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2021-01-12 金臺資訊

到2020年12月底,南京全市每天收運廚餘垃圾超過880噸。而11月1日以前,南京收運的廚餘垃圾每天不足百噸。這大有「味道」的增長,是南京市民垃圾分類實實在在的成果。

在垃圾源頭的市民,聽不到廚餘垃圾處理終端——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工人的評價:送來的廚餘垃圾分揀質量越來越好,目前已經完全取消了人工分揀,僅靠機器分揀便可滿足要求。南京市民素質太高了!了不起!」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遠還沒達到「應分盡分」。

一種文明新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聲令下就能戛然切換的。

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

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李名英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

「習慣養成階段,要多花點時間。」李名英說,香居美苑小區居民還保留著早睡早起的習慣,丟垃圾也早,因此指導員要提前就位。「垃圾分類是好事,不覺得辛苦。而且物業給我們準備了手套、夾子、剪刀,分類起來方便多了。」李名英認為,指導員是垃圾分類的「把關人」。每一袋垃圾,她都破袋認真檢查,不讓任何一件垃圾混裝,把好前端居民分類關卡。「過期的鹹鴨蛋屬於廚餘垃圾,包裝袋屬於其他垃圾,要先拆開再丟棄。」李名英一邊囑咐,一邊快速進行二次分類。

南京市為垃圾分類投入指導員10800人,要求每一個收集點規定的投放時間都要有一名指導員。南京生活垃圾分類立法工作參與者、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地方立法與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湯善鵬說,設置垃圾分類指導員,是《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的重要措施。實行定時定點集中投放,目的是能夠開展現場指導和監督。推進垃圾分類,需要重點抓好分類指導員的培訓,讓他們真正能夠指導分類,也要通過考核、抽查等方式,落實分類指導員的責任義務,避免崗位形同虛設。

因為經常要把垃圾袋從垃圾桶裡取出來,秦淮區夫子廟街道武定門北巷小區的分類指導員柴振陵,覺得統一發的夾子不給力,專門設計了一個小耙子,請電焊工加工。耙子很好用,夫子廟街道給每個垃圾收集點都做了一個。

張世銀是仙林新村南區的分類指導員。居民扔垃圾沒帶卡的,她幫著刷卡,還要提醒大家把廚餘垃圾「破袋」。「不破袋不收。有居民不願意,我就說『我來幫你』,三遍一講,居民就不好意思了,這兩個月明顯上規矩了。」

市民鄒曉奇說,11月初他在家裡認真分好垃圾,準備分類扔進垃圾桶,誰知分類指導員揮揮手叫「放地上」。他很疑惑,後來才知道分類指導員會打開檢查、再分類投放,覺得他們很不容易。

夫子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威深有體會:「推動垃圾分類,目前最重要的角色是分類指導員。好的分類指導員在崗在位、熱心負責、善於溝通,所負責的點位分類質量就高。高到哪一步?分類指導員可以站著不動。」

從居民區到公共空間,參差不齊

2個月的強制分類,在很多市民那裡,習慣已然悄悄形成。

家住鼓樓區的市民林女士,對家中垃圾桶進行了調整。一隻防漏小垃圾桶裝廚餘垃圾,家中三人,僅早晚在家吃飯,廚餘垃圾並不太多,有時候兩天才倒一次;一隻小垃圾桶裝「有害垃圾」,廢棄電池等均搜集在此。不同房間多隻垃圾桶均為「其他垃圾」。而林女士上班的河西CBD某高檔寫字樓,依舊每層一個大垃圾桶,一樓廚餘垃圾桶內混裝無人過問,她很不適應。此時,林女士發現自己已經悄然形成「垃圾不分不舒服」的行為習慣了。

記者隨機探訪居民小區、商業設施、公共空間,垃圾分類情況差距較大。

建鄴區興宏園小區1號垃圾收集點,是一個分類屋,地面、牆壁、收集設施外壁都很乾淨。興宏園小區廚餘垃圾收集量逐步遞增,10月份日均產量100公斤,11月200公斤,12月已達250公斤。在強制分類之前,南京易聯瑞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在棲霞區仙林街道15個小區開展廚餘垃圾定點回收,日均回收量0.9噸。11月1日之後,該公司負責仙林36個小區廚餘垃圾回收,日均回收量增至4噸左右,量劇增。

在秦淮區洪武路街道砂珠巷小區,高層住宅內貼著物業公司和業委會12月10日的聯合告示,表示12月18日起撤掉各樓層的垃圾桶。12月25日,樓內垃圾桶仍在使用,各類垃圾混雜。06幢住宅樓大門邊的4個分類垃圾桶中,廚餘垃圾桶內裝有不少其他垃圾。當天9點半,廚餘垃圾清運車來了,收運人員將一些垃圾袋從廚餘垃圾桶內取出,扔到旁邊的其他垃圾桶內。記者1月6日看到,告示上的時間改了,撤桶時間推遲到1月8日。

「剛強制分類時,我們小區建了臨時收集點,扔垃圾時,分類指導員會簡單指導一下,一段時間後,發現混投也沒人管,小區的『垃圾分類』形同虛設,也沒聽說要建『垃圾房』。」雨花臺區七彩星城小區居民孟先生說。

1月3日,記者在秦淮區水遊城近中華路建康路一側的入口附近看到,一個「三分類」垃圾桶旁邊,貼有「商場集中投放指南」,標明投放四類垃圾的地點。商場各樓層的電梯間、柱子旁、衛生間附近等處,都有除廚餘垃圾外的「三分類」垃圾桶。商場在一層部分入口處設置了「四分類」垃圾桶。水遊城內一家湯包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會將後廚以及堂食廚餘垃圾集中,就近投放到廚餘垃圾集中投放點。

在秦淮區三山街地鐵站附近,早餐車攤主將其他垃圾也丟進廚餘垃圾桶內。街邊小餐館餐桌下幾乎都放著小垃圾桶,記者問店員垃圾要不要分類扔,對方答「沒關係」。

宣傳,聯動,法治,自治,一個都不能少

分類進度參差不齊,有市民發出質疑:強制分類是否尚未準備好?

「南京等地實行的分類方法,應該是人們可以接受的。」環境政策專家、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李嘉表示,對於大部分南京市民來說,垃圾分類還比較陌生,也確實會給生活帶來一點麻煩,但犧牲自己的時間,建立起公眾參與的機制,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

湯善鵬強調,當政府盡到宣傳動員、設施建設、監督執法的義務,特別是花大力氣建設從前端收集、中端轉運到後端處置的「全鏈條」分類設施後,居民義務應該跟上。「立法的強制性也要體現。例如,拒不分揀的,收集、運輸、處置單位可以拒收,要讓公眾知道垃圾分類不是鬧著玩的。」

鼓樓區廣州路211號小區試點的「放心桶」,在推動居民養成分類習慣上做了有效嘗試。那裡不具備建垃圾收集設施的條件,街道放置分類垃圾桶,由分類指導員進行半個月的指導後,再將垃圾桶交給居民自管自治。街道不定期抽查分類質量,如發現分類質量不高,一次提醒、兩次警告、三次撤桶,請居民將垃圾投到較遠處的分類收集點去。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除了明確城市管理部門是垃圾分類工作主管部門外,對教育、城建、房產和住房保障、商務、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都做了相關規定,要求按照職責分工,協同做好垃圾管理相關工作。

12月25日,江寧區垃圾分類「進校園」暨《垃圾分類知識讀本》「進課堂」活動在上坊新城小學舉行。「為助力垃圾分類在江寧全面落地,我們大力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小區,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進廣場,進商場景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希望通過對定向人群生動、直觀、形象的宣傳發動,讓大家積極參與分類。」江寧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湯善鵬介紹,《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2020年4月修訂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為上位法依據,總體看,在全國都是較先進的。「我們對法規執行應保持多一些耐心,特別是垃圾分類涉及每個人習慣的轉變,分類到位需要一個過程,它不像養犬等其他城市管理內容相對簡單。」

相關焦點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③|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在垃圾源頭的市民,聽不到廚餘垃圾處理終端——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工人的評價:送來的廚餘垃圾分揀質量越來越好,目前已經完全取消了人工分揀,僅靠機器分揀便可滿足要求。南京市民素質太高了!了不起!」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遠還沒達到「應分盡分」。 一種文明新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聲令下就能戛然切換的。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成效追蹤 當個「會分垃圾的文明人」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還遠沒達到「應分盡分」。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她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習慣養成階段,要多花點時間。」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成效追蹤: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我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會不會「前端細分類,後端一鍋燴」?這是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常常聽到的疑問。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跟著垃圾去「旅行」,記者近日對分類後的垃圾轉運處置工作進行了全程探尋。
  • 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倒垃圾您分類了嗎?
    今天(11月1日)起,《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南京迎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第一天實施垃圾分類的情況如何呢?今天倒垃圾您分類了嗎?參照上海做法,南京不少小區已經撤銷垃圾桶,建好了垃圾集中收集點,有序推進「定時定點」垃圾分類。
  • 南京垃圾分類將進入「強制時代」 達人教你自製垃圾桶 分享妙招!
    今年,南京將有序推進小區撤掉樓前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預計下半年完成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了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近日,南京城管部門深入各個街道、社區舉行"青山綠水——垃圾分類大家談"活動。今天(3月31日),記者跟隨城管部門走進了南京鎖金村街道,看看老舊小區是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的。
  • 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垃圾分類納入物業考核
    距離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還剩2天,數千個小區能否正確分類,關係著這場「戰役」的成功與否。今天南京各社區組織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對小區居民進行最後一次的上門告知宣傳,確保垃圾分類宣傳百分百全面覆蓋。10月30日上午,南京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宣傳材料開始對亞東觀樾小區居民做上門走訪宣傳。
  • 本周日起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先行先試」的單位告訴你哪些...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曲茜 馮引潮 馬惠琴 記者 張可)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還有不到一個星期,南京將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垃圾分類是新時尚,是每個人都要養成的新習慣。一切的基礎,是要知道如何分類。根據《條例》,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大類。
  • 百位青年志願者走進南京鼓樓廣場,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體驗撿拾垃圾...
    半天的體驗,讓不少00後大學生和小記者們直呼「太辛苦」「不容易」,大家也紛紛承諾:「主動撿拾垃圾,自覺分類投放,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現代快報小記者參與「綠色撿跑」活動先學習、再推廣,垃圾分類細則要搞清今年11月起,南京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你分了嗎?你分對了嗎?」成為南京人當下熱議的話題。
  • 強制垃圾分類來了!姐姐,您了介是嘛垃圾?
    咱們也要開始每天接受「您了介是嘛垃圾?」 的刺激了不知道你們心態崩沒崩反正我有點崩了!  那垃圾分類這麼麻煩,我們為什麼還要進行?因為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億噸左右並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
  • 你被「強制」垃圾分類了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你的身邊是不是已經被「垃圾分類」這個詞環繞。
  • 垃圾變資源!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類
    但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一直難以有效推進。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深圳、廈門就被確定為全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然而十多年過去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相關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的效果不明顯或完全沒效果。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垃圾怎麼分?看這!
    小布提醒:在微信後臺回復「百萬粉絲」可查詢粉絲福利中獎名單11月1日起南京正式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戳這裡)個人、單位如何進行分類?不分類怎麼辦?……今天,小布來幫你們拎重點上下滑動查看不同場所怎麼分?
  •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一年前,伴隨著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的到來上海人民每天都在接受著這樣的「靈魂拷問」曾作為吃瓜群眾的崇州市民即將參與其中因為,成都垃圾分類真的來了!
  • 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 大棒骨、玉米棒是其他垃圾
    原標題:北京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來了!如何正確操作看這裡從今天(5月1日)起,新版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新版條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單位和個人分類投放垃圾採取強制措施,有了處罰條款。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將步入強制時代。
  • 垃圾分類不做「選擇題」
    一開始,存錢罐裡的錢不斷增加;沒幾天就不再「進帳」了。之後,全家人又決定把裡面的錢拿出來,獎勵那些幫助、提醒別人分類的人,存錢罐又慢慢空了下去。 10月中旬,廣州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強制實施單位489個,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31份,僅天河區就被責令整改20宗。
  • 集中撤桶、定點投放…小區垃圾分類新舉措你適應嗎?
    今年,南京將完成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立法,預計下半年正式實施。
  • 垃圾分類後,行動不便老人倒垃圾怎麼不?不要怕!志願者上門入戶服務
    南京開展垃圾強制分類已經快1個月了,居民參與度在不斷提高。當然這中間也有一些特殊群體,比如行動不便老人。如何充分照顧,讓他們也積極地參與垃圾分類呢?為此,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組建了「居民志願者團隊」進行入戶幫扶。【「空巢老人」不要怕!
  • 湖北2地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速轉垃圾分類指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5日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截至目前,我國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啟動垃圾分類。包括武漢、宜昌在內的46城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你家開始垃圾分類了嗎?常見生活垃圾到底如何分類?
  • 這個街道的垃圾分類,憑啥示範全市?
    2020年11月1日,南京正式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兩個多月來,各區均在探索更高效的垃圾分類辦法。在這場「賽跑」中,棲霞區堯化街道「脫穎而出」,不僅誕生了全市首個撤桶並點、定時投放的小區,還創造了第一個建成「四個中心」、第一個開展積分兌換、第一個亭房收集點標準化等多個「全市第一」。最新數據顯示,該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知曉率超98%、參與率超過93%、正確率超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