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2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2020年上交會雲上海外展於2020年9月23日至25日舉辦,這是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上交會首次舉辦「雲展」。本屆展會以「打造數字新基建,擁抱線上新經濟」為主題,通過雲上虛擬展廳等網際網路新技術,實現雲發布、雲直播、雲洽談、雲採配、雲籤約等五大核心功能,全新打造上交會雲上海外展在線平臺。
上交會開幕論壇(央廣記者 吳善陽 攝)
開幕論壇今天下午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出席開幕論壇並致辭,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雲致、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副司長黃聖彪雲、波蘭投資貿易局駐華辦事處首席代表尤德良博士致辭。主旨演講邀請阿里雲智能總裁、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和首屆中英人工智慧峰會創始人、中英商業融合有限公司CEO羅賽儒共同分享後疫情時代產業技術新格局、數字經濟發展新未來。啟動儀式創新採用了具有科技感和「雲」特色的方式呈現,線上全球連線希臘、義大利、匈牙利、波蘭及中國(北京、上海)等多地進行雲交流。
尤德良博士在致辭中表示,波蘭是中國在中東歐區域最大的貿易夥伴,中波經濟合作的潛力很大,值得深挖。希望藉助上交會雲上海外展這樣優秀的平臺,加強兩國企業的溝通和交流,不斷加深理解、提升互信,開拓更大合作空間。
張建鋒院長在主旨演講中圍繞阿里巴巴的技術儲備、阿里雲加大投入數字經濟新基建、達摩院前沿科技布局三個方面分享了「數字創新與實踐」的主題,闡述了數字經濟的未來圖景。
羅塞儒先生在主旨演講中分別從產業布局的數位化轉型,5G、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和作用,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上海科技產業布局,中英合作交流五個方面分享了「擁抱數字經濟,開啟新篇章」的主題。
為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上交會海外展自2016年創辦以來,先後成功舉辦了2016捷克展、2017南歐展、2018拉脫維亞展、2019土耳其展,助力中國技術揚帆出海。2020年上交會雲上海外展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上海市國際技術進出口促進中心、雲上會展有限公司承辦,設置序展、科技創新展區、智能防疫展區、上交會發布區、交易服務區五大板塊,預計輻射30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10萬買家,力爭百萬級的線上傳播量。
關注在線經濟,首次探索上交會雲上會展新模式。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展會要求,上交會雲上海外展是首次探索智能交互技術與會展相結合的新模式。面對疫情,在線經濟蓬勃發展,雲服務、大數據以自身優勢參與防疫,高效便捷、數據共享,促進資源高效配置和供需精準匹配。本次參展企業74家,將帶來近百項先進技術進行展示交易和全球發布。展商在平臺上可實現一鍵布展、快速營銷、定向觸達、智能聚客等新功能,憑藉平臺擁有的便捷登錄、按需瀏覽、實時詢盤、在線洽談等在線功能,面向全球宣傳、招募國際買家及專業觀眾,極大提升了雲上辦展新體驗。
亮點技術聚焦首發新成果,共聚科技創新展區。科技創新展區設4個專區:信息技術專區展示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5G通訊、邊緣計算、數字供應鏈等前沿科技;智能製造專區著重展示傳統製造行業在新一輪智能化浪潮中的重鑄與革新:智慧創新專區突出創新科技與尖端技術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中的應用;跨境電商專區集中展示跨境電商平臺技術、供應鏈體系等在線新經濟賦能的業態場景。其中,上海儀電集團將展出最新的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福升威爾將展示最新自主研發的國產晶片工控機;小刀智能將展示最新研發的3D全息掃描自動檢測系統;影創科技計劃將展示擬於今年10月在世界VR產業大會上發布的新一代MR智能眼鏡「鴻鵠」;易清智覺與感圖科技將展示最新聯合研發的國內首套大型列管式換熱器焊後視檢系統;愛餐機器人將展示最新的mini版家用和pro版商用機型;思嵐科技將展示專為5G新零售研發的智能貨架機器人、通用機器人平臺Athena。
首設智能防疫展區,凸顯新技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保障支撐作用。智能防疫展區將重點展示在全球防疫形勢下,各行業所湧現出的新一代高科技、信息化的針對性技術及產品。其中包括擎朗消毒機器人以及醫療配送機器人、深蘭科技最新推出的防疫系列產品矩陣、上海電梯協會攜各知名電梯企業推出的智慧樓宇「防疫新科技」項目展示等。
繼續打響「上交會發布」品牌,展示與發布相結合。上交會發布自首創以來取得了良好反響,本屆雲展設立了上交會發布區,遴選出22家企業的23個技術項目和創新成果進行線上發布。發布形式將採用圖文展示、項目路演、視頻展示等多種形式,立體化展現在線新經濟的關鍵技術和創新應用,以及為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提供新動力的經驗做法。
設立交易服務區,一站式打造技術貿易促進生態圈。交易服務區集中展示技術貿易所配套的貿易平臺、金融投資、智慧財產權、政策法律等相關服務,力爭實現技術交易「一站式」服務,構建技術貿易促進生態圈,力爭通過有針對性的雲上貿易洽談、雲上外貿沙龍,精準匹配供需,促成雲下單、雲籤約。參展企業包括上海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光華專利事務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