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錐慄之鄉福建建甌:千年錐慄演繹富民傳奇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平7月25日(張麗君 魏劍生)25日,福建建甌市水源鄉桃源村村民陸麗芳早早地就把自家產出的錐慄掛到淘寶網店或微商銷售平臺。雖說眼下並非錐慄上市時節,但得益於錐慄實施全程冷鏈銷售,小小錐慄現已變身時尚「網紅」產品,今年來,她在網上銷售錐慄就達1.5萬斤。

  在建甌,像陸麗芳一樣從事錐慄產、供、銷的還有許多。建甌是「中國錐慄之鄉」,錐慄栽培品種、面積、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錐慄成為當地知名的特產,走親訪友的必備佳品。

資料圖片。建甌錐慄秋季豐收時。 魏劍生 攝

  時光流轉,具有悠久厚重歷史的名優特產,建甌錐慄演繹著新時代的富民傳奇。在融入新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方面,它又會帶來什麼新的可能呢?

  「我們把錐慄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和脫貧攻堅、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常抓不懈。」福建建甌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曉健說,要力促樹上增產、樹下增收,產業循環、生態富民,既綠了荒山,又富了百姓,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貨好還得巧吆喝。種錐慄的人多了,品質也提升了,建甌市開始想方設法推廣錐慄品牌。近幾年,該市先後組織慄農參加上海世博會、海峽兩岸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綠博會等大型展會,昔日「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錐慄逐漸為外界所了解,品牌逐漸強起來、亮起來。

  今年5月9日,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建甌錐慄」位列其中,排名第96名。建甌錐慄從山裡的「土疙瘩」躋身於5億元品牌價值。

  站在山腳下,望著山坳裡成片的錐慄樹,龍村鄉吳地村村民餘榮烈心裡別提多舒坦:「好日子全靠它呢!」

  「去年收入多少?」「這個數。」老餘立刻眉開眼笑,伸出雙手比畫出個「十」字。「去年價格適中,賺了十萬塊!」

  50多歲的餘榮烈是位「老把式」。別看他打記事起就和錐慄打交道,可一開始卻並沒有摸清錐慄的「秉性」。吳地村自古就有種植錐慄的傳統,不過長期都是零星散戶靠天收不成規模。

  「俺這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不打糧,不種錐慄沒出路。」老餘是個勤快人,2003年,他從村裡承包了80多畝荒山,從此過起靠山吃山的生活。一有空閒,他便來到荒山,沿著山坡壘壩、挖坑、栽樹、挑水……漸漸地把錐慄樹栽滿山坳。

  「可結出的慄子個頭小,產量低,還賣不上價。」老餘和許多慄農一樣陷入迷茫。

  為把錐慄樹真正變成農民的「搖錢樹」,建甌成立錐慄協會,以鄉鎮、村為基礎建立了20個錐慄專業合作社,有3萬多戶慄農成為合作社成員。建立市、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全面推廣錐慄品種改良、矮化密植、擴穴改土、配方施肥等豐產栽培技術。

  該市還通過聘請錐慄專家來現場給農戶講課,從育苗、防蟲、修剪、施肥到嫁接手把手指導種植錐慄,全市95%以上的慄農掌握了錐慄生產管理中的關鍵技術要領,產量逐年增加。

  「你看現在新技術剪枝後錐慄個頭,比原來大了不少。」老餘抓了一把新炒的錐慄說,「現在個頭都這麼均勻,也沒有大小年一說,年年都掛果。我家的錐慄林通過實施『錐慄生態高效配套技術』,錐慄產量增長了四成。」小小錐慄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政府真金白銀的扶持和激勵,使慄農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漫山遍野的錐慄樹成了農民的「搖錢樹」。目前,建甌市錐慄種植面積達57萬畝,年產量4.16萬噸,年產值6.7億元,直接參與錐慄生產的人員3萬餘人、流通和加工企業200餘家,因錐慄產業受益人口達23萬人,人均年增收3956元。

  「建甌錐慄要完成從規模優勢向產業強勢的轉化,還必須跨過精深加工、品牌推廣等幾道關口。這幾年,建甌錐慄產業就在朝這些方面努力。」陳曉健說,當地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姻」,引資引智,推進錐慄產業升級換代,向精深加工邁進。目前,建甌已有光祥、明良、易揚、久和等16家錐慄加工企業,每年可加工錐慄約1萬噸。

  現在消費者可以輕鬆網購到建甌板慄產品。這緣於建甌市電商產業園搭建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與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建立了合作關係,網絡年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把錐慄產品變為眾多消費者喜愛的「網紅」產品。

  如今,建甌市已在上海、大連、廣州等國內1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錐慄銷售網點,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市場,產品已打入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品質比北方板慄好,外觀更亮澤、風味更鮮美可口、生食更感清香、脆甜、糯性好,市場批發價每公斤比板慄高出1.00元左右。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江由說:「世界錐慄在中國、中國錐慄在福建、福建錐慄在建甌」。

  2001年,建甌錐慄獲評得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4年,建甌錐慄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05年,國家質量監督檢疫檢驗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頒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建甌錐慄》(國家標準GB/T19909-2005);2007年,建甌錐慄獲得「國家100個經濟產業示範縣」之一;2010年,建甌錐慄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鮮果)」;2012年,建甌錐慄獲評「國家地理標證明商標(加工產品)」;2017年,建甌錐慄獲評「中國馳名商標」;2018年,建甌錐慄獲評南平市首批「武夷山水」區域公共品牌使用權的企業。(完)

相關焦點

  • 建甌錐慄:千年貢品 「榛」服味蕾
    建甌有山「榛」,當今世界殊。建甌錐慄史稱「建榛」,俗稱「榛子」,其「外靚、內香、質糯、味甜」的「四絕」,為中國慄果之獨有。《本草綱目》有言:慄、腎之果也,慄能通腎,益氣溫胃,久食必強健。好山好水出好果。
  • 深山錐慄變身村民致富「金果」
    慶元縣五大堡鄉楊樓村村民在錐慄林撿錐慄  在慶元,說起錐慄就一定會想到五大堡鄉楊樓村。「楊樓錐慄」久負盛名,一直備受消費者喜愛。  據了解,楊樓錐慄至少有300年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楊樓全村有錐慄1600多畝,是慶元縣著名的「錐慄之鄉」。  「以前錐慄是作為糧食的一種補充,楊樓人都是吃錐慄長大的。」說起錐慄,今年66歲的吳創舉侃侃而談,他家種的最老的四五畝錐慄林就有50多年,是個地地道道的老慄農。  改革開放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錐慄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它的經濟價值也逐步體現出來。
  • 小錐慄,成就大氣候
    通過市場調研、實地考察、向高校專家教授請教,工作隊在40多個備選特色產業中選中耐寒耐旱、經濟價值高、管培簡單的錐慄,並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籤訂技術服務合作協議,致力打造錐慄扶貧產業基地。 1992年出生的向敏,是第一批返鄉創業的年輕人,現任烈壩村黨支部書記。向敏家當時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 龍山縣洛塔鄉千畝錐慄喜豐收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小康承載初心、源自奮鬥、屬於人民。近日,天心區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把鏡頭筆頭對準人民,記錄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全面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為您講述天心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脫貧故事、奮鬥故事、小康故事。龍山縣洛塔鄉千畝錐慄喜豐收
  • 建甌供電公司:變壓器增容 村民放心過大年
    建甌供電公司:變壓器增容 村民放心過大年 來源:東南網 | 作者: | 時間:2020-12-22 東南網訊 「卸扣螺絲擰緊,注意安全,慢慢起吊……」12月22日上午9時許,在建甌市水源鄉水井壠村10千伏水機線水井壠臺區,福建建甌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該臺區變壓器進行增容改造,確保在春節前徹底解決該臺區原有變壓器供電容量不足的問題
  • 幫扶出成效 錐慄滿枝頭
    陳林是蒲塘村錐慄種植合作社成員,近幾年先後種植錐慄100畝,其中2016年春第一批種植的,2019年實現掛果,今年豐收在望。像陳林這樣的種植大戶蒲塘村還有5戶,另利用房前屋後或自留地零散栽種錐慄、黃桃等果樹的貧困戶有42戶。
  • 「種植錐慄,我們更有信心了」 天心區以技術培訓促洛塔鄉產業發展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小康承載初心、源自奮鬥、屬於人民。近期,天心區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把鏡頭筆頭對準人民,記錄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全面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為您講述天心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脫貧故事、奮鬥故事、小康故事。
  • 孫永帥課題組揭示峨眉錐慄的雜交起源和生殖隔離位點非均勻分布
    該研究以中國特有的峨眉錐慄研究系統為材料,應用進化生態基因組學研究方法,發現了一個樹木雜交物種以及生殖隔離位點的分布式樣,揭示了自然選擇與遺傳重組的互作是塑造生物基因組進化的重要機制。物種形成模型可分為二歧分支式物種形成和雜交物種形成。在二歧分支模型中,每個物種只對應一個祖先群體,而雜交物種則源自於兩個或多個類群。進一步地,雜交成種分為多倍體雜交成種和同倍體雜交物種形成。
  • 山上野生的錐慄,營養價值高,不少精明人嗅到商機,大面積種植它
    到了秋天,這些錐慄樹上就會掛滿沉甸甸的錐慄,一顆顆渾身長滿尖刺,或呈綠色,猶如綠色的毛線球;或呈草黃色,「咧開著嘴」露出泛著誘人光澤的慄子。再低頭看看樹底下的草叢裡、枯葉中、灌木叢中,也有不少的錐慄若隱若現。錐慄和板慄都是慄子,帶刺外殼看起來差不多,但裡面的果實長相卻有所不同。錐慄的個頭一般不太大,而且就像一個圓錐體一樣,上面尖尖的,下面圓圓的,故而得名。
  • 錐慄這麼做更簡單方便
    1.錐慄富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鈣鐵等礦物質及維生素B族,對老年的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酥鬆有很好的預防作用。2.同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現代女性美容滋補佳品。愛美的女性可以偶爾來幾顆哦!3.錐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能促進人體內脂肪的代謝,給人體提供熱量,抵禦冬季寒風入胃,有健脾養胃的功效。
  • 山裡野生錐慄熟了,健康營養的美味野果,你準備好怎麼吃了嗎
    錐慄和板慄同屬殼鬥科植物的果實,因為其水滴狀的外形又被稱為尖慄、圓慄等。錐慄一個板慄球裡只有一粒果子,不像板慄那樣一個板慄球有兩三粒果子。山上找野生錐慄野生錐慄生長和板慄稍有分別,錐慄的抗病性要比板慄高一些,野生的錐慄也很少被蟲子吃的野果。錐慄和板慄一樣喜歡光照而且耐旱,但要求排水要好,野生錐慄大都生長在沙土山坡的向陽面。
  • 野生小錐慄脫殼的「秘方」。先晾曬脫殼,甑蒸熟,再小火炒至脫殼
    我長這麼大也是第一次跟隨父母進深山撿小錐慄。每年的霜降節前後,野生小錐慄便從樹上譁啦啦地往下掉,錐慄球在掉在地上的剎那,大部分小錐慄已經滾落出來,有些風一刮,錐慄譁啦啦地掉得更多。這種錐慄樹大多有一兩百年了,是一片一片的錐慄林山高坡陡,有些地方需要扯著旁邊的樹才上的去,這種解放鞋是走進深山的必備。爸爸說這個小錐慄會泛光,很遠就能看到。每當發現一堆時,都會欣喜萬分。一份付出,一份收穫。
  • 中國哪裡的慄子最好吃?
    我國主要種植的慄子品種有3類:京東板慄、菜慄和錐慄,但相比較品種,相信大家更關心的還是產地,為什麼有的糖炒慄子會寫著「正宗遷西板慄」?在中國,從南到北都有板慄種植,可到底哪裡的板慄最好吃呢?遷西縣位於燕山南麓,長城腳下,灤水之濱,已經有2000多年的慄子種植歷史。遷西慄子的個頭不算大,外殼多為深褐色,大多在完全成熟自然落果後撿拾,所以糖分足、水分少,吃起來又甜又糯,滿嘴慄香。遷西慄子最適合糖炒,除了味道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果殼和果仁間那層內膜又薄又軟,殼肉易離而皮膜不粘。
  • 淺談朱熹與八閩首府建甌的四大關係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設建安縣,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四個縣之一;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年)設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設為建州治所,「福建」之名即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來。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改建州為建寧府,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府,素有「八閩首府」之譽,是一座歷史悠久,地靈人傑,英才輩出,且經濟、商貿、文化、教育都特別發達的千年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