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中餐,騙得了老外可騙不了我們

2021-01-22 新周刊

巴黎十三區,唐人街,我和沙發主人Mehdi走進一家中餐館。

打開菜單,我點了最愛吃的蝦餃、腸粉和燒賣,就要合上菜單的時候,突然又發現了一道名為「湯裡的包子」的點心。Mehdi有點擔心地問:「你確定要點這個嗎?」

我大手一揮,頗為自信:「主要是菜單沒翻譯到位,其實這是灌湯包的意思,咬上一口,就能感受到肉的鮮香和湯汁融為一體的美味,別提多好吃了!」

過了20分鐘,這道菜終於端了上來,一看賣相發現是我冤枉人家了: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包子坐在湯裡,上面還飄著幾片青菜葉。

我費了半天勁,筷子、勺子雙管齊下,才把包子從湯裡撈出來,切成兩半,咬上一口又喝了口湯,不僅不難吃,而且乾濕搭配,還挺恰到好處。

這時,我突然意識到,異國他鄉的中餐甚至其他國家的料理經過幾代移民的演繹,早就不是當年原本的味道和形態了。

在這幾年的旅行途中,我就吃過好幾次演繹過的菜餚,而它們也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文化組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澳洲中式美食

溫暖人心的好飯

去年,我完成了一項「壯舉」,開著小貨車沿著澳洲綿長的海岸線整整環遊了九個月的時間。

在這九個月裡,我既去了雪梨、布裡斯班、凱恩斯這樣的大城市,也在僅有幾百到幾千人的小鎮停留過。

△壯闊的澳洲海岸

大城市自不必說,有太多令人目不暇接的中餐館,想吃得和國內的味道一樣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除了這些沿海城市外,絕大部分地區都是由廣袤的農場和一座小鎮組成,而一家酒吧、一家郵局、一家圖書館、一家咖啡館就是這個小鎮的全部組成內容了。

但是無論這個小鎮有多小,一定都不會缺少一家中餐館。

曾經有這樣的說法,海外華人移民曾經靠「三把刀」開創了新天地:菜刀、皮刀和剪刀。

但如今,製衣業和洗衣業在澳洲基本已經逐漸式微,或被來自越南、菲律賓的移民所接手,唯有用「菜刀」撐起的餐飲業仍舊蓬勃興盛著。

再加上華人本就勤勞,能吃苦,為了避免競爭,也不懼怕跑到只有幾百、幾千人的小城,開上一家中餐館。

往小了說,他們為了能在異鄉生存下來竭盡全力,往大了說為是為保住小鎮的不死做出了巨大貢獻。

△《澳洲淘金潮》(An Australian Gold Diggings),Edwin Stockqueler 作品/wiki

19世紀50年代興起的淘金熱,是中餐興起的根本原因。到90年代的時候,已經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國移民在澳洲的後廚踮起了炒勺,成為了專職廚子。

起先,澳洲的中餐在食材的選擇上非常有限,再加上淘金熱逐漸消退,移民開始轉作本地人生意,這就逼得中餐館不得不進行改良:

因為氣候乾燥、炎熱,澳洲沒有吃辣的習慣,味道上就轉變為討好他們的酸甜口兒;烹飪手法也變成了重體力勞動者喜愛的高溫煎、炸;

在市場定位上,走的也是「薄利多銷」的路子。於是食物的口味就這樣逐漸厚重油膩起來:

把豬肉放在油鍋裡炸至金黃色,再裹上一層厚厚的糖醋芡汁兒,有的還不忘在放上一兩片罐頭菠蘿,就是名為「酸甜豬肉」(Sweet&Sour Pork)的翻版菠蘿咕咾肉了;

△酸甜豬肉,翻版咕咾肉/youtube

另一種受歡迎的菜式則是豆豉牛肉(Beef with Black Bean Sauce),牛肉切大片,裹上水澱粉滑入寬油中,用旺火爆炒,最後不忘再放入一大勺香辣豆豉醬來增加風味,吃的時候搭配炒飯或者麵條最妙;

類似美式中餐的「炒雜碎」(Choy Suey)也被引入了進來。此「雜碎」和下水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豆豉牛肉Beef in black bean sauce/taste

在這道菜裡,「雜碎」意為混合了豬肉、雞肉、牛肉和蔬菜一起烹製的「大雜燴」,甚至它還成為了什錦烹調法的代名詞。

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道菜的時候,不免驚愕:當年的生活真是艱苦又粗放,只要能吃飽,什麼都敢往鍋裡「招呼」。

△一盤典型的雜碎,這已經是賣相比較好的了

在這類中餐館點菜的時候,我遇到了好幾次困難。

有一次,我問服務員,蒙古醬是什麼,她支支吾吾了一會兒,最後給我了一個出乎意料地答覆:「就是內蒙古的醬料。」

還有一次,我指著菜單問Kun Kew」是什麼,服務員的直率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這些都是假中餐,騙老外的,你不用當真!」

更有一次,我試圖在不明所以的醬料中,尋找一款做法上最接近「宮保」味的雞肉料理,服務員用濃重的中式口音英語答覆我:「對不起,我不會說中文。」

經歷了三次挫敗後,我再去小鎮中餐館點餐的時候,就不會問一些連自己都覺得愚蠢至極的問題了,因為走進去的那一刻,我知道我要的只是一頓能治癒我的「中國胃」,又溫暖身心的好飯而已,正宗與否又有什麼關係呢?

肉丸意面

義大利移民的堅韌與樂觀

電影《綠皮書》除了兩個男人跨越種族惺惺相惜感動我外,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貫穿電影始終的美食了。

除了後面那段他們在車裡吃炸雞的鏡頭看得我饞涎欲滴十指大動外,另一個勾起我饞蟲的就是肉丸意面了。

影片中的託尼就是一家從義大利移民至紐約的移民,他家的餐桌上一定會有一盤誘人的肉丸意面。

而肉丸意面這道菜,也是由移民到美國的義大利人「發明」出來的。

△《紐約黑幫》劇照,說的就是19世紀末,西西里的黑手黨,跟著大批的義大利移民來到了紐約的下東區

在義大利,人們確實會吃名為Polpettes的肉丸,但卻是做好後單獨作為主菜搭配沙拉食用,絕不會和意面或者番茄醬混在一起。而且肉丸的個頭也相對較小,只有高爾夫球那麼大。

在1880到1920年這40年間,先後有多達四百萬的義大利移民登陸美國。據統計,這些移民中85%都來自義大利南部,相比起北部,那裡的人們處於極端貧困之中,他們寄希望於一個新的國家能改善他們的生活和處境。

全家如何吃得飽又花得少,這樣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婦女們的肩上。

她們發現想要吃得飽就需要多吃肉,而混合了麵包屑做成的肉丸廉價又美味,她們就開始大量製作這些肉丸用作全家的午餐和晚餐。

再加上這些新移民從事的都是體力活,因此肉丸在體積上也從「高爾夫」變成了「棒球」。

搭配的醬汁也是佔據了義大利-美國餐飲文化主流的番茄醬,這款醬汁最早來自南意那不勒斯,因為簡單易做而飽受家庭主婦們的青睞——

只要遠遠看到自己丈夫的漁船返航,就可以開始準備了,只要把大蒜、橄欖油、新鮮番茄、番茄膏小火熬至粘稠即可。

但在美國,這些移民們仍舊使用這款醬汁的原因就簡單了許多:番茄罐頭是當時唯一能買到的食材。

同理,名為「Spaghetti」的義大利細面也是當時唯一能買到的材料,所以主婦們就索性把這三樣東西混合在一起——有肉有碳水,只有吃飽了才能笑對新的一天。

有趣的是,這道意面因為廣受移民的歡迎,因此飯館中也加入了這道菜。而且在吃上決不妥協的義大利移民,也為了順應許多英裔美國人的習慣,他們喜歡在吃主菜的時候搭配澱粉,比如土豆,便把意面從頭盤變成了主菜。

於是這款大名鼎鼎的肉丸意面就這樣在美國一代代傳了下來。

作為重要配角它還會經常出現在電影中:《好傢夥》就是一例,男主角在殺完一個人之後跑回家,繼續幫忙煮番茄醬,隔一會兒又出去另一處交接毒品,隨後再回到鍋前繼續熬製。

對這些人來說,謀財害命跟做肉丸意面一樣重要,哪怕天上已經有直升機在盤旋,警察大呼舉起手來,他還是一樣得先做好今天的意面才行。

可見,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再也離不開這款意面了。

瑪薩拉雞

一次誤打誤撞竟成就英國國菜

我對咖喱是真愛。真的,隔三差五,我就得吃上一頓解解饞。

我對自己進行了分析,可能因為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重口味」愛好者,所以咖喱濃烈的味道和辛辣的口感特別讓我著迷,再加上它自身獨有的不羈和豪放,總能把美味放大再放大,讓我食慾大開欲罷不能。

但是當我去印度旅行的時候,卻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印度的超市裡並沒有所謂的咖喱粉或者咖喱塊賣。

我們所說的「咖喱」其實就是把「許多香料混合在了一起」。

而這些香料也有可能是由數種甚至數十種組成,包括紅辣椒、姜、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莞荽子、芥末、鼠尾草、黑胡椒以及咖喱的主色——薑黃粉等等。

△印度咖喱,花樣遠比你想得多/unsplash

當年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把「一切放了香料的燉菜」都稱為咖喱,很快這個詞和燉菜的做法就傳回了英國本土,富有異域風情的菜餚廣受英國人的喜愛,於是英國人便發明了簡單且便於攜帶的咖喱粉——

多虧了英國人,使得我們對咖喱這種香料的誤解長達多年之久。

而名為瑪薩拉雞(Tikka Masala Chicken)的菜在印度也是不存在的,是由移民到英國的廚師「誤打誤撞」發明出來的。

△Chicken Tikka Masala/delish

其中,Tikka意為「烤肉塊」而「Masala」則為「各種混合好的香料」,所以這道菜其實就是先把雞肉用高溫烤到焦香,然後再放入咖喱汁中小火慢燉而成。

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市,一名來自東巴基斯坦(現孟加拉)的廚師Ali Ahmed Aslam正在廚房忙活著,這時一名剛下班的司機走了進來,點了一份咖喱雞做為晚餐,剛吃了兩口,他就抱怨雞肉太幹,責令服務員端了回去。

那會兒Ali 正在被胃病折磨著,每天只能喝一些自製的番茄湯等流質食物,所以他就把手邊的番茄湯倒進咖喱雞中,又加入了一些其他香料,在火上進行二次加工後,重又端給司機。

司機品嘗之後大呼好吃,隨後還帶著朋友一再回來品嘗。不久之後,Ali就把這道菜正式寫進了菜單之中。

時過境遷,如今這道菜早已經成為英國的國菜。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味,更是因為它完美詮釋了英國接受和吸收外來文化的開放心態。

如今這道菜更是英國和北美印度餐館菜單上的經典菜了。

根據一項2012年的調查顯示,瑪薩拉雞已經成為英國排名第二的「最受歡迎外國菜」,第一名嘛,那必然是我們中國的各類鐵鍋炒菜。

所以,你看,隨著全球化的深入,人們的遷徙、文化的混交、飲食的碰撞必然會發生得更加迅速。下次旅行到一個新的地方,發現一個新菜品,不妨抱著開放的心態去試試看。

也許當我們放棄用「正宗」這個標準來考量一道菜品好壞的時候,吃出新意就變成一件及其美好的事情。

參考資料:

[1].200 Years On,Chinese-Australians Are Still Proving They Belong, Isabella Kwai

[2].A history ofSpaghetti and Meatballs,Sarah Larson

[3].A Brief Historyof Chicken Tikka Masala,TORI CHALMERS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你吃過什麼不正宗的外國菜?

【今日作者】

喜喜

編輯 | 周慕雲

排版 | 蟹老闆

原文首發於《新周刊》旗下公眾號「九行」

相關焦點

  • 歲末年初,別讓「假老闆」騙了真財務!
    歲末年初,別讓「假老闆」騙了真財務!網絡時代財務人員運用社交軟體、郵件協商交易的依賴性較高,部分公司對收付款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財會人員麻痺大意,稍有不慎就會落入騙子的圈套。為此,網警提醒廣大財務人員一定要提高警惕!!!
  • 男子網購壁虎被假賣家騙4萬多元
    原標題:網購壁虎被假賣家騙4萬多元   本報訊(記者王薔)「守宮」是壁虎的別稱,近年來成為國內寵物市場的新貴,但買賣「守宮」引發的網絡詐騙案卻時有發生。林某就冒充「守宮」賣家騙了買家石某4.15萬元。日前,東城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林某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1000元。
  • Drongo(卷尾鳥):我憑本事騙吃騙喝|SAT閱讀乾貨
    後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這個男孩再喊「狼來了」,村民都以為他這一次還是在撒謊,就不來幫忙了。故事的結尾,這個男孩死得很慘。這個故事有一個中國版本,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故事的結尾,周幽王死得很慘。《伊索寓言》是想教育我們不要說謊——如果實在要說謊,那就真話假話摻在一起說。
  • 發燒友網購寵物壁虎 被假賣家騙了4萬多元
    原標題:網購壁虎被假賣家騙4萬多元  「守宮」是壁虎的別稱,近年來成為國內寵物市場的新貴,但買賣「守宮」引發的網絡詐騙案卻時有發生。林某就冒充「守宮」賣家騙了買家石某4.15萬元。日前,東城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林某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1000元。
  • 演假戲騙狗仔 國外電視劇奇葩防劇透
    然而最近,基特·哈靈頓(囧雪飾演者)在參加吉米雞毛秀時卻表示,準確來說目前網上的很多照片劇透都是假的,因為為了防止被狗仔隊劇透    哈靈頓表示,有時候劇組會特意將拍攝地點安排在明顯有狗仔隊蹲點的地方,以方便他們拍照並傳到網上,所以有些照片透露出的內容是假的,你懂的。談到這裡哈靈頓甚至感覺超級搞笑,特地拍假戲騙狗仔隊確實很有意思。
  • 10張騙了觀眾多年的穿幫劇照,張張辣眼睛,當我們好騙是嗎?
    10張騙了觀眾多年的穿幫劇照,張張辣眼睛,當我們好騙是嗎?可皇帝還是老老實實戴著,這是樂在其中,完全不想逃脫的節奏嗎?不知道導演是有意的,還是沒注意,這演技也沒誰了啊。
  • 《原神》騙騙花蜜在哪 騙騙花蜜位置地點分享
    原神騙騙花蜜在哪? 把三個丘丘人部落錘爆然後解鎖劍冢試試?而且你升級了會送四星... 原神騙騙花蜜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具,在很多時候也是可以用到的,那麼這個的話到底在哪裡,什麼地方才能夠找到呢?下面來看看! 原神騙騙花蜜在哪?
  • 央視揭大胃王吃播套路:催吐+假吃騙關注,大胃王mini上榜!
    今日央視新聞揭露大胃王吃播套路:催吐+假吃,這一下子就上了熱搜,國家終於開始對這些假的大胃王下手了,從央視所發的4分鐘視頻裡,有許多我們認識的大胃王,評論區說的最多的當屬大胃王mini,她的假吃行為也上榜了!
  • 為什麼中餐在美國受歡迎,而韓料卻被冷落?老外:泡菜有啥吃的?
    為什麼中餐在美國受歡迎,而韓料卻被冷落?老外:泡菜有啥吃的?隨著國門的打開,每一個國家與我們國家之間的聯繫也是越來越密切,相信很多人也都發現了,在我們中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開始在中國定居,而且很多外國人也表示非常的喜歡吃,我們中國的食物,當然我們的中國食物也確實是已經流傳到了國外了,因為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他們都表示這個中餐在國外都是非常流行的一種食物,可是為什麼中餐在美國非常的受歡迎而韓國料理。在美國卻受到了。冷落呢?
  • 騙了我們多年的穿幫鏡頭,馬是假的,熊二沒尾巴,看到最後笑噴了
    騙了我們多年的穿幫鏡頭,馬是假的,熊二沒尾巴,看到最後笑噴了! 盤點影視劇中的穿幫鏡頭,雖然有些簡直是侮辱觀眾智商,但是能博得大家一笑,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不必太認真。
  • 夫妻感情好不好,看這件事就一清二楚了,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文|文兒早上上班來,看到同事劉姐精神狀態不太好,黑眼圈嚴重。就問劉姐是不是昨晚沒有睡好?劉姐說,老公去外地出差,昨天晚上沒回來,我一個人很不習慣,翻來覆去睡不著,一晚上沒怎麼睡,早上就成這樣了。哪天老公不在,我就睡不好,我是不是太矯情了?怎麼會是矯情,明明就是幸福好嗎?我聽著就變成檸檬精了,這樣的夫妻感情也太令人羨慕了。很多結過婚的過來人都說,睡覺是檢驗夫妻感情如何的重要標準,夫妻兩人怎麼睡覺別人不知道,但自己心裡清清楚楚,所以說睡覺這事就是騙得了別人,也騙不了自己的心。夫妻感情好不好,看睡覺這件事就一清二楚了,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 表情包:騙你是小狗表情包合集
    真的,騙你是小兔貓 騙你是小兔 出來喝酒有帥哥美女,假的假的騙你的
  • 免費領養貓咪是假 騙你運費是真
    原標題:免費領養貓咪是假 騙你運費是真   本報訊 家住古林鎮藕池村27歲的小姚對貓咪情有獨鍾,以前在家中也養過幾隻。  可自從結婚懷孕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及長輩的顧忌,便將養的小貓送人了。  如今,孩子漸漸長大,小姚便捉摸著,再去買一隻貓咪回來照顧。
  • 不僅騙了孫悟空還騙了文殊菩薩!
    不信,問一下身邊朋友的屬相,屬龍朋友的回答肯定比其它屬相朋友大聲得多。在老外面前,我們經常自詡是龍的傳人,好像只有他們的祖先是從原始森林裡跑出來的猴子。可奇怪的是,在《西遊記》裡,龍族卻真的就是一個「死跑龍套」的,看起來雲裡霧裡還能下點雨,好像很高大上,實際上地位非常低,在神仙系統裡,只比土地山神高那麼一丟丟。
  • 某大媽被假靳東騙了後,某大叔也被假董卿騙,沉迷聊天與妻子分居
    2020年11月5日,有媒體曝光了在某短視頻平臺,出現了90多個「假董卿」的帳號,據悉已經有多位中年已婚男被欺騙,沉迷網絡並和妻子分居。據一個叫「方麗」的網友描述:她發現自己的丈夫陷入了對「董卿」的狂熱之中,儘管方麗很無語,可她依然不得不面對丈夫搬出家門和她分居的現實。
  • 狗狗假性懷孕並非在演戲騙吃騙喝,若是不加注意,嚴重會威脅汪命
    他每天都沉浸在要做姥爺的喜悅中,買了很多奶粉、尿墊等等寶寶用品,結果左等右等,這狗子就是不生,就連乳汁都開始分泌了,小狗也沒有要出生的症狀,據說狗狗到預產期不生可能會難產,他趕緊帶著他家的狗子去了醫院。
  • 有隻大熊貓在美國假裝懷孕 18年騙了美國網友5次
    我國把大熊貓派到友好的國家,去做我們的和平使者。作為我國的國寶,他們受到非常精緻的呵護。有一隻被送往美國的大熊貓在美國,18年來5次假懷孕,騙吃騙喝的,讓人啼笑皆非。在美國華盛頓斯密森尼國家動物園,有一隻熊貓叫美香,這隻熊貓不簡單,18年來動物園方5次宣布香香懷孕的消息。不過每次都是空歡喜一場,每次都是宣布懷孕後,過不了多久就會來宣布誤判。
  • 我不怕你騙我,怕的是你騙不了我
    而晴晴處於人生地不熟的考慮,也在他們同一個小區租了房子。李麗知道王浩的熱心腸,所以對於王浩對發小從工作到生活的照顧也非常理解,甚至熱心地出謀劃策,畢竟多一個朋友在同一個公司,對於王浩的事業來說也不是壞事。可是,漸漸的,他們之間的兩人行變成了三人行,或者說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兩人行?時間越久,李麗越來越不確定了。
  • 橘貓在大學裡騙吃騙喝騙感情,竟然還騙到了一張「畢業證」?
    該校有一隻橘貓,整天騙吃騙喝騙感情不說,竟然還成功騙到一張畢業證?
  • 流浪貓在超市門前騙吃騙喝,最後……竟然騙到了一個家!
    Tania恍然大悟,原來這貨天天在騙吃的啊!不過,看在它聰明又可愛的份上,Tania還是給它買了些零食。「我要吃這個!」「對,就是這個口味!」「快點去結帳!!!」結帳時,Tania順便向店員詢問了這隻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