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全球走火,為Netflix牌動畫打響了2019年的第一炮,每集5-15分鐘的自由時長及其毫無禁忌的內容,以新鮮、未來、硬核攻佔了全球觀眾的心,國內觀眾對此也相當買帳,該動畫在豆瓣上拿到了9.2分的高分。
《愛,死亡和機器人》全球走紅
這已經不是Netflix第一部「出圈」的自製動畫了,2014年的《馬男波傑克》是其首部原創成人動畫,一經推出便圈粉無數,精準把握當代精神風氣的「馬男喪文化」一時間風靡全球。
去年跟湯淺政明合作的日式動畫《惡魔人》也曾激起過不小水花,而接下來,Netflix還將上線「奧特曼」、「聖鬥士星矢」和「變形金剛」等著名系列的動畫新番。
2019將要上線的《機動奧特曼》
2018年Netflix在原創內容上總共投入了120億美元,據風投公司Loup Ventures估計,這一年Netflix在原創動畫上的投入約佔原創內容總投入的11%。
2019年,Netflix原創內容投資數目還在增加,預計將高達150億美元。
毒眸發現,不知不覺間,Netflix已通過跟全球各地優秀製作公司購買獨播權和投資自製(原創)兩種主要方式,在合家歡動畫、成人動畫和日本動畫三大版塊全方位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而原創動畫更是Netflix的重頭戲。
自2011年起,「對涉足原創內容不感興趣」的Netflix就意識到購買版權遠不如投資製作原創內容來得穩定,於是開始了自製計劃,目標是讓其原創內容至少佔總內容的50%。
開始做原創內容這9年間,Netflix是如何一步一步布局成為動畫大佬的?
從「不做原創」到開始原創
早在2011年3月,Netflix的CEO裡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接受美國科技博客網站矽谷內幕採訪時曾明確表示,Netflix對涉足原創內容不感興趣。
那時候,Netflix上的動畫版塊主要是一些日本動漫老番和跟一些好萊塢公司合作的授權動畫。
出乎意料的是,沒過幾個月Netflix就開始了其原創內容計劃。這位流媒體先驅在2011年夏天面臨著一個艱難的節點——7月,Netflix決定提價,並將傳統影碟業務獨立出來,這一舉措直接導致80萬用戶流失,4個月內股價跌了77%;2012年更是出現了自2004年起首次淨利潤下滑,直接掉到歷史低谷,全年淨利潤僅有1715萬美元,比2011年的2.26億美元同比下降92%之多。
Netflix2000~2018淨收入
Netflix2011下半年至2012年的滑鐵盧除了上述公司決策因素,還有更有長期的外部隱患——版權緊俏。
因流媒體渠道競爭激烈,新影視作品的版權方要價不菲,成本越來越大,競爭對手AmazonPrime當時與市場上主要的版權分包方 Epix(獅門、米高梅、派拉蒙共同投資的公司)達成了直接合作協議,獲得了2000 部電影的授權,這讓 Netflix感受到嚴峻的威脅。
不止如此,2011年9月Netflix跟Satrz電視網的分道揚鑣更是雪上加霜,大量內容下架讓前者感覺到——買別人的,不如造自己的。
Netflix第一部原創劇集《紙牌屋》便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動畫方面,失去Starz的版權意味著第二年雙方合約截止後,Netflix將不再能播出索尼和迪士尼的新作品——其中包括大量動畫。
半個月後,Netflix立馬跟夢工廠籤訂了專屬合約,這份合約既包括未來新片的獨播權,還包括300小時原創節目或者1000集以上原創劇目。
為此,夢工廠專門設立了一個電視部門給Netflix製作原創動畫劇集——由此,Netflix開始走向自己的動畫原創之路。
本文來源:【投黑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