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百回合是什麼概念?別被小說「騙」了!
文/歷史小滄海
多數人都喜歡看小說,而不喜歡看教科書。雖然都知道教科書很好。我們還是更喜歡小說的出奇制勝,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其實,小說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是對學校正統教育的補充。像我們熟悉的四大名著,他們也都屬於小說的範疇。小說中有時候為了劇情需要,會運用一些誇張的描寫手法。我們來解讀一下小說中說的,三百回合是什麼概念?如果不理解,不小心就被小說「騙」了!
要了解這個話題,我們就要從名著中的《水滸傳》和《西遊記》說起。很多的情節都是一樣的套路,例如我們熟悉的「來者何人,報上性命,我不殺無名之輩」。也有的人是為了虛張聲勢,抬高自己,滅他人威風。一般這樣說的,多數雙方都是不認識的,誰也不清楚對方的實力,只能先從氣勢上讓自己佔個優勢。而還有一種是彼此有一定的了解,就是為了分個勝負,就會說「我要和你大戰三百個回合」,那麼三百個回合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看《三國演義》就明白,古時候打仗一般用的是戰車。雙方都用戰車交戰。他們有約定俗成的作戰模式。第一,先用弓箭彼此射擊,等打的差不多了,準備換招式。第二,兩軍開始近距離的搏擊,一般使用矛和戈比較多。第三,等到一番交戰過後,雙方駕車離開,繼續使用弓箭射擊。這樣叫回合,還只是兩軍交戰的回合。
而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有些情節,是不一定會存在的。兩軍對壘,最多是衝鋒小將為了彼此的士氣,出來比劃比劃營造點氛圍。很少有大將軍親自上陣,而讓士兵在那裡觀看的。真正精彩的勇士之戰,一般不在兩軍混戰的戰場上。像我們熟悉的關羽和黃忠,太史慈和孫策,以及關羽和龐德,他們之間不過大戰了一百多個回合而已。猛將張飛倒是和馬超有過兩百個回合的大戰。但是三百個回合是沒有的。到底回合是什麼意思呢?
據記載,後來作戰已經從戰車改為了戰馬,兩名大將一人騎一匹戰馬,雙方交集後,開始打鬥。或者砍上幾刀,或者刺上幾槍,然後掉頭分開,再繼續攻擊。這樣一個來回,稱為一「合」。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古代作戰都穿和鎧甲,而且越是大人物兵器越重,別說是三百個回合,就連張飛關羽那樣的猛將,也就是一兩百個回合就受不了了,別說是普通人,三百個回合下來豈不是要人命了?小說是為了描寫,也是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做的潤色。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