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年沒住人的老房子,在一次風雪交加後,屋頂塌陷了。老爸就找鄰居們幫忙,一起把老房子扒了。連續忙了兩天,老房子基本拆除完畢。冬天的天比較短,忙完這天已經接近傍晚六點了,老爸讓鄰居們在家中坐會兒,他就去集市上的飯館裡訂餐買煙去了。
集市在我家一公裡外,不算遠,老媽正常六點就下班了。而處在孕期的我,聞不得菸酒的氣味,就跑到門口,等爸媽回來,此時屋裡的客人就各自招呼著彼此。在等待中,我猛然發現有一隻狗在翻垃圾袋找吃的,我當時還納悶,這是誰家的狗啊?
沒過多久,媽媽就到家了,我和媽媽就到廚房準備其他菜並煲粥。在準備的空擋,爸爸也回來了,他訂的餐就先拿到屋裡桌子上先吃著了。這時那隻狗來到了廚房門口,也不進來,就是安靜地看著。我問了媽媽才知道這是其中一個幫忙拆房子的鄰居家的狗,媽媽挑了塊帶肉的雞骨頭給它吃,起先它還不吃,後來看我們不再關注它後,它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媽媽是個樸素的人,平時不見她會扔一塊帶好多肉的雞骨頭餵養小動物,我不禁來了一句:「媽,你變大方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媽媽這才給我講起這隻狗:
鄰居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好幾年前由於一點刺激,結果神經了,時不時要住精神病院,從醫院裡回來後能幫家裡收拾一點家務,沒兩天就又各種神經質的找事情,讓家人不得安生,想再送去醫院奈何經濟不允許,兒媳婦忍受不了,撇下孩子走了,還給他留下一個孫子撫養;自己的媳婦也癱瘓在床;二兒子有自己的家庭要養,沒有多餘的資金來補貼自己的爸爸。
就這樣,這個鄰居沒日沒夜地幹活掙錢、養家餬口、屋裡屋外忙個不停,而在這期間給他最大慰藉的就是這隻狗。每天晚上,鄰居只要出門,它就會陪著他,路上只有他和小狗走路的腳步聲,就是這腳步聲,在不少夜路上給他壯著膽子,讓他在艱難中有個依託。
有一次鄰居的電瓶車壞了,他沒時間等著師傅把車修好,就去忙去了,結果這隻狗就在自家的車子底下等著看著車子。鄰居去縣城幹活三天才幹完,一時間忘記去取車子了,從縣城回來後,才想起了車子和狗,心想著狗肯定找不到了,結果到那一看,狗狗還一如既往地在自家車子下等著看著車子。我心裡不覺一陣感動:這狗這幾天能吃啥,也就是翻翻垃圾堆來養活自己了。
還有一次,去集市上趕集,鄰居把車子放在了自家姐姐家門口,這隻狗還是在自家車子下等著主人看著車子。已經中午十二點多了,鄰居還沒有回來,他姐姐就拿東西出來餵小狗,結果這狗愣是忍著不吃,直到自家主人回來,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聽媽媽講那麼多,內心滿是感動,鄰居也說:「這隻狗起到了一個人的作用,比大兒子強多了!」語氣裡有感激也有辛酸。
村裡的人都知道鄰居家的情況,不管紅白喜事,他沒時間做飯就去那裡一坐蹭點吃喝,大家都對他沒有什麼說辭。反觀村裡管事的人,卻做得有失偏頗:國家補貼的項目,掃個大街給幾百塊補助,卻沒有分他一份,反倒是分到的不願意幹,把機會讓給了他。
鄰居是一個不怕生命被壓迫的人,他一個人包了幾十畝外出務工人員的地來種莊稼,都是收割買了之後再給人家錢。沒日沒夜的大街上,總會看到他拼搏忙碌的身影,而他身後又跟著那隻給它壯膽子的狗狗,他們一起在跟命運抗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