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釣鯿魚,釣離底比釣底好,用這兩種釣法,鯿魚連竿上!

2021-01-10 騰訊網

鯿魚是常見魚類中嘴巴可以說嘴饞的魚類,僅次於白條,凡是有鯿魚的水域中垂釣,最先上鉤的「正經魚」往往都是鯿魚。鯿魚食性非常雜,葷素均可,偶爾還吃草,所以鯿魚又被稱之為草鯿。用釣魚老司機的話來說,進食特點大致就是鯉魚和草魚的綜合體。不過鯿魚因為嘴饞,更喜歡略帶腥味的餌料,秋季釣鯿魚,略帶蠶蛹粉、蝦粉含量的腥味餌料最為上稱。不過用餌其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釣法。

一、釣法原理

鯿魚是中上層魚類,但是經常也會在水底尋找食物,因為食性非常雜。但是鯿魚的最大特點是嘴巴略微上翹,體型非常寬,這就導致進食水底食物的時候異常困難,所以釣魚老手釣鯿魚的絕招就是使用釣離底的方法。離底距離一紮長,大概20釐米左右,這個距離是鯿魚進食最舒服的距離。不過釣離底的方法較多,比如正常臺釣釣浮,魚鉤距離水底20釐米,這種釣法不太適合野釣環境,因為容易走漂,所以民間才有了更實用的離底釣鯿魚的方法。

二、釣離底方法

1、珠珠釣

第一種是珠珠釣,珠珠釣是利用可浮性的塑料或者泡沫珠子,讓魚鉤離底。第一種方法是比較正宗的珠珠釣,就是利用顏色鮮豔的珠子,吸引魚的注意裡,達到魚咬珠子的目的。釣組搭配比較多樣,以手竿釣組稍作介紹。釣組大致就是單鉤的臺釣釣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鉛墜比較大,是躺在水底的狀態,子線使用柔軟的pe線,這樣才能讓魚鉤浮起來(如果鯿魚不大,使用較細的尼龍線也是可以的)。珠珠釣的珠子大小要合適,孔的大小更要合適,要能夠在鉤條上滑動,但是又掉不出去,魚要珠子的時候珠子滑動,魚鉤刺穿魚嘴。

第二種使用泡沫珠子的釣法跟第一種在釣法搭配上極為類似,也是鉛墜躺底,魚鉤上浮的效果。但是不同的是使用的珠子比較小,能夠讓魚鉤和餌料浮起來就可以了。珠子要求穿在魚鉤上,能夠固定在鉤柄上。這樣鉤子是鉤子,還能掛餌。餌料可以掛蚯蚓、蝦肉、略帶腥味的面餌,這樣也能達到釣鯿魚的目的。

2、爆米花釣法

這種釣法關鍵在於用餌,釣組搭配跟上面的珠珠釣基本一樣,要讓鉛墜躺底,魚鉤浮起來,距離鉛墜20釐米左右。除了使用珠子,還可以使用爆米花。爆米花釣鯿魚,是民間的秘密絕招,有興趣的釣友可以一試。爆米花可以使用玉米花,或者大米花,使用大米花的話要多穿上幾顆,這樣才能保證魚鉤能浮起來。

以上幾種釣法,都可以在家裡試試是否能把魚鉤帶著浮起來,如果可以,那釣鯿魚完全沒問題。鯿魚是成群進食的魚類,只要進窩能釣到的往往肯定不止一條,所以釣法得當一些,連竿也不是不可能。請關注查看更多釣魚技巧,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釣魚技巧】冬季釣鯿魚,釣底還是釣浮?
    鯿魚屬於一年四季都可釣的淡水魚,具有很強的集群性,喜歡在中層水域覓食遊動,也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那麼在冬季釣鯿魚是釣底好還是釣浮好呢?跟著本文一起來看看。
  • 秋天老司機用這幾招釣鯿魚,一釣幾十斤
    四、釣鯿魚的釣法技巧鯿魚在冬春時節喜歡待在中下層,而在夏季則更為偏愛中上層。吞鉤時,一般很少猶豫,浮漂的漂相通常有:①含餌上抬吞食,如果浮漂用的是散漂,會出現上浮的現象,而立漂則橫著躺在水面上。②含餌一邊遊著一邊吞食,浮漂平移或者黑漂。出現這幾種漂相時,要立刻提竿。中魚之後,要儘快將魚從窩子裡拖出,避免驚到窩子裡的魚群。
  • 一發不可收拾的鯿魚心得,仲秋十月釣它,就屬你最忙了!
    另外鯿魚嘴小,用的魚鉤也不宜過大,建議選用細條歪嘴鉤,這樣更容易刺中魚口。還有就是選用小號線組作釣時,為了防止被切線,還是選擇軟竿作釣比較穩妥。主線用到1.5,子線用到0.6即可,當然這也是搭配的最大值。鯿魚大多活動在靜水水域,流水區域鯿魚的分布活動較少,最好選大水面的鏵尖。河流的轉彎處,洄水灣。
  • 釣鯿魚沒有三兩三的伎倆,如何下手釣幾條清蒸!
    今天,就來為大家說說釣鯿魚的技巧總結。釣鯿魚素餌主要為糧食類餌,像玉米粉、麥麩、麵粉、糠餅粉、豆餅粉等等都是常用原料。配製時,可取50%的玉米粉,將其蒸熟,然後加入其他炒香的餌料,搓成黏一點的麵團,再加入少量的麯酒、香精、香油。用的時候取黃豆大小的一團掛在魚鉤上就行。另外,輪葉黑藻等水草的嫩尖,以及飯粒、糠餅粒、豆餅粒等同樣能夠做釣餌用。
  • 垂釣鯿魚和魴魚的技巧都在這裡!
    鯿魚和魴魚的生活習性、體型,以及對餌料的喜好都很相似。它們幕春至初秋喜成群活動於水體中上層,深秋至冬天喜在水體中下層活動覓食。魴魚不如鯿魚耐寒,所以冬釣效果不如夏天效果好。鯿魚、魴魚對水質的要求比鯽魚、鯉魚要高,因此在汙染的水中很難生存。它們對食物的選擇不是很挑剔,葷素皆宜,但以素餌為主。
  • 天氣冷,鯿魚反而更好釣?老司機再次提醒,這釣法果然不同凡響
    天氣變冷,幾乎所有的鯉魚,草魚都已經停了口,但除了耐寒性較強的鯽魚可供咱們垂釣之外,就不能釣大一點的魚了嗎?其實還真不是,這時只要天氣較好,鯿魚反而比鯽魚更好釣,雖然本人算不上是釣魚老司機,可根據以往的作釣經驗,覺得只要用好以下這些「錦囊妙計」,保你每次釣完都特舒服。
  • 最愛釣鯿魚,什麼時候都是那麼好釣,夏釣鯿魚,稍作準備即可爆護
    最愛釣鯿魚,什麼時候都是那麼好釣,夏釣鯿魚,稍作準備即可爆護。鯿魚,屬於食性比較雜的魚種,偏好食草類食物,一般都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初夏季節,雖然說不是最好的釣鯿魚的季節,但是細節把握得當,也是能夠釣好鯿魚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季節作釣鯿魚的一些注意事項。
  • 釣紅尾魚可破百斤的黃金釣點,從釣法到釣位,解析武漢寧港湖
    因此,無論是在梁子湖哪一個水系,將武昌魚,也就是武漢釣友俗稱的鯿魚作為對象魚是非常理想的。幾乎所有梁子湖水系都有大量的鯿魚存在,除此之外,紅尾、弓背、翹嘴、草魚也是重要的對象魚種,例如我就比較偏愛釣紅尾和弓背,原因除了二者的力氣比較大之外,還有寧港湖這個位置釣獲的鯿魚感覺味道一般,遠不如在梁子湖其他位置釣到的鯿魚口感好,具體原因不詳,所以釣了幾次後我基本就放棄鯿魚了,主攻紅尾和翹嘴。
  • 如何釣好混養塘?從魚種取捨展開,歸於釣法、餌料的變化
    在這樣的環境下,釣法上有很大的區別,本文就結合一些實例,和大家分享關於混養塘的垂釣經驗,首先我們先來看3個重點:什麼是混養塘釣好混養塘最重要的是要有取捨釣法、餌料上要做適當變化顧名思義,混養塘就是有多魚種組成的黑坑,一般北方偶有一兩個魚種組成,但在南方可以多達7、8個魚種,因此在釣法上就需要有所變化,很多朋友釣不好混養塘最主要的原因是抓不到重點,不懂得取捨,這個魚種想釣
  • 黃尾鯝釣底還是釣浮?把握好這幾個技巧,釣好黃尾鯝一點都不難
    釣底還是釣浮恐怕很多釣友都在糾結這個問題,針對黃尾採取哪種釣法,我的經驗是無論釣浮還是釣底都可以,無非是採取的策略不同。首先是釣底,因為黃尾的自身構造問題,釣底是最容易出現上述空杆、錨魚問題的,但這不是不能解決的。要解決黃尾蹭線問題,那麼可以在調漂時採取調鈍的方法,例如調平水釣4目,儘量讓子線大幅度彎曲,雙鉤躺底,這樣很大程度就避免了蹭線造成的虛假信號。
  • 珠珠釣的多種釣組搭配技巧,魚鉤穿上「珠子」就能釣大魚,很實用
    珠珠釣是民間比較有意思的一種釣法,原理就是利用各種顏色鮮豔的珠子,來吸引各種大魚的注意力,從而實現釣魚的目的。用玉米粒、麥粒等餌料都可以防止鬧小魚,這是因為味道小魚不喜歡,其次是也吃不進去或者咬不動。泡沫或者塑料珠子,小魚更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是專門釣大魚的一種釣法。
  • 高山碼頭釣魚,礦泉水瓶沉底掛紅苕釣法,釣獲2斤的鯿魚和5斤鯉魚
    高山碼頭釣魚,礦泉水瓶沉底掛紅苕釣法,釣獲2斤的鯿魚和5斤的鯉魚,這是一個長江的高山水庫,去了高山碼頭,不去拜望粉絲釣友劉哥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劉哥曾經是我的超級粉絲,是一個開心的老寶貝,為人熱情忠厚,只圖付出不求回報。
  • 釣這幾種魚時別再釣底了,釣浮才是正確的方法
    很多釣友習慣了釣底,不管釣什麼魚,一到達釣場,第一件事就是到處找底,然後在自認為水深合適的位置通過底釣法來作釣。當然對於釣底層魚這是正確的釣法,如果千篇一律釣底的話勢必會錯過許多中上層魚。在作釣以下幾種魚時,小編認為釣浮才是有效的方法。
  • 釣魚教學2,鯿魚習性和釣法
    鯿魚,又名武昌魚,在古代詩句中常有這種魚的描述,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早關於武昌魚的記載是《三國志 吳書 陸凱傳》: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孫皓從建業(今南京)遷都武昌(今鄂州),達官貴人怨聲載道,左丞相陸凱用「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在建業死,不止武昌居」上奏章極力勸阻。
  • 離底釣鯽魚的幾種方法,冬季別只盯著釣底,改變下思路,上魚更多
    冬季氣溫低,釣鯽魚基本都是釣底,但是總有比較特殊的魚情需要釣離底。比如遇上持續的晴好天氣,會出現中上層水溫更高的情況,鯽魚會上浮出現離底的情況。或者是水底環境比較複雜,不適合釣底,比如水底有暗草、石碓等,掛鈎比較嚴重,這時候也可以採用釣離底的方法。
  • 釣魚技巧:野釣中鮮為人知的「絕招」,有的魚就要用非常規釣法!
    所以有說法,對於釣魚來說,應變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釣法要靈活一點。從魚的習性角度,介紹一些在垂釣中需要注意的小技巧,這些小技巧往往會對漁獲有極大影響。一、釣鯿魚的精髓是離底20釐米鯿魚最大的特點是嘴饞,對食物完全不挑剔。凡是有鯿魚的水域中,最先上鉤的有效魚種基本都是鯿魚。鯿魚體型的特點是非常寬,比較善於在中上層進食,因為身體太寬,對水底的食物經常無能為力。
  • 4款專釣行程浮漂介紹,一口氣搞懂浮漂的本質
    縱觀全網,還沒有發現一篇關於漂型的教學文章中,囊括大部分的漂型介紹,這也是大多數釣友都說不清漂型的原因。望本文所述能給所有想了解釣魚,了解浮漂的釣友一個思路,無論是在釣魚過程中還是挑選浮漂,都有相關的參考價值。在開始之前簡單用一句話概括釣行程的定義,就是從浮漂從水中翻身站立開始,到水底之間產生的動作,主抓這個下落過程中的信號,就是釣行程。
  • 釣魚技巧:這種釣法很奇特,魚鉤掛珠子不掛餌,也能輕鬆釣大魚!
    第二就是魚鉤較多,雖然更容易勾住魚,但是也更容易掛底,很容易導致釣組損失。珠珠包食釣的優勢就在於使用顏色鮮豔而且浮性的珠子,搭配使用pe軟線,釣組在水底實現餌料在下,魚鉤被珠子拉離水底的效果,這樣的好處就在於有效減少了掛底的現象。不過對於流水不成窩,依舊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解決了掛底的顯現,已經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掛底導致釣組的損失了。
  • 民間釣鯰魚和黃顙魚的多種釣法,方法簡單可靠,輕鬆連竿上魚!
    在進食特點上非常類似,所以在釣法上也基本一致。把兩種魚放在一起聊聊,有這些魚資源的釣友可以試試這幾種釣法。一、出釣時間鯰魚、黃顙魚都是喜歡高溫的魚類,晚春開始就比較好釣,不過在仲春的時候鯰魚和黃顙魚剛開口,那時又是食物匱乏的時候,所以基本啥都吃,使用腥味面餌釣鯽魚,偶爾都能碰上這兩種魚類。
  • 釣草魚時,為啥有人釣底有人釣浮?釣底和釣法哪個上魚率更高?
    不過草魚的水層並不固定,到底是該釣底還是釣浮?要注意哪些細節?一,白天最好是用水草半水打窩前面說過,在高溫天氣,草魚也確實會到中上層水域甚至水皮來覓食,但有時候它們又會沉到水底覓食。所以有的人覺得釣底比較靠譜,有的覺得釣浮比較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