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作為一名養魚前後有20年的老魚友,現在可以做到養一般品種的觀賞魚都可以在比較長一段時間裡養的還不錯,只要是不出現諸如長時間停電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剛開始養魚的時候,也是走了很多彎路,比如不知道養魚先養水的道理,看到什麼好看的魚就一股腦的買回來混養在一起,出現了打架撕咬的現象,甚至出現了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再比如魚缸水剛換了兩天就又渾濁不堪了,於是興衝衝的直接拿自來水換,結果滿缸魚都暴斃而亡……
實踐出真知,慢慢的,掌握了很多養魚的技巧,懂了很多關於養水的知識,對各種過濾設備都有過研究,經驗多了養魚自然不難,下面我就把一些適合新手養的魚來和大家說一說,包括魚的品種、混養搭配、注意事項等,讓大家少走些彎路。
剛開始養魚,適合養小型魚,因為小型魚身體小,吃喝拉撒相比大魚來說是少之又少,水質可以維持的更好更長時間一些,飼養更容易一些。大魚體量大,吃得多拉得多,水質容易變壞,如果過濾系統不夠強大的話,新手養大魚會遇到很多麻煩。所以新手可以從小型魚養起,等經驗慢慢豐富了,就可以養大中型魚了。今天先說說養魚新手適合養的幾種小型魚的搭配組合,以後再談談有一定經驗後可以養的大中型熱帶魚。
1、鳳尾(孔雀魚)+瑪麗+紅箭+斑馬+紅綠燈
這幾種魚性情都十分溫和,對其它不同種類的魚都十分友好,瑪麗魚在同種之間公魚有可能因爭取母魚而有追趕的現象發生。將這些魚可以安全的混養在一起,相比來說,同一個魚缸裡養這些小魚的條數上限要比養大中型魚的條數多得多。
筆者建議:魚缸裡養一些好養的水草,比如水榕、蜈蚣草、水蘭等等,再放一些小石塊、魚蝦躲避屋,這樣形成一些細小的縫隙,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咱們接著說,鳳尾、瑪麗、紅箭,還有月光魚,這些都是卵胎生類魚,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直接生出小魚仔,小魚一降生就會自然下落躲進細小的縫隙裡,這樣可以躲開其它成魚的捕食,如果環境布置的合理,小魚仔不用撈出,會自然長大,你的魚缸就像大自然水域裡那樣,小魚從小就學會躲避危險,適者生存……
2、虎皮+紅十字+墨裙+藍曼龍+黃曼龍+吻嘴
虎皮屬於鯉魚科,性情活潑好動,有愛咬其它長鰭類魚的魚鰭的惡習,比如燕魚,所以虎皮不可和燕魚混養,以免燕魚總被虎皮追咬魚鰭而擾亂它平靜的生活。紅十字屬於脂鯉科魚,也是十分活潑的魚,虎皮和紅十字都喜歡群遊,混養在一起,彼此也不會打鬥,非常合適。墨裙,現在有很多人工染色品種,稱為「彩裙」,筆者還是喜歡其本有的黑白色彩。墨裙也屬於脂鯉科魚,平時不怎麼遊動,在水位中間,如果發現食物,就會迅速出擊,捕食動作相當快。
藍曼龍、黃曼龍、吻嘴都屬於攀鱸科魚,除了用魚鰓呼吸,還能到水面吸口氣靠鰓內部上方的鰓上器進行輔助呼吸,在缺氧的滯水裡亦能生存。
藍、黃曼龍的生存能力相當出色,筆者以前養過一陣曼龍魚,有一次藍曼龍跳出魚缸,足足在地上待了有一個多小時,當我發現後把它放回魚缸裡,它就緩過來了,可見其生命力之頑強。
吻嘴魚,又名接吻魚,是因為它們為爭奪地盤或食物時,會用嘴來互相推咬,就好像接吻一樣,人們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愛情魚。吻嘴數量多的話,也會群遊,如果魚缸足夠大,吻嘴數量足夠多,就會看到壯觀的群遊景象。
這幾類魚混養在一起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虎皮、紅十字、墨裙、藍黃曼龍都不適合和鳳尾那樣的卵胎生類魚混養,它們會捕食小魚仔的,即使小魚仔躲起來,它們也能把它們找出來吃掉。
小吻嘴是可以和鳳尾瑪麗等魚混養的,吻嘴魚喜歡啃食魚缸壁上的藻類,更喜歡吃魚蝨子,養吻嘴應該隔三差五的餵食一次魚蝨子,否則時間長了吻嘴會出現營養不良而骨瘦如柴。
3、神仙魚(燕魚)+鼠魚
神仙魚以飄逸的泳姿、優雅的姿態而著稱,俗稱燕魚,可以買上幾對普通的神仙魚,配上愛在魚缸底部活動的鼠魚,一靜一動,相得益彰。時而觀賞一下漂亮的神仙魚,時而觀察一下鼠魚那可愛的習性動作,一天的煩惱也就都忘了!
這兩種魚性情都非常溫和,混養好搭檔。
寫在結尾的話
觀賞魚的搭配是門學問,如果種類過多就會顯得凌亂,魚缸裡反而不會更好看。筆者建議按照魚兒的習性,可以主要養一兩種魚,養上一種能夠群遊的小型魚,這樣最多兩三種魚搭配在一起,觀賞效果會比較好。
混養的原則就是體型大小相當、習性也差不多,這樣危險小一點。
Reference :我愛水族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