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養魚就不能繞開換水的話題,這是魚友們都必修課!換水作為魚友們魚病防治「老三樣」之一,確實是有很多的「說法」,無論是推崇「古法養魚」還是信奉「水質至上」,換水只是間隔和次數不同罷了。無論是什麼觀點,換水你逃不掉也避不開。
換水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我們家養觀賞魚的魚缸雖然不用天天換水,但是假如你魚缸大,或是魚缸多,那麼對困水量的需求也就很多。
我們都說換水需要換困過的老水,但是對於居住在高樓大廈的你,是不是有條件專門設置一個大型困水桶呢?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沒有條件,而家裡魚缸越來越多,需要困的水也越來越多,面對這樣的矛盾,該怎麼樣去解決呢?
就算你有困水桶,有時候發現魚病急需換水,而又沒有現成可用的困好的水,怎麼辦?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這些情況下怎麼處理,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家庭養魚的水源99%是自來水,自來水是經過消毒過的清潔水,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是被殺滅了,不過殘留的游離氯在水中卻是對我們養魚不利的,這些游離態的餘氯就需要通過困水來清除。拋開水的軟硬度和酸鹼度南北有差異不說,單單說自來水的除氯也是有必要的。
自來水「去氯」是要去除有害的游離態氯離子。
自然除氯法,平時我們最簡單的困水方法就是暴曬或爆氣法。暴曬法除氯就是太陽光的照射讓自來水中的游離態氯離子逃逸。爆氣法就是氣泵往水裡充氧氣泡帶走水中游離態氯離子,同時氣泡帶動水流能讓水與接觸空氣的自然熱交換揮發掉自來水中餘氯。
當然,暴曬和爆氣這兩種方法合併進行會更加高效省時,只不過再快也需要時間來完全清除,最快也得一天吧!
化學除氯法,常見的就是加大蘇打、魚樂寶、或是直接兌水質穩定劑,都是可以達到除氯效果的。這些化學除氯大家在急用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只是效果上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化學製劑或是化學溶液除氯,水裡游離態的氯離子是清除了,但可能因此加入了鈣、鐵離子等金屬離子,水的酸鹼度和軟硬度都會改變,所以慎用。
【我的經驗】:魚樂寶一定要控制好量,不建議按照說明書來,儘量是說明書的量減半使用,不然魚也被你藥翻了。
沒錯!我直接往魚缸加熱水器的「熱水」。
那麼急需用水,沒有困過的水,或是水量不夠多,怎麼辦?我實際上是用熱水器的水,沒錯!直接熱水器設置出水水溫26攝氏度,有些熱水器只能設置最低30攝氏度也可以,或是沒有水溫顯示的熱水器,需要你火力或是開關控制出水穩定在26攝氏度。
熱水器出來的水用一根軟管直接放水到周轉桶或是直接進魚缸,不要衝到底砂或水草泥,反正我量大的換水或是加水就是熱水器設置26攝氏度直接往魚缸加水,輔助增強充氧,沒有出現問題。
因為水加溫的緣故,我用熱水器的熱水直接換水也能去除一部分達到餘氯,既快速完成又能掌控水溫,確實是經濟高效。
但是也有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像前面我提到的輔助增加充氧,因為熱水的溶氧量降低了,需要補充。然後因為這種大量換水的水體微生物環境很容易動蕩,需要長時間去恢復。
事物的利與弊兩個方面都要了解才能很好運用,熱水器直接換水可行,但是不能經常這樣大量換水。只是少量換水的話還是用家裡的盆或是桶更方便。
據我了解很多魚友大量換水都是在用熱水器的溫水直接加,要麼是往盆裡先放再轉到魚缸裡,要麼是像我一樣直接放進魚缸,這個方法貌似也很穩。
在一些長期不換水的魚缸裡,跌酸是引發魚腸胃疾病的罪魁禍首,這時候你可以這樣換水,還是因為加熱的緣故,熱水器的水可以提升酸度,間接減少或是緩解魚腸胃疾病的發生。
總結:
換水是魚友們避不開、逃不掉的,大量換水是個耗時費力的體力活,也是廣大魚友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在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未雨綢繆,就得「投機取巧」去應對。我在換水時候選擇熱水器直接換水尤其顯得事倍功半,只不過輔助的增氧不能省。
最後,假如沒有養水機,沒有熱水器,沒有大蘇打,沒有穩定劑,沒有困好的水,只能直接加自來水?那麼你就放五分之一缸0.3%濃度的鹽水,同時保證水循環和增氧,會有一點作用,肯定比直接加有一股消毒水味道的自來水強。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