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平7月25日(張麗君 魏劍生)25日,福建建甌市水源鄉桃源村村民陸麗芳早早地就把自家產出的錐慄掛到淘寶網店或微商銷售平臺。雖說眼下並非錐慄上市時節,但得益於錐慄實施全程冷鏈銷售,小小錐慄現已變身時尚「網紅」產品,今年來,她在網上銷售錐慄就達1.5萬斤。
在建甌,像陸麗芳一樣從事錐慄產、供、銷的還有許多。建甌是「中國錐慄之鄉」,錐慄栽培品種、面積、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錐慄成為當地知名的特產,走親訪友的必備佳品。
資料圖片。建甌錐慄秋季豐收時。 魏劍生 攝
時光流轉,具有悠久厚重歷史的名優特產,建甌錐慄演繹著新時代的富民傳奇。在融入新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方面,它又會帶來什麼新的可能呢?
「我們把錐慄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和脫貧攻堅、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常抓不懈。」福建建甌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曉健說,要力促樹上增產、樹下增收,產業循環、生態富民,既綠了荒山,又富了百姓,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貨好還得巧吆喝。種錐慄的人多了,品質也提升了,建甌市開始想方設法推廣錐慄品牌。近幾年,該市先後組織慄農參加上海世博會、海峽兩岸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綠博會等大型展會,昔日「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錐慄逐漸為外界所了解,品牌逐漸強起來、亮起來。
今年5月9日,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建甌錐慄」位列其中,排名第96名。建甌錐慄從山裡的「土疙瘩」躋身於5億元品牌價值。
站在山腳下,望著山坳裡成片的錐慄樹,龍村鄉吳地村村民餘榮烈心裡別提多舒坦:「好日子全靠它呢!」
「去年收入多少?」「這個數。」老餘立刻眉開眼笑,伸出雙手比畫出個「十」字。「去年價格適中,賺了十萬塊!」
50多歲的餘榮烈是位「老把式」。別看他打記事起就和錐慄打交道,可一開始卻並沒有摸清錐慄的「秉性」。吳地村自古就有種植錐慄的傳統,不過長期都是零星散戶靠天收不成規模。
「俺這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不打糧,不種錐慄沒出路。」老餘是個勤快人,2003年,他從村裡承包了80多畝荒山,從此過起靠山吃山的生活。一有空閒,他便來到荒山,沿著山坡壘壩、挖坑、栽樹、挑水……漸漸地把錐慄樹栽滿山坳。
「可結出的慄子個頭小,產量低,還賣不上價。」老餘和許多慄農一樣陷入迷茫。
為把錐慄樹真正變成農民的「搖錢樹」,建甌成立錐慄協會,以鄉鎮、村為基礎建立了20個錐慄專業合作社,有3萬多戶慄農成為合作社成員。建立市、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全面推廣錐慄品種改良、矮化密植、擴穴改土、配方施肥等豐產栽培技術。
該市還通過聘請錐慄專家來現場給農戶講課,從育苗、防蟲、修剪、施肥到嫁接手把手指導種植錐慄,全市95%以上的慄農掌握了錐慄生產管理中的關鍵技術要領,產量逐年增加。
「你看現在新技術剪枝後錐慄個頭,比原來大了不少。」老餘抓了一把新炒的錐慄說,「現在個頭都這麼均勻,也沒有大小年一說,年年都掛果。我家的錐慄林通過實施『錐慄生態高效配套技術』,錐慄產量增長了四成。」小小錐慄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政府真金白銀的扶持和激勵,使慄農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漫山遍野的錐慄樹成了農民的「搖錢樹」。目前,建甌市錐慄種植面積達57萬畝,年產量4.16萬噸,年產值6.7億元,直接參與錐慄生產的人員3萬餘人、流通和加工企業200餘家,因錐慄產業受益人口達23萬人,人均年增收3956元。
「建甌錐慄要完成從規模優勢向產業強勢的轉化,還必須跨過精深加工、品牌推廣等幾道關口。這幾年,建甌錐慄產業就在朝這些方面努力。」陳曉健說,當地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姻」,引資引智,推進錐慄產業升級換代,向精深加工邁進。目前,建甌已有光祥、明良、易揚、久和等16家錐慄加工企業,每年可加工錐慄約1萬噸。
現在消費者可以輕鬆網購到建甌板慄產品。這緣於建甌市電商產業園搭建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與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建立了合作關係,網絡年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把錐慄產品變為眾多消費者喜愛的「網紅」產品。
如今,建甌市已在上海、大連、廣州等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錐慄銷售網點,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市場,產品已打入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品質比北方板慄好,外觀更亮澤、風味更鮮美可口、生食更感清香、脆甜、糯性好,市場批發價每公斤比板慄高出1.00元左右。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江由說:「世界錐慄在中國、中國錐慄在福建、福建錐慄在建甌」。
2001年,建甌錐慄獲評得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4年,建甌錐慄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05年,國家質量監督檢疫檢驗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頒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建甌錐慄》(國家標準GB/T19909-2005);2007年,建甌錐慄獲得「國家100個經濟產業示範縣」之一;2010年,建甌錐慄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鮮果)」;2012年,建甌錐慄獲評「國家地理標證明商標(加工產品)」;2017年,建甌錐慄獲評「中國馳名商標」;2018年,建甌錐慄獲評南平市首批「武夷山水」區域公共品牌使用權的企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