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述寫西藏旅遊系列文章中,今天我們的視覺從林芝轉向山南,之前發表了山南邊城錯那風光,現在把目光投向措美。措美在錯那縣北面,處於山南市西南部,東臨隆子縣,西接浪卡子與洛扎縣,北邊是瓊結縣。這是一片平均海拔4千餘米的西藏南山原湖盆谷地,縣境內大小山脈連綿起伏,雪山湖谷縱橫交錯,縣城就坐落在一個半月形的洪衝積地上。措美在藏語中意為「湖的下遊」,這也是一個原生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色絕美之地。
與西藏其它城市不同,措美是一個旅遊資源高度集中的地方,這裡旅遊大都圍繞美麗的哲古湖和哲古草原展開,不需要東奔西走,也沒有更多的誘惑,因為哲古景區就已足夠迷人。這是一個美麗的湖泊,也是一片遼闊而豐美的天然牧場,在周圍起伏的雪山映照下,湖光山色,藍天、白雲、生態草原與野生動物、牛羊馬群融為一體,遊人遊走在草原、湖區,天高雲淡,自然風光優美,人與自然高度和諧,宛如桃源畫境。
哲古景區處於措美縣城東北部約50公裡處的哲古鎮,從拉薩前往也只需行走約250公裡。這是一片平均海拔逾4600米的高原湖泊和草原景區,在草原、湖泊的環繞下,這個偏僻的鎮子沒有荒涼的感覺,反而異常純淨。穿越崎嶇的峽谷,在臨近景區的山崗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廣闊的哲古草原。哲古草原並沒有想像中的平坦、空曠,只見滿眼翠綠的牧草點綴著五彩野花的丘岡連綿起伏,一直綿延到天際,在視線的盡頭綠草與藍天相接,景色非常壯麗。
哲古草原是遼闊的,據稱整個草場面積有3百多萬畝。置身其中,那種天蒼蒼野茫茫的感覺油然而生。這裡也是純牧區,草原上處處牛羊成群,野生動物也都隨處可見,從草原的邊緣沿著土路向深處前行,在起伏的丘岡中,一眼望不到邊,牛群、羊群、山脈、草甸、河流、藍天、白雲隨車而動,丘岡下隱約有一些平房點綴其中,讓人感覺到這裡的生活氣息。草原上的動物不是一般的多,除了常見的牛羊馬鹿,還有許多野生動物,據稱像藏野驢、盤羊、巖羊、黃羊、銀狐、黑頸鶴、丹頸鶴、猞猁、水獺、旱獺等野生動物常常在哲古草原結伴而行,如果遇上幾十、上百頭野生動物結伴在草原上,那氣勢定是十分雄壯,讓人久久難忘。成群動物配上遼闊的草原和藍天,那景象一定是唯美的,哲古草原就是這麼一個自然純淨的地方。
哲古草原的美也使其入選了《中國國家地理》西藏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的榜單。如果僅僅是草原或許這裡還是會有點單調,廣闊的哲古湖使這片草原更顯壯美。哲古在藏語中意為「彎刀」,哲古湖就如一輪彎刀鑲嵌在草原中,60多平方公裡的湖面碧波蕩漾,湖中各類魚兒生長,湖面野鴨嬉戲,鳥兒盤旋,不時有成群的牛羊、馬兒在湖邊河水,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親切。哲古湖的四周哲古草原一碧千裡,遠處連綿起伏的雪山倒映在湖中,湖區身後雄偉壯觀的雅拉香布雪山如一幅完美的背景,有湖區相映十分壯觀。這裡哲古湖與哲古草原相依相守,互相成就,雪山、碧湖、草原和成群的各類動物融合在藍天白雲下,構成了唯美的自然景觀。哲古湖北岸還有一處地下溫泉,遊人可以在這洗去疲憊,在美麗的湖光山色中享受與大自然相處的和美。
在措美,除了哲古景區的壯美當然還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觀。措美乃西鄉打拉日雪山(恰拉脫崗雪山)就是一座頗有特色的雪山,雪山最高海拔達6785米,打拉日雪山中生物種類繁多,藏藥材豐富,雪山深處有不少湖泊,流傳著各種傳說故事。走進措美,可以發現縣境內有不少碉樓遺址,據稱措美是西藏高碉建築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在措美的小扎扎、玉美村、乃西村、下臧村、路美村、達瑪村、扎西松多村等眾多村落中都遺留有不少碉樓,這些石塊砌建,土夯築成的碉樓,與措美自然環境相融,頗有歷史韻味。除了碉樓遺址,跟許多西藏地區一樣措美還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寺院,措美縣東北側的瑪悟覺山腰上坐落著公元12世紀中葉始建的瑪悟覺寺;處於乃西鄉的乃西寺則於公元13世紀末由伏藏大師古如曲旺始建。這些寺院、遺址都具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也構成今天措美豐富的人文景觀。
行走在措美,無論在城市的街上,還是藏民的家院中,或是牧區草原上,最常見的動物或許就是藏獒。措美被譽為是藏獒的原生地,古堆鄉就有「藏獒之鄉」的稱譽。古堆鄉處在措美縣城東北約54公裡處的一條山溝裡,這裡家家戶戶都養藏獒。古堆鄉天高野闊,野獸眾多,藏獒就是當地牧民看家護院、放牧牛羊的好幫手。藏獒代表了一種西藏文化,從古至今,藏獒都是藏族牧民和牲畜的忠實夥伴和保護神,成為構建西藏雪域高原燦爛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古堆鄉的藏獒在整個西藏都非常有名,至今這裡仍有為數不少的純種藏獒。藏獒在措美的土地上也成為一種特殊的景色。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哲古草原有著唐代詩人王勃詩詞的意境。措美的美就在這哲古草原和哲古湖,每年8、9月哲古草原還會舉行隆重的「牧人節」,泡溫泉、喝美酒、看民俗表演,措美的一切歡樂都在這片寬闊的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