種沙漠地帶,雖然不是撒哈拉那種更加惡劣的環境,但是畢竟是沙漠,有水源的地方本來就很少,所以為了保持水分以及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氧氣,沙漠魚不得不將自己的身體縮小。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沙漠魚,全身長度平均只有2.5釐米。

生命力最頑強的魚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頑強的動物叫做水熊蟲,它們能夠在外太空、喜馬拉雅山頂、深海4000米、-200℃的環境中生存,它們是通過調節自身的生理機能,在極端的環境下生存。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這些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們,都有著自身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機能,進化出了可以跟隨生活環境變換自身機制的能力。作為地球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之一,沙漠魚也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生活了幾萬年。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但是這樣生命力極強的生物,沙漠的乾旱和炎熱都無法打敗它,現在卻遭遇了重重的危機,導致它們已經瀕臨滅絕了。

導致它們滅絕的原因,主要是跟人類的活動有關。在目前,我們都知道地球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由於人類的科技、工業不斷的發展,並且發展的速度越來越迅速,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這樣對環境的大規模破壞,導致地球的自我修復功能遭到了破壞,也使全球的溫度逐年上升,地下水開始大幅度減少。這一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了長期以來自然環境的沙漠魚。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它們對這片唯一的棲息地有著過度的依賴,一旦魔鬼洞中的水資源枯竭,地下水資源不能及時補充,那麼賴以生存的沙漠魚就會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其實不止是沙漠魚,對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生物來說,地球環境的變化對他們都有很大的直接影響。很多動物正在面臨滅絕,據現在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天都有75個物種滅絕,平均每一個小時就有三個物種被貼上滅絕的標籤。所以面對這個十分嚴峻的問題,人類也正在想辦法彌補。

近年來由於人類對信息獲取的越來越方便,有很多遊客為了一睹這種在沙漠中生存的魚類,便前來觀賞,甚至打撈。這使本就只有兩百多條的沙漠魚,現在只剩下了三十多條。

生活在大漠的「沙漠魚」,沒敗給30°高溫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為了保護它們不會滅絕,人們建立了三個模仿魔鬼洞環境的場所,但是離開了這種艱苦的環境後,沙漠魚的表性差異開始變大, 也就是說,沙漠魚不再是沙漠魚了。所以,要想它們不會滅絕,只能從根源上下手,讓人類遠離它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它們。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
    哪怕水源那麼少,天氣乾旱炎熱,沙漠魚還是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但這個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死亡谷」,聽著這個名字不難想像出其生存環境有多惡劣,人類沒辦法生存。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
  • 生活在荒漠的"沙漠魚",沒敗給高溫天氣和炎熱,卻輸給人類破壞
    ,這裡有一個號稱&34;的地方,一個連人類也無法生存的地方,然而這裡卻有著一群奇蹟特殊的生物——沙漠魚與我們所見到的魚不同,沙漠魚的個頭非常的小,所以它們的行動就會非常的靈活,他們的棲息地非常的稀少,就在死亡谷東部的魔鬼洞中,是目前唯一的棲息地。
  • 大漠中的「沙漠魚」,50000年前的倖存者,最終還是輸給了人類
    ,這裡有一個號稱"死亡谷"的地方,一個連人類也無法生存的地方,然而這裡卻有著一群奇蹟特殊的生物——沙漠魚與我們所見到的魚不同,沙漠魚的個頭非常的小,所以它們的行動就會非常的靈活,他們的棲息地非常的稀少,就在死亡谷東部的魔鬼洞中,是目前唯一的棲息地。
  • 它們是魚卻生活在沙漠裡,乾旱高溫也無法打敗它,如今面臨危機
    人類在宇宙面前非常的渺小,對於地球的認知十分的有限,就目前而言,世界上被認定的生物已知的有大約1000萬種,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據專家推測,世界上還有至少1000萬種生物沒有被定義,甚至是沒有被發現,這些生物生活的地方離人類非常的遠,基本上和人類沒有交集,只棲息於某些特定的區域。地球上有的生物至少已經經歷了三十多億年,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生物的棲息地已經遭到了破壞,對它們的生命有了很大的影響。
  • 那個在沙漠中生活,連乾旱都沒辦法讓其滅絕的沙漠魚,現狀如何?
    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並存聯繫著的,不僅是人類,動物也是如此。每種動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這都是不可逆轉的。好比如大家所知道的魚,魚作為水裡生存的動物,這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不過不知小夥伴們可否認識一種魚,它與其它魚類不一樣,不是生活在水裡,而是在沙漠裡。這完全就是相反的環境,究竟是什麼魚呢?
  • 江南大漠銀沙灘,「最貴」的沙漠,一斤沙子貴過大米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土地面積大,人口數量上達到了世界第一,擁有自然的一切美麗景觀, 平原、高原、盆地、沙漠、湖泊等, 中國的主要沙漠分布在北方,如新疆和內蒙古等地, 北方主要是高原氣候,盛產小米,土地大部分是沙漠,相反南方土地溼潤,湖泊多,幾乎沒有沙漠,而中國江南地區有不同的沙漠,有江南大漠銀沙灘之稱
  • 世界上最悲催的魚,在沙漠中生存,被人類發現後差點被滅絕
    雖然說現在人類的活動範圍逐漸加大,不過在世界上還是有一些神秘的事情並沒被人們所發現,就是發現了一些也沒有辦法解釋清楚。今天我們介紹的內容是有關於一種魚,這種魚並不是普通的魚,是生活在沙漠當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世界上最悲催的魚,在沙漠中生存,被人類發現後差點被滅絕可能大家一聽生活在沙漠中的魚,可能就知道這種魚是什麼魚了。
  • 這是世界上最頑強的魚,在沙漠魔鬼洞中生活了6萬年
    在美國的一處沙漠中,卻有著一種看起來十分嬌小、脆弱的魚類,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頑強的魚類了。這種魚就是魔鱂(jiāng)魚,也有很多人叫它們沙漠魚。在美國的內華達州,有一個死亡谷國家公園,這個公園中有一處環境極其惡劣的沙漠,是莫哈韋沙漠的一部分,這裡氣候極其炎熱,溫度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57℃,在這種氣候下,這處沙漠裡的水資源匱乏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 「死亡谷」沙漠魚,沙漠生活5萬年,只剩38條,未來會滅絕嗎?
    提到沙漠,可能每個人想到的都是黃沙漫天,乾燥少雨。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有魚的生存。它們名叫沙漠魚,是一種少有人知道的魚類,當然這也源於他們的數量也僅僅只剩下38條了。雖然叫做沙漠魚,但它的生活環境還是需要水的存在的。只是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下,沙漠魚憑藉自己頑強的生命力,成功踏上演化的歷史車輪,走向今天。在死亡谷的東部有一個叫做魔鬼洞的地方,深度約130米,據推測形成於50萬年前,這裡便是沙漠魚的家園。
  • 這麼多沙漠,世界上竟然還有這種沙漠,開眼了!
    許多的物種,如條紋鬣狗、胡狼及蜜獾等動物都已因狩獵、人類侵佔和棲地破壞等因素而絕種。其他物種則有成功復育的,如快絕種的彎角劍羚及沙漠瞪羚都被保護在一定數量上。家畜的過度放牧、越野駕駛及人為棲地破壞是此一沙漠生態區最大的威脅。
  • 大漠之旅,沙漠的浩瀚,廣闊的撒哈拉將給你以全新的感受
    觀沙漠日出,賞大漠晚霞,你可以體會遼闊的撒哈拉帶給你的寧靜與寬廣,感受那一份讓靈魂寧靜的溫馨:在撒哈拉中探險,你可以從野生動植物的身上發現生命的頑強與不朽…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自己的旅程,而一個靈魂的行程卻是無窮無盡的。當生命的旋律在一望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即響時,相信你會更加珍惜生命綠洲的寶貴金色的撒哈拉沙漠,一種另類的詩意。
  • 這種魚生活在沙漠中,至今已有5萬年,依靠基因改變生命力頑強
    我們都知道,沙漠是這個世界上是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場所之一,幾乎大多數生物在沙漠中都是沒辦法長期生存的,也正因為如此,沙漠才被我們人類稱之為「生命禁區」。不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命的力量即使是生存在這個星球上食物鏈頂端的我們,也沒辦法完全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 它們是瀕危動物,生活在沙漠地區五萬年的「沙漠魚」,如今怎麼樣
    而是來說沙漠當中的一種魚,這種魚,它在沙漠當中生存了5萬年。它是靠著沙漠當中稀有的水資源來存活的。大家是不是對這種魚非常的感興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今天我們來講述的這種魚,它的名字叫做魔鱂。它們生活在沙漠當中,它們憑藉著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在乾枯和毒烈太陽的沙漠當中,依靠就沙漠當中的非常非常稀少的水資源來生存。並且它們已經擁有非常非常悠久的歷史,它們已經在沙漠當中存活了5萬年。
  • 鏖戰大漠 8090遊戲《大俠傳》成就沙漠之狼
    鏖戰大漠 8090遊戲《大俠傳》成就沙漠之狼    生長在的大漠的人們每天的生活就是與風沙為伍,與狼共進晚餐,他們一身是膽,任何洪水猛獸都不會再對他們產生威脅,在8090遊戲《大俠傳》中玩家們想要獨佔鰲頭,成為一代大漠英豪,那就要鏖戰大漠,8090遊戲《大俠傳》成就沙漠之狼。
  • 人類科學這麼發達,為何徵服不了38條沙漠魚?
    在我們的意識裡,沙漠中非常乾旱,是不可能有魚的。但偏偏這種魚就很神奇,即使條件惡劣,它們依然還能生活在荒蕪的沙漠地區。但並不是所有的沙漠地區,它都能生存,據科學家發現,目前只有北美洲地區才能看到它們,因為它的數量已經變得非常稀缺了。
  • 世界上最頑強的魚,在沙漠存活5萬年,被稱為「生物奇蹟」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我們都知道沙漠是一個表面都覆蓋這沙子的地方,在沙漠植被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就是一個荒蕪的地區,而且這裡也非常炎熱,在沙漠幾乎看不見水資源和綠色的植被,這裡也人煙稀少,人類也基本上不會住在沙漠
  • 它天生兇猛好鬥,為何會敗給外來物種?何時本土魚才能鹹魚翻身?
    除了環境汙染導致黑魚減少,其實還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我們人類大量捕抓黑魚,有放網的,有用電的,還有下藥的,這也因素也是黑魚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了,除了環境的汙染,人類過度捕撈,大家還知道有什麼原因嗎?
  • 中國「最沒面子」的沙漠:面積超過臺灣島,如今卻變成了「綠洲」
    在這些眾多的地形以及環境之中,沙漠可以說一直都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難題。古代人們因為亂砍亂伐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就拿曾經繁華一直的樓蘭古城,因為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最終被沙漠給吞噬。
  • 生活在沙漠中的魚,6萬年前就已經存在,如今只剩下38條
    ,另外魔鱂生活的環境很極端惡劣,全部分布於美國死亡谷的魔鬼洞中。死亡谷的環境並不是一般的物種能夠適應的,因為這裡向來都是以炎熱的氣候而被眾人熟知然而即使生命力再強,也抵擋不過環境的變化以及周邊人為的破壞
  • 它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魚,在沙漠中生活了上萬年,幾乎沒有天敵
    ,並且因為魚比較好的寓意,是我們中國最為受歡迎的一種食材,幾乎沒有人可以拒絕魚肉的美味,在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魚,大家都知道一般魚都生活中水中,而且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像沙漠是根本不可能有魚的,因為沙漠中非常的乾旱,幾乎沒有什麼水源,但是咱們今天要說的這種魚,可以說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魚,因為它在沙漠中生活了上萬年,並且幾乎沒有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