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軍士兵眼裡,他不僅是出色的翻譯,也是戰友。
在伊拉克人眼裡,他是和美國人合作的「叛徒」。
他擔心遭到報復,移居美國後,仍然使用為美軍海豹突擊隊工作時使用的代號。
在即將出版的《代號:約翰尼·沃克》一書中,他講述了為海豹突擊隊擔任翻譯的故事。
「為美軍工作掙錢快」
約翰尼·沃克說,蓋達組織曾懸賞5萬美元買他的頭,因為他的工作「幫海豹突擊隊清除了不少恐怖分子」。
在伊拉克,沃克是美軍海豹突擊隊的翻譯。不久前,他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採訪時,透露了即將出版的《代號:約翰尼·沃克》一書中的情節。
沃克來自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這個身材瘦長、喜愛跳高的伊拉克男子,對美國一直心存好感,對籃球運動情有獨鍾。
「說到籃球,就不能不提哈林籃球隊。提到哈林籃球隊,就會想到美國的文化,想到鄉村音樂,想到好萊塢電影……」沃克說。
2003年春伊拉克戰爭打響後,身為卡車司機的他一心想為美國人工作,因為這樣「可以賺好多錢」。
「每個人都想為美軍工作,」沃克說,「為美軍工作掙錢快。找到這樣的工作,周圍的人會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還會說,『哇,你真行』。」
那時,沃克四十出頭,剛結婚,需要賺錢養家。美軍開進摩蘇爾後的幾個星期裡,他從一個軍營到另一個軍營,不停地問美軍需不需要翻譯。
一天,沃克來到一個軍營。「遇到一個傢伙。我對他說,你覺得我有機會為你們工作嗎?他回答,確實。但我弄不清他說的單詞是什麼意思,幾天後,終於有人告訴了我。」
在英語人才匱乏的伊拉克,沃克如願以償地成了美軍的翻譯。
「不是那種會把事情搞成一團糟的翻譯」
沃克跟隨美軍執行的第一個任務是逮捕行動。在這次行動中,他幫美軍順利地逮捕了幾名「恐怖分子」。不過,這些人和沃克一樣,都是為美軍工作的伊拉克人——他們打算打入蓋達組織內部,用「苦肉計」贏得蓋達組織的信任。
第二個任務是抓捕恐怖組織頭目。沃克把房間號弄錯了,隻身一人走進了目標所在的房間。他急中生智,用謊言迷惑對方,趁其不備將其制服。沃克擔心遇上對方的同夥,於是將他扔出窗外,丟給在樓下等候多時的美軍。
這次行動之後,美軍意識到,沃克「不是那種會把事情搞成一團糟的翻譯」。
不久,美軍海豹突擊隊聘請沃克當翻譯。從此,沃克開始了幾乎每天執行一次任務的翻譯生涯。4年中,他執行了至少1000次任務。
對於沃克的工作表現,海豹突擊隊前隊員劉易斯·拉斯特拉評價說:「和約翰尼一起執行任務時,可以了解民情,也可以了解當地的文化。很多翻譯在幫我們訓練伊拉克軍隊時的表現很棒,但執行作戰任務有些力不從心。和他們相比,約翰尼的表現好多了,他不害怕槍林彈雨,體能充沛,完全跟得上我們的腳步。」
和沃克合作過的海豹突擊隊隊員,幾乎個個成了他的好友,其中包括美軍優秀的狙擊手克裡斯·凱爾。「約翰尼·沃克」就是他們給他取的代號,這個代號源於他愛喝的一種蘇格蘭威士忌。出於安全考慮,沃克從未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定居美國後仍使用這個名字。
收穫美軍的尊重和友誼的同時,沃克成了高薪人士,薪水從每月200美元漲到了500美元。
很多伊拉克人恨他入骨
在美軍軍營裡,沃克的英語水平迅速提高,還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海豹突擊隊抓獲恐怖嫌犯後,沃克通過觀察或問話,就能判斷出誰說了謊。
對於自己的這種能力,沃克頗為自得。他對英國《每日郵報》表示:「恐懼是一種極佳的工具,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恐懼。」
一次,沃克與一名線人交談,發現對方目光閃爍。沃克覺得情況不對,於是建議海豹突擊隊停止向預定目標前進。後來發生的事證明,那名線人已經「反水」,欲將海豹突擊隊引入埋伏圈。
沃克收到過一個裝著子彈的信封,信封裡沒有一個字,但沃克知道,自己收到了死亡威脅。
薩達姆政權垮臺後,美軍仍駐紮在伊拉克,伊拉克始終沒有走出戰亂的陰影,自殺式襲擊事件此起彼伏。為美軍服務的沃克被很多伊拉克人憎恨。
作為翻譯,沃克不可能24小時處在海豹突擊隊的保護之下,他得想辦法保護自己。
「海豹突擊隊裡流傳著一句名言:不拋棄任何一個人。」沃克告訴美國福克斯新聞網,「但他們不可能總是保護我,所以我買了一支AK-47防身。」
一天清晨,沃克驅車到海豹突擊隊的營地上班。路上,他注意到一輛車跟了上來。他「本能地意識到將發生什麼」,便猛踩油門,試圖甩掉這輛車,但對方跟得很緊。
突然,身後傳來槍聲。一顆子彈擊中了沃克的車。
沃克索性停下車,端起AK-47對著後面的車瘋狂掃射。
「我記不清開了多少槍,總之,車上的兩個人都被打死了!」
沃克準備上車離開時,一群人圍了過來,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沃克撒謊說,車上的兩個人「為美國人工作,他們必須死」。
這群人於是撿起石塊朝那輛車砸去,然後一鬨而散。
決心「再也不回伊拉克」
回憶起那天的遭遇,沃克心有餘悸。他說:「有人要殺你,你就不能(跟他們)講規則。」
在沃克看來,這種針對他個人的刺殺行動,反倒不像針對他家人的刺殺行動那樣讓他傷神。有那麼一段時間,他被派到巴格達執行任務。離開家的日子裡,他日夜擔心,生怕家人遭遇不測。
2007年的一天,恐怖分子把別人的家當成了沃克的家展開報復,沃克決心到美國定居。
根據美國法律,伊拉克人因為美軍服務而面臨危險,可以申請移民。但沃克的移民之路並不平坦。他從2007年開始申請移民,直到2009年7月7日才帶著妻子和3個孩子動身去美國。
在海豹突擊隊隊員的幫助下,沃克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定居,找了一份文化諮詢的工作。他決心「再也不回伊拉克」,但仍不願公開自己的真實姓名,擔心「那樣會連累仍在伊拉克的親戚」。
在為美軍服務的伊拉克人當中,沃克算是很幸運的。美國《赫芬頓郵報》稱,來自「伊拉克難民幫助計劃」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完成了美國僱主的工作後,許多伊拉克人就失去了和僱主的聯繫。一些伊拉克人申請移民時得到了美國僱主的協助,但由於申請美國籤證的程序過於複雜,使館工作人員在翻譯阿拉伯語名字時經常出錯或使用不同格式的翻譯,那些名字相近的申請者有時會被混淆,導致「可能在一年內完成的申請程序,通常要花費兩三年」。