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為什麼會長出那麼多看起來更粗的鬍子呢?這個問題,好像真的沒有人認真思考過。在經過一輪搜索以後,發現大家都是在討論貓咪的鬍子到底是不是真的用來測量的距離的。難道就真的沒有人在意一下,狗狗的鬍子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不過這個問題並沒有被嚴謹的科學家們遺忘,關於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有著一個獨特的看法:狗狗的鬍子,是為了彌補自身的視覺缺陷而長出來的。
首先,要講鬍子的事情之前,我們要來好好地了解一下狗狗的鬍子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狗狗的鬍子和普通的毛髮不同,僅僅是用肉眼觀察,就能知道它比普通毛髮更粗更長。這種特別的毛髮,被稱之為晶須。在許多的動物上面都有存在。晶須的根深是其他毛髮的三倍,在晶須的根部,還有一個特別的毛囊。這個毛囊承擔了神經的作用,只要有輕微的接觸,就會發出信號,告訴大腦,有東西碰到了!
因為晶須的特殊性,所以它們就成為了狗狗觸覺的一部分。所以理論上,在貓咪身上能夠發揮的測量作用,在狗狗身上也具備同樣的作用。當然啦,在狗狗身上的晶須那麼多,並不是所有的晶須都承擔一樣的責任。僅僅只有長在狗狗鼻子附近的晶須會承擔的這樣的責任。而狗狗身上卻不僅僅只有這個地方有晶須。
最上方的晶須就是在狗狗眼睛附近的晶須,和人們所認為的不同,那不是狗狗的眼睫毛。這些晶須是用來保護狗狗的眼睛,當有東西觸動了狗狗眼睛附近晶須的時候,狗狗就會下意識地進行保護性地眨眼睛。
第二個就是鼻子附近的鬍鬚,因為狗狗的眼睛並不擅長看比較近的東西。越是靠近,就越有可能變得模糊。所以在看不清楚的時候,在鼻子附近,跟狗狗自己的頭部差不多寬的鬍子就要的發揮自己的作用了。根據晶須的觸覺,狗狗可以看不清楚的情況下,獲取足夠的信息,讓它看不到,卻依舊進出自如。
第三套的鬍鬚就是在狗狗嘴巴附近,有兩排向下生長的鬍子。其實這跟狗狗的視覺有關係。主人可以試試用右手握拳,然後放在鼻尖上,然後去看自己的下巴。這樣的感覺並不好受,因為什麼都看不到。而狗狗每天面對的都是這樣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狗狗的上下部分,有一排往下生長的鬍子。在上半部分的鬍子,是用來感應嘴巴附近的情況,而下半部分的鬍子,則是用來感應下巴附近的情況。
這三片小小的毛髮,其實是狗狗們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就是這幾十根的毛髮,就佔據了狗狗大腦裡面負責觸感區域的40%。可想而知,這些晶須對於狗狗感知世界來說是多麼重要。這些晶須很好地彌補了狗狗們的先天視覺缺陷,讓狗狗可以感知到自己看不清楚,或者是看不見的區域。就像是裝在狗狗身上的雷達一樣。
而狗狗的鬍子對狗狗來說如此地重要,那麼能不能修剪狗狗的鬍子這個問題,就不需要問了。畢竟去掉狗狗其中一部分的感知系統,任誰都會感覺到不安。至於突然之間興致大發地去拔一根狗狗的鬍子,那就是一件更不理智的事情了。上文說了,鬍子的根深是一般毛髮的三倍。想要拔出來,只會給狗狗帶來更大的痛苦。甚至有可能會讓主人失去自己的狗狗。
或許對於部分主人來說,狗狗的這些鬍子們看起來不好看,但是也不要隨便地去修剪這些鬍鬚。作為狗狗的第二副眼睛,主人還是對它們多一點的寬容吧~畢竟將心比心,大家都不想要被挖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