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本質上也是一種"供需關係",經營好感情就是維持好供需平衡。
而"作"的本質,是女生對情緒價值的需求遠超了男生的供應能力。一開始他會努力去滿足,但他必然也會因"被迫付出"的感受心生芥蒂。長期的供需失衡下,一旦清醒地意識到女生的需求就是無底洞,再加上沒有從女生身上得到相匹配的價值,男生必然會選擇撤資及時止損。
毋庸置疑,這種情況能挽回。關鍵就在於女生要學著成為一個"供應者"。
自我療愈是第一步
愛情在每個人的生命裡所佔的比重都不一樣,喜歡"作"的女生,格外看重愛情。對其他人來說,愛情是調劑,是人生必經的一環,但對你來說,愛情是"藥",你需要抓住一切觸手可及的溫情來彌補自己的缺失。
這缺失分為兩種:一是原生型缺失,二是成長型缺失。
*原生型缺失(Primary deletion)
顧名思義,原生型缺失的起源就在原生家庭。
擁有原生型缺失的女生常常會陷在"衝突狀態"裡,你既渴望著一個無條件愛你、全然接納包容你的人,可真當有人對你示好,又會忍不住去懷疑他的用意和真誠。
這種固有的防備,伴隨著你從童年到成年,幾乎難以動搖。你思維中"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認定一個觀點後,大腦持續、有選擇地去尋找證據證明自己是對的」的部分已然根深蒂固。
他對你好,你會想"男人都是三分鐘熱度",他對你不好,你會得出"他果然不是真的愛我"的結論。"不被愛"反而能讓你長舒一口氣,似乎只有痛苦才真實地存在於你的生命。你的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潛意識裡,"愛"這個字代表的不是溫柔的擁抱和注視,而是利益交換、人格貶低、暴力...
為了保護自己,你"不敢不作"。
會被原生缺失深刻影響的人,其實心理上從未與原生家庭分離。
在我接手過的案例中,大部分人活過半輩子也意識不到,正是和原生家庭的緊密聯結,讓她失去了被愛的可能性,上一輩的不幸正在重演。
*比如作而不自知的林女士。
找我的時候,林女士已經與男友分手三個月,中間也複合過兩次,但都很短暫,維持不了幾天,男友就會突然拉黑她。
可當問到兩人是因為什麼分開的時候,林女士竟然一問三不知,在她看來他們沒有什麼大矛盾,都是男友在無理取鬧,而她挽回的理由僅僅是"我不像他那麼絕情"。
不過看完他們的聊天記錄之後,我就發現,事實不像林女士描述的那樣。
相信細心的小夥伴已經發現了,他們的交談與其說是溝通,倒不如說是林女士在單方面"炫耀",兩人看似有來有往,但林女士總是有意無意打壓貶低男友並抬高自己,"我不像你""這都是什麼"之類的表達已經成了林女士的口頭禪。
面對林女士的時候,男友不像她的伴侶,更像是被她挑剔的下屬,男友的自尊和價值感被無限打壓,逃離就成了他唯一的發洩方式。
後來和林女士有更深入的交談才得知,原來她媽媽就是這麼對爸爸和她的。年幼的她從來沒有得到過媽媽的誇讚,媽媽和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笨的和豬一樣,什麼都做不好。"
這一度導致了她的自卑和恐懼被挑剔,但不知不覺中,她也從媽媽那習得了用攻擊別人來防禦的方式。
她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並且逃避去面對這個事實,畢竟"被評價"就是她最大的心結,她不允許自己批評自己。不斷去證明"我很好",已經成了她人生最大的意義。
而想要自我療愈,獲得健康的親密模式,"看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我給林女士的建議是運用"空椅技術(Empty chair Technology)"來進行自我覺察和創傷修復。
具體操作是:
①找一個安靜的空房間和兩把椅子,一把自己坐,一把放在對面,閉上眼開始放鬆冥想,可以找網上的音頻輔助。
②完全放鬆之後,想像對面坐著你的母親(傷害過你的人),這是個很安全的環境,她無法傷害你。然後想像她最讓你印象深刻的話,此刻你的情緒怎麼樣?可以直接說出來,也可以盡情對她表達你想說的任何話。
這一步完成之後,你大概率已經能夠感覺到情緒上的平和,你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合理的出口,過去的痛苦不再是你懲罰自己的工具,你可以去討厭傷害自己的人,但一定要同自己和解。
③換一個人物想像,重複操作。現在坐在對面的是年幼的你,在你的腦海裡她在做什麼?她聽到了、看到了哪些東西?她是被怎樣對待的?你感覺她的情緒是怎麼樣的?如果現在你在她身邊,你想要怎麼安慰她?
把你想對她說的話,想給的擁抱都表現出來。
④最後,轉換位置,坐在對面的位置上,假如剛剛被那麼對待的,就是此刻的你,你的感覺是?
練習完了之後,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找個本子寫下來,體會自我療愈的美好感覺,也可以寫一些反思,比如,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愛,不能用質問和評價對方的方式,只有對世界報之以歌,世界才會回之以溫柔。
*成長型缺失(Growth deficiency)
說到"成長型缺失",就不得不說一個發現:知乎關於"作"的戀愛問題,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學生提的。
這並不是偶然現象,因為在我接的案例裡,上來就說自己把感情作沒的,確實很多都是學生。
為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生任務,某個任務未完成,會直接影響到下一階段的任務,這個並不是誰要求的,而是社會發展和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
比如青少年期(12-18歲)就應該要進行"自我同一性建設"(來源:埃裡克森心理發展八階段理論),在社會上找到自我價值,建立穩定的三觀和認知模式。然後才能順利過渡到親密關係建設階段,處理孤獨感的問題。
但因為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本來早就應該建設好自我同一性的同學們,都還在學校裡,根本沒有充足的條件反思和塑造自我,在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就開始戀愛,自然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說白了就是自己都沒活明白,又怎麼負擔起兩個人的人生?這就是成長型缺失。
不過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這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階段性問題,不能簡單用好壞來論。幼稚也是通往成熟的必經之路。
成長型缺失不只存在於學生身上,也有很多自我認知能力差的人,結婚十幾年,戀愛模式還是很幼稚。
成長型缺失比較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過於依賴用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周圍輿論來判斷感情,對感情有過多幻想和過高期待。
比如:別人有的我也要有,你不給我就是不愛我。為什麼人家做的到你做不到?xxx不是你該做的嗎?
她不清楚自己對感情的真正期待是什麼,不會考慮現實是怎麼樣,只是依靠掠奪的本能去要更多愛,她會覺得,愛本來就是要不分彼此,兩個人不需要保持邊界和框架。
可是她不明白,再親密的兩個人都需要個人空間,不分彼此是培養信任和舒適感之後的結果,而不是戀愛的前提。
高期待產生高要求,高要求產生大壓力,大壓力造成對方迴避,對方迴避後她會有更多不安,於是又期待他能付出更多來給自己安全感,負性循環周而復始,又怎麼可能愛得愉快?
要療愈成長型缺失,就要先建立好"自我同一性",找到自己的社會價值是什麼,並為之付出努力,在奮鬥的過程中,多思考人生和未來。
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又有充足的底氣,再面對那個讓你患得患失的人,你就會明白,讓你不安的,到底是他淺薄的愛,還是你脆弱的自信?
很多小夥伴也表示,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推薦你去百度:APESK榮格性格測試,參考價值很高。記得回來評論區分享一下結果。
用框架感拉開距離,傳遞積極能量
說完自我療愈,最後肯定不能少了挽回中具體的溝通技巧。
"作"解讀得深入一點,就是過度索取,這會直接給他造成壓力。分手後他對你最直白的感覺就是"防備""排斥",你之前對他的方式,給他紮下的心錨就是:你=負面情緒源。
所以挽回原則就是,控制需求,同時潛移默化揭掉你身上的標籤。
具體做法是,告訴他你現在已經放下,並且不會向他索取,用後退來讓他放下戒心,不過注意千萬別傻傻地直接去說,而是用暗示來表達。
研究表明,相對於現有的結論,人們更相信自己的推論,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Self selection effect)"。
比如你可以這麼說:"我們見一面,你把我的東西還給我,我下午要忙xxx,所以時間不多。"
他得到的表面信息是你有自己的事要忙,這個信息經過他的大腦加工之後,他自己就會得出你不想糾纏他的結論,這比你自己去解釋更有效,這種情況下,他大概率會答應你的邀約。
至於傳遞積極能量則需要從兩個渠道入手,一個是朋友圈,一個是私聊。朋友圈可以分享你的學習提升,也可以分享你的交友聚會,總之你要讓他看見你離開他也活得很好,他才有可能逆向合理化,懷疑自己提分手是不是個錯誤決定。
私聊時則不需要去提感情,而是用小事來保持弱聯繫,在他積極回應的時候可以分享一些段子或他感興趣的視頻,不需要多,能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即可。
當他習慣你的存在,潛意識裡已經構建了"和你聊天=快樂"的新印象,那麼他還有什麼理由逃避你呢?
"作"這件事,他喜歡你就是情趣,他不喜歡你就是負擔,且行且珍惜。
不過挽回裡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分的手,都需要先學會愛自己。
心理測試:測試你分手後複合的概率
分手後你是否想過兩個人還有多大的可能會複合?這套測試題幫你測試分手後複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來試試吧
1、 現在你的手機裡是否還存著前任的聯繫方式?
是 5分
否,全部刪除了 0分
2、你們分手的原因是什麼?
客觀原因,家裡不同意 1分
異地戀,沒有未來 2分
TA認為我脾氣很差,我們性格不合適 3分
有第三者介入我們的感情 0分
我們吵架之後誰也不願意低頭,一怒之下分手 5分
我覺得TA脾氣很不好,總是抱怨,被TA甩掉 6分
3、 以下四種說法,如果非要選一個你最認同的,你會選哪一個
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就應該愛TA 的全部,無論優點還是缺點,否則就稱不上是真愛,頂多是喜歡 2分
感情雖說是你情我願,但是事在人為,對方的愛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愛情就能被引導 4分
強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複合,我尊重TA的想法 1分
感情世界永遠不可能是平等的,想複合的那個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6分
4、在表達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
說話表述的精確程度 2分
說話給對方感受到的強烈印象 1分
說出的話周圍的人是否感到舒服 6分
說出的話所能達到的最終目標 4分
5、你認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點
情緒化嚴重,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0分
自抑能力強,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情緒起伏大,一旦挫傷很難平復 2分
一切都是浮雲,天生不容易動怒,朋友都誇讚的好脾氣 6分
感情不拖泥帶水,較為直接,只是一旦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發怒 3分
6、 曾經挽回過前任嗎?
挽回過,但是被拒絕了,沒有再繼續挽回 4分
沒有,不知道對方心裡怎麼想的,不敢開口 2分
挽回過好幾次,對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見到我 0分
試探著開過口,但是對方認為我們不合適,希望我找到幸福 6分
完整版測試題及答案可私信獲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