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收編事件持續發酵 被指誰跟支付寶玩就處罰誰?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銀聯角色被擺上檯面 「收編」路線圖再受炮轟

  「明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機構網際網路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在銀聯公布以此為核心的「收編」路線圖後,這個話題持續在業界發酵。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這場銀聯與第三方支付的利益糾葛中,雙方對銀聯身份的界定、銀聯「收編」行為是否合理以及監管導向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說法,一場由銀聯強制「收編」引發的支付清算市場開放討論正有愈演愈烈之勢。線上線下「蛋糕」規模

  線下:2012年,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8.9萬億元規模,銀聯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線下商家使用POS的費率大概在1%左右。

  線上: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中,銀行卡收單與網際網路支付是最大的兩類業務,而網際網路支付增長更快。2012年,中國網際網路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3.8萬億元,增長70%,支付寶、財付通、銀聯等展開競爭。預計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場有8萬億元的交易額,達到線下市場規模。商家使用網上支付的費率大概在0.4%左右。

  銀聯營業收入結構:

  一是境內ATM收入,比如跨行取款中收取的手續費;二是境內POS交易轉接收入,即刷卡商戶的佣金部分;三是國際業務收入;四是一些創新業務收入。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1年末,中國銀聯淨利潤增長9倍。業內人士透露,境內POS交易網絡服務收入大約佔銀聯營業收入的一半。

  誰跟支付寶玩銀聯就處罰誰?

  「銀聯的行為與電信壟斷是有類似之處的。」在昨日的「第一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高峰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銀聯的「收編」行為與電信壟斷都有以權謀私的特徵,處罰上海銀行的行為更是給所有銀行上課,「誰跟支付寶玩,銀聯就處罰誰」。

  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則認為,Visa等國際卡組織遲早會進來,但「對內開放比對外開放更重要」。他認為中國需要第二家、第三家銀聯,支付清算市場「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則說:「第三方支付的心思如果不在支付上,盯著支付後的沉澱資金,胃口越來越大,就會變成另一個影子銀行。」

  焦點一:費率與風險之爭

  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人士表示,銀聯要求非金融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銀聯網絡轉接,根本問題是為了通過這種壟斷清算市場的方式獲得收益。

  據調研,在銀聯卡線上支付業務中,非金機構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費率平均僅為0.1%左右,低於銀聯網絡內0.3%~0.55%的價格水平。「線上支付每年8萬億元,最終會分攤到商戶和消費者頭上。」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說。

  「如果直連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能給用戶提供更多實惠與便利,用戶肯定是歡迎的。」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

  記者了解到,銀行卡刷卡收費率分成比例大致是7∶2∶1,即發卡行、收單行和銀聯分別按比例分利潤。第三方支付公司之所以要與銀行直連,不僅可以免除上繳給銀聯的7∶2∶1中的「1」,同時還省下了萬分之二的銀聯品牌管理費。

  但銀聯方面指出,第三方支付直接與商業銀行建立連接的同時存在變造交易類型、套用MCC等違規情況,導致商業銀行難以有效實施風險管控。

  「這種低費率是犧牲了產業的健康發展為前提的,不能夠覆蓋銀行的資金成本,銀行在提供服務時就會縮水,用戶短期受益了,長期卻是受損的。」有業內人士認為。

  有銀行業人士則表示:「不能一刀切說第三方支付公司直連就優惠。」而且,近年來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間的費率價格已逐步提升,總體水平實際已與銀聯通道接近甚至持平。

  焦點二:爭什麼利益?

  就業界看來,雙方的爭鬥關乎一個「錢」字,從線下蔓延到了線上。

  先看線下,第三方支付交易主要通過接入銀聯網絡完成,發卡行、收單機構、銀聯按照7:2:1的比例分成,銀聯坐收一成。此外,銀聯對銀行等機構還會收取技術服務費等。基本上,按照發改委對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收費規定,銀聯基本可以拿到0.1%的交易費,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按8.9萬億元的規模計算,銀聯收入可觀。

  再看線上,按照市場增長預測,第三方支付市場增長迅猛,預計明年達到8萬億元的交易額,接近2012年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規模。但該市場被第三方支付公司所把持,90%以上都不走銀聯通道。線上業務唯一的成本就是連接銀行系統的成本。

  可以想像,不通過銀聯轉接清算,銀聯無法從中獲益。銀聯希望一勞永逸把網際網路支付市場利潤收入囊中,而眾多第三方支付則不願意辛苦養大的「桃子」卻被別人摘了。

  另外,銀聯收編第三方支付是維護自己還是銀行利益?銀聯曾在內部文件中提出收編是要維護銀行業的利益,並指出「據估算,各銀行的手續費年損失超過30億元」。

  據預測,如果銀聯「一統天下」,在缺少市場競爭的環境下,費率漲價不可避免,最終轉嫁到商戶和用戶頭上。

相關焦點

  • 丁真抽菸事件的發酵,先「造神」在「毀神」,究竟是誰的過錯?
    丁真抽菸事件並沒有告一段落,負面輿論還在持續發酵。央視表態丁真的「騷操作」,丁真工作室最新回應來了。 誰也沒想到,一段丁真抽菸視頻在網上流傳。丁真嫻熟的抽菸動作,看起來相當有「社會」範,讓人短時間難以接受。畢竟在大多數心中丁真是個家教很好的「乖孩子」。 怕事態變得更嚴重,丁真公司負責人也很快出來回應——「電子菸不是煙。」顯然網友們不是傻子,這糊弄又敷衍的回應自然無法服眾。一時間,丁真的負面評價有驟增的趨勢。
  • 美團和支付寶、餓了麼幹架!你挺誰?
    記者嘗試在餓了麼app下單時發現,在不開通小額免密支付的前提下,餓了麼會默認支付寶支付,但如果此時放棄付款後退到上一環節,在「支付方式」中有微信支付的選項。餓了麼支付頁面的「微信支付」選項。美團or餓了麼,你pick誰?
  • 滔搏外賣門事件持續發酵,網友猜測難道林偉翔是吃了毒外賣?
    近日關於滔搏外賣門的事件進一步發酵中,滔搏俱樂部出面回應,網絡圖中出現的外賣的確為送往滔搏俱樂部的外面訂單。並且已經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尋求外賣平臺的幫助。雖然現在並不知曉此網友出於什麼心理髮出這樣的帖子,但這次LPL的人的確丟大了。而最近又有消息稱滔搏俱樂部已經開始招聘廚師,以防再次出現外賣門事件。
  • 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持續發酵,國社等多家媒體發聲
    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持續發酵,國社等多家媒體發聲 2021-01-0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乘風破浪的姐姐2》「同臺事件」繼續發酵,到底是誰在炒作
    楊穎楊穎頭疼事再被扒出其實,時隔十多年,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黃曉明和李菲兒的事情。捋一捋各個內容,要是把整個事件串起來一起看的話,很容易發現,這大概是節目方故意炒作而利用了人家夫妻,不過這只是猜測。對於李菲兒,是難得的機會。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你是李菲兒,這麼多年沒什麼資源,一直不溫不火,突然浪姐2這個大餅到你手裡你接不接?就因為前任在那,你還是被插足的那一個,就考慮不接了?
  • 「哈爾濱漫展」事件持續升級,女主發聲:隨便怎麼玩,不愛看就滾
    原本以為漫展事件會隨著時間的沉澱而慢慢脫離在大家的視野前,然而沒想到的是,這2021年才剛開始,有關漫展的事件又再度引起了一番浪潮。「哈爾濱漫展」是近期舉辦的一場漫展聚會,這裡聚集了大部分二次元的真愛粉,其中玩起COS的也不在少數,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導致「哈爾濱漫展」事件被持續發酵,網絡上也一度掀起了漫展的圍觀群眾。那麼「哈爾濱漫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它們三個,誰將搶走你的錢包?(附省錢絕招!)
    話音未落,有媒體報導,經蘋果公司、中國銀聯共同確認,Apple Pay 業務將於2月18日凌晨5:00正式上線。行動支付領域再掀大戰,騰訊、阿里、蘋果誰將成為最大的贏家?微信收費,是劍走偏鋒還是棋臭一招?剛剛經歷了春節的搶紅包,不少人微信零錢包裡的數字直線上升……就在這時,微信突然公布了零錢提現收費的細則,讓許多人來了個措手不及。據本編所知,許多人已經開始將零錢包裡的錢提前提現了。
  • 石家莊動物園丹頂鶴事件追蹤:誰來監管愛心與規範
    石家莊動物園丹頂鶴事件:誰來監管愛心與規範23日,一條「石家莊動物園飼養員毆打丹頂鶴致其流血骨折」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石家莊動物園丹頂鶴事件還原事發當天,也就是23日中午12點多,陳師傅吃完午飯後,在休息時間來到䴉園巡查,發現下水道堵塞,準備拿起工具疏通下水道,恰逢這隻新近入園、又處在春季發情期的丹頂鶴就在旁邊。
  • 胡錫進:「漫畫事件」持續發酵,這場衝突不是中澳之間的簡單問題
    胡錫進:「漫畫事件」持續發酵,這場衝突不是中澳之間的簡單問題 2020-12-03 08:04:28
  • 孔子稱作至聖稱作亞聖的是誰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27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孔子稱作至聖稱作亞聖的是誰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27日答案
  • 齊達內不是很水平,信頭錘事件繼續發酵,比爾:滾吧
    這樣的遊戲因為信哥的頭錘事件一度登上了美國熱搜,而且還在發酵。雄鹿隊和奇才隊的比賽充滿火藥味。首先,在爭奪進攻籃板的比賽中,巫師前鋒華格納的身體動作非常明顯,信哥被侵犯後,裁判沒有說,這也是雙方衝突的導火索。經過一次轉換進攻,信哥在外線接球時仿佛衝了進來,但華格納站穩了好位置並造成信哥的進攻犯規。
  • 男子獵殺豹貓事件持續發酵 警方稱仍在調查
    但在賣肉貓的攤點,記者出示「獵殺白鶴豹貓」事件的照片後,眾商販一下就指出,照片裡的是豹貓,他們可以幫忙弄到,價格大概在600元/公斤。在記者的追問下,大黃終於說出了實情:他將自己抱著貓的圖片上傳到網上;碩大的體型和稀有的斑紋,很快引起了同學注意,紛紛詢問是什麼貓;大黃回答:豹貓;緊接著回答從哪裡來的豹貓時,大黃回復「搞得的」。大黃表示,當初之所以上傳照片,是想在同學之間炫耀一下。
  • 「小月月」事件誰受益 誰遭殃
    儘管發帖人「蓉榮」方面否認炒作,但在「小月月」事件迅速躥紅的過程中,不少方面還是抱著「小月月」的大腿,分到了一杯羹;而同樣,有受益者就有倒黴蛋,「小月月」的走紅無疑是這些倒黴蛋的「壯烈犧牲」而造就的。   「小月月」事件中,除了廣受關注的發帖人,還有誰受益,誰遭殃,你知道嗎?
  • 士兵殺戮事件持續發酵,國防部下令必須徹查
    據澳大利亞國防部此前披露,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隨著該事件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捲入這一醜聞。隨著殺戮事件持續在多個國家被揭露,阿富汗戰爭的真實情況被逐漸還原,而和澳大利亞不同的是,荷蘭方面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並且展開了事件調查。
  • 發酵 為救男童射殺瀕危大猩猩 引發爭議:誰該負責?
    這兩天,事件在當地持續發酵,網友們追問,究竟誰該為大猩猩的死負責。△央視新聞視頻男童掉進猩猩池 被猩猩推搡拖拉當地時間5月28日下午四點左右,一名三、四歲大的男童落入距離地面大約3米深的大猩猩池中,情況緊急。
  • 加大技術投入,持續改善教研,跟誰學三季度研發投入超2億元
    跟誰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向東表示:「跟誰學實現了又一個季度的強勁增長,營業收入高達歷史最高紀錄的19.66億,是去年的3.5倍。這得益於我們一直以來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家長身上,放在內部夥伴身上,放在運營效率和組織能力的提升上。
  • 罵人事件再次發酵
    但沒想到此事件的嚴重後果還在持續發酵,後來事情嚴重到,與範瑋琪合作的品牌商們也都站出來「自證清白」,她自創的服裝品牌也遭到部分臺灣市民的聯名抵制,在此後範瑋琪就一直沉寂下去,近一年都沒有接過通告。一年後發文道歉,大陸網民也不買帳了而如今時隔10個多月,在2020年12月25日凌晨,範瑋琪卻突然在社交帳號上發文道歉。
  • 你的消費方式又要被支付寶的蜻蜓給顛覆了!
    支付的進階10年前大家上街購物,比的是看誰的錢包大、鈔票多,有著一種生活的儀式感!可到隨後的智慧型手機普及,支付寶和微信的行動支付(掃碼支付)燃爆了大中國,現在連擺地攤的、摩的師傅都是掃碼支付了!生活需要儀式感最近中國銀聯的雲閃付也是花了血本努力跟上掃碼的行動支付(雲閃付替你付5成),但,中國銀聯的雲閃付貌似又是慢了半拍....支付寶首發刷臉技術,實現無感支付
  • 「停訓事件」再發酵,林教練現場發飆,寒夜下場嘲諷,貓神或失去首發...
    這件「停訓事件」也開始,在25號比賽這一點,因為很多貓神的粉絲為貓神說話,林教練還在現場和他們吵了一架。之後寒夜也下場嘲諷貓神,說他之前去TES試訓沒被選上,現在回來ES自然不受待見。對於寒夜的「碰瓷」行為,TES馬上回覆說完全沒這回事,貓神在TES試訓的很開心,他是自願回E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