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楊光
「四面繁華兩香徑,一池碧水潤新城。」日前,漯河市民翹首期盼的幸福渠,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正式通水後吸引了不少人到此拍照打卡。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近日有多位漯河市民向記者反映,幸福渠裡疑似有巴西龜出現,引發市民對外來物種的憂慮。
幸福渠剛通水,巴西龜露了頭
6月18日,漯河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早上在祁山路西邊的幸福渠遛彎時,看到有兩隻烏龜正在石頭上曬太陽。烏龜個頭很大,吸引了不少人觀看。記者到現場進行了查看,諮詢專家後得知這兩隻烏龜是巴西龜,有可能是市民放生的。
有市民告訴記者,幸福渠此段水域至少有3隻這樣的烏龜,經常能看到他們在水中遊來遊去。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巴西龜一般作為寵物餵養,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會威脅魚類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因此不建議野外放生。
據了解,幸福渠城區段生態水系連通工程,是漯河市「一帶兩河、五脈十湖」生態水系規劃的重要項目,是生態水系規劃建設的基本支撐。全長12.55公裡,總投資3.62億元。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幸福渠正式通水,這也是繼沙澧河風景區後,漯河市沙北區域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沙北區域居民休閒、健身、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
為何剛通水的幸福渠,就會有巴西龜「露頭」?記者了解到,在漯河水域,已不是第一次發現外來物種,中華鱘、鱷魚龜、蠑螈等都出現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曾多次報導。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這些外來物種多數是人為放生。
外來物種入侵,至少已有3次
2015年5月24日下午5時,愛心人士將漁民在沙河裡捕撈的一條野生中華鱘,送到了漯河市有關部門救助。漯河市一家企業的副總得知後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這條野生中華鱘是長江沿岸的漁民捕獲的,朋友購得後送給了他。
「我在得知是條野生鱘後,立即告訴他這是國家保護動物嚴禁食用,可朋友又無法拿回去了。」該副總告訴記者,由於這條中華鱘個大體重且受傷,他得手後也無法醫治也不知放養常識,後來就乾脆把它放生到沙河裡了。
2017年4月15日下午,漯河市沙澧河金沙灘景區河邊,出現了一隻漂浮在水面上的鱷魚龜。這條巨型鱷魚龜的龜殼直徑足有20釐米,龜殼上還刻著「梁放生」三個字,頓時引來市民的駐足圍觀。
「這個鱷魚龜可能是從上遊漂下來的。從龜殼上的字跡看,很可能是有人放生的。」景區保安對記者說,景區有規定,不能隨意向河中放生破壞生態環境的生物,尤其是這種性情十分兇猛的外來物種。
危害性有多大?網友們很關注
「有些人只為自己喜歡,就把一些稀奇古怪的動物當寵物飼養,哪天沒了興趣就『發善心』搞放生,殊不知放出的卻是惡魔!」「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懲違規放生這種行為。」……針對幸福渠出現巴西龜一事,眾多漯河網友也是議論紛紛。
據了解,對於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與棲息環境來說,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來生物,而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對生態系統、棲境、物種、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的外來種。
有關專家介紹說,外來入侵物種不僅威脅本地的生物多樣性,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絕,而且瓦解生態系統的功能,降低人們基本生命支持系統的健康水平,受入侵物種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將付出巨大的生態和經濟代價。入侵物種形成廣泛的生物汙染,危及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樣性並影響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據了解,對於水域放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已明確禁止放流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其中包括外來物種等。同時明確放流物種應滿足依法檢驗檢疫合格,確保健康無病害等要求。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