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童話城堡(北面)。
上海迪士尼樂園有多少奧秘?
5月26日,多名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施工建設團隊的負責人接受採訪,介紹樂園部分重點工程的建設。
手工製作藝術構件
奇幻童話城堡中庭。
奇幻童話城堡地處夢幻樂園主題園區,因位於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核心地帶,得名「主城堡」,是上海迪士尼樂園中的重點工程,也是樂園中的地標性建築,總高69.28米,是目前世界上高度最高、體量最大且最具互動性的迪士尼城堡。主城堡周圍有城堡的群塔,屋面以上塔體共計28個,塔身主體為鋼結構。
城堡的塔尖頗為講究。據施工方透露,迪士尼樂園主城堡,以八個大塔為典型,塔尖尖頂均用24K純金箔。
「夢幻樂園」主題園區中,總共有20000多個藝術構件,其中不乏工人們手工製作的作品。承建方上海建工迪士尼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人馬敏亮說,完成藝術構件之前,首先要製作小樣,這也是迪士尼工程中有特色的工作之一。」
由於藝術構件的特殊性,主城堡的塔尖群完工前,曾經過56次大改,100多次小改。歷時3年多,主城堡的施工才完成。
據馬敏亮介紹,在建設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以建造主城堡上的塔尖為例,原本在製作藝術構件時,採用的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三維列印技術,輔助城堡塔尖的製作。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但試驗發現,三維列印的產品不夠細膩,因此最後改為了工人手工製作。
奇幻童話城堡(夜景)。
「夢幻世界」主題園區內還有許多造型各異的建築,比如老樹藤食棧,其屋頂歪歪斜斜。但正是這樣異形扭曲的屋頂和屋面,給遊客們帶來了不一般的體驗。
建設這些屋面給施工人員帶來了很大挑戰。「因為這不是簡單地造房子,而是要打造一個夢幻的世界,每個人對夢幻的理解都不一樣。」馬敏亮說。
那麼,這些奇形怪狀的屋頂究竟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這少不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馬敏亮稱,「沒有BIM,就沒有迪士尼樂園中的那麼多造型各異的建築。」在建造施工過程中,項目部聯合BIM工作室、設計人員和現場技術人員組建了攻堅小組,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屋面的外形問題進行了30多次協商討論,也對模型進行了36次更改。為了讓屋面的細節表達更符合設計師的意圖,BIM人員甚至從動畫片中截取了相應的場景照片來完善模型的造型。
馬敏亮透露,在施工過程中,就屋面的施工工藝進行了大量試驗,最後確定採用鋼上加覆網片噴漿的施工工藝來構造屋面的扭曲造型。這樣的屋面施工方法在國內尚無先例。
人為控制植物根系生長
小飛象首件安裝。
小飛象是迪士尼第4部經典動畫中的卡通角色,因長著一雙藍色的眼睛和一對大得出奇的耳朵,而得名。
5月25日,記者來到小飛象項目的入口處,遊客絡繹不絕,該項目由一個旋轉轉盤組成,音樂一起,轉盤轉動,小飛象便飛了起來,引來周圍遊客歡呼聲不斷。
小飛象鋼結構完成。
為保證遊樂項目更好的呈現給遊客,小飛象的結構設計也有特殊之處,其所有鋼結構全部裸露在外,為防止其生鏽,從挑選材料、到下料、焊接、焊縫打磨、塗裝、發運、現場安裝,每一步都具有一定挑戰性。
小飛象項目承建方中建鋼構相關項目負責人柯猛總結了該項目施工的三大難點,一是誤差的控制要求極高;因為最終完成面不得出現任何損壞,且杆件間的連接不得出現明顯的焊縫痕跡。
在項目施工初期,由於質量要求嚴苛,工人曾一度迷失方向,「我先後製作了七八件構件樣品,都遭到了迪士尼業主方的拒絕。」柯猛說。
在參考了香港迪士尼所有鋼結構杆件後,從購買材料到下料、焊接、焊縫打磨、塗裝、發運、現場安裝,工人們對每個步驟中的重點環節進行了返工。最終獲得了業主方的認可。歷時一年半,小飛象項目終於完工。
容器苗。
除了建築物和遊樂項目,上海迪士尼樂園中少不了植被綠化的點綴。據統計,園區新種喬木3萬餘株,灌木地被200萬盆,苗木成活率達97%以上。
據上海迪士尼主題園區內園林綠化的承建方上海建工集團透露,迪士尼樂園中的樹木都遵循「隨時可移栽,移栽隨時存活」的宗旨。
迪士尼樂園中的綠化如何培育而來?
種植土加工流水線。
承建方透露,首先,根據上海迪士尼項目要求,更換了種植土。改良後的種植土,能確保迪士尼植物的存活質量,這種迪士尼專用的種植土均由專門的生產線流水生產而成。配置種植土的專業流水線經過了多次試驗確認才投入使用。
其次,使用「神秘」容器生產培育樹木。承建方稱,該容器可人為控制植物根系生長,一方面利用「空氣修剪」原理控制側根發育,一方面使植株總根量在苗圃培育階段增加,從而大大提升苗木的移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