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金羊視評:「慢火車」向著小康開,見證脫貧攻堅中國溫度

2020-12-01 西部網

爾賽河、新涼、沙馬拉達、聯合鄉、彎坵……這些大家聽起來不是很熟悉的地名,卻被一趟編號為5633/5634次、平均時速只有四五十公裡的「慢火車」串聯在了一起。據了解,這趟「慢火車」從1970年以來就一直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處的26個站所間一路穿行,不僅為連接大山內外的世界搭起了一條橋梁,也傳遞出了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時代溫度。現如今,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已經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但這趟「慢火車」依舊慢悠悠的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間,繼續見證著脫貧攻堅的中國溫度。

葉茂根深,民生為本。在鐵路密布、高鐵飛馳的今天,「慢火車」的開行似乎不符合市場規律。但為了滿足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生產生活之需,一趟趟不漲價、不停開的「慢火車」滿載著想群眾所想、解群眾所盼的為民情懷,堅持運行了幾十年。透過一則則新聞我們不難發現,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全國81對「慢火車」分布在21個省市,覆蓋湘西、雲貴、川北、東北、南疆等35個少數民族地區,經停530個車站,每公裡票價不到6分錢。跨越深溝險壑,滿載幸福希望,在貧困地區走向富裕的路上,一趟趟「慢火車」發揮著橋梁紐帶的作用,它們不緊不慢地將中心城市和偏遠山區連接在了一起,也承載著沿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這個比快的時代,慢的溫情更加動人。每一趟「慢火車」,都承載著幾多溫暖的故事。比如說:在貴州,穿越婁山山脈的5629/5630次「慢火車」,是沿線蔬菜種植戶的運輸車、致富車,拉動著沿線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發展;在山東,泰安和淄博崇山峻岭間的7053/7054次「慢火車」,沿線老百姓乘著它走親訪友、上學趕集、買賣經商,在增長見識的同時走上了致富路;在陝西,穿過黃土高原的7005/7008次「慢火車」,是老區人民改變命運的「夢想車」、美好生活的「致富車」、開進心窩的「連心車」……可以說,一趟趟猶如舞動針線的「慢火車」,在大山裡來來去去,用比汽車還慢的時速,串起了老百姓的日子,更把他們編織進一起奮鬥、共同圓夢的畫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趟趟「慢火車」不是風馳電掣地將旅客運往遙遠的他鄉,而是將方圓百裡、上百個村莊如念珠般串起來,不僅保障了沿線百姓最基本的出行需求,還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商機和看得見摸得著的收入,更載著大家走上了致富的「高速路」「快車道」。回首望,如果一日千裡的復興號是人體的「大動脈」,那麼一趟趟不停開、不漲價的「慢火車」就是深入末梢的「毛細血管」。而這些「毛細血管」,不僅體現了黨的惠民政策的務實貼心,也讓脫貧攻堅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更為改善貧困地區發展環境和條件提供了重要支撐。

車輪飛馳,不覺經年。廣袤大地上,一趟趟向著小康開的「慢火車」,是「人民鐵路為人民」不變初心的彰顯,不僅見證了脫貧攻堅的中國溫度,也正在為沿線老百姓奔小康繼續提供有力支撐。讓偏遠山區人們的出行腳步更順暢、出車服務更貼心,一個充滿溫度的「流動中國」必將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金羊網 文/王玉星 視頻/楊海達)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特等站開出的「慢火車」,你想體驗嗎?
    奇峰塔站是保定市易縣南城司鄉奇峰塔村村民乘坐「慢火車」走出大山的重要窗口。這個村子位於太行山北端東麓、拒馬河中遊西側,群山環抱、溝深地瘠、交通閉塞,2013年底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村,2016年成為北京局集團公司定點幫扶貧困村。經過評估與核查後,奇峰塔村於2018年正式脫貧摘帽。
  • 脫貧攻堅看中國
    脫貧攻堅看中國 時間:扶志、扶智、扶貧 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幫扶力度,是緩解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省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場攻堅戰
  • 百縣千村行|見證脫貧攻堅 寫有溫度有深度的新聞
    1月13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李明泉這樣評價四川日報全媒體「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大型報導「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主任鄭泉峰將一份《四川日報》擺在案頭,「報導是對過去成績的肯定,也是對今後工作的激勵。」「看,這是我們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載入史冊的「五張答卷」,背後是沉甸甸的...
    2020年的極不平凡,是因為這一年我們遇到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遇到了千年脫貧的歷史節點,遇到了疫情防控下的洪澇災害,遇到了全球性的經濟低迷,這些都是我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事物都是辯證統一的,在我們遇到挑戰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背後是巨大的機遇。而中國以「五張」載入史冊的優異答卷,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全方位地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山西
    7月3日,中央網信辦傳播局、山西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央網絡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在山西正式啟動。來自新華網、中國青年網、光明網、中國軍網、中青在線、正義網、中國搜索、人民日報海外網、國際在線等中央網絡媒體,聯合省內黃河新聞網、山西新聞網、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雲媒體、山西經濟網等近30家網絡媒體記者組成採訪團,奔赴我省呂梁山和太行山4個市7個貧困縣進行為期一周的採訪活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他們的行動,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最美的詮釋他們,是奔跑在這條路上最可愛的人!下一步,省總工會將嚴格按照「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工會「五大優勢」,堅決做好脫貧攻堅收官工作,重點打造完善消費扶貧長效機制,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工會智慧與力量。
  • 特等站開出的「慢火車」,想來體驗嗎?
    2020-09-05 21:37:54來源:用戶投稿作者:莊玉妹在高鐵迅速發展的今天,公益性「慢火車」猶如舞動的針線,將偏遠貧困地區編織進並肩奮鬥、共同圓夢的幸福畫卷。每天17時45分,準時從特等站北京西站出發的6437次公益性「慢火車」,它穿越太行山,駛向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大澗站,已成為京原線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由這個特等站開出的「慢火車」,你想來體驗嗎?巍巍八百裡太行,自北向南貫穿中國大地的腹心,北接燕山、南銜秦嶺,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吉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吉林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脫貧攻堅以來,吉林省廣大殘疾人沐浴著改革發展的春風。近年來,在中國殘聯、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吉林省各級殘聯組織,一鼓作氣、決戰決勝,吉林大地響鼓勁催、旌旗如畫,殘疾人的生活變化喜人。
  • 一趟趟綠皮慢火車,開出希望之路
    5633/4次列車是一趟連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普雄鎮和攀枝花市的綠皮慢火車,全程353公裡,自1970年以來就一直穿行於我國西南地區的大涼山中。停靠的26個站臺中,不少是涼山州彝族地區的小站臺。這些小站臺快車不停,汽車開不上去,當地人出行多半依靠這趟慢火車。
  • 《毛驢上樹2》在京首映 脫貧攻堅展現「中國榜樣」
    來源:新浪娛樂活動現場9月15日,取材於臨沂第一書記故事,為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的網絡電影《毛驢上樹2倔驢搬家》在京舉行首映儀式,影片將於9月17日在愛奇藝VIP獨家上線。時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節點,《毛驢上樹2倔驢搬家》作為奇樹有魚「中國榜樣」系列網絡電影創作計劃首批發布作品之一,彰顯了新時代我國基層幹部和黨員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顯著成就,把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向上精神力量傳遞給更多年輕觀眾。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③】詩詠浙江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最美公務員」精神燭照新徵程
    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奮發有為,無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是面對形勢嚴峻的汛災,抑或是在複雜情況下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復工復產,做好「六保」「六穩」各項工作,他們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以敢打硬仗的精神,攻克了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不辱使命向歷史和人民交出了「最美」答卷。同時,我們也要倡導學習「最美公務員」先進事跡,讓「最美」精神成為照耀「十四五」新徵程最亮的光。
  • 西雙版納景洪市脫貧攻堅成就匯報片《奮進新時代 共圓小康夢》重磅發布
    雨林景洪、柔情傣鄉,7年脫貧攻堅、7年砥礪奮進,傣鄉大地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處處洋溢著收穫的喜悅,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帶領全市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2019年,景洪市1個貧困鄉鎮、2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330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4.52%實現清零。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謹以此片,致敬所有脫貧攻堅奮鬥者。
  • 領跑脫貧攻堅之路 傾聽他們的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但當前,貧困殘疾人仍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有數據表明,國家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來,貧困殘疾人數量從700多萬減少到了2019年底的近50萬人,僅2019年就淨減少120萬人。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不少殘疾朋友脫穎而出,用自己的努力再次書寫了新的人生。他們有的靠勤奮建立了自己的養殖場,有的利用智慧研究新領域、學習新本領,還有的充分發揮自己的愛好與天賦,成就事業,最終光榮脫貧。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有這樣一支90後青年志願宣講團,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凝聚聯通力量 共築全面小康」——中國聯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匯報展現場,他們用青春之聲為參觀者講述展覽背後的扶貧故事,向總部及子公司各單位參觀者宣傳中國聯通扶貧實踐與成效。2020年10月至12月,宣講團陸續為在京各級黨、團組織和外部來賓宣講122場,服務3000餘人。
  • 【脫貧攻堅奔小康】永昌縣新城子鎮: 「咕咕雞」 「喜羊羊」唱響...
    韓國蘭是新城子鎮毛家莊村的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她通過村上實施的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小家禽、小手工 「五小產業」政策,養起了雞和羊,唱響了脫貧路上的致富歌。走進韓國蘭家的後院,雞鳴羊叫,聲聲入耳,幾十隻小羊羔正在撒歡,一群群純綠色無公害的蘆花大公雞不安分的跑來跑去。
  • 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以脫貧攻堅成效堅定小康信心
    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以脫貧攻堅成效堅定小康信心 發布時間:2020-01-14 15:25:53      來源:黔西南日報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奮戰在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全體幹部
  • 脫貧攻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原標題:脫貧攻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列重要講話,聚焦「精準」,落腳「精準」,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既具雄渾的歷史高度,又有豐厚的理論深度和生動的實踐維度,是指引我們取勝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節目首播】第3期:勇做新時代新農民 帶領鄉親共圓小康夢隨著本期訪談的播出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紀實網絡專題活動也即將告一段落大家是否還有點意猶未盡還想看更多?↑二「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我們的脫貧故事」在線訪談在線訪談共播出三期分別邀請了同安區委黨校科研室主任、高級講師沈麗英田洋村黨委書記陳水讓 頂村村黨總支支委馬金軍三秀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永遠百利現代農業園負責人康英德為市民網友講述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美麗鄉村②——小金縣沃日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2月,阿壩州13個貧困縣(市)全部脫貧摘帽,全州累計完成10.3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606個貧困村退出。如今的阿壩大地,一個個藏寨羌鄉充滿詩情畫意,老百姓的日子也蒸蒸日上。脫貧,還要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