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潛到7000多米深海的「蛟龍號」是怎麼工作的?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下潛到7000多米深海的蛟龍號是怎麼工作的? 自己每分鐘向母船「報告」

  深海是人類在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未知區域之一。位於太平洋西部馬裡亞納群島以東的馬裡亞納海溝,是人類目前探知的地球最低點——海下11034米。蛟龍號目前已經下潛到了7000多米的深海。

  18日,來渝參加重慶科技館「科技·人文大講壇」的中科院聲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燁瑤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蛟龍號的高速數字水聲通信,是全球首次在作業型載人潛水器上應用,這一系統讓蛟龍號「自己」每分鐘向母船匯報狀態。

  蛟龍號每分鐘下潛30米-40米

  位於大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高壓、漆黑和冰冷。在這裡,蛟龍號完成了7000米級的海上試驗。按照官方通報的數據,蛟龍號目前已經下潛到7000多米的深海。劉燁瑤說,每下潛10米就相當於1個大氣壓,「7000米就相當於700個大氣壓。」

  太空人需要有太空衣,在蛟龍號裡下潛,需要穿特製的服裝嗎?劉燁瑤說,「在蛟龍號裡,就和我們平常一樣,但在下潛時,會讓大家穿上長袖。」

  「當下潛到2000米以下時,海水溫度會在4℃左右,「雖然蛟龍號能幫我們抗壓,但它導熱性能很好,如果穿短袖會很冷。而在蛟龍號沒有下潛時,裡面的溫度在35℃,加上80%-90%的溼度,就好像蒸桑拿。」

  劉燁瑤介紹,這艘重達22噸的「大傢伙」,下潛速度為每分鐘30米-40米,工作人員跟著它一路下潛到深海。

  聲吶是「眼睛」,剎車由人控制

  不要以為,下潛過程中,工作人員只是看風景,那是偶爾才可以享受的閒趣。下潛中,他們要集中精力測試蛟龍號設備的參數變化。有些試驗要持續12個小時左右,其中在海底作業時間長達五六個小時。

  劉燁瑤說,當下潛到海底時,就算光線充足,能見度也只有十幾米。蛟龍號眼睛的功能由聲吶來實現。劉烯瑤說,蛟龍號在深海裡,能「看路」、能「說話」都和聲學技術相關。「利用聲學來進行通信、定位和地形探測。其『眼睛』功能,要依靠兩個系統,一個是避碰聲吶,一個是成像聲吶。避碰聲吶觀測各個方向是否有障礙物;而成像聲吶則是看正前方障礙物有多大。依靠點和面的結合,駕駛員讓蛟龍號以可控的速度緩行到障礙物旁邊,等肉眼看清後,再來判斷是不是需要『剎車』。」

  蛟龍號探測海底的微型地貌也要使用聲吶,「這就是測深側掃聲吶,能夠精細到分米級,完成高精度的測繪。」

  每分鐘向母船自動匯報一次信息

  除了「眼睛」,蛟龍號還有「耳朵」和「嘴」,即高速水聲通信。依靠這個技術,蛟龍號每分鐘向母船匯報一次自己的情況,「水聲通信系統自動把信息傳給母船,不用我們工作人員。」

  劉燁瑤稱,蛟龍號是首個使用高速數字水聲通信的載人潛水器,而且是實現了雙方向語音通信和數據通信。「而國外的技術,則需要人看了相關參數後,再用語音匯報。」劉燁瑤說,蛟龍號的高速數字水聲通信系統,能夠讓潛航員、專家、學者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當中。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羅薛梅 實習生 張未

  對話

  身體健康就可以隨「船」下潛

  ▲

  重慶晨報:跟隨潛水器下潛對工作人員身體有什麼要求?

  劉燁瑤:身體健康就可以。我們的女性工作人員、記者、科學家都跟隨下潛器下潛過,曾經還有8旬院士下潛過。

  重慶晨報:你第一次下潛時是怎樣的心情?

  劉燁瑤:還未下潛時很激動。下潛後就進入了工作狀態,主要是調試設備。

  重慶晨報:你在深海勇士號聲學系統中擔任載人潛水器主任設計師,深海勇士有哪些創新?

  劉燁瑤:深海勇士國產化率達到95%,其船載水聲通信系統也是一個創舉。為避免噪聲影響,蛟龍號的水聲通信系統是通過幾百米的電纜把其拖在後面,就像母船的一條長行尾巴。而深海勇士則開發了一套新的船載水聲通信系統放在了母船「肚子」下面,能快捷、高效地進行水聲通信。

  重慶晨報:深海生物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同嗎?

  劉燁瑤:在3000米海底看到的海參就和大家吃的不一樣。那裡的海參很大很粗,直徑約有10釐米,長約20-30釐米,還有粉色的、紫色的。那裡的海綿也像花一樣,但它卻是動物。

  蛟龍號最大下潛7020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

  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潛。

  2015年1月14日,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執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後一次下潛,這也是其在這個航段的第9次下潛。3月17日,搭乘「向陽紅09」船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正式安家青島。

  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溝的最後一次科學應用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579米。

  2017年3月4日和7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分別在西北印度洋臥蠶1號熱液區和大糦熱液區進行了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潛和第4次下潛。這兩次下潛都在調查區域發現了熱液噴口並獲取了硫化物樣品。5月23日,「蛟龍」號完成在世界最深處下潛,潛航員在水下停留近9小時,海底作業時間3小時11分鐘,最大下潛深度4811米。

  2018年5月8日,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計劃於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執行環球航次。

  截至2018年11月,蛟龍號已成功下潛158次。

  人物檔案

  劉燁瑤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2006年至今一直從事載人潛水器聲學系統相關工作,包括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聲學系統研製和海試項目。參與蛟龍號聲學系統研製和海試。擔任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主任設計師,主要承擔多種聲學設備的國產化研製和船載水聲通信系統研製的整體設計。作為「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聲學系統海上試驗」課題負責人參與海試,承擔多次下潛工作。

 

來源:重慶晨報

相關焦點

  • 蛟龍號下潛深度7000多米有一發現,也許揭開了一個深海秘密!
    有句成語叫「上天入海」,大家都知道人類的載人飛船已經成功地無數次登陸月球,實現了上天的夢想,那麼今天說的入海呢,可不是單純地說在海洋淺層遊泳那麼簡單,我們說的是人類藉助科學儀器到未知的海底深處去探險。探測馬裡亞納海溝非常難,因為這裡的深海不但高壓,而且黑漆漆的,溫度也很低。但是這些情況不能阻止科學家探測馬裡亞納海溝的決心。二十世紀60年代,曾有科學家乘坐「的裡亞斯特」號潛水器,潛行到溝底完成了科學考察。
  • 蛟龍號下潛深度 到底有多深呢 創造新紀錄
    蛟龍號創造新紀錄下潛7020米,超過日本最深6527米的紀錄。這個載人深潛器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成熟,也標誌著我國海底勘測能力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蛟龍號最深達7020米
  • 田軍:我們的徵途是有光的深海|深潛器|蛟龍號|大洋_網易訂閱
    21年中,在汪先生的影響下,我一直從事南海的深海古海洋學研究。2009年參加國際大洋綜合鑽探計劃IODP321航次後,開始將研究領域從南海拓展到整個赤道太平洋,到如今關注整個太平洋的古海洋變遷歷史。  我從一名學生成長為一名獨立的科研工作者,親身經歷了國家海洋科學的發展,特別是深海科學強勢發展的歷程。
  • ...蛟龍號 下潛深度 馬裡亞納海溝 下潛試驗 坐底 大深度 北京時間...
    6月3日上午,「向陽紅09」試驗母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無錫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執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挑戰中國載人深潛歷史的新紀錄。中新社發 李一芳 攝  東方網6月19日消息:6月19日,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第二次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6965米,再創中國載人深潛記錄。  北京時間19日凌晨5點,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第二次下潛試驗開始。據海試現場指揮部消息,北京時間19日9點24分,「蛟龍」號第二次坐底,下潛深度6965米,正在開展相關作業。
  • 蛟龍號拍到的真實圖片,在深海中發現多種未知海洋生物
    人類對於海底的探險一直從未停止過,在海底深處有著無數人類未知的動物或事物存在,而我國的蛟龍號便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載人潛水器之一,曾所下潛的最大深度為7020米,也曾拍攝了很多深海畫面,今天我們便來一起看看在深海中蛟龍號拍到的真實圖片,甚至有傳聞稱蛟龍號的潛水員曾被海底深處的景象給「嚇瘋」過,
  • 邂逅「蛟龍號」,與DIGIX TALK來一次海洋奇緣
    今天,中國載人深潛已經突破到七千米的深度,「蛟龍號」達到了世界上應用類載人深潛器中的第一深度7062米。中國首位「蛟龍號」大洋深潛女科學家唐立梅在DIGIX TALK演講中解密大國重器「蛟龍號」,講述深海豐富的礦產及生物資源,展現太陽光已經無法抵達深海絕境。
  • 人類能下潛到10000米深海嗎?科學家:遇到的東西可能會非常嚇人
    我們人類可以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嗎?地質學家說:如果人類真的可以下潛到10000米的深海,遇到的東西可能會非常的嚇人,可能會遇到你從未聽說過的東西,甚至還會發生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首先我們來科普一下關於潛水的知識,我們人類如果在沒有任何專業潛水設備的幫助下,最多可以下潛到20米的深度,如果在專業的潛水設備的幫助下,比如氧氣罐、潛水服等。人類可以下潛到50米左右。
  • 深海10000米有多麼神奇,未來會成為人們新的旅遊勝地?
    深海10000米有多麼神奇,未來會成為人們新的旅遊勝地?1萬多米的深處,一般的人是無法下去的,現在的人通過高科技的深海工具設備,可以勉強到潛入海底深處一萬米。在探索海底的奧秘時,可以通過聲吶進行探測,可以檢測海底是否有其他生命的存在,相關科學家通過探測技術,發現在水平面8000米以下,已經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8000米以下的深海生物數量是非常稀少的。大家都紛紛想知道海底1萬米到底有沒有生物在那繁衍生息。我國蛟龍號下潛到海底7000多米。
  • 「蛟龍號」今日返回青島 將帶回海底7000米水樣
    中廣網北京7月16人消息(記者周文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歷時44天,圓滿完成7000米級海試任務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日前已經隨「向陽紅09」船抵達青島。今天(16日)上午,國家海洋局、青島市政府、中國大洋協會在青島奧帆中心碼頭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慶祝蛟龍號順利返航。
  • 蛟龍號第三次下潛完成坐底 深度為6953米
    「蛟龍」號中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記者周文超)北京時間22日5時,「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8點53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坐底,下潛深度為6953米,開始作業。「蛟龍」號由於認識到載人潛水器對海洋科學的價值,中國在「十五」期間開始研究深海載人潛水器。
  • 捕捉到的畫面讓專家讚嘆!
    說到海溝,太平洋地區的海溝最多也最為深邃,在這其中,有世界上最深遂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其深度超過11000米,是地球表面最深的地方。最近,蛟龍號就在這最深遂的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下潛作業。從5月23日起,蛟龍號就率先開始了一次4800米的下潛作業,抓起了一些珍貴的樣本。5月30日,蛟龍號又再度下潛馬裡亞納海溝,這次的下潛深度是6699米。這也是蛟龍號今年在馬裡亞納海溝的第4次下潛。
  • 中美海洋科學家對話 深海中的動物8成會"發光"
    80%~90%的海洋動物,都會發光  我第一次潛水,下潛到了270米的深度。  其實,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可追潮到1934年。1934年12月,著名的生物學家威廉姆·彼操作球形潛水器下潛到914米深度,那是人類第一次在深海對生物進行觀察。  1960年,美國利用已經退役的深海潛水器「的裡雅斯德」號將兩名潛水員送入馬裡亞納海溝的底谷——距離海面36200英尺(約合11034米),那是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這次潛水中,潛水員報告,看到一條有眼睛的大魚。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
    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 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
  • 深海10000米究竟有什麼?專業潛水員也不敢前往,充滿未知!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蔚藍色的,因為海洋面積已經佔到地球的一大半了。科學家對於大海也十分好奇,因為海洋裡有很多生物,有科學家認為,海洋就是地球生命的起源。隨著地球的演變與發展,海洋裡的生物也十分複雜多樣。我們都說大海是很廣闊的,其實大海不僅廣闊,它還很深,這個深度也是人類無法探測到的。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這些大國重器離不開幾代科研工作者探索海洋、奉獻海洋的專業與執著。
  • 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蛟龍號發現深海動物將顛覆認知
    潘德爐談到,2010年蛟龍號幾次下潛3000米到7200米時,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深海動物,而蛟龍號看到的這些深海動物,是對傳統的認為「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生命」認知的挑戰,因此生命的起源和深海的黑暗生物中的奧妙都吸引人類去研究。
  • 蛟龍號正式出徵挑戰馬裡亞納海溝
    「向陽紅09」船政委陳崇明告訴記者,「蛟龍」號的下潛和上浮,都採用無動力方式。這些鐵塊是壓載鐵,下潛前裝到「蛟龍」號上,利用重力下潛。到達預定深度後,拋掉其中一組,並通過可變壓載水泵進行微調,實現懸停。水下工作完成後,再拋掉另一組壓載鐵,「蛟龍」號就可以浮上海面。
  • 「蛟龍」第三次下潛獲透明海參(組圖)
    新華社發(中國大洋協會供圖)  本報記者 劉歡  昨天下午16時許,「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後安全返回。據海試指揮部透露,這次試驗6次坐底,最大下潛深度達到6963米。而最令人激動的是,本次在海底6900米左右抓取到了一隻透明的深海海參。  海底取樣收穫頗豐  「今天下潛試驗的收穫非常豐富,基本完成了試驗計劃。」
  • 馬裡亞納海溝深11000多米,人類最深潛了多少米?看看底下有些啥
    直到1960年,瑞士物理學家雅克·皮卡德發明了一個深海潛水器,人類才第一次見到了海溝的內景。而首次下潛,他們就將深度定格在了10916米的深度。或許讀者對這個深度沒什麼概念,10000米海底產生的水壓相當於1000多頭大象一起踩在一個人的手掌上。即便是鋼筋會被壓得粉碎,更別提是人的血肉之軀了。因此,下潛到10916米以下,倘若再要深入,潛水器就必須重新升級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