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牧羊犬(也有稱為天山牧獒),當地人更多的稱呼它「土狗」,是新疆農牧民飼餵的一種體型高大、驍勇異常的牧羊犬。哈薩克牧羊犬也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保存尚好的犬種之一。
對於哈薩克族人來說,哈薩克牧羊犬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被譽為「七大財富之一」。哈族的七大財富中,狗是唯一的動物,因為他們堅信「人是不懂人性的,而狗通曉人性」。
哈薩克牧羊犬成年後,體格健壯,頭顱碩大,嘴闊齒尖,吠聲粗重,體毛厚長,耐嚴寒,性情兇猛,擅攻擊,具有強烈的領地護衛意識,但對主人卻任勞任怨、忠心耿耿,極善解人意。在阿勒泰牧區,此犬常陪伴在牧人的身邊,精心護衛著牛羊,應對狼群的圍攻,是牧民的得力助手。
哈薩克牧羊犬有著長達數千年的培育歷史了,其最早的根源就是天山野狼。野性太大,不適合當寵物。只有當地牧民可以養出來,尤其是一些深山裡的遊牧民族,他們對狗要求非常高,刻意挑選個頭高大,性格兇猛的狗交配,甚至用公狼和母狗交配。
成年的哈薩克牧羊犬體重可以達到70公斤以上,身高普遍在60cm至70cm上下,比藏獒還要大出一圈,野性與鬥性也要在藏獒之上,血統純正的哈薩克牧羊犬主要以黑色和黃棕色為主,雜色的犬種幾乎很少,處於海拔高一些的哈薩克牧羊犬,以黑色毛為主體,胸毛呈現紅棕色,平原地區則以淡黃色為主。毛色整體以黑白、黑、黃、白、灰、褐等為主。
近年來由於受傳統的繁殖方式、血統保護意識、雄雌犬比例失調、仔犬成活率低等因素影響,令哈薩克牧羊犬數量急驟減少,農村已經很難見到這種高大、兇猛、敏銳、忠實的「土狗」了,只是在偏遠的牧區還能看見(據說在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有哈薩克牧羊犬場,不知真假)。猶如隱居天山的刀客,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希望我們能夠儘可能保留其遠古時期的血脈,留住中華名犬的根基。
哈牧可以說一文不值,因為當地到處都是,就是土狗一條,也可以說非常值錢,因為普通人養不出來,就算當地牧民想養一條心中的好狗都難,有的不夠兇,有的太慫,有的兇但個頭不滿意,有的兇的過頭主人打都會反咬。
Future wolf fighters....
為有更好的聽力,出生後可能會被剪耳。為了與狼鬥爭時不被咬住尾巴,也會為它們剪尾。
在對主人的忠誠度上,即使與藏獒相比,哈牧也毫不遜色。況且哈牧也具有兇猛的特性,是世界公認的猛犬,所以說它的綜合品級並不亞於藏獒。
哈薩克人從不鬥狗,說狗是有靈性的動物,感情豐富,所以狗要互相打鬥時會噴冷水,它們是哈薩克人的護衛者,哈薩克人不希望自己的護衛者互相殘殺鬥毆,他們培養這個品種不是為了打鬥娛樂掙錢,而是更好地保護羊群和領地,也不想破壞大自然,哈薩克人幾千年來一直和動物們和睦相處,自古以來把狗當成了自家的一份子。
哈牧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和經濟價值,只要進行嚴格訓練和管理,它們就會在邊防巡邏、治安保衛、警戒護衛、科考探險、災害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因種種原因,哈牧現已瀕臨滅絕,新疆阿勒泰地區畜禽繁育中心於 2009 年申報國家保護資源名錄,被列入國家保護品種資源名錄。
滿族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