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喬工電氣
從2009年入手第一對巴西龜算起,養龜也有10年了。中間因為肺炎掛掉了一隻,剩下的這隻一直養到現在。中間陸陸續續收養了好多隻別人養得不想養的龜,所以到現在一共養了一隻巴西,兩隻草龜,一隻花龜。
龜一多,而且越來越長大了,用原來的盆養就有點侷促了。去年搬新家,裝修房子時候就想著給烏龜做一個生態龜缸。
首先,選址,當然是陽臺上呢!但是考慮到換水方便,還有不能礙事,所以最終定在洗衣機柜上面。
一量尺寸,最多能做一個60*60的。對於要養4隻龜龜,而且有兩隻背甲20的龜缸來說,這個尺寸明顯不夠啊!但是,作為設計師,當然還是要想想辦法的。面積不夠那就往空間延伸唄,於是一個兩層複式龜缸的設計思路闖入腦海。
說幹就幹,第一步當然是發揮職業優勢,做三維建模。經過幾次調整,最後確定了如下方案。(需要設計圖紙的龜友可以留言聯繫我)
然後開始動手製作,玻璃是在小區別人裝修房子換下來的窗戶的玻璃,沒花錢。5mm的玻璃,開始還擔心有點薄,但是仔細計算,設計水深10cm,所以水重0.6*06*0.1=0.036t 也就是36kg。所以應該還是沒問題的。然後在網上買來工具就開始動手了。裁玻璃、打膠、固定忙活了好幾天終於把缸粘出來了。然後又買了收邊條,做了收口。買來水泵,濾材,種上植物,一個龜缸就完成了。
本以為這樣就完成了,但是,運行了一段時間問題出現了,首先過濾盒很容易就堵了,水會逸出來。第二個問題就是龜糞抽不乾淨,只能把泵附近的抽走,離泵稍微遠一點就不行了。沒辦法,只能想別的辦法解決這個過濾問題。
上網查了很多資料,最後特別中意同程底濾系統,因為進水口均勻分布在缸底,所以就可以完美解決龜糞抽不乾淨問題。但是過濾盒,這個依然是個問題。
最後,決定放棄這個過濾盒,在缸外另做一個外置過濾桶,過濾桶也是自己動手做,選用的是沼澤過濾系統。
經過改造後,現在水質很穩定,已經實驗運行了一個月沒換水了,水質依然還挺不錯,唯一就是現在水有點泛黃,估計是沼澤過濾的植物根系還沒完全形成,生化過濾稍微有點跟不上,畢竟4隻龜在那造糞呢,況且還有兩個能吃能拉的草龜。
最後完成的同程底濾+外置沼澤過濾手機裡沒照片,晚點回去了補發。下面這個是之前沒改造過濾時候拍的。
沒辦法排班啊!格式好亂,將就看吧!歡迎有興趣的龜友一起交流,需要幫忙設計龜缸或者同程管的給我留言。
本文作者:喬工電氣
來自養龜論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