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藍領白領都只是「亞馬遜機器人」

2021-01-08 雷鋒網

【編者按】本文由機器之心原創編譯,作者Gideon Rosenblatt。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已獲得授權。

《紐約時報》早先的一篇文章展現了亞馬遜公司「惡劣」的工作環境。但你也許會有和我有一樣的困惑,為何這樣一家創造了優秀用戶體驗、如此聰明的公司,會在對待員工的事情上表現得如此愚笨?

但亞馬遜(惡劣的)工作環境背後是一個更大的故事,關於自動化如何改變藍領和白領工作的故事。亞馬遜只是恰好站在了刀刃上。

(藍色和白色亞馬遜機器人)

以下這段摘自《紐約時報》文章的話,激發了我的好奇心:

公司的老員工常說,亞馬遜管理的天才之處在於它激發了員工的自我驅使機制:「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亞馬遜員工,你就會變成一個亞馬遜機器人(Amabot)」,一名員工說道,用 Amabot 這個詞來表示你已經成為體制中的一個。

換句話說,成為「體制中的一個」,很可能意味著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達到一種超然的狀態。但在這裡,我們討論的是在機器中做一個齒輪。當我們把公司看作是機器,那麼齒輪就是機器人,或者在這個事件中,齒輪指的是亞馬遜機器人(Amabot)。

藍領機器人和白領機器人

對於「藍領亞馬遜機器人」,最好的描述來自一本名叫《Mindless: Why Smarter Machines Are Making Dumber Humans》的書。根據這本書的介紹,亞馬遜有一個按分鐘監控員工的位置和工作表現的監控體系,其中詳細介紹了幾個令人不安的例子,例如當包裝工人經常到離工作場所最近的廁所時,他們就會受到譴責。這描繪了一幅高科技技術下的老式科學管理思想(又名 Taylorism)的場景。而且亞馬遜使用高科技來最小化「時間偷竊」(不允許員工偷懶),以提高整個運營中心和其他藍領工作場所的吞吐量。

由於計算薪資的方式不同,「白領亞馬遜機器人」和用時間效率系統監控、以小時計算工錢的藍領工人不同,大多數白領機器人從事的主要是腦力勞動。

白領機器人工作系統的首要目標,是利用個人智慧來最大化集體智慧。這個系統是為了讓想法分享最大化而設計的,換句話來說就是不僅讓員工在每周 80 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完全奉獻,連周末和假期也不放過。

設計這個系統,另外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通過一種天賦培養技術,來找到那些最有前景的腦袋,並使他們持續產出。這種技術主要被諮詢公司和其他高度依靠腦力的組織所使用。

去人化

去人化最容易在體力勞動上看到。當公司給員工帶上有衛星導航系統的標籤,保證他們以最佳路徑穿過一個倉庫時,我們很難不把這些人看做是機器上的齒輪。

去人化在腦力勞動的工種方面則沒有那麼普遍地被應用。首先從人類勞動力與自動化的關係就能普遍地看出。在我們今天的經濟框架中,人類勞動力扮演著機器所不能勝任的角色。

如果亞馬遜還讓人類在訂單履行中心幹著適合機器做的工作,那麼只是因為他們還沒研究出來該如何將這些工作自動化。在這個層面上來說,人類勞動力提供了我們的機器自動化還未能及之處的靈活性。當機器越來越高效及更廣範圍地被應用時,這套系統變得更高產。工作流的加速使這套系統中的瓶頸——人類勞動力承受著愈多的壓力。這就是我們在亞馬遜的故事中所見到的事實。

我們最初在腦力勞動的自動化嘗試主要集中在郵件、網站、資料庫還有其他提高集結和分配知識的工具上體現著。當這些工具被我們使用的爐火純青時,信息大爆炸發生了。機器還未能具備理解這些信息的能力,所以負責知識工種的人類在他們企圖與不斷加速的系統保持同樣步伐的時候,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壓力增大,工作時間增加,同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被打破了,我們就這樣在這股洪流中迷失了自己。

我們在這裡談論的影響是兩方面的:「去人化」從字面上來理解是人類被機器取代的意思,同時也是我們的人性在這場洪流中不易察覺地就被腐蝕了。

機器崛起在亞馬遜帝國

亞馬遜的創始人及CEO 傑夫·貝佐斯和亞馬遜的其他高管會如何對現在這股對亞馬遜勞動力制度的討伐做出回應呢?當《紐約時報》在2012年對蘋果公司的生廠商富士康的惡劣工作環境進行揭露時,富士康在面對類似的壓力時,選擇了進行大規模的機器自動化。而亞馬遜早就在自動化這條路上走了很遠。當2012年收購Kiva systems——一個製造機器人的公司時,Amazon Robotics就躋身成為了訂單履行中心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玩家之一。

(Amazon Robotics)

在過去的幾年中,亞馬遜在人工智慧方面也進行了高度的投入,主要在機器學習方面。在LinkedIn(領英)搜索「機器學習」方面的職位時,會看到亞馬遜發布了669個職位空缺,對比蘋果只有232個,和Facebook的266個,以及IBM的326個,Google的466個。雖然這邏輯並不完美,因為這並沒有已經存在於這些公司的職位計入其內,同時也沒有考慮這些公司在試用LinkedIn用作招聘時可能使用的不同策略,但是還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這些公司現期在機器學習方面不斷增大的需求。

亞馬遜在使用機器學習來分析來自其網站的巨型的數據模型方面有著長遠的歷史。這就是這家公司那極其重要的「購買建議」的幕後功臣,同時也幫助亞馬遜的軟體開發人員創建Amazon Echo的語音識別能力,以及解決訂單履行中心物流上遇到的棘手問題。今年四月,亞馬遜宣布旗下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平臺將包括亞馬遜機器學習(Amazon Machine Learning),這意味著給外部的軟體開發者提供對其人工智慧預測引擎的使用權。

亞馬遜機器人的命運

傑夫·貝佐斯向來對外界的壓力不為所動,尤其當這些壓力並不能對他的戰略或者服務顧客的能力造成影響。眼下,亞馬遜嚴苛的員工制度被曝光在大眾視野,這可能會導致客戶對其態度的轉變,但既然自動化已經毫無疑問是他們戰略的核心了,那麼亞馬遜可能選擇加速推進機器學習進程使更多機器人能夠取代藍領工人,以此來挽回他們受損的聲望。

亞馬遜白領機器人的未來才是真正的難題。亞馬遜機器人正在將機器還沒有掌握的工作流進行自動化處理,這個系統被稱為:亞馬遜土耳其機器人(指的是亞馬遜的Mechanical Turk服務,在2005年正式推出,它是關於使用人力來執行處理一些類似於電腦該做的任務,為企業解決了一些計算機很難處理,但人類可以輕鬆解決的數字任務,例如識別物體、轉錄視頻、執行重複數據刪除、標記圖像和研究數據詳細信息等)此項服務被稱作「人工的人工智慧」,旨在將白領的工作內容線性處理和商品化,這似乎是貝佐斯的心血結晶。實際上,很多十年前就設計出的圖樣自動匹配現在已經被機器學習算法掌握。

員工的角色應該是完成機器尚未學會的工作,加速機器學習的系統也加速了機器取代人力的步伐。這也是為什麼機器學習要了解未來「去人類化的」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很多溝通以及決策制定的工作對於機器來說還過於複雜,但是這個情況將迅速改觀。

機器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方面進步飛快, 這說明機器將會很快以一種從前不可能的方式去理解人類傳達的信息。如果這點真的實現,機器足以接管更多由知識型員工來處理的溝通以及決策工作。進而,阻擋人類在組織智能發展進程中取得巨大飛躍的絆腳石就會從此消失。

而我們現在正經歷這個過程中的陣痛。

亞馬遜已經標榜自己為一個數據驅動的企業。今天的人們已經開始用機器衍生出的信息去促進決策制定。 亞馬遜斥資在西雅圖投資的新總部證明他們暫時還未做出大的改變。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決策,還有他們制定的工作流程正在越來越多地交付給機器。越來越少的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決策制定環節上走下來。這些改變會首先出現在那些在機器學習上深度投資的大企業中。

是的,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會越來越多。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會後空翻的機器人 VS 四仰八叉的鬥牛犬,誰才擁有真正的「智能」?
    Anandkumar 教授所說的「心靈和體魄」,分別指的是人工智慧的系統和機器硬體。舉例來說,人工智慧系統包括亞馬遜搭載在智能音箱平臺上的語音助手 Alexa,以及 Google Assistant 等等。而機器的硬體則包括無人車、機器人等等。只有當兩者相互匹配時,人工智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體現真正的「智能」。
  • 防熊噴霧:亞馬遜的自動化機器人引起的工傷事故
    防熊噴霧:亞馬遜的自動化機器人引起的工傷事故12月5日,美國亞馬遜公司位於新澤西州羅賓斯維爾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裡,24名工人因機器人事故而住院。20餘名工人在當地的5家醫院中接受治療。其中1人情況危急,另有30名工人在現場接受治療。
  • 實訪亞馬遜倉庫:在機器人面前,員工玩起了「打地鼠遊戲」
    而這些員工,大部分似乎都樂享其中。 更誇張的是,為了防止員工偷竊倉庫物品,員工每天進出倉庫都必須排隊通過安檢裝置。而安檢時的長時間排隊等待,不僅增加了他們在倉庫滯留的時間,而且這部分時間還是沒有薪水的。 對此,亞馬遜則提出了控訴,並在某些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資料。他們還邀請我親自去倉庫參觀。 於是,今年五月中旬,我去到了史坦頓島的亞馬遜倉庫。
  • 亞馬遜下架「遊戲人生」等15部作品
    :19:53 來源: 178ACG 舉報   從5月開始,美國Amazon平臺先後下架了「遊戲人生
  • 「機器人同事」誤開「驅熊噴霧」,亞馬遜倉庫24人送醫院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 亞馬遜一家倉庫的24名員工住院了,原因卻是,他們的一位機器人同事。 據「今日俄羅斯」(RT)當地時間12月7日報導,5日,亞馬遜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家倉庫,機器人不小心刺穿了一瓶「驅熊噴霧」(bear repellant),將同一倉庫55名員工暴露在濃縮辣椒素中。這導致了24人被緊急送往醫院,其中一人情況比較嚴重。
  • 亞馬遜「刷手支付」正式上線,一分鐘註冊,揮手秒付
    9月29日,機器之心消息,據亞馬遜內部人士透露,亞馬遜「人手支付」系統已正式上線,名稱為「Amazon One」。美東時間上午八點,該系統會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附近的兩家Amazon Go便利店首次亮相。Amazon Go是一種無需結帳臺的新型商店,自近兩年前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一樓首次亮相以來,亞馬遜已在美國開設了24個Amazon Go門店。
  • 機器人引發「工傷」 24名亞馬遜員工因「防熊噴霧」外洩送醫
    (資料圖 亞馬遜物流中心的機器人 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飛揚】如今,許多大公司利用機器人輔助工作,在帶來方便之餘也潛藏危險。當地時間周三(5日),在亞馬遜公司位於新澤西州配送倉庫裡,24名亞馬遜員工因防熊噴霧劑外洩而送醫,一人傷勢嚴重。
  • 哈文跨境:亞馬遜遭中國公司控訴侵權,將賠償近1200萬美元
    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賣家被外國法院控訴,終於亞馬遜在中國也吃了一次苦頭,根據中國一家法院的判定,禁止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在中國使用其AWS徽標。美國網絡零售巨頭亞馬遜(Amazon),於2002年開始以「AWS」(Amazon Web Services)品牌開啟雲端運算服務,並於2014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惟在2018年,北京一間2003年才成立的科技公司「炎黃盈動」控告亞馬遜商標侵權。北京法院日前判處亞馬遜敗訴,不但失去「AWS」商標的內地使用權,同時需要向「炎黃盈動」公司賠償逾7600萬元人民幣。
  • 神秘的亞馬遜都有哪些獨特的生物?粉紅色的河豚,你有見過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眾所周知,亞馬遜森林橫跨8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這裡也是一個物種特別豐富的地方,有著「動植物王國」的美譽。那麼,在這片神秘的區域中,究竟又隱藏了怎樣的生物呢?
  • 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現1.2萬年前壁畫,滅絕動物原貌被完整保存
    考古學家在亞馬遜雨林裡發現一面巨型巖畫,時間可追溯至1萬2500年前,而壁畫上也畫滿大量史前生物,包含滅絕1萬多年的乳齒象及冰河時期的馬類等,由於當地氣候溼熱,歷史文物幾乎難以保存,壁畫上的圖像還能夠如此完整,讓考古學家都驚嘆不已,甚至稱其為「史前版」的壁畫教堂。
  • 同一款產品在亞馬遜多個店鋪銷售難管理?看看別人是怎麼操作的
    相信有不少做亞馬遜的賣家應該都擁有多個店鋪,我們有收到很多賣家反饋,他們同一款產品會在亞馬遜上的多個店鋪銷售,但管理起來非常不便。數據難以及時跟蹤、統計和分析;在設置成本、物流等費用時也不好操作,需要一個店鋪一個店鋪進行設置,耗時耗力,效率非常低!
  • 亞馬遜還有什麼不做的,摩根史丹利88頁報告給你最全概述丨雷報第48...
    報告原文,可關注「雷鋒網」公眾號,回復「大摩亞馬遜」關鍵詞即可獲得。在這篇報告中,你將讀到:「亞馬遜效應」消費零售業:亞馬遜進行到哪一步了?食品零售業:未來10年的目標?而在「在亞馬遜購買服裝的前8個理由」的調查中,有36%的受訪者選擇了「便利」這一因素,居其次的分別為「Prime會員可獲得免費2天運輸服務」、「選擇範圍廣」、「性價比高」等等。
  • 亞馬遜:了不起的中國賣家
    但「悶聲」就不太可能了,想不被看到都難。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的網際網路上,都流傳著「亞馬遜是不是被中國賣家佔領了」的說法。甚至在外網上一搜,還能看見外國人煞有介事地寫《如何在亞馬遜上「打敗」中國人》的攻略。不僅僅是人海戰術、數量取勝,這裡還有些細節。
  • 「savesoo」亞馬遜視頻展示位|QA視頻功能
    #亞馬遜跨境電商#在2020年的年末,亞馬遜開放了QA視頻回答的功能。賣家可以針對產品某項功能或特點進行說明、補充或解答,並將視頻上傳到QA那裡。據了解,該功能目前僅對賣家開放,且只有部分賣家開通了視頻回復的功能。顯而易見,以視頻來回復客人的疑問是最直觀的方式。
  • 亞馬遜機器人誤開驅熊噴霧罐,24名工人中毒就醫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亞馬遜公司在新澤西州羅賓斯維爾倉庫的一臺機器人誤戳穿驅熊噴劑罐,導致24名工人因吸入濃縮辣椒素就醫,其中1人情況危急。另有30名工人在現場接受治療。羅賓斯維爾消防署當地時間5日早6時5分在社交媒體上說,消防署在調查「煙霧」,7輛救護車被派到現場。
  • 在亞馬遜工作的10大可怕事實:看看人家的工作效率,再看看我們!
    有些人還說,為了及時下訂單,他們會在送貨車裡大便,這樣做僅僅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一位亞馬遜送貨司機在承認要在傍晚前以190公裡/小時的速度完成貨運任務,「我有幾次撞車……但不是很嚴重。」3、亞馬遜員工受傷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4倍儘管在亞馬遜的倉庫裡被解僱的風險可能很高,但受傷的風險更高。
  • 亞馬遜UPC碼是個啥?怎樣獲取亞馬遜UPC碼?
    當你上架新產品時,亞馬遜會要求填寫產品ID欄位。在「Product ID」部分,你需要從下拉菜單中選擇「 UPC」。如果你未選擇UPC碼,則無法上架要出售的產品。 你還可以找到名稱為「UPC Barcode」的亞馬遜UPC碼。如果你在轉售某商品時已經有UPC碼,則可以在商品ID區域中輸入該代碼。 亞馬遜上的每個產品listing都有為其分配的唯一EAN或UPC。
  • 亞馬遜Alexa大談謀殺 用戶:它養成了令人討厭的性格
    面對Alphabet的Google Home和蘋果公司的HomePod的咄咄逼人,亞馬遜希望保持這種領先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亞馬遜希望通過Alexa更好地處理複雜的客戶需求,無論是家庭安全、購物還是陪伴。亞馬遜副總裁、Alexa人工智慧(AI)首席科學家羅希特·普拉薩德(Rohit Prasad)上月在拉斯維加斯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我們的許多AI夢想都受到科幻小說的啟發。」
  • 銀幣新工藝之木藝粘貼:亞馬遜女戰士銀幣欣賞
    說起這個,我們現科普一下銀幣正面的圖案:亞馬遜女戰士。亞馬遜女戰士,外文名Amazon,發源於小亞細亞蓬託斯的特爾摩冬,信仰戰神阿瑞斯(Ares)。亞馬遜(Amazon)一族是一個謎一樣的女戰士族,她們與無數希臘英雄的戰鬥流傳在不同的傳說之中。傳說亞馬遜全部金髮碧眼、身材高大、能騎擅射,發源於小亞細亞蓬託斯(Pontus)的特爾摩冬地方(Thermondon)的峽谷和森林之中。她們的首都是尤克森(Euxine)沿海的特彌斯庫拉(Themiscyra)(當代土耳其黑海沿岸的特爾密)。
  • ...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裡就冒一股煙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裡就冒一股煙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2-10 13:0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裡就冒一股煙什麼意思什麼梗? 來源於《紐約時報》報導:「中國人會購買人造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