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快訊!碉堡真過時了麼?奇怪,現代戰爭還用碉堡?

2020-11-30 騰訊網

現代戰爭還用碉堡嗎?答案是肯定的!在阿富汗,美軍為了保衛交通線和控制塔利班的交通線,在阿富汗各省布設了不少關卡和哨所,其主要任務是偵察、警戒和防禦。其實,碉堡就是掩體性攻擊網點!

碉堡並不是哨所。哨所規模不一,有些哨所的規模大到與要塞無異,裡面有迫擊炮陣地、夥房和保存著油料、糧食和彈藥,能容納運輸車隊過夜,當過往車輛遭受塔利班打擊時,哨所還能派出援兵。

哨所的作用之一是觀察敵情。哨所周圍一般都呈放射狀分布幾個觀察點,它們大多處於山頂或高地上,這樣不僅為哨所築起一道安全線,還擴大了觀察範圍。可以清楚地監視小路上的行人、大路上的車輛、村莊裡的活動

當下,美軍的碉堡內牆都是由圓木、厚木板、填滿了沙石的木箱或者油桶、沙袋之類的材料建成的,其內部還會輔以一定的支撐結構,防止中彈後垮塌。比起日本的碉堡,美軍的顯得很愚蠢。按照直立或者其它方式堆放在少土的麻布袋堆成的護牆.這些麻袋用來防禦工事內層,加強防護能力。

美軍以為,兩層沙袋就足以抵擋輕武器的射擊和迫擊炮彈的破片。由石頭搭建的掩體上上面堆放一層沙袋,以避免中彈後碎石飛濺,傷及陣地內的士兵。這樣做,實際上效果並不好。木箱前後相接地排列在預先挖好的壕溝中,然後用沙土把壕溝填滿,就形成了一條簡易而隱蔽的隧道,將各個陣地連接起來,這是一個好辦法。

當碉堡頂部建造完成後把水泥從上往下澆注到整個建築上,當水泥沿著碉堡外壁流到地面上並凝固之後石質碉堡就擁有了一個水泥外殼。

通常,哨所生活艱苦,它們遠離大部隊,不僅處於敵人打擊範圍內,三天兩頭都會遭遊擊隊的襲擊,還經常缺水缺糧,白天被炙熱的太陽煎烤,晚上又凍得直發抖。假如遭到敵軍襲擾,死亡是必然的。夜深人靜四面八方傳來遊擊隊的吼聲,這可能是心理戰術,也可能是突襲,誰也說不定,老兵們一樣不敢安然入睡,

二戰時期,德軍一位少將就是在碉堡內被盟軍炸死的。如果突然開始襲擊,往往正在洗澡或者上廁所的美軍連褲子來不及穿就鑽進工事,操起輕重機槍向哨所外的荒地掃射,打不得中是其次,不讓塔利班靠近就行,美軍一年消耗幾十億發子彈,基本都是打在土裡的,

領袖是偉大的。在阿富汗美國軍官必讀《論持久戰》和《地道戰》,這仗打得仿佛又回到抗日戰爭時代八路軍打碉堡的年代。現代碉堡不能少!

聲明:本文章來源於網絡、報刊、新聞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觀點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是為了更好地傳播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班體育教案:炸碉堡
    小解放軍們,聽好口令,排成四路縱隊,立正、稍息、敬禮   2、小解放軍出操   小解放軍排隊可真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好音樂做操,看哪個解放軍做得最神氣。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小解放軍,剛才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我們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炸敵人的碉堡,你們願意嗎?
  • 碉堡三國
    最火爆最好玩的碉堡三國手遊與玩家見面了,創新的塔防卡牌策略玩法,精美的3D高清畫面華麗的技能特效,恢弘的三國場景都能給玩家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感,以策略戰天下,組建自己的三國軍團,根據地勢與敵人的陣營部署來改變自己的英雄陣容,享受指尖三國帶給你的刺激塔防戰鬥模式,帶給你不一樣的三國體驗,喜歡的朋友來下載吧!
  • 清明祭英烈,這些抗戰碉堡「沉睡」山林
    記者再次探訪東郊T80科技文化國際社區的碉堡時發現,雖然這一處暫未列入文保範圍,但所在的園區自製了標識牌加以保護。戰壕上方還設置了防護欄杆。不過,和西山碉堡群的狀況類似,園區內也沒有引導牌,知道這一處碉堡的人並不多。  同時,對於碉堡太隱蔽的問題,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員、南京炮兵學院退休教師費仲興十分關注。
  • 我是董存瑞炸碉堡的見證者
    更重要的是,沒有誰親眼看見他託起炸藥包的情景,這完全是事後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來的。當時董存瑞沒有帶架子,橋肚上也不能放炸藥。戰鬥結束後,從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婦為他做的襪底來,於是軍事專家就認為董存瑞極有可能是舉著炸藥包炸橋的。」此言一出,當年親眼目睹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老兵們個個十分氣憤,認為該導演的此番話是完全違背歷史事實和極不負責任的。
  • 南京一民國碉堡被渣土掩埋 不是文保缺少保護
    中國江蘇網4月16日訊 「淳化有座民國碉堡,周圍在施工,已經被渣土掩埋了!」昨天南京市文保志願者給揚子晚報打來熱線,希望這座碉堡能在遭破壞前得到有效保護。1937年南京保衛戰,江寧淳化是重要的外圍陣地。志願者希望,今年正值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南京現存的民國碉堡、炮臺等各類抗戰遺蹟等得到系統地保護。
  • 明外郭城牆上「藏」了一座抗戰碉堡
    在南京江寧區雙麒路上,藏著一座抗戰碉堡,它的半個身子已爬滿雜草,裸露在外的累累彈痕,見證了當年戰鬥的慘烈。近日,抗戰史學者、江蘇省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丁進發出呼籲,希望這座抗戰碉堡能得到保護。  現代快報記者把這座碉堡的現狀反映給江寧區文化和旅遊局,該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後表示,將申請把這座碉堡列入江寧區不可移動文物。
  • 蔡福興:單槍匹馬炸毀敵人碉堡
    炸碉堡 1953年,金城戰役打響,蔡福興所在連隊負責攻打一處位於山頭高地的敵軍指揮部。當時,敵軍碉堡裡兩挺重機槍溜著地面連續掃射,形成一道火力封鎖線,阻斷了我軍前進的步伐。為炸毀敵軍碉堡,連隊成立了一支臨時突擊隊,當時已是通訊班班長的蔡福興報名參加,並擔任隊長。
  • 在抗日戰爭中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摧毀日軍的碉堡
    炮樓應該是碉堡的一種,但是通常我們會將碉堡想像成比較低矮的隱蔽防禦建築工事,而炮樓是相對高一點,能夠檢測遠方的防禦建築工事,就其實質來說,應該都屬於碉堡範疇的。不過雖然修碉堡和炮樓的戰術非常落後,但對於中國戰場而言卻非常有效。因為中國軍隊嚴重缺乏攻堅武器,攻打日軍的碉堡和炮樓難度很大,拿下一個據點和工事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直到戰爭後期,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大大改善,日軍的這一戰術才徹底失效。 抗戰時期,中國武器裝備落後,就算是步槍也屬很珍貴的武器,並且子彈還不多,所以根本不捨得用。
  • 碉堡了是什麼意思? 「屌爆了」的諧音形式了解一下
    碉堡了是什麼意思? 「屌爆了」的諧音形式了解一下時間:2019-06-14 19:36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碉堡了是什麼意思? 屌爆了的諧音形式了解一下 以前常聽的英雄事跡裡面董存瑞炸碉堡絕對是耳熟能詳的一個,如今網絡流行詞的碉堡了是和致敬革命先烈有幾毛錢關係呢。
  •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犧牲 揭秘英雄炸碉堡的真實情況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在隆化戰鬥中捨身炸毀敵人碉堡,英勇獻身。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懷來人。在解放隆化戰鬥中,為掃除部隊前進的最後障礙,擔任爆破敵人一座橋上的碉堡的任務。當他衝到橋下時,發現沒有安放炸藥包的位置,眼看總攻馬上開始,他毅然託起炸藥包頂在橋身,猛拉雷管,炸毀碉堡,完成任務壯烈犧牲。
  • 董存瑞炸碉堡是「推測」?
    董存瑞的戰友肖澤泉、宋兆國、程摶九親眼目睹了董存瑞炸碉堡,是該案的證人,但由於三位老人年事已高,沒有出庭。另外一位證人就是呂小山老人。他是董存瑞烈士陵園的原主任,72歲的他專門從河北隆化趕來,今天要親自出庭作證。  庭上證人  和庭外證人  上午9點開庭後,呂小山和記者一起在庭外等候。老人熱切地向記者們講起和董存瑞的淵源,說他是「相伴存瑞40年」。
  • 王寶強版董存瑞炸碉堡單手舉40斤炸藥(圖)
    王寶強版董存瑞  戰爭很殘酷,尤其是攻堅戰,有時候要持續很長時間,比如董存瑞炸碉堡那場戰役,就是一場惡戰。《為了新中國前進》前日拍攝了最重的「董存瑞炸碉堡」戲份,拍了整整一天。  董存瑞炸碉堡是《為了新中國前進》中最重要的一場戲,劇組為了拍這場戲準備了很久,按1∶1的比例重建了很多碉堡和橋,還專門準備了四臺高清攝像機,從不同角度拍攝「爆炸」的戲份,「因為橋是重新搭建的,所以橋被炸毀的戲份必須一條過,四臺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去拍,可以保證有足夠的畫面夠後期製作。」執行導演劉濤說。
  • 老戰友目睹董存瑞捨身炸碉堡:跛腳託起炸藥包(圖)
    董存瑞入伍不到3年時間,先後參加戰鬥110餘次,與戰友一起殲敵800餘人,俘敵400餘人,炸毀碉堡16座,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這樣的戰功在同齡戰士中極為罕見。正因為戰功突出,1947年春,離18歲入黨年齡還差幾個月的董存瑞,就被部隊黨組織批准入黨。  許多年後,當時的連指導員郭成華還記得董存瑞的入黨誓詞。
  • 戰友回憶目睹董存瑞炸碉堡的全過程
    年前,解放隆化的戰鬥中,一座橋形碉堡阻滯了解放軍的進攻。巨響之中,敵人的碉堡灰飛煙滅。英雄粉身碎骨,用自己年輕的軀體,為戰友們開闢出勝利的通道。 董存瑞捨身一舉,定格為永恆的英雄形象。在電影《董存瑞》中,他喊出:「為了新中國,前進!」這句口號出自藝術加工,卻凝練著那一輩英雄先烈為之前僕後繼的信仰和理想,激勵著後人一代代成長、奮進。 在董存瑞犧牲半個多世紀之後,英雄的壯舉卻被質疑,英雄的形象遭到惡搞。
  • 擎天一舉——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真實經過
    67年前,解放隆化的戰鬥中,一座橋形碉堡阻滯了解放軍的進攻。橋下,董存瑞左手託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巨響之中,敵人的碉堡灰飛煙滅。英雄粉身碎骨,用自己年輕的軀體,為戰友們開闢出勝利的通道。 董存瑞捨身一舉,定格為永恆的英雄形象。在電影《董存瑞》中,他喊出:「為了新中國,前進!」
  • 土司的碉堡簡直是降維打擊
    其實,光是地形和清軍是客軍外還不足以讓清軍崩掉門牙。 最讓清軍難受的是大小金川建的碉堡群。由於當初的碉堡大多讓清軍給炸的和拆的差不多了,我們從僅存的丹巴碉樓群還是能目睹當時碉堡的構造。這種長的像煙囪一樣的土樓,如果放在熱兵器時代,基本上一炮就能給掀翻了。在乾隆時代,雖然火炮威力不巨大且發展緩慢,但是就這麼平放在地上讓清軍轟,還是會被轟塌。
  •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狙擊手一槍把德軍的一個碉堡打塌了,是怎麼...
    碉堡從火力配置上可以分為火炮碉堡和機槍碉堡—— 火炮碉堡 機槍碉堡 而從結構上,分為鋼筋混凝土澆築的永固碉堡和用沙堆堆砌的臨時碉堡。
  • 抗戰老兵敢死隊隊長譚崑山:炸碉堡,替戰友寫遺囑
    中新網長沙8月20日電 題:抗戰老兵敢死隊隊長譚崑山:炸碉堡,替戰友寫遺囑  作者 王豔明 袁曉莉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那個年代作為中國青年人應盡之責,我無愧於心。」19日,在長沙市嶽麓區黃泥嶺社區,94歲的抗戰老兵譚崑山側臥在床,回憶起70多年前與日作戰的刀光血影,仍記憶猶新。
  • 拆遷現場「露」出一座抗戰碉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丁進 攝  快報訊(記者 蔡夢瑩)「淳化老街拆遷,『露』出一座南京保衛戰碉堡,現在被拆遷垃圾包圍!」2019年1月3日,有抗戰史學者向現代快報記者反映了這一狀況,他希望這座見證了南京保衛戰淳化慘烈戰鬥的抗戰碉堡能夠得到保護。在此以前,快報曾經呼籲並保護了外郭城沿線、南理工科技園和湯山顧家棚多處抗戰碉堡。
  • 老兵宋兆田:親眼見證董存瑞炸碉堡壯舉
    敵人在靠近「澇窪子」前沿築有大碉堡群,名為「子母」碉堡群,即中心一個高大碉堡,腳下築有數個小暗堡。暗堡外圍挖有一人深,5尺寬的壕溝。溝底插滿削尖的梅花樁,外圍設有陷阱、電網、鐵絲網。敵人陣地上設有40座這樣的碉堡群。 我營第一梯隊四連對面的敵人在靠近澇窪子前沿設有一個大碉堡群,四連用了兩個多鐘頭,傷亡40多人,才攻下這個碉堡群。隨後,營動用第二梯隊六連接替四連向敵縱深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