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主播搶食直播市場 是造噱頭還是好模式?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虛擬主播搶食直播市場,是造噱頭還是好模式?

圖片來源:天貓

記者 | 佘曉晨

直播帶貨的浪潮中不斷湧現出各種新玩家,這一次是虛擬主播。

5月27日,虛擬偶像默默醬在抖音直播間進行帶貨,單場直播觀看人次達28萬。從今年3月開始,淘寶直播測試了多場虛擬主播的帶貨。擁有超過186萬B站粉絲的虛擬偶像洛天依在五一期間和淘寶頭部主播李佳琦進行同臺直播,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虛擬主播的帶貨和普通主播帶貨的流程類似:商家寄貨給主播方——主播通過直播間銷售——消費者購買。只不過在主播方,包括了虛擬主播MCN和虛擬IP的版權方。

形式上,目前虛擬主播的帶貨主要是和真人進行搭配直播。MCN公司大禹文化旗下的一禪小和尚、熊小兜等虛擬IP,從今年5月起正式開始直播帶貨,採用的模式均為「虛擬+真人」的「雙主播」模式。大禹文化表示,這一形式有著具體分工:虛擬主播重點在於引流,真人主播則負責銷售轉化。

帶貨品類上,虛擬主播售賣的商品往往要符合自身的風格。以5月20日晚海爾旗下的Leader統帥家電直播為例,虛擬主播「快樂小雞」蛋黃和白糖聯合海爾的管理層做了一場新品發布直播,而Leader本身的品牌戰略就是年輕化,適合採用虛擬IP的營銷方式。

大禹文化動漫事業部的紀先生稱,在選擇合作品牌時,他們最看重的是商品與IP的契合度,以及商品購買群體是否匹配粉絲畫像。通常,他們會從垂類品牌入手,比如旗下動漫IP熊小兜的招商方向就是母嬰、嬰童用品。

為什麼虛擬主播帶貨突然火了?

對於平臺來說,直播帶貨的趨勢持續增長,而他們需要新內容來吸引用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淘寶直播正式宣布了有關虛擬主播的扶持政策,在2020年「淘寶直播MCN機構大會」上,淘寶表示,在四大MCN賽道中,虛擬主播是二次元賽道中的主要承載部分,淘寶將對其進行重點扶持。

同時,抖音於5月22日上線了「元氣學院」,以「短視頻創作+直播挑戰」的形式鼓勵二次元創作者創作。

淘寶直播MCN負責人新川告訴界面新聞,目前虛擬主播的帶貨嘗試並不是為了銷售數據,而是為了在直播行業做一些新的嘗試,「我們想看到,在二次元的場景下,三次元的消費者是否會買單。」

他認為,虛擬主播的優勢之一是「不知疲倦」,對於真人主播來說,長時間的直播必然會對自身的狀態有一些影響,虛擬主播不會出現這一問題。

此外,通常虛擬主播大部分具有IP屬性,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和素人主播相比擁有更高的起點——而這也是虛擬主播最重要的意義:吸引流量。

據愛奇藝發布的《 2019年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達4.9億,其中泛二次元用戶3.9億人,核心二次元用戶1億人。大禹文化動漫事業部的紀先生認為,IP帶貨可以快速形成粉絲經濟閉環,這一點真人主播很難實現,同時真人直播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虛擬直播先天具備內容差異化的特點。

從IP方來說,直播帶貨則給虛擬IP提供了一個更快的變現方式。虛擬IP出品方魔琺科技的創始人&CEO柴金祥稱,在抖音、快手等走紅的虛擬IP不乏千萬量級的粉絲,但大部分IP的實際變現途徑只有廣告,而國產原創動漫IP本身有龐大的粉絲基數,虛擬直播能夠極大縮短它們的變現路徑。

儘管虛擬主播帶貨聽起來好處頗多,虛擬IP形象和真人主播存在諸多不同,能否持續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

首要的問題在於技術能力。在實際操作中,虛擬直播的技術門檻較高,對硬體和軟體都有要求。上述大禹文化的紀先生認為,短期內行業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李佳琦和洛天依的同臺直播就出現了「翻車」事故:在雙方一同推薦商品時,洛天依表示要表演唱歌,但因為技術故障,用戶只能看到洛天依的動作而聽不到聲音,另一邊的主播李佳琦卻沒有意識到直播的問題,繼續稱讚洛天依的表演。

其次,虛擬IP的重要支撐是粉絲經濟,直播的前提是不傷害粉絲,對於出品方來說,IP帶貨就比真人帶貨謹慎許多。同時,紀先生認為,對於大部分IP文化企業來說,直播是很陌生的行業,運營體系也需要重新搭建。

更重要的是,目前得到驗證的銷售數據仍來自於從直播平臺成長起來的二次元帳號。五一期間,成長於抖音平臺的美食知識類帳號「我是不白吃」通過「真人+虛擬IP」的直播形式進行三次帶貨,總銷售額超過36萬。而那些來自於第三方的虛擬IP畢竟是小眾文化,吸引粉絲之後,給品牌帶來的轉化效果仍然未知。

相關焦點

  • 絆愛醬生日會直播觀看破百萬,而國產虛擬主播為什麼做不好?
    巨頭的入局顯然引起行業在網際網路範圍內的關注,MCN們也為虛擬主播編好了故事:通過俏皮的形象、優質的內容,在短視頻平臺積累早期粉絲,再進行直播,通過直播打賞做初步收入,然後與品牌合作進行代言,進攻線下偶像化開LIVE。
  • 當虛擬主播也開始直播帶貨,行業內會迎來下一個風口嗎?
    而伴隨著直播電商的火熱風口,這些自帶流量、有著強人設、穩固受眾的虛擬偶像/虛擬IP也將目光聚焦到了這門生意上。在今年 3 月,由「手心好物」引入淘寶的虛擬二次元主播@狼哥賽門便開啟了自己的首場正式直播,除了與用戶進行日常互動外,還在直播中推薦了與其形象調性相符的盲盒、手辦以及二次元周邊等商品,整場直播收穫了近 15 萬的觀看量。
  • 2019China Joy網易CC直播發布AI虛擬主播計劃,探索直播2.0時代
    虛擬主播作為2019年CC直播品牌煥新計劃的重要一環,承載著CC直播對於直播2.0時代戰略準備,希望通過可愛的虛擬主播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也希望以更前瞻的技術、更年輕化的姿態擁抱未來。
  • 「618」背後的直播帶貨:起源於秀場 虛擬主播成新趨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618」背後的直播帶貨:起源於秀場,虛擬主播成新趨勢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618」購物節和直播行業站在了關注的焦點。而李佳琦最初的形象還是「櫃哥」,一句「OMG,買它」讓他和直播行業在2019年出圈,成為網絡輿論的熱詞。2019年,杭州的聾啞人主播紫薇在鏡頭前和粉絲打招呼。中國日報網形態多樣化:從「雲」遊博物館到「雲」賣房2020年到來的疫情,使得線下經濟遭遇危機,而直播行業卻增長加速。
  • 虛擬主播走入直播間,認養一頭牛開啟品牌直播新玩法
    7月27日,當認養一頭牛開展了虛擬主播「一頭」的直播首秀,這種虛擬主播與真人主播相結合的新模式不僅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直播新體驗,也構建起了多元化內容生態,對認養一頭牛而言也是從「直播促銷」到「直播營銷」的一次升級
  • B站虛擬主播的前生今世
    虛擬偶像在成為「人氣偶像」之前,很難獲得穩定收入;而虛擬主播在產出作品的同時,主要依靠直播打賞等方式獲得收入,可以通過直播實時變現。由於虛擬主播是真人參與塑造的,真人的個人特質對虛擬主播的影響很大。普遍情況下,虛擬主播的「中之人」身份需要保密,以維護虛擬形象及人設的完整性。「菜菜子」則是一個特例。
  • 淘寶直播李明:客服直播間、虛擬主播、智能主播助理等直播產品也將...
    DoNews10月12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阿里研究院與畢馬威共同發布《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報告發布會上,淘寶直播MCN運營負責人李明(花名:新川)透露,今年天貓雙11將有更多明星參與直播,「來淘寶直播的明星只會比天貓618時更多,不會比天貓618時少」。
  • 虛擬偶像直播有市場嗎?
    在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虛擬主播在中國真的會「火」嗎》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點擊右邊的連結看一下。虛擬主播在中國真的會「火」嗎在文章發布之後,獲得了許多知乎網友的贊同和反對。就此,我們針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第一個問題:國內虛擬偶像直播有市場嗎?
  • 虛擬偶像也直播帶貨了,李佳琦薇婭們怎麼辦?
    深入分析:虛擬偶像到底好不好? 儘管虛擬偶像不是真人,但是它們走紅的核心還是在於其人設、性格和外表,角色畫像基本可以等同於一個真實的偶像。不過由於技術上的特殊性,相對於真人主播來說,虛擬偶像們具有比較特別的屬性。
  • 虛擬女主播下機忘切斷信號 直播和男子聊天粉絲心碎
    隨著虛擬主播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虛擬美少女開始了自己的主播生涯,有時候躲在這些主播背後的人也會意外現身,最近另外一位人氣主播「家長むぎ」在直播後忘了切斷信號,以本人的畫外音身份出現在了視頻之中。
  • 日本虛擬主播,即將在日劇中出演
    但不可否認的是,虛擬主播,相對於滿屏肉彈的真人女主播,其受眾群還相對較少。一般人對虛擬主播的認知,大概就是停留在,她只能做出如同SIRI般的生硬的系統對答,又或者,進行遊戲實況直播時,僅有幾個表情變化和說話時嘴巴的張合罷了。但其實,虛擬主播的商業發展模式超乎很多人的想像!以日本目前最具有人氣以及影響力的虛擬主播——【絆愛】為例。
  • 阿里動物園首位主播來了!天貓超市虛擬主播「小鐺家」今晚上線
    【獵雲網北京】9月28日報導天貓超市今日宣布,天貓超市品牌 IP 形象 「小鐺家」將於 9 月 29 日 0 點正式上線官方直播間,成為「阿里動物園」首位主播。據悉,天貓超市虛擬主播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不僅能像真人主播一樣介紹商品,還能與觀眾實時互動。天貓超市虛擬主播「小鐺家」上線天貓超市官方直播間「我們發現很多用戶都喜歡在深夜逛天貓超市。以零食為例,平臺全天的交易高峰並不是出現在白天,而是出現在晚上 11 點以後。」
  • 淘寶首位虛擬主播出道,二次元破圈賣貨
    直播間裡,主播「狼少年」的身體朝前,頭向後旋轉了 180 度,呈現出弔詭的姿態。「現在給大家展示的,是人類主播做不到的事情!」畫面外,配音員靈機一動,用詼諧的語言救場了突發的Bug。這是 3 月 3 日「手心好物」直播間裡的一個小插曲。主角狼少年,是淘寶直播裡的首位虛擬主播。
  • 虛擬主播主演的電視劇誕生,你能想像嗎?
    2018年,VTuber數量開始爆發式增長,2月YouTube上的VTuber頻道數量有500個,而到了7月就增長到了4000個,這種主播的快速增長,也讓觀眾人數翻番,從2017年12月VTuber Top50的觀看人數162萬,漲到了2018年6月的825萬。虛擬主播的市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 直播基地,無關帶貨?
    這其中,不少直播基地雖然有著不同的模式,卻多多少少有著相同的「配方」。有知情商戶向懂懂筆記透露,如今直播基地掛牌的勢頭有如曾經的創業園、產業園。一部分網紅直播基地甚至空有虛名,實際運作上與直播電商無關,各路網紅、直播平臺僅僅是招商的噱頭罷了。難不成,直播基地,無關賣貨?
  • 直播造娃娃、宣揚暴力 鬥魚被罰6萬元
    武漢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調查顯示,其營利方式是對「包含廣告收益、發行遊戲收益,以及粉絲對主播的打賞,按比例分成」。  辦案人員發現,武漢鬥魚提供的直播產品有別於傳統的遊戲直播,不再是刻板的遊戲節目或單純的大賽轉播,許多都是主播自己的個人秀,「主播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一臺PC將自己的電腦畫面和攝像頭畫面傳輸到自己的直播間,轉播給粉絲觀看。」
  • LINE FRIENDS攜手天貓舉辦虛擬直播
    原標題:LINE FRIENDS攜手天貓舉辦虛擬直播   國際化
  • 聊天賺1個億,日本虛擬主播成新風口
    虛擬主播(Virtual YouTuber、又稱V Tuber),指的是以動漫風格的人物形象在YouTuber上發布視頻內容的主播。在日本,虛擬主播的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通過粉絲「打賞」賺到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2.65萬元)的主播。按收益額計算,日本獨佔了世界前3名。有的虛擬主播還與企業合作,進入海外市場等,似乎正在發展為以日本為源頭的一項新的娛樂產業。
  • 虛擬偶像洛天依直播帶貨,二次元破圈
    知名虛擬偶像洛天依直播帶貨的時間內,觀看人數最高峰一度達到270萬,近200萬人打賞互動。其坑位費(商品在熱門主播房間的上架費用)報價更是高達90萬,遠超羅永浩、李佳琦和薇婭等一眾真人主播。「沒考慮過是否適合自己,就擔心手慢了搶不到。」2020年5月,知名虛擬偶像洛天依在上百萬粉絲的呼喚聲中,進行了一場跨界直播帶貨。
  • 直播間的小怪獸?花椒直播推互動手偶虛擬3D玩法再進一步
    近日,花椒直播上線了手偶玩法,這個全新的功能不僅帶來了更加生動有趣的直播畫面,也為主播和用戶增加了全新的互動樂趣。在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的維度上,花椒直播又向前邁了一步。過去幾年裡,花椒直播逐步建立了移動視頻直播的全新交互模式,以深厚的技術儲備和產品研發作為基礎,對內容進行持續創新,在泛娛樂直播界保持領跑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