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1的賣點是2K屏、驍龍888和3999元起步的定價。小米11對比小米10,相機部分變動不多。仍然是1億像素的三星S5KHMX傳感器,但拉長焦距並縮小光圈,還引入了2倍長焦微距鏡頭。
雖然和小米11對位的是小米10,和小米10 Pro/小米10 Ultra對應的是小米11 Pro。但作為機佬,不是槓啊,就是純粹好奇,想看看小米11對比小米10/小米10 Pro/小米10 Ultra,拍照上有什麼變化。
規格參數
先背誦一下小米11的相機參數:
前置2000W,S5K3T2,0.8μm,1/3.4'',F2.2(之前光圈是F2.3);
主攝10800W,S5KHMX,0.8μm(4in1成1.6μm),1/1.33",OIS,F1.85,6.83mm,等效25mm,7P鏡頭(拉長焦距,縮小了光圈);
123度超廣角1300W,OV13B10,1.12μm,1/3.06'',F2.4;
長焦微距500W,S5K5E9,1.12m,1/5",F2.4,49mm(Redmi K30 Pro上那顆長焦微距)。
小米10 Pro要高一個檔位,主攝雖然同為S5KHMX,但25mm等效焦距,F1.69光圈;超廣角是117度的IMX350(2000W,1μm,1/2.78,F2.2光圈),有3.7倍光變的800W長焦(OV08A10,1m,1/4.4'',OIS,F2.0)、1200W的2倍長焦(S5K2L7,1.4m,1/2.6",雙核對焦,F2.0);
小米10 Ultra的相機就不在一個次元了:主攝OV48C(4800W,1.2μm(4in1成2.4μm),1/1.32" ,F1.85,8P鏡片+OIS),超廣角是128度的IMX350(2000W,1.0m,1/2.78" ,7P,F2.2)、5倍長焦IMX586(4800W,0.8μm(4in1成1.6m) 1/2",分離式OIS,F4.1)、1200W的2倍長焦(S5K2L7,1.4m,1/2.6",雙核對焦,F2.0)。
近距離拍攝平面,彗差測試對比
近距離拍攝平面,左下角放大
這裡再炒一下小米11評測中,部分重要的相機內容:
雖同是三星HMX,但小米11是2714萬像素輸出(6016*4512),而小米10系列是2516萬像素輸出(5792*4344);
所以即使小米11拉長焦距(F1.85,等效25mm),但視野範圍仍然和小米10系列(F1.69,等效24mm)非常接近;
小米11攝像頭因此更加突出,但近物成像的邊緣彗差控制,遠好於小米10 Pro(但畢竟還是超大底,近物拍攝的桶型畸變和彗差劣化,依然是有的)
超廣角對比
這部分是不講武德,看個樂呵。畢竟小米11的超廣角是直接繼承小米10的,123度的1.12μm 1300W,怎麼和小米10 Pro跟小米10 Ultra的2000W IMX350超廣角打(它們的廣角設置在兩個極端,前者偏小,後者「炒雞」大)。
三臺手機的超廣角樣張大小與視野對比
小米11視野夾在小米10 Pro和小米10 Ultra之間,123度比較標準的超廣角設定。但1300W像素,樣張比2000W像素的自家大佬要小兩圈。
傍晚場景(HDR積極性和寬容度都有明顯的分別)
傍晚場景,中央左側放大
日間樣張1
日間樣張2
日間樣張3,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1,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小米11的超廣角表現正常,視野夠用,但辨析力受限於像素數,略輸於超超超大廣角的小米10 Ultra,和「小視野」高像素的小米10 Pro超廣角的差距就更明顯了。小米11的超廣角,對比一線超廣角,主要是HDR積極性和寬容度有差距,第一觀感吃虧。
主攝
小米10 Pro、小米11和小米10 Ultra,主攝樣張大小對比
雖然一樣都是1億像素,但小米11沒有裁切,6016*4512的樣張很是巨型,直出樣張體積在8M-16M之間。
日間樣張1
日間樣張1,中央放大
日間樣張2
日間樣張2,中央放大
日間樣張3
日間樣張3,中央放大
畫面信息最豐富的,其實是小米10 Pro。但小米10 Ultra的銳化兇猛,對比度高,會有辨析力更好的錯覺。
日間樣張4
燈光樣張1
燈光樣張1,中央放大
燈光樣張2,中央放大
燈光樣張2,中央右側放大
小米10 Pro和小米10 Ultra在高光邊緣都出現了一定的偽色,小米11的鏡頭素質貌似要更強一些(畢竟光圈小,焦距長)
燈光樣張3
燈光樣張3,中央右側放大
燈光樣張3,中央放大
燈光樣張4,中央放大
一億像素與夜景對比
在最新版本的固件裡,小米10 Pro和小米11的「108MP模式」和「專業模式的108MP模式」,除白平衡差別外,兩種模式的辨析力差別已經很小了。而在小米10 Ultra上就更難分辨,連白平衡差別都很小。
高像素模式,對比1
高像素模式,對比1,中央放大
高像素模式,對比1,中央左上側放大
高像素模式,對比2
高像素模式,對比2,中央放大
高像素模式,對比2,中央上側放大
小米11在108MP模式中的測光明顯高於另外兩臺手機,所以暗部細節會更加佔優。畫面細節強於小米10 Ultra,降噪還OK,但物體邊緣不如小米10 Pro銳利,明顯是算法還沒調好。
小米11自動模式與夜景模式對比
小米11自動模式與夜景模式對比,中央放大
小米11的MIUI 12.0.9固件,夜景模式還不成熟,弱光對焦還不穩定,而且成片率不高。夜景模式是忠於現實的類型,不會猛拉曝光,主要提升暗部細節。
弱光場景1
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2
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3
弱光場景3,夜景模式
光圈縮小之後,確實對弱光表現有負面的影響。小米11雖然快門普遍比小米10 Pro慢一些(1/10秒對1/13秒),也有更好的多幀合成效果,無論是降噪還是高光壓制,都明顯好於小米10 Pro,但畫面細節辨析力有一定差距。
小結
小米11的表現基本符合預期,主要是彗差控制、畫面降噪和高光壓制上的提升。前者是靠焦段更長、光圈更小、更加突出的新鏡頭模組。而降噪和高光壓制的提升,還不清楚是不是驍龍888新ISP的功勞。作為縮光圈的代價,小米11的弱光表現有所下降。
可能是固件的鍋,小米11現在的測光還不穩定,大機率會偏亮一些,而且108MP模式的物體邊緣有點發虛。對焦邏輯和表現也有待改進。簡單總結,就是和小米10 Pro主攝「五五開」,甚至小輸一點,等OTA改善(1月5日更新:還真的立馬就來相機相關的OT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