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不是一種症狀,也不是特指疾病,它通常指在孕早期胚胎發育時,因各種因素未能繼續發育的現象。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得知自己有了身孕後,許多孕媽顧不上自己身材變差、容顏變醜等變化,一心只有寶寶的健康和發育情況。十個月的孕期說長不長,對孕媽來說卻常有突發狀況。
每次聽說其他孕婦出現了胎停育的情況,孕媽總是擔心自己有沒有給寶寶最細緻的照料,最精心的呵護,生怕自己也會出現意外。
沉浸在當媽的欣喜中,「胎停育」三個字猶如晴天霹靂
瀟瀟與男友正處於熱戀期,本來平靜的日子被小生命的突然到來打破。
有了寶寶,結婚是順理成章的事。忙著登記、預備酒席、舉行婚禮,好不容易塵埃落定,瀟瀟才去孕檢。
然而到了醫院,醫生卻發現胎兒情況不太好,囑咐她保胎並靜養之後,這個寶寶仍然沒有保住,「胎停育」三個字猶如晴天霹靂擊碎了瀟瀟的美夢。
她覺得可能是因為太累,孩子才出了意外,醫生和丈夫都安慰她,是寶寶沒有做好準備。直到第二次懷孕,瀟瀟才從痛失寶寶的心情中走出來。
孕早期最怕聽到的三個字——胎停育
胎停育發生概率在7.5%左右,我國每年自然流產人數在120萬至150萬,其中胎停育原因佔半數以上。
胎停育是所有寶媽最怕聽到的三個字,出現胎停育這種情況,無疑是相當於宣告寶寶生命的終結。然而這種情況近些年卻時有發生,不得不引起孕媽的重視。
孕媽對寶寶情況的了解具有滯後性,因此當孕檢發現胎兒胎停育後,往往只有接受寶寶已經離開的現實。
實際上如果胎兒發生胎停育,孕媽身體同樣會有一些感應。
「胎停育」前通常有徵兆,孕媽自己就能判斷
1. 出現異常分泌物
胎停育通常發生在孕12周之前,在此期間如果孕媽出現褐色、紅色分泌物,甚至異常出血,都要及時前往醫院確定寶寶狀況。
2. 不明原因腹痛
胎停育與先兆流產不同,一般情況下無明顯症狀,因此孕媽對自己的身體一定要高度重視,如果小腹出現不明原因腹痛、墜脹感,很可能是胚胎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
3. 早孕反應明顯消失
為維持胚胎發育,母體會在妊娠期分泌大量激素支持胚胎發育,激素水平變化會引起一系列孕吐、乏力、嗜睡、體溫升高、胸部變大、尿頻等症狀。
通常孕吐會在12周左右逐漸減輕,但若是所有妊娠反應突然都消失了,很有可能說明激素正在減少分泌回落到孕前狀態,這對孕婦來說不是什麼好的徵兆。
什麼樣的孕婦,屬於胎停育高危人群?
1. 抵抗力低,體質瘦弱
當胚胎察覺到子宮環境不適宜生長,就會「自行了斷」,因此如果孕婦免疫力低,胚胎生存起來就比較吃力。
而體質瘦弱的女性因無法供給胚胎充足營養,同樣易導致胎停育。
2. 吸菸喝酒不良愛好
研究發現,有過抽菸史的孕媽胎停育機率要比不吸菸孕媽高出1.7倍左右。
菸酒對胚胎的傷害大家都十分清楚,尼古丁、乙醇等有害物質會嚴重幹擾胚胎發育過程,引發胎停育。
3. 有過流產史、胎停育史
孕婦曾胎停過1次,再次妊娠時胎停出現的機率高達10%;胎停2次再次發生胎停的機率為50%,需要精心護理。
如果孕媽曾經有過胎停育經歷,或是之前流產過,那么子宮環境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再次發生胎停育的機率也會增加。
糖果媽媽叮囑:高齡產婦同樣是胎停育的高發人群,女性在25~30歲孕育生命是最好的選擇。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