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除了火山巖漿之類的極端地方,其他的區域基本找不到絕對無菌的。就算是我們做微生物、病毒實驗的生物安全櫃,也只是人為塑造的一種環境,也不能保證百分百的無菌。所以呢,在養龜中,即使你用再好的水,接觸外界後都會有細菌存在。
當然,這是個濃度問題。環境裡都有病原菌,如果病原菌濃度達到一定程度了,自然會超過環境中生物的身體負荷,使其感染生病。其實龜受到感染的症狀並沒有什麼標準,有時候不注意也難發現,當你真的發現的時候估計都晚了。
平時在飼養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一下龜的環境衛生情況的。畢竟是人工環境,自淨和平衡的能力更差些。
龜的的清潔。並不是指有點青苔什麼的就非刷掉不可。大家養龜過程中或許會發現,龜背甲經常會附著一些代謝的汙物以及糞便殘渣,腹甲會也會附著汙物甚至會感覺滑滑的。這就需要我們時常刷刷,去掉汙物保持清潔。有時隔段時間用聚維酮碘兌水稀釋後浸泡10-20分鐘,消消毒。
食物方面。這就是所謂的病從口入嘛。像龜糧一類的成品食物,只要沒有發黴變質還是可以放心餵食的。針對活體食物,如蚯蚓、飼料魚、活蝦等等,甚至有的龜友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把抓到的蟑螂、蜜蜂、蒼蠅啥的都進行投喂。小編不知道龜吃不吃哦,但是這樣多半食物來源沒有保證吧。像活體食物首先來源儘量無汙染,其次正常的清洗一下或者飼養淨化一段時間再投餵相對安全很多。
另外,養龜的曬臺,躲避處,過濾泵的內部(比如轉子馬達處),這些東西時間久了都會有汙物附著,很多病菌是有可能在角落裡繁衍開來的,時不時的清洗這些細節處,也是有助於防止感染的。
還有,咱們自己在接觸龜的時候,觸碰水體的時候,本身就得有一步自己的「清潔」。就好比你的手已經接觸很多髒東西了,再來接觸龜;或者自己打噴嚏弄得一手都是也來觸碰龜。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人類感冒傳染給龜,但是禽流感不就是人畜共患病麼。
而且龜喜歡安靜處,無論是進食還是活動,都不希望有太大的打擾。若是龜的腐皮腐甲之類的細菌感染,有時候並不是咱們的水或者養的環境不行。而是新龜到家的適應沒到位,產生應激性,導致本體的抵抗力減弱造成的。還是需要多讓龜適應環境才好。
若是發現龜有異常表現或發生疾病時,要及時轉移隔離,進行觀察並精心的管理和治療。對於病源龜接觸到的環境和設施,也可以好好的清洗消毒一下。尤其是春秋季常發生的水黴。水黴是真菌類,繁殖靠孢子,很容易大面積散播開來。所以若是發現水黴,就最好把環境的衛生搞搞。
另外,陽光真的是個好東西哦,陽光中有可以殺菌的紫外波段。所以千萬不要吝惜你能給的陽光。
龜病的預防意識還是要養成的,防病大於治病,不僅僅是對我們養生好,對飼養龜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