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觀展指南
開幕時間:2019年9月23日【開幕式視頻】
開幕地點:北京展覽館【地址交通】【交通管制】
展覽對外開放時間:2019年9月24日起起向公眾開放,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前往參觀。
國慶節前後開放時間:
國慶節前,將舉辦若干專場參觀活動,屆時展館將臨時封閉。具體開放時間為:
9月24日和26日全天、
9月27日上午、
9月28日下午、
9月29日下午對公眾開放、
10月1日將暫停展覽一天,10月2日以後正常開展。
遇有特殊情況將另行公告,請及時予以關注。
公眾諮詢電話: 010-57960243、010-57960245
接受諮詢時間:每日9:00至17:00
網上展館觀看時間入口:
9月26日起小編發現網上展館就可以看了,社會公眾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展覽、感受成就、重溫精彩。
展覽開館閉館時間:
開館時間為每日9時至17時,閉館前1小時停止安檢入館。
展覽需要多長時間參觀?
參觀展覽時長建議為1.5小時。
參觀門票領取:
觀眾憑本人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戶口本等)在北京展覽館文化廣場東南側「領票處」領取當日門票,自覺接受安全檢查後進入展館(展覽不設網上預約渠道)。
看展覽要求:
嚴禁攜帶任何禁限物品參觀展覽,展館內嚴禁吸菸,禁止使用明火。請勿攜帶食品飲料、筆、自拍杆等參觀展覽。如攜帶大於30釐米×40釐米的包,需存包後進館參觀。
參觀過程中,請注意看管好隨身物品,在展覽開放區域內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有序觀看展覽,嚴禁進入未開放區域,遇有突發情況,請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緊急疏散、避險。
北京展覽館周邊大型社會停車場較少,請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往觀展。【地址交通】【交通管制】
展覽看點:
展覽藉助產品原件、沙盤模型等實物,對70年來相關領域取得的150個「新中國第一」進行展示,其中北京有10項。整個展覽涉及北京的成就有近50處。將按照時間發展,逐步揭秘北京在70年來取得的成就。
在新中國成立第一個十年中,北京成功治理龍鬚溝,建成新中國第一座現代電子管廠,國內首座民用機場啟用,新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在北京試製成功。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首都十大建築全部完工。
1950年
花693.4萬斤小米成功治理龍鬚溝
天壇北門的金魚池小區內水清樹秀,一派祥和。很多人都不會想到,這裡曾經就是老舍筆下的龍鬚溝。
新中國建立初期,北京的許多街道,尤其是勞動人民聚居的地區都沒有下水道,骯髒程度最嚴重的就是龍鬚溝,離半裡路就可聞到臭味。龍鬚溝一帶的居民,多是零散工人、三輪車夫、貧苦市民,這裡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也沒有一所像樣的大瓦房,居民喝的是比自來水貴四五倍而又骯髒的井水,北京外城的全部人口是50萬,其中40萬人口的生活汙水都流到曲折狹小的龍鬚溝裡,溝水泛著古銅鏽的綠色,一年有9個月臭氣燻天。
1950年5月16日,龍鬚溝治理工程正式開始。龍鬚溝工程的概算為693.4萬斤小米,佔全市預算支出總額的2.25%。在治理龍鬚溝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還來到群眾中聽取附近居民的意見,這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聞所未聞。老舍據此創作了著名話劇《龍鬚溝》。
值得一提的是,龍鬚溝工程的概算為693.4萬斤小米。當時小米是中國財政收支計量單位,這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初物價波動,所以財政預決算和供給標準均以小米計算。例如從國家主席到普通職員,儘管工資是以小米計算的,但拿到的工資依然是舊幣鈔票。發工資時,以市場前一天的小米價格為準,按照工資標準的小米斤數折合成貨幣。這樣可保證拿到的工資能與市場上的小米價格相當。
「老舍若來尋故地,當驚巨變續華章」。居民在《頌金魚池小區》詩中這樣贊道。2004年4月18日,原龍鬚溝地區的老街坊們把老舍筆下的「小妞子」接回金魚池,為「小妞子」銅像落成舉行揭幕儀式。
1956年
亞洲最大最強電子管廠開工
聞名中外的北京798是藝術的象徵,老的廠房和當代藝術在這裡激情碰撞,活力無限。60多年前,這裡也是一片生機,在這裡,誕生了中國許多現代化工廠。
1952年起,在蘇聯和德國(東德)的技術支持下,北京開始籌建酒仙橋電子工業區。1956年10月15日,北京電子管廠舉行開工典禮,這座廠總投資1億元,設計年產1220萬隻電子管,是上世紀60年代亞洲最大最強的電子管廠,是中國電子工業和國防工業的骨幹企業,員工總數近萬人。
除此之外,酒仙橋還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北京電機總廠、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下轄706、707、718、751、797、798廠)、北京有線電廠(738廠)、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等單位。798藝術區就是在工廠舊址上改建而成。
1993年4月,北京電子管廠以經營性資產出資,2600多名幹部職工以募集的650萬元出資,加上銀行的債轉股,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後來的「京東方集團」。
2018年,京東方新增專利申請量9585件,其中發明專利超90%,累計可使用專利超7萬件,BOE(京東方)已躋身半導體領域全球第二大創新公司。2019年一季度,京東方液晶顯示屏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一。
1958年
首都國際機場建成投入使用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建成於1958年,是國內首座民用機場。
1980年1月1日,T1航站樓及停機坪、樓前停車場等配套工程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11月1日,T2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同時T1航站樓開始停用裝修。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樓重新投入使用。2008年春,機場擴建工程(T3航站樓)完工。截至2017年7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面積共計141萬平方米;有兩條4E級跑道、一條4F級跑道,機位共314個。
從1978年至2014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由103萬人次增長到8612.83萬人次,位居亞洲第1位、全球第2位。2018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成為中國第一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也是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後,全球第二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截至2018年12月,有國內(含地區)航點160個,國際航點136個;共開通國內航線132條、國際航線120條。
1958年
新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試製成功
新中國成立前,全國鐵路只有四千餘臺蒸汽機車,型號多達兩百種,分別由8個國家的30多個工廠生產。就蒸汽機車型號龐雜眾多而言,舊中國絕對位居「世界火車之最」。那時的中國鐵路曾被譏諷為「萬國蒸汽機車博覽會」。
上世紀50年代末,隨著世界鐵路內燃化進程的加快和中國鐵路運輸的迅猛發展,黨的八屆二中全會後,北京長辛店機車車輛工廠的領導萌發了製造內燃機車的想法,並得到了鐵道部和北京市委的支持。代理廠長黃英夫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多方搜集有關資料,並從集寧借調來一臺匈牙利進口的ND1型機車作試製樣機。工廠還成立了內燃機車辦公室,統籌試製工作。唐山鐵道學院、北京鐵道學院和北京工業學院的師生們也聞訊趕來協助解體、測繪。
1958年8月31日,新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建設型直流電傳動調車內燃機車組裝完畢,9月9日正式下線,機車的3萬多配件全部是中國製造。這臺機車採用的柴油機裝車,功率441千瓦,自重60噸,最高時速是85公裡。
1959年
首都十大建築全部完工
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在首都北京建設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國慶工程,這項計劃包括10個大型項目,被稱為「十大建築」。
1958年9月6日,時任北京市副市長萬裡召集了北京1萬多名建築工作者開會,作關於國慶工程的動員報告。除組織北京的34個設計單位之外,還邀請了上海、南京、廣州等地的30多位建築專家,進京共同進行方案創作。建築專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人們對各項工程先後提出了400個方案,其中僅人民大會堂就提出了84個平面方案和189個立面方案,並結合工程對天安門廣場提出了多種規劃意見。
1959年2月,當時的「十大國慶工程項目」最後確定。1959年,北京十大建築竣工,它們是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同屬一個建築,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釣魚臺國賓館、華僑大廈(已被拆除,現已重建)、北京火車站、全國農業展覽館和北京工人體育場。
此後,「十大建築」的評選又進行了多次。2009年3月「北京當代十大建築」評選活動啟動,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國家體育場、國家大劇院、北京南站、國家遊泳中心、首都博物館、北京電視中心、國家圖書館(二期)、北京新保利大廈、國家體育館榮獲「北京當代十大建築」稱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網上展館觀看入口:http://guoqing70.cctv.com/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北京本地寶(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成就展】獲取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間地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開館閉館時間、開展公告, 如何領票,還能第一時間獲取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網上展館入口及北京展覽館地址交通指南、交通管制詳情;還能獲取國慶70周年系列展覽活動。
相關推薦:
》》 「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開展公告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開館時間幾點到幾點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要門票嗎?如何領票?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入口
》》2019北京展覽館70周年成就展如何購票?購票證件購票地點須知
》》北京70周年大型成就展需要網上預約嗎?附網上展館入口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如何領票(領票證件+領票地點)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