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撒嬌女人最好命,懂事的孩子沒人疼」,這句話一直都是很多人所信奉的真理,但在現下社會中,很多人都變得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不敢撒嬌取鬧,覺得是不成熟的表現。
孩子是一個家庭中最好的禮物,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懂事又乖巧,而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表露出了與年紀不符的成熟和懂事,但這其實也是在表明很多家庭中的一種教育缺失,一般來說,孩子太過懂事,都是因為爸爸這一角色的缺失。
「乖得讓人心疼」,寶寶藏在桌子底下一言不發,媽媽:我也不想
網上之前有一組照片讓不少人都表示心疼,照片中的寶媽在辦公室中不停地忙著工作,寶寶一個人坐在桌子底下默默地看著動畫片,不哭也不鬧,安靜地讓人心疼。寶寶的懂事乖巧,讓媽媽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卻無形之中,又給人一種酸感。
就當下來說,已經鮮少見到母親會帶著孩子到公司上班的,畢竟上班本來就是需要高專注度投入的事情,帶著孩子會影響到自身的工作效率,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別人的工作效率。但是,這個寶寶乖巧的就像是不存在一樣,絲毫不需要寶媽的關注。
寶媽的同事也有問過說為什麼她家寶寶這麼安靜,是有什麼育兒秘訣嗎,卻沒想到寶媽只是苦笑了一聲然後說了句「我也不想」,原來是寶媽和丈夫的關係並不和睦,丈夫也已經有了出軌的跡象早就不顧家裡了。
平常寶爸對孩子的冷淡態度,讓孩子變得十分小心翼翼,她想改變孩子的狀態想讓孩子像其它孩子一樣可以鬧一些,但是她卻總是有心無力,寶媽同事在聽過之後,也表示十分的心疼寶寶。
的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婚姻關係的好壞是決定親子關係疏遠的關鍵,畢竟教育一個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如照片中的寶媽,她一個人兼顧起了養家和教育孩子的責任,不僅她覺得很疲憊,孩子也會過早的變得懂事。
同時,這種如同「喪偶式」的教育,也會讓孩子生出自卑感和厭倦感,活得敏感又疲憊。而如果說,夫妻關係和睦,彼此能夠理解對方,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事半功倍的。
「喪偶式」教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這幾點要重視!
1- 另一方負擔過重
要組建一個家庭,從來不是一方努力就夠的,如果說夫妻中有一方對對方不理解,也不懂得怎麼分擔對方的辛苦,那麼註定是會垮掉的。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如果只有女性或者男性一方承擔起教育的責任。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有危害的,畢竟要一邊帶孩子,一邊兼顧工作,一個人沒有那麼多的精力,總會容易造成疏忽。同時,這份壓力也可能會讓其中一方喘不過氣來,從而陷入心理障礙中,可能會對孩子做出危險性行為。
2- 孩子失去安全感
母愛和父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如果說孩子長期只在一方的愛意下成長,那麼孩子的感情也會有所缺陷。
缺少母愛的孩子,如果是男生,可能會出現戀母症等現象,如果是女生,可能會過分地柔弱或者剛硬;缺少父愛的孩子,如果是男生,可能性格會比較懦弱沒有擔當力,如果是女生,可能會過分地缺少安全感,在長大之後的戀愛婚姻上可能會有所不順。
同時,不管是哪一方的不負責任,都會讓孩子心理發生扭曲,對感情變得過度冷淡或者過度需求,從而容易走錯路。
3- 讓孩子對感情觀模糊
孩子最初的三觀,都來源於父母平日裡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在感情觀上,孩子在長大後的擇偶觀念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小時候自己所見的父母關係中而形成的。
如果夫妻關係不和睦對孩子進行「喪偶式」教育,那麼孩子在長大後對於感情的需求可能會過剩或者過淡,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感情發展。而且,長期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在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之後,也可能會不自覺地按照小時候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孩子,造成死循環。
既然承擔了家長的角色,不管是被迫還是主動,都需要盡心盡力地去完成教育孩子這件事。一個人會長成什麼樣,養成什麼性格,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也離不開夫妻雙方共同的努力。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