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
原標題:老虎再餓卻有3不殺,為何老虎是森林之王?
老虎是森林之王,為何再餓也有「3不殺」的說法?
感謝提問,所謂的老虎「三不殺」指的就是不殺幼崽、不殺懷孕的母老虎以及不殺落單的同類,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就連進化程度已經很高的人類尚且還「飢不擇食」呢,何況其他動物呢?因此這完全是無中生有或者是從人類的角度為出發點加以定義的。
我們都知道,老虎屬於大型貓科動物,從野外分布情況來看,除了現存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虎、馬來亞虎、東北虎(西伯利亞虎)五個亞種,其餘品種在野外均已滅絕。
老虎是森林之王,這並非是它徒有虛名,而是與它的棲息環境、捕獵方式密切相關的。從老虎的棲息地環境來看,可以說除了人類以外,在森林裡老虎是打遍森林無敵手。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常在山林間遊蕩尋食,從赤道附近的低緯度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到中高緯度的落葉闊葉林以及高緯度亞寒帶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夠很好的生存。
從老虎的捕獵對象、食物鏈的依附關係和捕獵方式來看,老虎經常捕食的野豬、鹿等動物同樣也有林棲的特點,而且山林間動物資源本來就相對要豐富很多,因此老虎為了更好的捕食獵物自然而然就只能選擇在山林間棲息。而且老虎體型較大,山林裡低矮灌木叢或者巖石等更有利於老虎的潛伏,一旦鎖定目標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其捕獲,而在平原地帶老虎甚至還跑不過梅花鹿,假如將老虎放在非洲大草原上則還會輕易被鬣狗掏肛。
老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但同樣也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說法,二者相互矛盾的背後其實表達的是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而且這也說明了動物界生存與競爭之間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老虎是獨居動物常常單獨活,除了交配季節外基本沒有雌雄同框或雄虎與幼崽在一起的現象,一般而言母老虎為了避免公老虎對幼崽的傷害,會主動藏匿(這一點與北極熊極為相似)。而之所以一山不容二虎,一句話就是「僧多粥少」,由於老虎屬於頂級捕食動物有自己特有的領地,而領地大小取決於這個範圍內獵物的總量,同時也與老虎自身的戰鬥力有關,而當領地範圍內的獵物總量不足以滿足多隻老虎時,自然就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這也是老虎生存的基本法則之一。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