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黃巾軍起義,史書不會告訴你的細節

2021-01-08 歷史總探長

劉秀在立國之初,就將東漢王朝打造成為了一個固化體制王朝。

中央是中央,地方是地方。

中央官員一直在中央任職,地方官員一直在地方任職。而那些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即便進入仕途,其實也是地方豪族、官僚的一份子,他們無力向上攀爬,也沒有資格能夠爬上去。

劉秀試圖利用這種政治框架,將東漢立國之初的豪族,與東漢王朝打造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以圖永固江山。

可劉秀不會想到,當一個階層被過度固化,只會引發更大的危機。

因為無論是中央固定階層,還是地方固定階層,時間一長,他們的資源,實力,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進而爆發。

豪族的長期強勢,在一些新主登基之時,往往會爆發更加的矛盾。

新的帝王,為了大家豪族、官僚、外戚,只能選擇依賴宦官。

可是,宦官在帝王庇護下逐漸強勢後,會滋生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他們會和外戚鬥,會和官僚鬥,及至形成「黨錮之禍」。

東漢末年,少主因為年幼,讓這種爭鬥更加的暴虐。

外戚們也大多選擇扶立幼主,依賴宦官抗衡中央官僚。

朝堂宦官、中央官僚之間的平衡一旦被打破,那些太后、少主其實並無能力掌控局勢,唯一能做的大概便是妥協。

東漢末年的朝堂政治怪圈,讓地方上的民眾漸漸也陷入一種怪圈。

朝堂鬥爭愈演愈烈,影響到地方官僚系統,只要中央控制下的地方官僚系統崩盤,百姓那裡會有什麼好日子?

公元184年,甲子年。

黃巾起義爆發,東漢王朝開始崩盤。

而黃巾起義爆發前,東漢王朝境內屢遭地震,可供查閱的地震次數就有七次。

當時冀、青、徐三州,多有水災,兗、豫兩州蝗蟲肆虐,荊、揚兩州水稻收成幾近斷絕,並、涼二州,又被羌戎所荼毒,各地百姓生活難以為繼,只能離開家鄉,變成流民。

地方上更是開始爆發以「黃老道」為核心的宗教教義,成為統治民眾思想的主要工具。

及至漢朝末年,這種核心教義分化為,以冀州太平道、四川五鬥米道為核心的兩個道派。

公元184年,3月5日。

以張角為核心的三兄弟,已經將太平道傳揚四方,教眾發展十餘年,其教眾已經高達十餘萬,全國各地均有其教眾。

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八州之地,教眾全部充斥其中,這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教眾,一旦積極響應,對於東漢王朝而言,絕對是一場滅頂之災。

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約定各地教眾一起起義,預計推翻東漢王朝。

不料,前去收買宦官的馬元義被舉報,張角當機立斷,於二月率先發難。

黃巾軍發難,各地群起響應。

漢靈帝急忙下令在函谷、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諸關口增設都尉守衛,屯兵防禦黃巾軍衝入京師。

同時,東漢軍正式開始全面布防:

南路軍:皇甫嵩、朱儁為左、右中郎將分統一軍,全力開拔潁川北路軍:盧植帶領北軍五校士北上,進入鉅鹿

東漢大軍兩路出擊時,南陽郡、廣陽郡、汝陽三郡積極響應,當地郡守接連被殺。

而率先出徵的朱儁首戰告敗,直接被黃巾軍波才擊潰,他倉皇退兵與皇甫嵩合兵屯駐於長社。

波才趁勢引大軍逼近,在草地上安營紮寨,將長社包圍起來。

黃巾軍打仗不要命,而皇甫嵩、朱儁帳下雖然號稱精勇,但真正上過戰場的人卻很少,長社被波才圍困,士兵們極為恐慌。

皇甫嵩卻看到了戰機,波才依草結營,一旦起火,那麼結局如何呢?

想到這裡,皇甫嵩的嘴角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當天夜晚,皇甫嵩引兵出城,縱兵點火,趁勢攻入黃巾軍營帳,黃巾軍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未有抵抗,便趁亂遁逃。

與此同時,曹操引兵前來馳援。

皇甫嵩、朱儁、曹操三人聯手,大破潁川黃巾軍,斬殺數萬人大獲全勝。

皇甫嵩、朱儁兩人趁勢追擊,一路沿著汝南、陳國、陽翟,東漢軍所向披靡,黃巾軍被一路吊打, 潁川、汝南、陳國三郡悉平。

兩人將戰線全部推向東部,進入河北地區。

大軍進抵東郡之後,黃巾軍將領卜己在倉亭防禦,再度大敗,黃巾軍被斬殺七千多人,統帥卜己也被生擒。

而北路軍的盧植當時已經擊潰張角,將張角主力圍困在廣宗境內。

漢靈帝馬上下令讓宦官左豐視察前線戰事,左豐因盧植給與錢財,回到洛陽的他立馬狀告盧植,這小子打仗不賣命,明明已經包圍了張角,卻停駐不前!

漢靈帝聽聞此事,立馬下令擒獲盧植,押回長安扔進了大牢,以董卓為統帥,讓其火速進攻張角。

可董卓的進攻並不順利,被張角阻於廣宗。

此時,皇甫嵩、朱儁已經平定南部黃巾軍,在東郡再破黃巾軍。

漢靈帝下令讓皇甫嵩全權負責北部戰事,火速打趴張角。

皇甫嵩全權接手北部戰事,一個好消息傳到了他的大營:

張角病死!

皇甫嵩下令立馬攻擊刻不容緩,可廣宗已經被張角的弟弟張梁接管,其帳下部隊戰力彪悍。

皇甫嵩攻城受阻,下令閉營休整。

張梁看到皇甫嵩撤軍休整,未有進攻的打算,廣宗城的黃巾軍也放鬆了警惕,當天夜晚,皇甫嵩下令全部出擊,重撲廣宗城。

大軍於黎民時分進抵城下,城中黃巾軍還在酣睡,聽到城下的嘶吼聲,倉皇迎戰。

張梁親自出城攻擊,雙方從黎民交戰至下午,黃巾軍終於落敗,被斬殺三萬人,五萬餘人溺河死亡,主帥張梁也戰死城下。

已經死亡的張角被剖棺戮屍,傳首京師。

鉅鹿郡的黃巾軍被平定,皇甫嵩和鉅鹿太守郭典繼續引兵北上,在曲陽和張寶展開大戰,一舉斬殺十餘萬黃巾軍,在曲陽城陽堆起一座「京觀」。

黃巾起義結束。

此番黃巾起義,耗時九月。雖然主力被撲滅,但是各地的黃巾殘餘勢力仍舊不容小覷。

如果黃巾起義是東漢滅亡的毒瘤,那麼東漢王朝固化的官僚行政系統又是什麼?

百姓壓榨機?還是資本收割機?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開局不利的黃巾軍大起義
    太監的勢力發展迅強,極為猖狂,以至朝政日非,民不聊生,最終釀成了東漢末年的責巾軍大起義。黃巾軍的領袖是冀州鹿郡人張角。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以宗教領油自層,四方最徒,施符治病,信眾日多,各地百姓為去拜見張教主,僅死在半路上的就不計其數,足見其影響力之大。東漢皇帝的地盤,共計有13個州,而張角的教徒,則遍布青、幽、徐、冀、荊、揚、充、豫,這東部的8個州。
  • 他們用符水治病來傳教,最終發動黃巾軍起義,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起義,通常來說都是因為下面的人不服從統治者的管理從而發起的一場戰爭,目的是為了推翻統治者的統治。那麼我們所知道的那些起義,實際上都會引起社會局面的一些變革。現在我們來談談黃巾起義這一事件,而這個起義的主角就是張角、張梁以及張寶這三個人。
  • 太平道和黃巾軍起義太平教主嘔心瀝血全國舉事,東漢滅亡第一推手
    太平道和黃巾軍起義太平教主嘔心瀝血全國舉事,東漢滅亡第一推手東漢末年官員腐敗稅負嚴重,農民不堪重負因此就會爆發農民起義,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黃巾軍起義。黃巾軍的領導人太平道的創始者,名叫張角。張角呢,其下有兩個兄弟名叫張寶張梁,三人都信奉道教。
  • 曹操作為鎮壓黃巾軍的將領,面對來勢洶洶的黃巾軍,他做了什麼?
    最終在公元184年,人民的怨氣終於爆發了,一場以宗教形式組織的起義轟轟烈烈地展開,因為這次起義的信徒頭上都綁著黃巾,故又稱黃巾起義。黃巾起義這無疑是東漢分崩離析的導火索,各路英雄豪傑紛紛以「匡扶漢室」為由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但他們擴軍目的卻不只是鎮壓黃巾軍,而是要成為雄踞一方的人物,像袁氏兄弟、韓馥、公孫瓚等等皆是如此。為什麼這麼說呢?
  • 探訪30萬黃巾軍的最後歸宿
    30萬將士魂歸於此  從商店鎮出發,有一條通往黃巾寨村的南北向的小路,沿此路一路往北走,臨近黃巾寨村時在路西面有一個長寬約五六米、高約兩三米的大土堆,上面長滿荒草,幾棵小野棗樹零星地散落於上,路經的老人告訴記者,這便是黃巾冢。
  •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他們頭戴黃巾,攻打當地官府,劫掠城鎮,一夜之間全國遍地開花,席捲八州之地烽煙四起,這就是著名的黃巾起義。關於這場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最終怎麼被鎮壓的?我為大家簡單的回顧一下。黃巾起義剛爆發時,漢靈帝就派出三個將軍,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盧植的任務是攻打冀州的黃巾軍,具體一點是巨鹿郡的黃巾軍大本營張角部。
  • 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為什麼「註定」會失敗?
    雖然提前暴露了,但起義一上來還是挺順利的,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地方守軍得表現叫做望風而逃。這個很好理解,用李雲龍的話說:「國民黨保安團那也能叫軍隊?」本來這些地方部隊也沒打過仗,平時欺負欺負老百姓,維護維護治安還行,地方上幾千人的山賊他們都不見得有能力平定,更何況遇到的是烏泱泱人山人海的黃巾軍,肯定掉頭就跑,不會去做什麼殊死抵抗。
  • 曹操家族墓地,出土4字古磚讓人意外,揭開其和黃巾軍的命運糾葛
    「倉天乃死」是東漢末年黃巾軍的起義口號,雖然起義不到一年便被鎮壓,影響卻非常大。令人驚奇的是,曹魏的奠基者曹操,他出身官宦,後又帶兵剿滅黃巾軍,按理說該與黃巾軍勢不兩立,他的家族墓「倉天乃死」字磚也揭開其和黃巾軍的命運糾葛。
  •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為何短短十個月不到就被鎮壓了?
    漢末黃巾起義是一場農民起義,但是它的爆發絕對不是農民與地主鬥爭那麼簡單,所以也就造成了這一場起義在歷史上非常特殊。 它摻雜了「太平道」這一宗教因素。 而這次農民起義是一個叫做張角的人,借用宗教煽動起來的,並且在之前準備了非常久的時間,雖然在預計發動時間的一個月前被「叛徒」告密,但提前發動的黃巾軍幾乎沒有任何的慌亂。
  • 行將滅亡的東漢,為何還能撲滅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張角率領的農民起義張角是河北巨鹿人,在傳道、治病的過程中積累了很高的人氣,後來更是通過頗具迷信色彩的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順勢成為起義軍中的領袖。各地起義民眾紛紛前來投靠,張角的隊伍很快就達到十餘萬人。張角將他們進行整編,並確定了發動全國起義的時間。只可惜,由於叛徒出賣,洛陽的數千起義軍遭到朝廷的屠殺,不得已,張角只好提前起事。
  • 東漢末年黃巾軍實力龐大,卻又為何被剿滅的如此之快呢?
    霎時間黃巾軍聲勢浩大,信眾多達數十萬,後張角又將這些信眾分為三十六方,每方都設置一個統領,統一由張角指揮。在之後與朝廷的戰鬥中,張角所領導的黃巾軍勢如破竹,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但是如此強大的黃巾軍,卻在短時期內就被消滅了,這是為什麼呢?
  •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聲勢浩大,全國各地同時起兵,為何會失敗?
    於是,起義準備順利地進行,張角親自到首都洛陽察看形勢後,調大方馬元義率荊、揚一帶數萬人,定期集中於鄴(今河南安陽),接著又同京師太平道約定:於甲子年三月五日,在首都和全國同時起義。這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大起義,基本布置就緒。滿腔仇恨的廣大農民同惡貫滿盈的反動統治者的一場生死決戰就要爆發。二、起義的爆發一場經過精心準備的、震撼全國的大起義,終於爆發了。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齊力打敗黃巾軍,這些你都看過嗎?
    在這裡,小麗歷史為你分享那些你不了解的歷史故事。文/小麗歷史【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家傳到獻帝那裡就分成了三國,追究造成紛亂的原因在於恆靈二帝,恆帝寵信宦官導致宦官集團把持朝政。等到靈帝即位宦官的勢力更為強大,十常侍驕橫無度禍亂朝政導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湧起。當時巨鹿郡有三個兄弟分別叫張角、張寶和張梁。
  • 三國 張角謀劃十年的黃巾起義為何只持續了短短九個月
    黃巾起義是由張角帶領的一場農民起義戰爭,也是一場歷史上大規模以宗教形式的戰爭.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休,邊疆戰事頻繁不斷。導致國式微弱,漢靈帝為了挽救國庫空虛公開賣官鬻爵,剛開始還是各種無用的小官職,到後面連三公,太尉也上臺了,只要你有錢沒有我賣不了的。
  • 三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漢靈帝時,發生了幾次人民起義,不過都被鎮壓了。朝廷用血腥的手段鎮壓了最初的幾次人民起義。後來,有一幫張氏的兄弟,總結了以往的經驗。並且,開創了一個教,名字叫太平教。這個教可是跟現在的邪教不同,它是當時廣大人民群眾嚮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託。而他們的領導人是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他們以傳教的方法廣泛傳播於群眾。其中張角自稱為「大賢良師」,他暗中傳教了十幾年。
  • 剿滅黃巾軍成為軍閥自身實力強化特別是兵源獲得的重要途徑
    對黃巾軍的剿滅行動成為軍閥自身實力強化,特別是兵源獲得的重要途徑,這一點在曹操身上也有所體現。「青州黃巾觽百萬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可見對於投降的黃巾軍加以整編利用是存在的,黃巾軍本身是一群因為生存需要而落草為寇的百姓,並不存在堅定的革命信仰,這使得整編利用的難度不大。
  • 《全面戰爭三國》黃巾軍裴元紹背景及稱號介紹 裴元紹好用嗎
    全面戰爭三國黃巾軍裴元紹好用嗎?裴元紹是黃巾軍的武將之一,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這位武將,小編這裡整理了全面戰爭三國黃巾軍裴元紹背景及稱號介紹,一起來看下吧。 全面戰爭三國黃巾軍裴元紹好用嗎?
  • 歷史上的起義基本都由小到大,為什麼黃巾起義初期就是燎原之勢?
    起義者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並人人頭扎黃色頭巾作為象徵,故而稱之為黃巾軍,而這場起義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爆發過無數次,然而像黃巾起義這樣從一開始就迅速蔓延至全國,並呈現燎原之勢的起義卻非常少見。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黃巾起義在初期就能有如此龐大的規模呢?
  • 東漢末年,漢靈帝玩的好嗨,導致黃巾軍的憤怒
    就上奏給說這種事不是你幹的你應當管理朝政和天下,靈帝都沒有多看呂強的奏摺。不喜不怒的樣子。於是漢靈帝想各種辦法玩起別的花樣來了。 用4匹白驢駕車,躬自操轡,在御苑西園驅馳,玩得很開心。大臣們也陪他玩。一時間,驢子的價錢暴漲,一頭驢的價格等於一匹馬的價格,200萬錢。他給狗戴上進賢冠,佩上綬帶,逗著它們玩。他把後宮改為一個集市,讓宮女們做買賣,互相討價還價。
  • 張角究竟有多神奇,他帶領的黃巾軍為何倉促起兵,最終結果如何?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故事,無非就是史書記載或者影視劇,今天就來說說《三國演義》,說到三國,便會想到裡面的黃巾起義,其實這也是基本上從歷史書裡如實改編過來的。在東漢末年,朝綱紊亂,宦官專權,在巨鹿這個地方出了這麼三兄弟:張角、張寶、張梁。下面就來說說這個張角,看看他是多麼神奇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