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概括、提出對策兩大題型是省考申論的得分重點與難點。歸納概括題可以說是每年的必考題,提出對策題難度較高,且伴隨著2020年國考大綱和出題的變化,預計今年省考中對於對策要素的考察比重將會有所上升。而這兩大題型的要求部分,除了全面、準確、有條理的常規要求外,「觀點明確」作為特殊要求也時常出現,增加作答難度給廣大考生帶來困擾。今天中公教育就從觀點明確是什麼、該如何應對兩方面帶大家探討一下如何理解歸納概括、提出對策中的「觀點明確」。
一、觀點明確是什麼
觀點明確出現在歸納概括和提出對策題目中,通常要求考生對整體材料的把握,通過梳理材料邏輯,劃分材料層次,能夠恰當準確的提煉材料觀點並加以表達。在我們的實際作答中,觀點明確則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一是提煉整道題的總括句,二是每一要點呈現的核心詞前置。
二、觀點明確如何處理
1.題目總括句
當特殊、專屬詞彙作為作答核心出現在題幹,且材料中對核心詞有含義解釋或性質界定時,作答時可以將其含義或性質稍加概括體現為整道題目的總括句,突出體現觀點明確。下面我們將以題目為例展示應對方法:
例1:請結合「給定資料2」,聯繫社會現實,分析我國「過度包裝」這一現象比較嚴重的原因及危害。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不超過300字。
題幹核心詞「過度包裝」,材料中:「過度包裝已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社會和文化現象。」該句對「過度包裝」做了基本定性,而且此句將過度包裝產生的原因、危害進行雜糅,很好的與題幹建立聯繫。所以我們在作答時,可以將此句作為本題答案的總括句,以此來體現觀點明確。
2.要點核心詞
概括要點核心詞在歸納概括和提出對策題目作答中非常具有區分度的一項,也是體現申論作答邏輯性的關鍵。
核心方法:(1)當材料篇幅較長時,梳理材料段落大意,切分材料邏輯層次,確定要點個數;當材料篇幅較短,利用關聯詞對段落內層次進行梳理;(2)提煉每一要點的核心詞、高頻詞關鍵詞;(3)將核心詞、高頻詞等前置,後跟具體要點內容展開,按照總分結構呈現答案要點即可。下面我們將以題目為例展示展示如何呈現要點核心詞。
例2:網際網路的問世與發展,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也給行政執法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請結合「給定資料2~6」,簡要分析網絡治理行動中如何加強行政執法工作。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簡明具體,不超過300字。
梳理材料「只有營業執照,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就能入網銷售嗎?網絡交易平臺是如何審核入網商家的資質?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美團網進行了採訪……一些第三方網絡平臺,並沒有對商家有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進行嚴格把關,從而導致了證照不齊情況發生。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在全國的許多地方都存在著同樣的現象。」材料列舉當前網際網路訂餐的無序狀態,缺少資質審核,結合題幹加強網際網路治理行政執法工作,需要破除此類亂象需要對商家進行資質審核,提高其準入門檻。概括次要點核心詞為嚴格資質審核,加大執法力度。最終要點呈現:嚴格資質審核,加大執法力度。對網絡平臺商家的經營資質進行嚴格審核把關,提高準入門檻。
同理例1,梳理材料發現「我國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曾於2010年發布了限制過度包裝的國家標準……但由於缺乏系統操作層面的體制支撐,這個規定目前只是紙上談兵。」「由於」作為原因詞,其後引導原因要點,尋找其中核心詞為「體制支撐」,因此答案呈現可以將「體制支撐」前置,結合題幹「過度包裝」是一種消極現象,概括為體制不健全,最終要點呈現:體制不健全。缺乏系統的操作層面的體制支撐,導致限制過度消費的國家標準難以落到實處,對過度包裝無法制止。
正可謂,觀點明確不膽怯,用對方法才得當。總括句與核心詞,巧妙提煉把分拿。以上便是中公教育對於歸納概括、提出對策題目中「觀點明確」這一要求的解釋。具體運用還需根據題目和材料靈活處理,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