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被迫當「地奴」,「黃宗羲定律」重現

2021-01-21 騰訊網

2009年3月,溫家寶總理聞知浙江省蘭谿市一個名叫陳家井村的村莊存在「黃宗羲定律」現象,批示國土資源部了解處理。然而,記者得知,總理的批示雖然引起過重視,但至今未真正落實,陳家井村的「黃宗羲定律」依舊如故。

何為「黃宗羲定律」,為什麼溫總理如此關心?簡言之,歷史上每次稅費改革,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都會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使得減負改革的成果前功盡棄,形成「積累莫返之害」,這種現象由明代大思想家黃宗羲根據歷代賦稅改革總結得出,被稱為「黃宗羲定律」。

2001年,時任副總理的溫家寶在清華大學教授秦暉的文章《並稅式改革與「黃宗羲定律」》上做了很長一段批示,警惕農村稅費改革時再出現「黃宗羲定律」。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溫總理公開談「黃宗羲定律」,相信中國共產黨一定能夠走出「黃宗羲定律」怪圈。隨後,全額免除農業稅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從中南海頒布全國,其政策用意就是要讓「黃宗羲定律」徹底失去存在的土壤。

豈料,陳家井村卻傳來以宅基地競價拍賣等方式讓「黃宗羲定律」再現的消息。

剝奪農民福利

陳家井村地處浙江幹線公路47省道蘭溪段的北側,距離蘭谿市區6公裡。這是一個擁有1370人的行政村,478戶,年人均收入約7000元。原有1000來畝耕地,現在只剩下近850畝,人均耕地僅0.62畝,土地資源非常緊張,連續9年未新批宅基地,無地建房成為農民最頭疼的一件大事。

2007年村委會從蘭谿市國土局獲批宅基地用地指標之後,花費9.9萬元,從農民手中以1.65萬元一畝的價格徵收了6畝土地,設置17戶宅基地,然後以競價投標方式出讓給本村農民建房。一共有150多戶有建房需求,然而農戶大多「望地興嘆」,僅34戶農戶參加投標,最終17戶農民中標競買得宅基地,6畝土地拍賣金額高達197.93萬元,村委會從中輕鬆獲得大約187萬元的「級差地租」,平均每畝地競標價高達30餘萬元。

翁志勤,當年中標的17位村民之一。這位55歲的農民以10.12萬元拍下一塊約100平方米的宅基地,並開始建新房,兩年多過去了,因負債沉重至今還沒竣工。站在「半拉子樓」前,翁志勤向記者亮出自己的帳本:競標買宅基地時,就向親友借了5萬元,而要把這棟3層半的樓房建好造價至少15萬元(毛坯房),他至今已欠下12萬元債。翁志勤家現在承包的土地只有一畝多,只能養家餬口,就指望著在外打工的兒子,每年賺足3萬元回來還債。

為造新房,翁志勤陷入了貧困之中。記者在陳家井村調查發現,17戶競標農民的口袋多被購買宅基地掏空,不得不借債建房,為此背上沉重債務。而那些拍不到宅基地的農民同樣面臨困苦,因為孩子大了結婚要房子,卻無地造房。迫切需要改善住房條件的陳家井村農民正在經受著一場投標競買宅基地的新的沉重負擔的壓迫。

宅基地拍賣時,陳家井村共有150多戶農民等待建房,17戶中標後,仍有約130戶村民等待建房,還有8個197萬元即1576萬元村委會可以用「將農民自己的土地再倒騰給農民」的辦法收入「集體經濟」的口袋。地還是農民的地,地還是那塊地,由種糧食變成自己住,由「吃」的迫切需要改為「住」的迫切需要,農民就必須付出一筆不堪承受的負擔。即便除去利用閒置的舊屋基,餘下的宅基地如果都按照競價投標的方式進行,村委會至少還可以從農民頭上收入1000萬以上的宅基地款。

在國家免除農業稅前,陳家井村每年上繳國家農業稅為3.4萬元左右。現在,國家農業稅全部免除了,村委會僅賣6畝地就一下子從農民頭上拿走了187萬元,這相當於中央給陳家井村55年的農業稅減免額。如果僅以這6畝農田來計算的話,每年農業稅共約300元,現在村委會一次性收走187萬元,相當於這6畝地6500年的農業稅減免額。競價投標購買宅基地這個「土政策」,一下子將中央的惠農減負政策踢開,將「加負」以另外的形式、另外的收益主體加倍還到陳家井村農民頭上。

「黃宗羲定律」就這樣堂而皇之在陳家井村重現了。和以往「黃宗羲定律」現象不同的是,這次不是由於中央和各級政府的賦稅加重,而是來自一個讓農民競價投標購買宅基地的土辦法。如果農民宅基地都以投標、拍賣等方式進行,農民將被「掏自己的錢高價競買自己的土地」的「土地新政」徹底壓垮。

在中國,農村宅基地具有福利性質,相當於劃撥土地使用權,農民建住房申請使用農村集體土地是無償的。為了保證農民的正常生活權利,對於符合宅基地供應條件的申請實行免費提供宅基地的政策,不允許管理部門藉機以任何形式與理由增加農民使用宅基地的負擔。早在1993年,中央就下文取消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收費,後來又多次強調這是一項「亂收費」。

被迫當「地奴」

陳家井村村委會把6畝宅基地以競價投標方式出讓給村民,屬於典型的宅基地「有償使用」性質。而且宅基地競價投標產生的地價之高昂,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宅基地變相收費情形,「這是強取豪奪」。國土資源部法規司有關專家早已明確指出,「村委會拍賣宅基地的做法是違反《土地管理法》的行為,必須制止。」

村民陳撮林是反對宅基地競價買賣的上訪人之一。他手持國土資源部等中央部委的信訪回復函對記者說,農民無償使用宅基地,自古都是天經地義。陳撮江的兒子大了等著婚房,宅基地這樣貴,貧窮的他不敢奢望競拍宅基地造房子。因此,陳撮林等村民就陳家井村村委會公然拍賣宅基地及該村其它相關土地的涉嫌違法案件,不斷向各級信訪部門、國土部門投訴、上書,但至今陳家井村村委會的行為都沒有受到任何查處。

何裕生,蘭谿市政府派駐雲山街道的辦事處副主任,陳家井村管理片區的書記。對於村民的意見,他回應稱,陳家井村「80%的村民支持競標」,「程序公開,是公平公正的」。記者還從當地政府了解到,陳家井村宅基地競價拍賣模式屬於當地採取的「宅基地有償使用」的具體做法。

「宅基地有償使用是合法的」,「陳家井村大多數村民是同意的」,蘭谿市國土局副局長趙鴻慶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了和何裕生相近的看法,他還提出一個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概念——級差排基競價擇位——針對地段好壞、按照村民自願,以出資額的多少來具體落實建房位置,價高者得。而拍賣宅基地所籌集的資金,用於農村公共建設,如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等。趙鴻慶說,競標的土地收入市裡一分錢也不拿,街道也不拿,全部留在村民集體經濟用於基礎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

趙鴻慶是從國土局辦公室主任位子提升為副局長的,具體分管國土執法、信訪工作,熟悉陳家井村的宅基地競標和村民多次上訪反映不滿宅基地競標等土地問題的相關情況。按他的話說,實行有償「級差排基」是為了「新農村建設」。近年來蘭谿市土地市場都很緊張,2009年全市的農村宅基地用地指標是150畝,根本滿足不了實際需求。趙鴻慶認為競標是合法有效的,能夠公平公正「保證村民利益」和「新農村建設」。

趙鴻慶透露,國土部門2010年的土管工作,仍然限制新批宅基地,對於村民宅基地需求只能採取拆舊宅原地建造的「舊村改造模式」。換言之,社會主義新農村在蘭溪,只能拆舊村建新村,以陳家井村為例,隨著人口變遷,這已經不能滿足村民建房的宅基地需求。陳家井村原為蘭谿市香溪鎮的一個行政村,2004年被劃為雲山街道管轄。近年來,陳家井村已經被徵收的210畝土地中,只有6畝土地用於宅基地,在宅基地供給稀缺的情況下,村民無地建房,為村委會使出宅基地競價拍賣之策提供了可能性。

雲山街道紀檢書記徐標標向記者介紹,陳家井村若想獲得市政府的宅基地使用指標,必須同時先符合三個條件:一是農村建設發展整體規劃;二是土地利用規劃;三是報市政府批准。達不到這三個條件,誰也不能動用土地建房。徐標標認為,陳家井村委會拍賣宅基地的做法,上級已經做了調查結論,符合這三個條件。換言之,陳家井村委會的做法並無不妥。

蔣偉,陳家井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蘭谿市人大代表。他是宅基地拍賣模式的決策者,他在電話裡告訴記者,農民競拍到宅基地很高興,這位開「凌志」越野車的村幹部稱「很多村民喜歡競標」,至於有的村民因競標價格太高買不起宅基地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記者進一步採訪的要求,蔣偉謝絕了。

村民翁躍明無法認同蔣偉的觀點。他說,競標是沒有辦法,被逼迫的,而且只有經濟條件好的村民才能夠競買得到,一些沒有錢的農民要麼就是全家舉債買地,無處舉債的沒錢人只能嘆息。翁躍明自己打工的月收入1500元左右,他沒有參與競標。他反對競標的理由是,村裡在沒有優先保障需就地安置戶、急需建房戶和本村危房戶、貧困戶使用的情況下,單單將宅基地競標拍賣對村民缺乏公平、公正。

在給溫總理的信中,有一條這樣的建議,「當需要建房的農戶多於新增宅基地數時,不能以拍賣方式進行,而應採用類似於城市經濟適用房的登記搖號方式購買宅基地」。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在答覆溫總理的調查報告裡說,這個建議「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要求蘭谿市深入研究探討,「限制競價」,「解決經濟比較困難的村民的建房問題,減少農民建房成本」。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承認,競拍宅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民建房的負擔」。

翁躍明說,城市有「房奴」,陳家井村卻誕生了「地奴」。

相關焦點

  • 《盜墓筆記》之西王母與萬奴王的秘密,他們有何關係?
    大家好,昨天小編為大家說了說《鬼吹燈》中的故事,今天小編在為大家說一說《盜墓筆記》中王母與萬奴王的秘密和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也許更新的有點亂,但是小編想到了什麼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的,好了下面就開始今天《盜墓筆記》的故事!
  • 黃仁勳定律是新的摩爾定律!
    外媒稱,摩爾定律正在放緩,黃仁勳定律(Huang's Law)是新的摩爾定律,這也是英偉達收購Arm的原因。 在現代計算的開元時代,摩爾定律佔據了上風。
  • 70年產權到期 別讓房奴變「地奴」
    當高房價催生了一批「房奴」,如果將來土地出讓金也不低,說不準又會產生為土地出讓金髮愁的「地奴」,政策的制訂者們應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按說,房屋產權由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兩部分組成,通俗地講,就是土地和房屋是分離的,但公眾一直對於「70年產權」存在一個誤區,常常把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混為一談,事實上,房屋從購買之日起,老百姓就永久所有了,只是,土地國有的性質決定了土地使用權是有年限的。所以,真正的問題就是,當土地使用權到期之後,「老百姓的房子」如何在「國家的土地上」繼續合法存在!
  • 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蘑菇定律、飛輪定律、尖毛草定律
    那些越活越強大的人,早已懂得了這三大定律。蘑菇定律2009年,是演員Rachele爆火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就接到了許多她做夢都不敢想的演出邀約。要知道,在一個月之前,她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不要說上臺演出了,連留在劇組都是她拼盡全力才換來的結果。在劇院,她不僅要跑腿打雜,還經常受到前輩們的欺負和打壓。
  • 驚人的3大「強者定律」:蘑菇定律、飛輪定律、尖毛草定律
    那些越活越強大的人,早早懂得了這3大定律。01蘑菇定律2009年,是演員Rachele爆火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就接到了許多她做夢都不敢想的演出邀約。後來有人採訪她,希望她分享自己成功的原因,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很感謝我自己,在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裡,依然堅持日復一日地練習,否則就算機會來了,自己肯定也把握不住。所以,哪有什麼一夜成名,不過是百鍊成鋼罷了。
  • 太極拳發力 蹬地是被動 不是主動《第三定律》說明
    太極拳發勁方法 《第三定律》怎麼說 輔助拳友輕鬆理解掌握 白話太極拳的發力要點是通過「勁起腳、行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什麼意思呢?用腳先蹬地,然後將力量通過腿傳到腰,再傳到手上。那麼問題來了……不是強調丹田帶動嘛,為什麼先用腿蹬地?當初我也是這麼想的。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開發商迎尷尬的地奴時代,越買不起越要買
    在經歷購房者被房子奴役的時代後,房企也正式迎接被土地奴役的時代,即開發商們也正步入地奴時代,安家融媒小編相信地奴這個詞也一定會普遍流行起來,即使不一定是這個詞,但意思是這個意思,開發商受困於買地的現實壓力也正在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新常態。曾經,購房者為了一套房子,背上沉重的房貸,然而越是買不起房對擁有房子的欲望就越強烈。
  • 「北方林改第一省」遼寧重現數百野生黑熊
    「北方林改第一省」遼寧重現數百野生黑熊  「山還是那座山,可那是我的山;林不再沒人管,我是永久的護林員。」盛夏時節,這句林改後的順口溜,在遼寧廣為流傳,道出了集體林權改革後廣大林農的心聲。遼寧林改主要採取兩種形式:一是「均山」,直接分林到戶;二是「均利」,把山林轉讓的收益分給農民。三年來,林改地區普遍實現「民富、林興、生態好轉」的三贏局面。  在較早進行林改的本溪市,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來自林業的比例已經超過60%,達2500多元。談到林改成效,本溪市副市長劉向陽深有感觸:「現在群眾真拿林子當回事了,有桌子大空地兒都栽上樹。」
  • WSJ:摩爾定律已失效,「黃仁勳定律」將正式取代!
    上周,英偉達以40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ARM,促成半導體史上最大收購案,引來科技界討論,《華爾街日報》近日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作為主角,刊登了一篇「黃仁勳定律」生效的文章,更指這一項新的定律,將會正式取代摩爾定律(Moore’s law)。
  • 穀雨數據丨72.5%的貓奴用貓咪做頭像 養貓的人還做過這些事
    擼貓一時爽,三天過後奴瘋狂。一組漫畫帶你看合格貓奴養成記,他們是如何被最可愛的貓逼瘋的。 貓其實沒有主人,它們只有員工。 這是親手養過貓的人才會有的深切領悟。
  • 夫妻之間的定律
    夫妻之間的定律: 成熟定律:越是被妻子深愛的丈夫越成熟,越是被丈夫深愛的妻子越不成熟。 反感定律:男人最討厭喋喋不休的女人,女人最討厭沉默寡言的男人。
  • 老爸在房間裡打地鋪,而貓卻大搖大擺睡床上:逃不過的真香定律
    只見老爸在房間裡打起了地鋪,為啥有床不睡呢,鏟屎官本來還以為是和老媽鬧矛盾呢,但是後來看到貓咪大搖大擺地躺在床上,頓時啥都明白了,只能說酸了。沒想到這就是當初不樂意自己養貓的老爸,怎麼如今成了這樣,看來是逃不過真香定律呀。虧得自己還以為出啥事兒了,實際上老爸為了貓竟如此委屈自己,嘖嘖嘖。
  • 黃仁勳定律是新的摩爾定律,這就是英偉達收購 ARM 的原因
    IT之家9月20日消息 華爾街日報今日發文稱,摩爾定律已完全失效,但有一項新定律,我們用英偉達的 CEO 的名字(Jensen Huang)將其命名為黃仁勳定律(Huang『s Law),該定律現在是完全生效的。
  • 貓奴出門了,她以為貓咪在窗邊是依依不捨地目送她,但其實...
    貓奴出門了,她以為貓咪在窗邊是依依不捨地目送她,但其實...「確認出門無誤!」「野貓騎士們,come on!」「哦耶~趴體Time~崩~沙卡拉卡~」結果來了這麼多隻貓!「哈哈哈哈!大家盡情的玩吧!我家鏟屎官晚上才回來呢!」
  • 《盜墓筆記》十年風雨,萬奴王的秘密,為什麼說萬奴王是怪物?
    看過《盜墓筆記》的朋友都應該清楚,《盜墓筆記》的秘密就是青銅大門後面的終極,而青銅大門有兩座,第一座就是由張家守護在西藏雪山當中,而第二座就是在長白山當中,是由萬奴王守護的,而我們今天就要說一說萬奴王!萬奴王是東夏的國王,傳說歷代的萬奴王,不是世襲的,而都是在前一代死亡之後,從那道地底之門中爬出來的,而汪藏海在蛇眉銅魚上也說過「東夏的萬奴王是從地底爬出來的怪物,是妖孽。
  • 為什麼有的農民並不在乎自家的地?
    農村人對土地是有情懷的、有感情的,土地就是我們農民的寶貝疙瘩,沒有農民不在乎自家的土地的,不在乎自家土地也只是極少數而已,那也是有原因的,農村的情況很複雜。我們農村人就是種地的,都很珍惜自己所分得的土地。
  • 三國志戰略版:玩家總結地奴語錄,這五句話能氣死盟主
    有善於用思路去玩遊戲的智謀玩家,也有善於用金錢去贏得優勢的土豪玩家當然,除了這些徵戰四方的奮鬥玩家,同樣也有一些安於現狀,只喜歡種種地開開荒的佛系種田玩家。可是,原本這樣一個並不算錯誤的玩家群體,但其中有一些玩家卻被掛上了地奴稱號。下面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些地奴最喜歡說的五句話。
  • 分手後自愈「定律」
    *不要這麼快忘記「定律*不要詆毀對方「定律」一旦戀愛,就有感情付出,不相容別這樣詆毀對方既不友善也不客觀。*互相保密「定律」分手後,兩個不同的寬度,各走各的路,每個學生都很快樂,記住要為彼此保守秘密這是生活的底線。
  • 臥居湖底數十載,當年江湖楚狂奴,雪中刀客篇——老魁楚狂奴!
    如果說老黃是雪中出現的第一個劍士的話,那麼楚狂奴一定是雪中出現的第一個刀客,只不過他有點高開低走了,出場時驚天動地,到後面反而有點行匿江湖了,倒也不是說他實力不堪,只是這江湖在這個時間段太讓人看不清了。一 湖中老魁 刀劍之爭楚狂奴的出場很早,徐鳳年第一次遊歷江湖回家後,乘舟於聽潮湖,投食湖中,更是親自潛水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