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人如其歌,我只在乎你

2021-01-08 騰訊網

曾問一位日本「中華藝能」的歌手,為何歌迷對鄧麗君的喜愛長盛不衰,答曰:「人如其歌。」沉默片刻,又補充道:「美國人可以徵服世界,用槍,中國人也可以徵服世界,用鄧麗君的歌聲。」

這和為鄧麗君《愛人》一歌作詞的日本音樂家荒木豐久的看法不謀而合。荒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說:「因為鄧麗君的性格中,有著日本女性已經沒有了的那種清純和溫柔。」

熟悉鄧麗君的朋友這樣評價她 : 鄧麗君的一生,單純而平凡。

一如鄧麗君自己曾對好友林青霞說過:「我的出身很貧窮,可是我從來不羨慕豪門人家。」「我剛剛出道的時候老是盼著出名,那時因為家裡的生活艱難,只希望多賺些錢來補貼家用。」

單純的鄧麗君,容易快樂,也容易滿足,然而,她的一生都在尋找著一樣東西,卻始終不可得。

鄧麗君一生,唱得最多的就是情歌,但是她沒有結過婚。

鄧麗君的一生,有據可查的戀愛有六次,每次都真情付出,卻紅顏薄命,每次都以傷心結束。屢次受傷的鄧麗君,卻一一原諒負心的男友,連她的好友都看不下去。

只有當我們深入她的世界才會發現,舞臺上光芒四射的亞洲公主,長著清秀娃娃臉,宛如鄰家女孩兒的鄧麗君,一生都在流浪中度過。

荒木豐久這樣評價她:「作為人,作為一個女子的鄧麗君,其實人生很是坎坷。她的歌,或許也是對她自身哀傷的撫慰。」

鄧麗君這樣的身世決定了她同時深受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喜愛,卻又深陷兩岸分裂的政治漩渦不能自拔的命運。

鄧麗君的父親抗戰中從軍報國,是黃埔軍校十四期畢業生,在國民黨軍中擔任下級軍官,1949年從營口隨軍撤退臺灣。她從小生活的環境中,出入皆是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國民黨軍官兵,不免讓對祖國的思念與愛戀深植於幼年鄧麗君的心中,並伴隨了她的一生。

她從小所知道的「中國」,就是那面青天白日旗下的中國,如果說有些藝術界人士是無意間捲入政治漩渦,那麼鄧麗君則是有自己的政治立場的。鄧麗君在臺灣期間,熱心於為國民黨軍作勞軍演出和軍中廣播,甚至她去世後國民黨方面曾專門派現任代主席,當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吳伯雄為她的棺槨覆蓋了青天白日旗。

鄧麗君自己承認,她的心底,深受「眷村」文化的影響。

所謂眷村,是一個奇特的群體,這裡的居民,多是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軍人家庭。而國民黨軍的軍人,今天我們也能夠了解他們並不是臉譜化的惡人,他們一樣有自己的親人,一樣有好人和壞人,說到底,不過是另一群信仰不同的中國人罷了。而他們的軍人身份,出入於生死之間,又使眷村的相當多事情,同樣能夠讓大海這一邊的人為之感動。

人情冷暖,大概這數年間鄧麗君已經體嘗遍。

此後,特別是八十年代末最終失去了回歸大陸故鄉的希望,使鄧麗君頗受打擊,她的身體日益衰弱,而旅居在外的生活,只能讓這種衰弱越發嚴重。

對最後十年的鄧麗君來說,家在哪裡,實在是很難清楚表達的事情。

鄧麗君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北京召開一次演唱會,「在露天,買不到票的觀眾也可以聽到」。但是,這個願望由於政治原因終於未能實現,而這個政治原因,很大程度上應該歸結於鄧麗君的政治立場和她堅持的信念。

從一九八五年,中國青年報上就登出了鄧麗君的照片和介紹,鄧麗君的粉絲,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大陸的人們,是很遺憾她沒能過來的。

鄧麗君成名之前,過著別的女孩無法體驗的灰暗生活。

那時,他們一家七口人,僅靠父親的一點退役金生活。為了能吃飽飯,鄧麗君和哥哥弟弟都入了教會,原因簡單,教會定期會給信徒發放大米。在吃不飽飯的日子,鄧麗君在6歲那年,被母親安排在街上賣唱,貼補家用。

那些時光,鄧麗君一邊要去唱歌,一邊還要忙於功課。

大量演出的時間,讓她的功課一落千丈,終於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她已經完全聽不懂了。卻顧不了那麼多,下了課,依然去趕場唱歌,她在歌廳的努力,終於打動了大家,可以正式籤約了。這個好消息還沒快樂幾天,另一邊學校要求她退學的壞消息就接踵而至。

鄧麗君別無選擇,家裡需要這份收入。

14歲這年,鄧麗君成了夜總會最年輕的歌手。她的唱腔裡還帶著童音,眼神純稚,混雜在燈紅酒綠的夜總會裡,為了多賺到錢,她破了所有歌手的記錄,連唱七十天,每天數小時。這期間,她沒有自己的歌,翻唱了很多老歌,那些老歌經她一唱,就活色鮮香起來,讓人過耳難忘。

很多歌手用很長時間等待打磨一首歌,看不起鄧麗君的翻唱,以及高頻率的出唱片。鄧麗君也想慢慢等好歌,但她等不起,不是每個人都有命去等的。

從很小的時候起,鄧麗君就明白了,她的生活裡沒有等待,只有努力,她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換回生存的希望。

鄧麗君本名「鄧麗筠」,由於多數人誤將「筠(音同雲)」字錯念為「均」,為避免困擾,小鄧就將藝名取為「鄧麗君」。 ­

與鄧麗君最親的大弟鄧長禧回憶,由於鄧麗君是家中惟一的掌上明珠,父母十分疼她。小時候住在附近的乾媽家有一臺收音機,4歲的鄧麗君就常跟著音樂哼哼唱唱,愛聽音樂的母親看女兒愛唱,經常買些歌本,像白光和周璇的歌,鄧麗君早就可以朗朗上口。

由於鄧父的軍中袍澤李成清常到鄧家拉二胡,看到六七歲大的鄧麗君可愛,經常順便教她唱唱梁山伯、祝英臺,成了啟蒙老師。其後更有臺北濟眾聲樂教師常蔭春先生登門教其唱歌,令她歌藝大進。因為李成清在軍中「九三康樂隊」擔任樂師,不時就帶著小鄧麗君登臺唱兒歌,當時純粹是玩票性質,唱首歌不過領個五塊錢、十塊錢的車馬費。

真正商業演出是在念初中二年級時,正式在位於臺北市漢口街的東方歌廳駐唱,一次酬勞約1千至2千元,相當於當時一般人1個月的生活費。但也因為勤跑歌廳,受到校方「關心」,她不久只好從金陵女中辦休學,專心歌唱事業,當時她只有14歲。

歌廳駐唱後,鄧麗君獨特的歌聲被唱片公司發掘,1967年,15歲的鄧麗君加入宇宙唱片公司,並躍上屏幕參加臺灣電視公司高收視率的「群星會」節目演出。

第一次上電視,鄧麗君緊張到將歌詞唱錯了,但她清淡素雅的裝扮與氣質相當受矚目。

在日本,鄧麗君有許多瘋狂歌迷,凡是她的演唱會,他們一定搶著買第一排的座位,其中多半是年輕男士。

其中一位男士讓鄧麗君最難忘,他經常義務替鄧麗君準備衣服,每天替她打聽臺灣的大新聞和天氣,然後打電話報告,鄧麗君還稱他「鄉情大使」。後來他透過友人介紹,邀請鄧麗君吃飯,那天,「鄉情大使」帶著太太和孩子赴宴,這才讓原本七上八下的鄧麗君鬆了一口氣,原來他只是單純迷上她的歌聲。

1980年前後,可說是鄧麗君歌唱事業的巔峰,此時她的歌聲傳進中國大陸,掀起「小鄧」風潮。

鄧家人回憶,當時大陸最受歡迎的禮物是雙卡錄音機,不少大陸歌迷是靠雙卡錄音機轉錄小鄧的歌聲,有的還以此為副業,轉賣翻版錄音帶。

即使鄧麗君不曾踏上中國大陸,她在大陸的專輯銷售量,恐怕難有其他歌手可匹敵,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估計,保守數字是1億張。只不過早期一張有版權的錄音帶要20元,工人1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四五十元,市面上有版權的錄音帶不多,幾乎都是盜版,更常見的是親友幫忙翻錄鄧麗君專輯,一張只值2元。

1991年後,鄧麗君決心淡出演藝事業,1992年推出「難忘的Teresa Teng」,為她生前最後一張專輯。

已旅居法國的鄧麗君大約此時認識了比她小10多歲的法籍男友保羅,兩人在法國與香港共度了很長一段甜蜜時光。­1995年農曆前鄧麗君回臺灣探親,鄧媽媽訝異地發現,喜歡遊泳、一向注重身體的寶貝女兒,竟然氣喘噴劑不離身。

鄧麗君告訴家人,可能是1994年在日本仙臺演出後感冒未愈,回到香港赤柱的家又碰上停電,家裡沒空調,由於房子靠海,較潮溼,聞了幾天黴味,身體就不舒服了。

家人擔心她的健康,一方面替她打探醫生,另一方面聽說氣喘病患者最好住到比較乾燥的地區,臺灣和香港的條件都不適合,兄弟們都建議她早點回法國,原本對氣喘不太在乎的鄧麗君,為了不讓家人操心,也答應了,但在回法國前,她先去了泰國清邁。

常有人問我:「鄧麗君,下輩子你還要選擇歌唱這條路嗎?」

我通常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是的,我還會走這條路,不怕你見笑,我太喜歡唱歌了,我覺得自己天生就是唱歌的材料。」

雖然唱歌如同我的第二生命,換來了名利和掌聲,但是我的青春年華、黃金時代不都被歌唱生涯帶走了?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想我會多讀點書,完成學業後再開始唱歌。

相關焦點

  • 鄧麗君最好聽的是她的冷門歌
    一提到鄧麗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甜蜜蜜》《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就我的看法,這3首熱門歌實在是一般,旋律節奏平庸乏味,歌詞也是相當的庸俗,毫無亮點。其實鄧麗君有一大批優秀的冷門歌曲,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以下。
  • 鄧麗君的《微風細雨》這首歌,大家都是這樣評論的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鄧麗君的經典歌太多了,現在的歌手只要有一首就很牛逼了,鄧小姐真是巨星中的巨星,天后中的天后自然、甜美、親切、溫柔、含蓄、纏綿應該是麗君姐演唱《微風細雨》這首歌的主要特色,這些特色應該源於她那純真、善良、大氣的品格以及她得天獨厚的藝術修養。
  • 「再見如初見」陳佳追憶鄧麗君巡迴演唱會走進重慶文化宮大劇院
    原標題:「再見如初見」陳佳追憶鄧麗君巡迴演唱會走進重慶文化宮大劇院    華龍網8月30日12時30分訊(記者 徐梅 實習記者 陳發源)「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作為鄧麗君歌曲《我只在乎你》曲目中的歌詞,這首曾經的經典廣為後人傳唱。
  • 鄧麗君唯一經理人管偉華講述真實的她,《追憶你是我一生的情愫》
    是鄧麗君赴日前唯一經理人,他與鄧麗君認識時,一個十七歲,一個二十歲,兩人只相差三歲,他說成為了鄧麗君的經理人後,跟著鄧媽媽時就好像鄧媽媽帶著兩小孩,在鄧麗君眼裡管偉華就是她的閨蜜。與她合作過的朋友都自發保護她,至今我們在網上看不到太多關於鄧麗君的事跡,只此一本,由華中大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的《追憶你是我一生的情愫,我眼中的鄧麗君》,中國鄧麗君歌友會會長林作序、鄧麗君御用作詞人林煌坤推薦,時隔多年讓我們了解了一個真實、鮮活的鄧麗君。
  • 揭秘鄧麗君一生的幾次情感經歷 其葬禮視頻曝光
    1959年鄧家搬到這裡的眷村,安排鄧麗君和二哥就讀附近的小學,一家七口人就擠在這間不到30平米的小屋裡,開始一段新的生活。鄧長禧:我的記憶中,我父母沒有吵過架,我父親是軍人出身的,脾氣很暴躁,但是他對我母親從來沒有講過重話,所以這點我覺得我母親在我父親的心目中,絕對肯定她是一個很有貢獻的一個母親。
  • 很多人有聽歌的愛好,經典和懷舊歌曲推薦,看看你聽過多少首歌
    長大以後有流行歌曲和懷舊歌曲等,老年人有老年人自己喜歡的歌曲,如現在廣為流行的「廣場舞曲」等。而作為70後和80後的很多人,都聽過很多老歌手的歌。如張學友、劉德華、周華健、鄭智化、黃安、任賢齊、張雨生、羅大佑、費玉清、鄧麗君、韓紅等,還有後來的鳳凰傳奇和魏新雨等。可以說這些前輩歌手的歌,現在已經是「懷舊歌曲」。
  • 2020四小鄧麗君北京新春演唱會,重溫經典音樂時光吧!
    用經典的曲目演唱來回顧一代歌后帶來的精彩時光,讓無數的時光都將再次出現在眼前,2020四小鄧麗君北京新春演唱會,金曲的重新演繹,最精彩鄧氏情歌的展現,2020年,讓我們在四小鄧麗君的演繹下,感受最精彩音樂時光吧!
  • 鄧麗君離世25周年:她還在人間,從不曾被忘記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鄧麗君。有人是「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有人是「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有人是「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自從1995年5月8日辭世後,鄧麗君長眠在筠園一晃已25年。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她從不曾離開過。
  • 傳音日本放歌北美,極像鄧麗君的替代者和傳唱人——陳佳
    不但形似,而且神似,聲音更像,仿佛又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昔日的女神,仿佛又聽到了《我只在乎你》《又見炊煙》《月亮代表我的心》……她就是陳佳,一個學金融的美麗女孩,重新替鄧麗君小姐走了一遍日本和北美,所到之處,聽者萬記,所過之處,掌聲如潮,鮮花如海,這就是永恆女神的魅力!
  • 我的鄧麗君歌曲歌詞手抄本,每當翻閱總感覺無限溫馨甜蜜
    每當聽到鄧麗君的歌,總感覺非常輕鬆愉悅,她那甜潤溫婉的歌聲象一股清流,讓人如醍醐灌頂。最初聽到鄧麗君的歌,那時我還在上小學,大街小巷不停地響起她的歌聲。家屬區有人還故意放得很大聲,向鄰居炫耀。當時流行的不止鄧麗君,還有張小英、鳳飛飛。但我最喜歡聽的就是鄧麗君的歌,她那甜潤溫柔的嗓音,如吟如訴的曼妙曲調,委婉柔情的歌詞,讓人慾罷不能,聽了還想聽。我默默地跟著唱,暗暗一首一首地把歌詞記下來。不久,同學之間就開始流行抄歌詞,相互傳抄。每當抄到一首新的歌,我的心中就湧起一股甜蜜的幸福感。
  • 鄧麗君這首好聽的歌,歌詞要失傳了嗎?好遺憾,誰能找回來?
    鄧麗君這首好聽的歌,歌詞要失傳了嗎?好遺憾,誰能找回來?找不回來的,鄧麗君最原始的《小城故事多》!網上搜過了,沒有完整版的!應該說,50-80後的人,只要聽過歌的,就聽過鄧麗君的《小城故事》,要說聽過鄧麗君這首歌最原始演唱版的,恐怕沒幾個人記得了,現在的人恐怕也沒有誰聽過了。《小城故事》,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特別是由鄧麗君原唱的《小城故事》。我也非常喜歡聽這首歌,後來人翻唱的《小城故事》,無論誰唱,無論多賣命地唱,也沒有人能夠超越鄧麗君,也缺少那麼一些味道。
  • 獨家探訪香港鄧麗君主題咖啡店
    對於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鄧麗君不僅僅是一位美麗的歌者,更是那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即使現在的九十後人群中,仍有人對鄧麗君的歌念念不忘。讓人意外的是,在這裡竟然還碰到了海外的遊客,他們興致勃勃的用餐,用心的挑選著鄧麗君的紀念品,懷念滿滿。
  • 她的歌曾被稱為「禁曲」,卻能傳唱40年,成為一代經典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除了你 我不能感到 一絲絲情意不久之前看到一條新聞,陳妍希新劇將出演鄧麗君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唯一的感覺是,陳妍希很有勇氣。鄧麗君,可不是誰都敢去挑戰的,模仿她的人那麼多,但鄧麗君始終只有一個。可能鄧麗君這個名字你很熟悉,她的歌你也聽過不少,但可能你不知道,鄧麗君在那個年代,到底有多經典。她是「亞洲歌唱女王」,從來沒有一位歌星像她一樣,獲得「十億掌聲」。
  • 聽鄧麗君的歌曲是給人怎麼樣的一種感覺?
    她的歌聲讓人心裡乾淨。柔美的音色,舒緩的曲調,像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現在想來,鄧麗君的美如同江南煙雨中迎面走來的素手擎傘的美麗女子!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鄧麗君的經典歌很多,經典之中代表作《甜蜜蜜》就必須居其一。《甜蜜蜜》歌曲聽起來讓你覺得濃濃的甜味,有甜而不膩的演唱風格。
  • 《永遠的鄧麗君》⑦ | 「我很累了,想休息一段時間。」
    這檔節目與其他的歌曲節目不同,「搞笑十大金曲」環節是由一些長相有些搞笑的人根據原唱歌曲進行滑稽可笑的表演,參演的人只負責舞蹈部分,而音樂則需播放原唱。這也是為什麼西田會選擇這檔節目的最終原因:他很清楚,在當前的情況下,只有讓聽眾更頻繁地去接觸鄧麗君的歌曲,大家才有機會記住唱歌的人。
  • 林青霞:唯獨我知道 鄧麗君還在人間
    來源:天涯論壇林青霞和鄧麗君,兩個絕色美人,真正的影后和歌后,當代影壇與歌壇無法繞過的符號。後來她們走上截然不同的路途。一個結婚生子,著書立說,天倫之樂;一個滿身情傷,半世孤獨,於異鄉獨自凋零。林青霞與鄧麗君的情誼:唯獨我知道她還在人間。▼《甜蜜蜜》鄧麗君▼鄧麗君與林青霞 匆匆那年女人如花。
  • 精選十大經典甜歌排行榜
    隨著青春的腳步,人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的練舊了,歌曲也是一樣,歌曲還是老的好,經典始終不會在歲月流逝中消退,只會越來越甜美,值得回味,亦像我們的人生一樣,苦盡甘來,終始落入凡塵,讓我們一起聆聽那些小甜小甜歌曲,如果沒甜到你,算我輸,如果你有更甜美的歌曲,歡迎評論分享,來嘛!
  • 林青霞揭秘:唯獨我知道鄧麗君其實還在人間
    林青霞好閨秘曝秘聞:一九九四年我結婚當天,多想把手上捧著的香檳色花球拋給她,因為我認為她是最適當的人選,我想把這份喜氣交到她手上,可是我不知道她在哪裡。婚後不久,我和朋友在君悅酒店茶敘,接到她打來的電話,「你在哪兒啊?我想把花球拋給你的……」我一連串說了一大堆,她只在電話那頭輕輕地笑,「我在清邁,我有一套紅寶石的首飾送給你。」
  • 小城故事,最鄧麗君的陳佳唱給你聽
    1980年臺灣上映的一部電影《小城故事》,鄧麗君為其演唱了同名主題曲。這首原本描寫臺灣鹿港三義小鎮的歌曲,因為鄧麗君甜美以及非常具有江南水鄉畫面質感的歌聲,從而被很多歌迷喜愛。鄧麗君音質純淨、音色美妙如彩虹般的絢麗,塑造出一種兼具古典與現代的婉約柔美的形象。歌曲沉穩中流露著甜美、溫柔中蘊含著活力,充溢著攝人的魅力。
  • 《在乎你》曝路演特輯 《我只在乎你》引全場大合唱
    主創所到之處皆引來陣陣歡呼,現場粉絲更是數次全場大合唱主題曲《我只在乎你》,場面震撼感人。同時,電影不僅獲得導演伍仕賢、郭子健及歌手丁丁等專業人士的力挺,走心的劇情更是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在乎你》曝路演特輯 《我只在乎你》引全場大合唱俞飛鴻大澤隆夫引全場合唱《我只在乎你》觀眾大讚:足以讓每一個人熱淚盈眶今日發布的「不負初見」路演特輯中,導演畢國智攜主演俞飛鴻、大澤隆夫、盧洋洋連走四城,與各地的影迷互動交流,所到之處觀眾皆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